北京对高三学生采用“在家统考”的方式,这种方式靠谱吗?价值是什么?

原计划2月25号开展的北京高三统考,改为3月3日起连续四天在家统考。

老穆认为,这种办法是应急之需,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在家统考呢?

或许有人会质疑,在家统考,方式靠谱吗?有价值吗?

言外之意就是:

会不会有学生作弊呢?

考生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

这份成绩单是否可靠呢?

这样的成绩是否具有参考意义呢?

老穆认为,绝大部分学生是不会作弊的,因为那样做对自己一点用处也没有,除了能换来短暂的虚荣心和家长暂时的认可!

可真到了高考的考场上,能管用吗?

原计划25至28日举行的北京市高三年级统考将推迟1周,从3月3日开考。

今年新高考科目由原本的文理分科变成“3+3选考”模式,考试时间也由2天变成4天。

本次考试时间,与6月高考的时间是一致的,旨在提前让考生适应!

今天是2月25日,距离高考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因此,考生们需要加油喽!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北京对高三学生采用“在家统考”的方式,这种方式靠谱吗?价值是什么?

新闻:原定于2月25日举行的北京市高三年级统考将推迟1周举行,现场考的模式改为“不见面”居家考试。另外,今年北京市将首次实施新高考,新高考科目由原来的文理分科变成“3+3选考”模式,考试时间也由2天变成4天。

我个人认为,北京市高三学生在家统考实属无奈之举,考总比不考强。

由于北京2020年首次采用3+3高考模式,3+3高考模式除了语数外是采用高考实际成绩计入总分,其余6科理化生政史地都是以“赋分”的方式计入总分,这样让家长、学生满头雾水。

而为了让学生适应3+3高考模式,整个北京市进行一次统考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考试的时间与高考接轨,从考试题的深度、广度与高考接轨,让学生适应一下4天的高考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学生在家里考试毕竟不同于学校,氛围完全不一样,再加上不可避免有学生作弊,考试成绩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有折扣的成绩用来分析总结,效果必然不是很理想。

反观山东,也是2020年高考首次采用3+3高考模式。山东省就做到了未雨绸缪,在上学期就进行了全省统考,并进行了模拟志愿填报,这样学生、家长、老师就心中有底。

结语:

北京的“在家统考”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可以达到让学生适应3+3高考模式的目的,但总体来说没有在学校考试的效果更好,在当前疫情形势下,进行“在家统考”也是唯一的选择。

北京对高三学生采用“在家统考”的方式,这种方式靠谱吗?价值是什么?

谢邀

我认为北京市对今年的高三学生采用在家统考的方式是很靠谱的!在家统考一是迫于形势的压力,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考验学生是否做到诚信!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北京地区的防控压力非常的大,但是孩子们的学习不能耽误,所以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就将原本应该在学校统考的摸底考试变成了学生居家考试!

应该说这是在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不会成为今后的一个常态,但是既然此次统考依然要进行,就说明本次考试对于即将走上高考战场的孩子们是很重要的!这次考试不仅考验的是他们的书本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考验他们能否做到诚信应试!

孩子们已经高三了,很多都已经成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高级知识分子,更需要的是诚信知识分子。所以北京市此次将模拟考试变为居家统考,我认为最大的意义和收获可能就是帮助孩子树立诚信的观念。

或许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有一部分学生会质疑成绩的公正性,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是能够做到诚信应考的。因为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

因此,我认为北京市本次居家统考的意义在于特殊情况下,对孩子们进行的诚信教育!

我是说文写作,欢迎大家留言和评论!

北京对高三学生采用“在家统考”的方式,这种方式靠谱吗?价值是什么?

特殊时期,特殊方法。

首先,值得肯定,这种方式对一部分学生有用。毕竟,没有更好的方法,总不能在家闲着,那样的话更心慌。

其次,这种方法要提前做好学生都思想工作,让学生重视,这要看老师的能力了。

第三,发到家长,发挥监督作用,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北京对高三学生采用“在家统考”的方式,这种方式靠谱吗?价值是什么?

“在家统考”同样能够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很靠谱,虽然这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一、时间是有限制

与在学校考试一样,“在家统考”也是统一同时发卷,学生同时答题。考试时间结束,同时交卷。过时无效,交卷时间一定卡死。

二、内容难度适宜

为防止“作弊”,可以适当改变出题方式,变化题形,让知识在试卷上“活”起来,尽可能地不让学生在资料上找到。资料上找不到答案,自然也就死心了。

我认为做到这两点,也就严格了考试“要求”,因为没有留给学生“作弊”的机会,真实成绩自然就有。

你看是吗?

北京对高三学生采用“在家统考”的方式,这种方式靠谱吗?价值是什么?

此次北京采用“在家统考”的方式,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总体来说是非常靠谱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帮助学生适应新高考,二是帮助学生收心。

这一届的高三学生,注定要比往届经受更多的考验。

2014年国务院发布高考改革意见,上海、浙江率先启动,北京、山东等地在2017年也加入试点行列。

2020年,是北京新高考实战的第一年。根据“三年早知道”的原则,他们在高一入学时就知道了这一变化。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此次疫情会如此猛烈,以致于延迟许久仍未开学,连高考是否延期也成了一个未知数。

必然会有人会问,在家统考靠谱吗?

靠谱不靠谱,关键看形势

如果是正常时期,这种考试肯定是不靠谱的。不说别的,只一条公平公正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但现在是特殊时期、非常时期,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不走寻常路”。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在家统考已经是能想到的最好的做法。

靠谱不靠谱,要看靠哪边的谱。在家统考,明显靠的不是考试的谱,而是形势的谱。

价值大不大,关键看对象

如果是其他年级的学生,这种考试几乎没有什么意义,更像是在“做秀”。但由于考试对象是高三学生,其价值绝对不可小觑。

1.帮助学生适应新高考。

虽然都知道高考改了,也知道怎么改的,但究竟是个什么滋味,只能靠体验,想是想不出来的。

靠真实的高考去体验显然不现实,所以只能依靠这次模拟考试。

一是适应新高考的时间变化。

如上图所示,2天变4天,是更轻松还是更紧张呢?经历过后,自然有答案。

二是适应新高考的题目变化。

我所在的山东省,在201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就已经进行了模拟考试。

考完之后,所有的考生感觉基本是一致的:新高考题型新,难度大,灵活性高,总之就是变化大。

如果等到正式开学之后再组织模拟考试,留给学生适应、调整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

2.帮助学生收心。

受疫情的影响,教育部号召停课不停学,大中小学校都在进行网络教学。直播教学也好,空中课堂也罢,都要依赖手机或电脑进行。

被父母长期“压制”的学生们,突然得到了一个天天用手机的机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幸福来的好突然。

但学生毕竟是学生,自制力较差,很容易就陷入沉迷,连高三学生也未幸免。家长绞尽脑汁,用尽了各种手段,但效果微乎其微。

突然告诉他,马上要考试了呢?

在我们学校里,一旦公布了考试时间,哪怕是成绩最后几名的同学都开始紧张了,立刻会投入到复习中。

又何况是高三学生?

在家统考,来的时间刚刚好。如果再晚点,估计好多学生的心思就收不回来了。

结语

疫情的发生,影响是全方位的,打乱了所有的节奏。

此次北京采用“在家统考”的方式,可谓是非常时期的明智之举。通过这样一次考试,既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高考,又能督促学生把心思转回到学习上。

可以说,“在家统考”,虽属无奈,但绝非无效。

也有很多朋友提到了作弊的问题。其实,这种考试方式本身就属于“防君子不防小人”。再者,教育部门难道没想过这个问题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