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8岁孙子做作业被儿媳妇训哭,奶奶直接带孙子回老家,家庭教育理念分歧你怎么看?

8岁的儿子不好好做作业,杭州的李女士把他训哭了。一旁的奶奶看着心疼,第二天一早瞒着所有人,带孙子直奔火车站,准备回老家。9月24日杭州铁路警方了解到,接到报警后,民警最终在地铁站找到祖孙俩。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祖孙情深,本无可厚非!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却往往会出现问题。

在我国,“隔代亲”的现象特别常见,但凡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他们往往比较“叛逆、自私”,为什么呢?

我想,溺爱是最大的原因!

近日,发生在杭州的一件事,着实让人“啼笑皆非”,老穆将事件概要整理如下:

【时间】9月20日

【地点】火车站地铁口(找到的)

【人物】儿子、母亲、奶奶

【起因】8岁的儿子不好好做作业,母亲则把他训哭了。一旁的奶奶看着心疼,第二天早上,她瞒着所有人,带孙子直奔火车站,准备回老家。

【经过】9月20日早上,这位母亲发现儿子的课本落在家里,于是去学校送书,班主任却告知孩子没来上学。她赶紧拨打了奶奶的电话,没人接,于是又拨打了孩子的电话手表,还是没人接。

于是这位母亲就通过电话手表的定位功能,发现儿子在杭州火车东站,她立即报警······

【结果】警方最后在市区南面另一个火车站地铁口找到两人。

【奶奶理由】孩子太不容易,还不如回老家去。

【母亲表态】以后会用合理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并与老人多沟通。

老穆不禁想问:老人的教育是否越位了?母亲的教育是否失位了?(一)母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多一点耐心,不要动不动就呵斥孩子。

哪有孩子不犯错的?哪有孩子不需要母亲操心的?

孩子作业有问题,大可耐心引导,实在需要管教时,也应当背着奶奶,给孩子一点“尊严”。

打骂,难以成才!

(二)奶奶过于宠溺孩子的行为,是要不得的,这会“毁”了孩子。

孩子的成长,不能总在温室里,还需要接受适当的风雨洗礼。

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未必是坏事,作为奶奶,要理解。

(三)作为父母,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否则,孩子不会信任你,更不会听你的话。

试问,这位小男孩为什么会愿你跟奶奶走呢?我想,十有八九孩子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母亲平时则很少管。

如此一来,孩子又怎会与母亲亲近呢?

【结束语】“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老穆想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着实让“人”操碎了心!如果是你,面对孩子作业做不好的情况,你会发怒吗?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心疼8岁孙子做作业被儿媳妇训哭,奶奶直接带孙子回老家,家庭教育理念分歧你怎么看?

看到奶奶“瞒着所有人,带着孙子直奔火车站”的做法,我并没有感到吃惊,只是觉得大错特错,十分危险。下面我围绕这个事,阐述一下我的几个观点:

一、奶奶的这个做法肯定是错的。

“隔带亲,连着筋。”心疼归心疼,要理智。人家爹妈管教孩子,天经地义,我们不能干涉。老早要给自己立个规矩,遇到这事,不要插手。再说,法律也规定父母是孩子的合法监护人,我们总是隔一辈人。我们在孙子学龄前帮着带带,上了学帮着接送都行,教育这码事我们真的没那“金钢钻”了。

我在一个县城小学教书时,大凡出问题的小孩,把家长叫来一问,都不是爷爷奶奶领,就是在亲戚家住。为啥呢?亲戚是只“管其饭,不操其心”,爷爷奶奶是“管其饭,不会操其心”。因而有家长埋怨“跟着爷爷奶奶学坏了”,尽管言过其实,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二、我觉得这件事不存在“家庭教育理念分岐”的事,这是夫妻之间的事,这是典型的心疼孙子失去了理智。

作为奶奶一定要认识清楚,要认识到它的危险性。一个老太婆只身带个八岁的孩子,被坏人拐走怎么办?路上走得不顺利怎么办?

作为孩子父母也不要太为难孩子奶奶了。看到这件事,我觉得这是一个传统的一家人,挺好的。我觉得这位奶奶比找借口不带孙子的奶奶好多了。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好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推着不领孙子。身体不好,工作缠着有情可原,有的还觉得“白领着呢”而不领。我觉得这就不对了,人就是这样,一辈一辈往后传,怎么叫“白领”?试想我们小时候爷爷奶奶领我们是为了什么?我们大了给他们有何回报?说实话,就是儿女“收支平衡”地回报父母的有几多?

三、儿媳妇把八岁的儿子训哭,我认为也是合情合理的。

作为老婆婆不能怪媳妇子,教育儿子是人家责任。不仅如此,还要劝儿子支持媳妇子。目前最令人担心的不是管孩子,而是“不打不骂,娇生惯养”。因此,家里有个“狼妈”或者“虎爸”,是这个家的幸运。

心疼8岁孙子做作业被儿媳妇训哭,奶奶直接带孙子回老家,家庭教育理念分歧你怎么看?

谢邀

笔者认为孩子最好还是由父母来教育比较好!家庭教育理念的分歧容易出现家庭矛盾,尤其是隔辈儿人,俗话说,隔辈儿亲。老人对孙子孙女疼爱,这是正常的,但一般来说,老人对孙子孙女的疼爱限度都很低比!很容易出现对孩子的溺爱,因此还是由父母直接来教育孩子比较好!

隔辈亲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在国内会出现,在国外也非常常见。隔辈亲这种现象笔者个人认为是一种“代偿心理”。

拿我们自身来说,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那时都是各个岗位的中流砥柱,正值风华,一心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或者希望整个家庭能生活得更为宽裕。于是,他们时间辗转于工作中,很少能有时间和机会跟自己的孩子好好相处,或者陪着孩子们一起成长,这在他们整个生命中都是一种缺失和遗憾。另外,现在的小孩儿学习比较辛苦,作为爷爷和奶奶,对孩子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偏爱心理,这也是正常的~

但这位奶奶的做法确实有些极端了,直接带着孩子回老家不和父母商量,如果出现了意外怎么办?到时候可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溺爱了,更是对孩子的伤害!如果老人和孩子都出现了问题,那就是家庭的悲剧了。我们可不允许这样的悲剧出现!

老人爱孩子的心理可以接受,但是这种保护一定是有限度的,如果无限度的保护,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还是建议这位奶奶可以放平心态,安度晚年,不要过多的干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因为时代不同了,理念必须是有差异的!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大家留言和评论!

心疼8岁孙子做作业被儿媳妇训哭,奶奶直接带孙子回老家,家庭教育理念分歧你怎么看?

我老家的老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叫做:麻布袋草布袋,一代管一代。孙子做作业被儿媳妇训哭,这本身就是儿媳妇应该份内的事儿,奶奶在旁边,就是看到了,也应该装作没看到,连插话都不应该,直接把孙子带回老家。不上课了,那就更不应该了。

两代人在教育孩子上的理念上经常会有冲突,这非常正常,但是这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一个在教在批评,另外一个在护 着,说起来是心疼孩子,实际上是在坑了孩子,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在旁边一定不能出口,更不能出手相助,孩子这时候不需要你相助。

如果我是那个奶奶,我这会看到儿媳妇教孙子,那我一定会走得远远的,出门溜达去,眼不见心不烦,反正人家亲妈也不会不知轻重把亲儿子怎么样。

如果我是那个妈妈,我正在教育我的儿子,那不管到何种程度,我打死也不会让奶奶把孩子给带走。这样做的后果是很恶劣的,在孩子心目中,会养成一种对教育他的父母严重的抵触情绪,当父母下次再碰到此类事情要批评教育他的时候,他心里会想着我还有依靠,你们批评我教育我的时候会有奶奶会帮我,犯错算多大事啊!我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会让孩子越来越有恃无恐。

我的父母有一点我就觉得比较好,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他们从来不会插嘴。这可能也是从我奶奶那儿学来的,我们小时候父母管教我们,犯了错罚我们下跪,我奶奶也是出门溜达去,从来不会在旁边说什么。我女儿的奶奶她就做不到,你要批评孩子,她会批评你。知道她的习性后,我就从来不当着她的面管教孩子了,要管教回家关起门来管教。

我在这里更多的是想对那些喜欢护着孩子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说一句,当你的儿女管教孩子的时候,不管他们怎么管,你千万别在他们面前出声,即便是你有对他们的管教方式有异议,那也是背着孩子在背后跟孩子父母商量的事情,而不是当着孩子的面,这是最大的忌讳。

心疼8岁孙子做作业被儿媳妇训哭,奶奶直接带孙子回老家,家庭教育理念分歧你怎么看?

我是小七,欢迎您的到来。

题目回顾:心疼孙子被儿媳妇训哭,奶奶直接带孙子回老家,家庭教育观念分歧你怎么看?

小七的观点:奶奶的做法十分欠妥,既不利于孙子的成长,也不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

1、这个奶奶非常自我。

我这样说,有的人,特别是做了奶奶的人,可能会觉得委屈。但是确实有一些老年人就是这样的:家里的事都得按着她的意思来,只要不合她的心意就开始搞事情。

我婆婆有一年大年初二离家出走,跑了几百里路,跑回了老家。原因就是年初二清早起来要煮稀饭,公公说我们当地的习俗是初一到初三不能煮稀饭。她气得摔了锅开始哭。公公很气,“说大过年的孩子们都还没起床,你这是干什么?”婆婆开门就跑了,我们赶紧起床出去分头找,结果人家抄小路打摩的到了街上,又打上出租车回老家去了……而是挨个给四个姑姐都打了电话!

好在,我公公明事理,替我们担着,不然别人还以为我这个做儿媳妇的欺负她了。

这个奶奶这么带着孙子就跑去车站了,让全家人好一番找。焦急之时顾不上那么多,事后难免引发婆媳矛盾。如果孩子爸特别孝顺或者家里有姑子的话,大家心里边可能就有了疙瘩了。人之常情,谁不觉得自己妈最好?

所以,做婆婆的对儿媳妇教育孙子的做法有意见没关系。就算提出来批评教训儿媳妇几句都没有关系。但是绝对不能以这种“自虐”的方式来“威慑”晚辈,特别是儿媳妇。真的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

2、晚辈教育孩子背着点老人。

我建议家长们在教育观念上,不要去和老人争对错。老人毕竟老了嘛,他们人生五六十年形成的观念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过来了。年轻人就算说的再有道理,他们也不一定听得进去。

咱们也不要怪他们,他们其实都是一片好心,还不是心疼孩子吗?

我建议晚辈教育孩子时背着点老人。不管是骂孩子还是揍孩子,别当着家里老人的面。咱先忍着点,回头趁老人不在跟前时好好教训!

3、家长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

老人爱孙心切,行为有点过,但是有一点他们是对的:尽量不要打骂孩子。

家长打骂孩子时,迫于家长的武力,孩子表面上是服的,但心里不服。长期下去,孩子逆反心理会很强。因此,教育孩子还是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手打孩子。

当然,如果真的到了万不得已之时,那家长们,你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吧!

我是小七,乐于为您解疑答惑。如果觉得我说的有理,就给我个关注吧。

心疼8岁孙子做作业被儿媳妇训哭,奶奶直接带孙子回老家,家庭教育理念分歧你怎么看?

我想这个奶奶肯定是生儿媳妇气了,才会不吭声带着孙子回老家,虽然有情可原,但奶奶这样做,是非常不理智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历来父母是第一监护人。在父母教育子女的时候,爷爷奶奶最好不要掺和,这不单是为家庭和睦考虑,更是为了孙子的成长考虑。

在这一点上,我特别感谢我的婆婆。在孩子的教育上,无论我采取什么方式去教育,婆婆当时都会站在我的立场上,虽然我知道她心里特别疼孙子,可作为父母的我们又何尝不心疼呢?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总有犯错的时候,不听话的时候,该教育还得教育。每当我家孩子哭哭啼啼找奶奶时,奶奶会说:“吃喝上奶奶会疼你,但在学习上,你就得听你妈的话。”

婆婆这样做,并不代表她对我教育孩子没意见,毕竟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不一样。婆婆没啥文化,她也没有出去工作过,她所能做的就是照顾好家庭。所以她也不会去想现在社会竞争的激烈,她也不去想年轻人生活的压力有多大。她能做的就是把孙子照顾好,孙子想吃啥,她满足,孙子说奶奶做的饭香,她就下次做的更好吃些,她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晚辈们。

所以,等我教育完孩子后,抽空闲时间,婆婆会给我谈心。她说孩子都是宠出来的。虽然我不全认同,但我也不反驳,同时也会觉得婆婆说的也在理。为什么非要和孩子“鸡飞狗跳”一番才行,既然爱孩子,就不一定非得用训哭的方式来教育他。

两代人教育理念有分歧,很正常。如果我们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下,也许就不会出现奶奶带孙子回家的事了。一切都为了孩子,两代人的思想要统一,需要都做出改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