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三学生寒假整天在家玩手机自己亲人也不跟他们讲话,怎么办?

今天是2月7日,距离高考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再加上现在延期开学,高考生的压力可想而知……

倘若还有高三学生在这个时间里“无所事事”,整天抱着手机玩,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目前,全国各地区的高三都在网络开课了,正常情况下,你的孩子应该上网课了,哪还有时间玩手机呢?

作为家长,不妨这样做:

【1】询问孩子,你们学校没有开网课吗?

如果孩子说没有,那家长最好跟班主任联系,核实情况。

如果孩子说有,但不想上。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跟孩子好好沟通。

【2】你为什么不上网课呢?是不会弄设备?还是不想学?

如果孩子就是不学,那就打电话给班主任,让班主任介入此事。

同时,你要抽个时间,带着“奖励措施”,与孩子好好沟通,让孩子振作起来,好好学习。

家长可以告知孩子奖励政策,如果孩子能做到,就奖励他。

如果孩子“不吃这一套”的话,父母也不要激动,改天再想办法。

【3】父母与孩子沟通时,态度要随和,以“理解与尊重”为前提!

倘若父母一上来就是“大呼小叫”的话,只会增加彼此的矛盾。

【结束语】

高三的孩子,倘若在这个时候还没有紧迫感的话,还整天想着玩手机的话,恐怕高考也考不出好成绩来了!

作为父母,又何必大动干戈呢?还不如友好沟通,平静地解决此事!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一高三学生寒假整天在家玩手机自己亲人也不跟他们讲话,怎么办?

作为高三的家长,在这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一个特殊的假期里面,肯定对于孩子更为担心,因为抗击肺炎疫情的原因,很多学校没有办法去开课,这就造成了一部分高中孩子在家中无所事事,并且不能够听从家长的劝告。

其实对于这种现象,家长方面可能有很多的困惑,毕竟孩子已经到了高三,很多道理自己都明白,用不到,家长苦口婆心的给孩子讲大道理,所以家长也会感觉到自己语言表述的苍白无力。

其实一出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仍然是教育部门组织老师对于高三的孩子加强学习加强要求,让孩子在有限的高考之前的时间里面,尽力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尽力的提高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在高考的时候取得一个好成绩的目的。

在这里同样奉劝高中的孩子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人生真的是不可逆的岁月,时间只能向前,不能向后,没有后悔药可以吃,只有不断的努力认真的学习,相信这是改变命运,也可以带来好生活,也可以带来更多的知识,为别人做好服务,为社会做好贡献。

当然大道理我们不用说,但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在抗击肺炎这次战争中那么多的人在前面冲锋陷阵,牺牲时间,知识和文化对于我们真的非常重要。

所以广大的青年们如果想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还是需要好好学习,考入自己喜欢的学校,利用自己的知识回报社会,而不是一方面拿着感动不停的刷新闻,另一方面却放弃自己努力。

每个人都应当从这次的特殊时期吸取一点经验,吸取一点教训,树立自己更大的志向,更远的目标。

一高三学生寒假整天在家玩手机自己亲人也不跟他们讲话,怎么办?

感觉我身边好多孩子也这样不怎么和父母交流沟通!估计高三处于学习压力大学习紧张吧!在孩子没有玩游戏比较安静时候多花点时间和孩子好好沟通。

一高三学生寒假整天在家玩手机自己亲人也不跟他们讲话,怎么办?

谢邀

高三应该是整个学习生涯中最紧张的一段时间了!如果在高三阶段还这样整天玩手机的话,高考怕是有些悬了!

你所反映的这种情况,据我分析,孩子可能是因为学习内容太枯燥,自己的基础又差,因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而导致的!他只能沉迷在网络的世界中,暂时忘掉现实的烦恼。

面对这种状况,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制止和引导,不能任由孩子这样沉迷下去,否则受害的不仅是孩子自己,更是我们整个家庭!

孩子之所以沉迷于手机,除了孩子自己没有严格要求自己之外,家长疏于管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值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严重之时,孩子在家休息的时间比往年都要长了许多,正值高三复习的紧张阶段,家长的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和现实。

我建议题主,首先就是要摆平心态,不要太着急,既然孩子的功课已经落下了。当务之急是要想方设法的,把孩子的成绩补上去,提高孩子对学习的信心。进而让孩子逐渐改掉玩手机的恶习,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既然不能够带孩子走亲访友,在家里也可以经常和孩子谈谈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已经是高三了,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想法,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的拼一下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再做一下他的思想工作,相信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一高三学生寒假整天在家玩手机自己亲人也不跟他们讲话,怎么办?

高三的学生,在寒假期间整天都在家玩手机,确实是让家长相当头疼的一个问题。这种孩子到底用手机玩什么呢?是在听网课?还是在玩手机游戏?或者是用手机写自媒体?如果只是用手机来玩游戏的话,我估计这个孩子在学业上基本上废了。

这种孩子为何在整个寒假中都是做如此“单纯”的一件事呢?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原因:学习基础烂到渣,破罐子破摔。

学习基础非常差的高三学生,他们对学习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心理,他们一捧起书就有一种头昏目眩的感觉,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压根就听不懂老师在讲些什么(用我们这边的话叫做“鸭母听雷公——听着轰隆隆”)。这种孩子有一个比较“硬核”的心态就是破罐子破摔——“反正我怎么学都考不上好大学,何不拿起手机‘及时行乐’呢?”所以,这种学生很容易被手机这一“手铐”给“铐”住了。

第二个原因:危机感和责任感无法“在岗在位”。

因为缺乏学习的目标,所以这种学生还没意识到自己早已由“学生”演变为“考生”。正因为目标感的缺失,所以这种高三的考生,他们在学习上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都逐渐“缺席”了。

第三个原因:家长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到了高三阶段还在玩手机,这绝不仅仅是传说中的“叛逆期”那么简单。家长是唯一一种不需要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的一种“长”,但是如果家长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那么孩子上高三的时候变成这个样子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高三考生达到了“机不离手,人机合一”的境界,一整个寒假都在玩手机,对学习不闻不问,家长该怎么办?

一方面,家长要以随和的态度和孩子沟通,让孩子通过上网课来转变手机的“职能”。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明白手机不是用来玩游戏的,而是用来打电话或者学网课的。在和孩子交流期间要随和一些,语气不要太嚣张,要尽量像对待大人一样与其交流,否则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反弹的心理。

另一方面,家长可以联系孩子的老师,让孩子的老师一起对孩子进行行之有效的“诊治”。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许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一个电话就搞定了。在寒假期间打扰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可能会有点不好意思,但就算是“死马当活马医”,家长也要试着向孩子的老师求助。

如果孩子真的因为平时成绩太烂而不想努力的话,家长还是要尽量要从“修复”亲子关系方面着手,就算孩子无法在学习上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就算孩子无法考上大学,就算孩子以后会后悔,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毕竟路是对方选的,家长再担心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而如果家长和孩子闹得太僵,估计不会发生多么美妙的事情,你说呢?

一高三学生寒假整天在家玩手机自己亲人也不跟他们讲话,怎么办?

我堂弟也是这种情况,过年回家都和我说几句话,要知道我们一年才见一次面,按道理有很多话可以说的,我主动找他聊天他都是眼睛盯着手机,头也不抬,他父亲批评他也无济于事。让人很着急,要知道他今年要高考的,虽然成绩不好,但也得努力下,免得自己将来后悔吧,可惜怎么说都没有用。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这些孩子到了高三,还沉迷于手机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家长一直以来存在纵容的情况,如果 孩子一开始就没有智能手机,或者说一开始就控制使用手机,也不至于现在完全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人就是这样的,本来不是自己该干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宠着让他干,那他就以为这是应该和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2、孩子缺乏目标感,不管成绩基础如何,每个人总是要有目标的,有了目标才知道自己每天起床后该干什么,而不是无所事事的用手机来消磨时间。

3、成绩基础太差,完全没有希望了,这种情况也的确存在,因为他自己很清楚,即便再努力也是徒劳的,所以还不如放弃。

4、不和家人讲话,一方面是因为玩手机注意力太集中,游戏以外的世界他不感兴趣,另外一方面是由于成绩不好的孩子有自卑感或者家长管教方式不对,让孩子感到没有沟通的必要。

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家长应该积极作为,而不是听之任之,而最好的做法就是让孩子尽快找到目标,而是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哪怕是一个高职高专院校,那也得鼓励他报考一个好专业,只要有了目标,我相信他能很快丢下手机,去忙自己该做的事情。

当然,如果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的话,你也得奉劝孩子保重身体,不要到最后成绩没有了,身体也毁了,应该引导孩子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兴趣有时候做好了也可以成为自己赖以生存的本钱。

总的来说,虽然孩子不愿意放下手机,不愿意说话,但家长务必要上心,积极作为,有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上的细节来触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家长是一门技术活,真的不容易,每个孩子也都不一样,很难用一个标准的方法去教育每一人,只有靠家长自己去用心发现了。

大家认为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更多教育话题,请关注我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