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4名同学,只有3名能过普高线,大家怎么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保持大体相当比例,真的好吗?

此举会不会加剧学生的负担呢?

此举会不会加重家长的恐慌心理呢?

全班54名学生,只有3人能过普高线,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要有50人上职校。

试问,中等职校的发展,能跟得上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吗?

试想一下,当家长们看到一些职校学生,不是谈恋爱,就是打游戏,就是不学习,家长还怎能放心将孩子送到职校去读书呢?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   

此后,各个地方都在执行严格的普职比,要么6:4,要么5:5,这就让许多学生没有高中上了。

再加上不能留级,因此,初三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作为家长,也是很紧张的。

这也间接让一些私立高中生源暴涨,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收费。

这不是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吗?

老穆前段时间看到新闻,有个职业学校,学生都开学了,可宿舍楼还没建好,这就让一些学生及家长抱怨起来……

可技校领导人却说,普职比严格后,技校学生暴涨,他们一时也没有应对过来……

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严格执行也可以,但是否应该先把职业技校规范化呢?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4名同学,只有3名能过普高线,大家怎么看?

我教初中30年了,全班54名同学,只有3个学生能够过普高线,这是难以想象的。

一、全国大多数地区普高与职高招生的比例是1:1,全市范围之内,一半学生上普高,另一半学生上职高。如果生源相当、教学质量相当,那么54人中就应该有27人左右上普高线。

二、优质生源被挖尽。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城里学校规模要大一些,教学质量高些,造成城里学校人满为患,乡镇学校招生困难。我县是一个小县城,总人口不到30万,每年初中毕业生在1700多人,县城的两所中学收生都350人以上,但是两个偏远乡镇的初中每年招生不足100人,而且所收的生源都是最差的,好成绩都跑到县城学校或者是外县的私立学校了。

三、54个学生只有3个能够上普高线,估计这个学校在初中的时候分了快慢班。虽然原则上不允许分快慢班,但是有的学校师资水平不太好,仍然分了快慢班,结果造成全班没有“火车头”,班风可想而知,可能会存在只有54个学生只有3个上普高线的现象。

总之,我个人认为,54个学生,只有3个学生能够上普高线,只能够说明教学质量太不行了。

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4名同学,只有3名能过普高线,大家怎么看?

今年嘉兴中考,我孩子参加中考,孩子选初中的时候,去民办学校考试,差一分,没有录取,就读了公办学校,公办学校其实真心不错,离家里近,又免费。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孩子在学校成绩不错,总是全班排名第三。因为好的学生都去民办学校了。

班级里最后能考上普高的真的不多,估计40个人只有15个上普高。

现在中考比高考都难,高考的录取率在80%以上,而中考只有50%,而重点高中的录取率不超过10%。

如今嘉兴开始取消民办学校考试选择生源。那么今年的生源公办和民办的学校竞争在同一水平线上了。看3年后录取率。

其实生源的质量是最重要的,而老师的教育应该都差不多。

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4名同学,只有3名能过普高线,大家怎么看?

由于题主所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不知道这个教学班处在什么样环境下,因此,不便评论这个教学班的是或者非。

目前的教育情况真是太复杂了。

首先是私立学校,这样的学校办学目的虽以捞钱为主,但却十分注重教育质量。

老师质量,决定着教育效果的优劣。因此,低素质的老师基本与私立学校无缘。

过差的的学生培养起来费力而进步缓慢。私立学校是决不让他进门的,以免坏了自己的招牌。毁了这好不容易才造出来的赚钱机器。

私立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严苛的管理制度,素质优良的师生,决定了它的教育成绩基本是一流的。因此,这样的初中班决不是私立学校的。

再说公立学校。公立学校又可简单分为城镇学校和乡村学校。

城镇学校一般办学条件都优于乡村,再加上医疗卫生,交通购物等比较方便,所以容易留住素质较高的老师。在一个县所有初中校长中,一般会选拔特别优秀的到城镇学校任职。所以城镇中学师资力量和管理条件也比农村有较大优势。

由于城镇的幼儿园及小学教育质量优于农村,因而城镇中学的生源不但数量足,质量也优于农村。城镇学校的师生、办学条件及质量管理都优于农村,再加上一个年级平行班比较多,竟争激烈,教学质量虽不如私立学校,但也不会有很大差距。因此,这样的初中班,在城镇学校中也是较难存在的。

现在的农村中学,比起城镇学校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素质及管理水平都会有些差距,所以教学质量按常理来说也会稍差一些,再加上有点实力的都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学校和城镇中学,生员数量相对减少,好像越来越无生气。

又因为应试教育的需要,人为地把学生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如果这个班是农村中学中的普通班,出现这样只有两三个能过普高线的,也属于很正常的事。(还有更差的普通班,一个也不能过线的也是存在的。)

另外,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如果某个乡镇小学教学普遍差劲,那中学教育质量真的很难上去。再加上这个班一二年级是个什么样子也不得而知,所以就现在这样的情况,真不能随便对三年级的老师说三道四。只能鼓励他们师生共同努力,家长尽力做好配合工作,大家齐心协力,争取中考有个更好成绩。

在教育实践中,农村中学并非一无是处。各项条件虽比城镇稍差,却也能够滿足教学需要。农村学生虽无城镇学生文化素质好,但品性优良(不甚顽皮。)吃苦耐劳精神强,易于管理。再加上农村老师工作踏实勤恳,如果遇上了优秀领导,还真有不少农村学校,办学质量好过城镇。甚至出类拔萃,把城镇中学甩得远远的。

因此,农村教育的振兴,最缺的是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

原创文章侵权必究。

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4名同学,只有3名能过普高线,大家怎么看?

我是一个做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和这样班级打交道太多了,熟悉这样的班级和这样班级的学生家长。

老师这样说话是不明智的,很打击学生和家长,导致自己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不容易,这是给自己添麻烦的。

目前我班上的学生很少,只有二十多人,是农村的学校,如果能考三个学生到普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今年我教的是初一年,到现在已经好几周了,我还是和学生磨合着,引导学生什么样上好课,上课坐端正,不讲话,不吃东西,做笔记,听课,回家要做作业等等,上课反倒成了不那么重要的事情,我是教语文的,这样教三年,大部分的学生成绩都会提高不少,有一部分的学生语文成绩可以考及格,但这些分数对于升学是无济于事的,他们的数学水平低到了老师绝望的地步,但150分平均分只有二十多分;他们的家长大多也令班主任绝望,有的年份我让家长给学生试卷签名(在微信群里),以示自己得知孩子的成绩,但三天了,还有几个家长不签名,主要是老人家不懂得签名,父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之后,就啥也不管。还有好像是父母婚姻出问题,谁都不管。

我另外一个班级,学生书写也令人叹为观止,三十五个学生,居然又十个八个左右的学生名字我看不懂,写得潦草得不能再潦草,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学生成绩是很差的。

虽然我班级这么差,但我一直避免学生把自己的班级定位为差生班,所以总是不断地鼓励学生,有一个从没有写过作业的学生,最近开始零零散散地写一点作业,每逢我看到,我总是鼓励,让同学鼓掌,因为如果学生一旦定位自己的是差班,自己是差生,那么,学生就会不断做出各种差生的形态,班级就会进入乱班状态,老师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即使老师不想工作,由于学生上课违纪大量增加,老师工作的幸福感很低,我不希望以后三年我过这样的生活。

这位班主任说的话显然很沮丧和恨铁不成钢,不过,这样说出来,恐怕家长和学生都更加泄气,班级会变得越来越难以管理。

说这话是不明智的。

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4名同学,只有3名能过普高线,大家怎么看?

现在这种现象真的很正常呀,有什么稀奇的,你又没说你是什么学校,如果是农村学校,这是很正常的。

现在太多的民办学校了,多如牛毛,他们把最优秀的都招走了,留给公办学校的学生已经相当的差。有些心理变态的人说,公办学校要检讨一下,检讨个屁,你让私立学校有特权可以掐尖收生,公办却太多限制,不许多收一分钱,不许掐尖,是人为让公办走上这条路,然后创造一批瞎眼的家长,以为民办私立的就是好。现在整个社会都中了毒,有钱没钱,有本事没本事都钻私立,其实私立现在三分二的学校都是很垃圾的,顶级的最优秀,次等的私立学校把中上的也招走了,还害了一大批孩子没天分的,家里没钱的往里面钻,只是那些家长,孩子死在私立都甘心罢了。

现在高中的私立也很多了,公立的高中能考到好大学的真的不多,而初中就更严峻了,农村学校能够考到区重点的真的就只有几个人,能考进市级高中的,一个都难。现在都分区招生了,私立的好日子到头了,看你们还掐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