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省份确诊和疑似病例多日0增长,为什么还不开学?

全国非湖北地区22日新增确诊病例18例,21个省份实现零新增。

23日,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11例……

或许就有人说了,如此大好形式,为什么还不开学呢?

老穆认为,开学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倘若疫情得不到完全控制,不可开学!

犹记得,前段时间,连降的喜悦让老穆觉得三月初就能开学……

11连降、12连降、13连降、14连降、15连降、16连降……

16连降后,就是新增确诊病例的强烈反弹,主要是监狱出现了问题。

2月20日0-24时,山东新增202例新冠肺炎,其中山东省任城监狱200例;

2月20日0-24时,浙江新增28例新冠肺炎,其中27例来自浙江省十里丰监狱。

由此可见,学校暂时还不适合开学,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再加上近日全国有12起复工疫情案,不得不让人加强防范意识!

老穆发现,这12起复工案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这对学校有很大的提醒作用。

【1】监管不力;

【2】个人防范意识较差;

【3】防疫措施不到位;

【4】故意隐瞒实情。

目前,上海、沈阳、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地区,都决定3月份继续上网课……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大都不急着开学了,毕竟学生的安全最重要!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许多省份确诊和疑似病例多日0增长,为什么还不开学?

确实,目前很多省份的确诊病例连续多日为0,为何还不开学呢?

以今天(2月26日)的公布的疫情数据来看,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只有湖北、山东、四川、上海、河北5个省份有新增确诊病例,其他26省、市、自治区都已经无新增确诊病例。山东、四川、上海、河北4省新增病例也很少,都不超过2例,一共新增5例。

根据钟南山院士论文最新研究数据成果可以推出,学校要开学,至少要达到开学的条件:新增疑似病例、新增确诊病例人数连续14天为0,而且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14天以上。

为什么很多省份的确诊病例连续多日为0但不敢宣布学校可以开学,最大的原因就在这里,还没有达到可以开学的条件。

就算有些省份率先达到了上述开学条件,如西藏、青海地区,也未必会宣布可以开学,原因有如下:

1.国家教育部已经宣布全国各类各级学校不得早于3月1日前开学。

所有省份都应该遵循国家的政令,只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打胜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2.全国是一个整体,各省份之间有人口流动,一省的疫情会影响其他省份的疫情控制。

比如江西省已经从2月20日就没有新增确诊病例,但邻省湖北省疫情严重,且两省间还有少数人口流动,防控工作不是没做好,但总是有漏网之鱼。

3.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各国人们对这了解甚少,其生长规律可以用“诡异”形容。

比如根据钟南山院士对最早的108例数据分析,得出最长潜伏期为14天的结论, 但很快就出现了潜伏期为24天的病例(全国只有1例)。新冠病毒传播途径多样化:空气传播、气容胶传播、粪便传播等等,这些都对人数是全新的方式,认人防不胜防。

4.新冠肺炎治愈的病例中,有少数人重新感染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

现在各省治愈新冠肺炎的病例越来越多,但是少数的治愈人群中,不知道为什么又感染了新冠病毒,从而让人捉摸不透。

5.学校学生人口密集、未成年人为主,防护意识防控能力差,率先开学风险大。

虽然目前各省防控新冠病毒有明显的成效,在病毒没有绝对的控制前,学校开学还是要保持高度的谨慎。

关注师范生活,一起见证美好的明天!

许多省份确诊和疑似病例多日0增长,为什么还不开学?

许多省份确诊和疑似病例多日0增长,为什么还不开学?

截至2月24日24时,根据各地卫健委官网站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有24个省份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为零;其中,西藏自治区已连续25天零新增确诊病例,青海省已连续18天零新增,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多省市出现零新增;全国仅有湖北省、吉林省、山东省、重庆市、四川省、广东、广西7省市出现新增确诊病例。笔者觉得,距离除湖北以外其他省市自治区“零新增”的日子没几天了!

国家对疫情防控作出最新判断: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全国疫情拐点尚未来到,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里就明确告诉我们,疫情防控确实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又强调“全国疫情拐点尚未来到”,“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仍然是当前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既不能有点成绩沾沾自喜,又不能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山东和浙江的监狱疫情集中爆发事件,12起复工中出现的疫情感染事件,都一再警示我们,务必要保持戒骄戒躁,务必要努力把防控工作做的更好!

对于开学返校,国家教育部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和要求:在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绝不能开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国家“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统一布署下,学校开学是急不得的,因为这事关孩子们的健康与安全,来不得丝毫的侥幸和马虎。尽管暂时不能开学,但是我们可以为开学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学生要“停课不停学,不停教”,认真上好网课,积极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学校要努力做好疫情防控的精细化工作,把好校门,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做好教室、宿舍、餐厅、操场等地的消毒工作。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的快速好转,各地大中小学的复课开学为期不远。具体的复课开学要求,必须严格执行教育部提出的“错峰、错区域和错层次开学”的规定:错区域就是疫情严重地区和其他地区要错开时间;错层次就是大学,包括高职高专、中专和中小学也要错开,因为中小学基本是在属地范围内,而大学包括中职和高职都有跨省的流动,所以这是一个错层次的开学;错峰就是在同一个地区错开不同时间来开学。根据“三错”开学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疫情防控情况,学校一旦决定要复课开学,学生的活动范围必须控制在宿舍、餐厅、教室之内,行为路径严格控制在这个“三点一线”的范围,这就需要全体师生提高认识、全员参与、强化落实、责任到人,努力确保“不给疫情扩散任何机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许多省份确诊和疑似病例多日0增长,为什么还不开学”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等待“合适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全国疫情已经得以“有效控制”,届时,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讲的那样“一旦时机合适,即可迅速开学,让师生很快进入教学状态”!

许多省份确诊和疑似病例多日0增长,为什么还不开学?

许多省份确诊和疑似病例多日出现“0”增长,那0增长是不是可以确定开学时间了呢?

我认为开学应该具备三个条件:

1.疫情彻底结束

2.疫情传播性在“绝对控制范围内”

3.疫苗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

那开学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一:整体疫情防控情况

虽然除武汉外各地确诊病例总数逐渐降低,毫无疑问“疫情阻击战”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但是并不代表疫情已经结束,而且疫情传播性也没有在绝对可控范围内。

从2月中旬开始,各地陆续出现12连降、14连降、16连降等,但是随着“三省五所监狱疫情的爆发”,连降戛然而止。

其实疫情阶段性胜利,主要是“隔绝性措施”的功劳,封城、封村、封道路等方式,人们“蜗居”在家,疫情传播性自然控制在一定范围,或者截断了疫情的传播途径,传播速度自然就下降,确诊病例也会直线下降。

但是一但开学,成千上万的师生“一股脑”涌进校园,疫情防控压力将巨大,而且谁也不敢保证学生的防护措施都能“到位”。

疫情没有彻底结束前,就算学校进行全面消毒、学生都能戴口罩上课等各种防护措施做的很好的情况下,一间教室有40-60左右学生上课,密集程度非常高,让我很难不怀疑口罩阻击病毒的能力。

二:疫情传播性能否在绝对可控范围内?

疫情彻底结束前,我不认为有“绝对安全”的地方,疫情爆发初期,很多人在“朋友圈”谣传“监狱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人们只看到了监狱的“与世隔绝”特点,认为把所有人“控制”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应该就是安全的。

殊不知,这种相对空间内一但有传染源的进入,后果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就算退一万步讲,把所有确诊病例都隔绝在一起,因为人们得吃饭、喝水、最基本的医疗保护等,和外界绝对隔离根本不现实。

0增长,不代表没有“无症状患者”,更不代表没有“潜伏期”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长而且“阴性患者”同样具备传染性等特点,被科研人员称为“最狡猾”病毒。

想着把疫情传播性控制在“绝对范围”内,根本不现实,完全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也是“天方夜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蜗居”在家,尽量努力做到把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所以确诊病例0增长,不具备开学的基本条件。

三:学校特殊情况看待

学校不同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学校工作人员、教师、学生等动辄就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人,人员数量庞大。

上课、食堂、宿舍、操场等都是“密集型”活动,很难保证所有人里面没有“漏网之鱼”,万一有一条漏网之鱼,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且学生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防护意识相对成年人开始较弱。同时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们,能否严格按照家长、老师们的督促做好个人防护,这也是未知数。

“蜗居”在家两个月后,一但返校开学,孩子们肯定同笼子里面刚放飞的小鸟一般,按捺不住自己焦躁的内心,放飞自我,疫情再次传染的危险性不言而喻

虽然初中生高中生知识点数量多、难度比较大,而且初三高三的学生面临升学压力,但是所有的事情在“生命安全”面前都不值一提。

所以确诊病例0增长,不代表没有危险性,特别是学生,她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必须等疫情彻底结束后才能正式开学。

四:疫苗研发情况

如今科技发达, 那为什么这么长时间疫苗还没成功研发出来呢?

疫苗万一出现一丝失误,一但投入使用,将会造成巨大危害,所以疫苗研发一般会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研制阶段 、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国家批准等程序

就算国家以最快速度审批,但是研制阶段 、动物实验、临床试验这三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的,李兰娟院士说“4月底如果能成功研发并使用已经是神速”,而且国家肯定倾举国之力缩短疫苗研发时间。

如果疫情彻底结束,疫苗顺利使用,孩子们再开学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综上所述,各地确诊病例“0增长”,不代表没有危险性,各地开学时间应该以疫情具体防控情况来定,经科学评估后,才能确定具体开学时间,并坚持错峰、错区域、错年级选择,有序开学。

我是上善李老师,专注于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您展示在评论区以帮助更多的家长,谢谢您的关注、评论和转发。

许多省份确诊和疑似病例多日0增长,为什么还不开学?

从今天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统计来看,确实绝大多数省份都出现0增长,只有湖北、广东、重庆、四川、北京、福建、广西、山西、有新增确诊病例。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绝大多数省份都出现0增长,还不开学呢?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新冠肺炎疫情潜伏期很让人难以琢磨,短者几天,最长者竟然达24天。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最让人头痛的事,莫过于疫情潜伏期没有确数,从对大量确认病例的分析来看,绝大多数都在一周或两周内由隐性变为显性,也就是说从疑似最终变为确诊病例,甚至有一例潜伏期竟然长达一个月(新近报道),少数有20多天。面对这种情形,为防止出现疫情反复现象,必须要处长观察期,因此,才不会马上开学。

第二,开学便意味着疫情的结束,疫情一结束就得全面开放,但目前来看显然做不到。

由于学校属于高密度人群聚集场所,在疫情没有百分百完全消除之前,贸然开学很容易让新冠肺炎感染者侵入校园。毕竟传播渠道因素太多了,如家长传染给孩子,再由孩子带入校园;如个别教职工被感染,将病毒带入校园;如外来人员由于工作关系进入校园等。在疫情完全没有消灭之前,谁都不能做保证确保无事。

第三,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还处于实验阶段,仍没有全面上市应用。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我们国家对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一直在加紧研究,已经有了初步的突破,但仍处于实验阶段,离全面上市普遍应用还有一段时间。对于学校来讲,想及早开学,必须要具备两个因素:一是疫情全面消除;二是研制成功疫苗。显然目前这两点都没有实现,因此,学校不能马上开学,还需要继续等待。

结束语:虽然开学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是对于家长们来说,你千万别着急,这事压根就急不得。因为没有什么比你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更重要,开学可以晚,课程也可以晚上,一切都不会因为推迟开学而影响孩子的学业。但是如果贸然开学出现疫情传播,那问题就非常严重了,可能被封装的时间更长,对被感染者的伤害更大。

许多省份确诊和疑似病例多日0增长,为什么还不开学?

昨天也就是2月24日,看了一则视频,湖北武汉一小区的一个女业主,徒手从8楼攀爬下来,跑到了小区外。

这一幕刚好被同一小区的居民,用视频拍了下来。

于是记者采访了小区村委会相关负责人。村委会负责人员告诉记者:该名女子是一名精神分裂者患者,并且该名女子从2月16日就跑从小区跑出去了,直到2月23日才回到家。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该名女子在回家后的次日,也就是2月24日,从自己家住的8楼爬下来再次出逃小区。

除了考虑该女子爬楼的安全性,我们更加忧虑这名女子在2月16日到2月23日,这段时间内都到了什么地方?都和什么人有接触?她是不是被感染了?她是病毒携带者吗?她可能感染了谁?

好了,现在回到题主的问题,许多省市确诊和疑似的病例连续多日为0,为什么还不开学?

疫情发展到现在基本得到控制,但威胁并没有完全消除。

最近这几天的疫情情况,是令我们比较欣喜的,当然也是我们希望的。

比如,2月24日全国除湖北外的省外,感染人数降到个位数9人。

但是要看是否还存在威胁,主要看当下病毒存在的群体,就我们的认知范围来说,当下病毒存存在的群体一共有三类。

【1】.确诊但还未病愈的患者。他们身上病毒是必然存在的。当然最近几天的新闻也爆出过几则出院后,再次被确诊的病例。

【2】.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当中有一部分人是被病毒感染了的。他们身上也存活着病毒。

【3】.散布在人群中,隐匿自己病情的人或是自己已被感染但是自己还不知道的人。前几天山西太原的一名确诊者就是这样的人。

相比确诊但还未病愈的患者和疑似病例,散布在人群中,隐匿自己病情的人或是自己已被感染但是自己还不知道的人的存在的威胁性更大。

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行动自由基本被控制,但是如果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当中,存在如文章开头所描述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员、仇视社会的人员等,那么疫情的控制成果相应的也会被蚕食。因此对这部分人也一定要做好管控。

隐匿在人群中的感染者,他们的风险才是最大的。他们或许会有意无意的将其他人感染,进而导致疫情像多米诺骨牌不断的传递。

病毒狡猾传染性强,学校密闭人多容易交叉感染。

新冠肺炎这个病毒是很狡猾的,它的狡猾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一是潜伏周期长,潜伏期间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专家们指出的病毒的潜伏期是14天。病人被感染后,通常会出现咳嗽,发热,出气不顺畅等症状。

【2】.二是传染性极强。之前网上曝出过,有人15秒没戴口罩,就被感染的新闻。

而学校的特点是空间相对比较封闭,人员单位密度比较大,同时上课、上学、放学、回家人员接触很多,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前几天山东,湖北浙江三省5所监狱的服刑人员和监狱干警被感染的新闻,也提示我们学校在开学的时候要慎之又慎。

开学需要一个过程,开学前和开学后必须做好疫情应对预案。

由于病毒的肆虐,导致今年的开学是如此的不易。

和往年开学不一样,今年开学之前,开学之后,学校有大量的防疫工作要做:

  • 比如开学前,要做好师生以及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假期去向,以及是有和疫区人员接触的历史等摸排工作。

  • 再比如开学前防疫物资的准备。比如口罩消毒液的提前准备。
  • 还有在开学后,学生们戴完的口罩该如何处理,假如发生疑似病例,该如何处理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提前做好各项应急预案,目的是防止疫情发生,或是疫情发生后,如何应对处理。

疫情缓解后,如何复学?

目前全国各地各类学校加起来有51.85万,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2.72亿人。这么多人复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分批次、错区域、错成次开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他们也应该有一个先后顺序。

个人认为可以按照高三、初三——>、高二、初二初一——>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小学一到四年级——>幼儿园——>大学的顺序。

  • 高三、初三的学习时间紧,升学任务重所以他们先开学。

  • 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可以排到倒数第二。
  • 大学之所以最后是因为,很多大学生读书通常是跨省的,为了减少感染的几率,所以最后开学。

无论怎样,在开学之前,我们都要做好病毒的预防。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好了预防,届时孩子开学的安全系数就会提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