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吗?

穆老师非常不赞同这样的观点,难道那些不是双一流学校的毕业生都找不到好工作了?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马云是不是就不应该获得巨大的成功呢?

我们都知道,我国目前的双一流学校才137所。

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A类36所,B类6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如下图:

据了解,我国目前具有研究生招收资格的高校有800多所,而双一流才100多所,难道说另外七百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就没有前途?就招不到学生了?

老穆有个朋友,他研究生所在的学校,并不知明,但是,人家现在年薪30万,在外企工作。

试问,难道上了双一流学校的研究生,年薪都可以超过30万?

如果你想考研,首先你得清楚你考研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进名高校教书,是为了进好医院当医生,为了进研究院工作……

那么,你考研最好能够考双一流高校。

如果你考研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为了提高自己的薪水,没有其它过高的要求,我想,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学历就够了。

老穆认为,当你走上工作岗位后,你会发现,有时候学历低的人,他们拿的工资并不比学历高的低。

老穆的师父,大专学历,但人家在五年前,最高一个月就拿到十万元了……

所以说,学历重要,能力更重要!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考研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吗?

我目前是一所双非院校的在读研究生。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双一流学校的学习研究环境比很多学校都要好。目前我所在的实验室特别挤,原本只能容纳8个人自休室,现在供给16个人学习。所以就显得了特别拥挤。

其次是毕业后的就业。去年我的两个朋友研究生毕业,专业都是相同的。一个就读双一流大学,另外一个是双非院校毕业的。在找工作的时候,学校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双一流毕业的朋友顺利进入一所出名的国企,而双毕业的朋友到处碰壁,到现在也没就业。

最后是生活补贴。我们本科同学很多人都成功考取了研究生。去到了不同的学校。在一流大学读书的同学,他们每个月生活补贴基本上都是600到800。而我门每个月没有😭。这样就形成了明显的区别。

因此我是比较同意这个观点的。但以上仅仅代表个人看法。

考研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吗?

理解你的心情。

年轻人谁还没点梦想呢?万一要实现了呢?你不拼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拼一把,不为青春留遗憾!这些励志话一定让你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沉迷考研,不可自拔!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全中国🇨🇳有859个左右,招收研究生的大学或研究所。你说的双一流,就是我国的48所双一流大学、137个双一流学科,只占2859所中国高校的一小部分。因此,考取这些学校难度很大。今年341万考研大军,最后考上的约100万人,能实现双一流的还是一小部分。而且这些重点大学,科研压力是很大的,你真的喜欢做科研吗?如果只是为了混个文凭,或许,压根考研就不适合你。对不对?

而且,考研就能一步登天吗?

未必!我们看到很多极具创造性的人物,如马云、马化腾,都不是211大学毕业的。国外的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优秀企业创始人,甚至大学都没毕业。

因此,请你根据自身条件和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单位和专业考研。再说了,考试只是一种人才衡量方式,生活的大学,还是有你大展身手的地方的。找到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天赋,最重要。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孝敬父母,不辜负自己的人生,最重要。

知足长乐,开心健康最好!

我是@嵩岱 ,站在导师角度,帮你更好把握考研。欢迎👏评论关注点赞👍!

考研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吗?

现实告诉我们,找工作要看学历,研究生就是敲门砖。不是人人都能上双一流大学的,但是普通大学也有研究生教育,也有优秀的导师。研究生阶段,才是你真正认识专业的阶段,非常重要,尽管是普通大学,它也会让你有质的提升。所以,无论考上什么学校的研究生,都应该珍惜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去一味的排斥,那样只会害了自己。等上完研究生后,你就不会觉得没有用了,反而会觉得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考研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吗?

2020年考研刚刚尘埃落定。大家都知道,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官方数据,20考研的报名人数已经突破 341万人。而名校的报考比例,更是胜过以往,一些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真的是千军万马挤一座独木桥。

最近,越来越多的考研鹅在后台询问这样的问题:

想考双非的研究生,却被室友嘲笑了,说考了也没用。考研一定要考取名校吗?不是名校的研究生学历,是否有竞争力呢?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不考双一流,考研就没有意义呢?

当然不是。

名校的研究生光环固然鲜亮,也是所有考研人值得奋斗的目标。但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考取名校的能力的。不同的基础、报考的专业、历年的招生报录比、甚至还有运气,决定一个人能否考上名校研究生的要素真的很多,而名校的招生名额就摆在那里,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读了太多的成功学,灌了太多鸡汤,有时候真的需要冷静一下,观察一下世界、审视一下自己。不要盲目选择,一个人如果低估了自己,最多不过失去了一些本可以把握住的机会;可一旦高估了自己,只会输的干干净净。

而反过来说,不是双一流的名校研究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吗?

看一看现在各大招聘单位的用人要求吧,除去极少数国企、名企有着名校情结,多数公司的应聘要求,并没有制定双一流或者985/211,只要是官方统考,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都是用人市场上争抢的对象。

如果你是二三本,专业一般,研究生真的很重要。哪怕是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对你带来的提升,也远比你想象的更大。

更何况,在大学阶段,做一次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选取一个欠一欠脚但是可以达成的目标,摆脱掉过去的浑浑噩噩,这件事的意义,甚至就超过研究生本身了。

所以,如果你打算参加2021年的考研,一定要抓紧了,20考研报考人数已经突破340万,21考研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先人一步,就多了一分上岸把握。

而这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报取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可说起来很简单,多数考生,都选择了跨校跨专业考研, 那么如何客观定位自身情况选取院校专业?如何获取专业课真题与资料?如何应对为期一年之久的备考周期?这些都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可以说,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全程下来,都需要你独自收集海量的信息资料,并付诸实践。这就意味着,考研这件事,真的是越早准备越好。

考研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吗?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很多考生也都比较关心考研的目标学校选择问题,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考研如果有能力进入学科实力比较强的高校(双一流)当然是比较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不值得选择,实际上普通高校也有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很多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也会做出很多不错的创新成果。

当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资源是比较匮乏的,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本科生会参加考研,但是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学生有机会走进研究生课堂,而这其中能够进入双一流大学的考生就更少了。所以,如果把读研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不需要只选择重点大学,读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能获得自身人才层次的提升。

教育部门对于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资格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近些年来不少高校由于教育资源整合能力不足而被取消了研究生培养资格,当然也有一部分高校主动放弃了部分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资格。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高校的学科能力不足,是很难获得研究生培养资格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同时也保障了研究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广大传统行业会陆续释放出大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所以未来研究生的就业渠道将不断得到拓展,研究生进入传统行业领域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传统行业的创新。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近些年来有不少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会进入传统行业企业,这为企业进行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奠定了一个扎实的人才基础。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