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英语作为副科,物理化学作为主科,对国家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老穆看到题主的提问后,脑海里第一闪现出来的就是李阳的“疯狂英语”了。
大约二十年前,老穆也曾买过“疯狂英语”,也曾偷偷大声朗读英语,将嘴巴张得大大的,现在想想,还挺可笑的。
现如今,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已经下降了,不再像以前那么狂热了。就连“疯狂英语”的创始人都不干这行了,据说他在2014年就已皈依佛门了,法名延依。
由此可见,英语热已不复昔日繁盛之景象。
是啊!那个时期,中国百废待兴,亟需学习外国先进的科技与经验,所以不得不学习英语。
现如今,中国富强了,就连外国人都来学习汉语了,所以国人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也就锐减了。
(一)把英语作为副科,可行吗?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已经锐减,但是,不代表我们就不去学习它。如果将其作为副科的话,倒也可行。
老穆初中时,自认为英语已经不错了,但是到了县城上高中后,才发现自己英语并不好。
如今看来,还是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差距造成的。
城里教学条件好,家长也注重引导,而农村的孩子,家长哪会引导他们学习英语呢?
试想一下,那些因为英语不好而没有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是不是可惜了呢?
由此可见,把英语作为副科,也是可以的。
回想一下,我们的孩子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了,又有几个可以与外国人正常交流呢?
(二)物理、化学作为主科,可行吗?我们学习物理,大都起于初二,学习化学,大都起于初三,由此可见,理化在初中阶段,绝对是个副科。
作为副科,自然很难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同时也为学习理化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理化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初中不好的话,高中很难学好理化。
老穆认为,理化作为主科,此举不妥!
我们都知道,孩子如今高考,大都文理分科。如果孩子不喜欢物理,可以不选物理。即便是新高考,孩子也是可以避开物理学科的。
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学习物理,那文科谁来学习呢?
诚然,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物理。但是,同样也离不开文科。
如果将理化作为主科,也就意味着所有学生参加高考都要考理化,这样就真的有意义吗?我看未必!
(三)语文、数学作为必考主科,英语作为必考副科,历史和物理二选一,剩下的学科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一二学之,这样的分科,或许最合理!语文和数学作为主科,我想,人们应该没有太大意见。
英语作为副科,我想,人们对此也应该没有太大意见。
老穆认为,英语虽是副科,但也要必考,为什么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倘若连外国人基本的语言我们都看不懂的话,那就真的有利于国家发展吗?
历史、物理二选一,学生们已经很熟悉了,想必都能得到支持。物理兴科技,历史催人进!
至于生物、化学、政治、地理等学科,学生只要根据喜好自主选择一两科即可。
如此选择,可好?
【结束语】国家要想发展,离不开各个学科领域的精英人物,我们不能武断地指派学生必须学哪门学科,这样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把英语作为副科,物理化学作为主科,对国家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将英语作为主科,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恢复高考后,政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急需向国外学习,所以高考考英语,把英语作为主科,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对我国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凡事都要历史的、辩证的看待,英语在那个特殊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不代表今天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科技和中国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英语的重要性在降低,全民英语更没有必要,它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1、学了十几年的英语,日常生活中基本用不到:
从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学习英语,到高中,再到大学考四级、考六级,前后用了10几年,花费无数,但是有多少人在工作之后,真正用过英语,不是没有,而是很少。
从小学开始,英语就成了三门主科之一,因为它的分值大,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视,在英语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英语确实占用了很多不应该占有的资源,关键是到最后都用不到,你说这种学习到底值不值得?
2、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依然无法和外国人交流:
学习英语的第二个弊端就是只会做题,不会交流,因为我们没有那种语言环境。前两天朋友家的店里去了两个说英语的外国人,大学毕业的朋友在手机软件的帮助下,勉强和两个老外完成了交流,这是迄今为止,她第一次这么直接的使用英语,但是还要借助手机软件。
说到手机软件,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英语的翻译,完全都可以用手机完成,作为交流的语言,就更没有必要强迫人人都说英语了。
3、英语作为主科,实际上增加了高考的不公平性:
作为一名高中老师,我对此深有感受,城乡的学生,在英语上的差距确实非常明显,城里的孩子,即便成绩一般的学生,高考考120分以上也不是难事,而且普遍能考到这个分数,而农村多孩子,考120分却非常困难,寥寥无几。这是和资源不平衡有很大关系的,英语这一学科,不需要多少思维,只要你的听力好了,单词量大了,英语就学好了,城里的孩子,从小在这方面就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更可悲的是,有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数理化超强,但是因为英语瘸腿,最终只能上一个一般的大学,令人惋惜。
我曾经带过一些美术生,专业课成绩非常高,但是因为学习要求英语必须过90分,最后被拒之门外,我真的不理解一个美术生,为何要求那么高的英语成绩?
4、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可以突击出来的:
当然,这并非说英语不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在我国相对薄弱的领域,比如计算机、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因为要向外国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并不是全面从小学英语的理由。
计算机重要,国防重要,科技重要,不也一样没有要求全民学物理吗?物理不也还是副科吗?
再说,英语是完全可以突击出来的,那些出国的老太太、北京的小商小贩,他们的英语口语比很多大学生都好吧?在就是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国内考不上大学,打算出国,集中培训一段时间后,托福雅思考试,不也一样能过吗?
英语作为副科,不是不学英语,而是要个英语降降温,那些真正需要英语的人,你不让他学,他也会拼命学好的,有个朋友,孩子去国外读书了,为了陪孩子读书,也为了在国外能够找一份工作,她拼命学习托福,最后她考得成绩在培训班里是最好的。
那么,如果英语作为主科被拿下,哪一门学科可以作为主科呢?我觉着下面这两科最有资格:
1、物理:物理作为理工科的基础,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国家来说,工业的发展,国防的强大,离不开强大的物理科学;对于个人来说,学习物理,能够让你成为一个客观的人、理性的人、有智慧的人,影响你人生或者事业的高度。
2、历史:很多人觉着历史没有用,最近几天大家看到的事情,就知道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了吧?再就是很多人将历史等同于历史故事,甚至是野史,以为看看《明朝那些事》、《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甚至看一些宫廷剧就觉着自己懂历史了,历史非常简单,其实,历史不仅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还是你对待历史的态度,更是一种智慧和情怀,让你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史料中,寻找事情的真相,培养你爱国爱家的情怀,学习历史,可以”修身齐家这个平台下“,这些作用,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物理是拉车的马,它能带动历史的车轮的前进,而历史就是手中的缰绳,它让马儿不会走偏。所以,这两门学科成为主科,是非常有必要的,新高考”3+1+2“模式,已经提升了物理和历史的地位,只是给英语降温,还需要时间。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把英语作为副科,物理化学作为主科,对国家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把英语作为副科,强理化生史,很有道理。英语难到一半学生,把一半学生拒之于学习之门外,失去了学习兴趣,失去了很多。然而八层以上的人,生活工作与英语无关。这一半的人,这八层的人,如果仅有几个象我们敬重的伟人,也会贡献社会,造福人类。那么有人会说,他们要与国际交流呢?那些英语好的,不当翻译还能做什么?所以,我支持英语为副科,不能再让它伤害一半的学生了。
把英语作为副科,物理化学作为主科,对国家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确实国家的英语教育该到了改革时候了。80年代,全民学英语,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国家改革开放,也是国家向世界敞开大门的一个必然要求。但是目前,已经改革30多年了,学习外语早已经成为老百姓的一个自觉行为。而且,语言就是一个交流工具,要实用,会说,不同的专业对外语的要求也不同。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行政命令,一刀切。现在,将英语退居二线或次要辅助地位,已经刻不容缓了。
把英语作为副科,物理化学作为主科,对国家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确实应该把英语降为副科。
日本比较发达吧。人少,但是科技非常牛,他们把英语列为高考主要科目没有?美国把汉语列为高考主要科目没有?全世界有几个国家会把别人的语言作为高考主要科目?
当然,如果把英语降为非高考科目的话,会影响到部分人的饭碗,影响到他们赚钱。但我们每个人也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考虑整个国家吧。英语在高考科目中占的比例有多大?浪费了学生多少的时间,大家知道吗?这些时间如果用来学习如何发展科技,学习科技的相关知识,我们国家科技,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大家做一个设想:当初如果不是把英语列为高考科目,而是把科技或者技术,把高技术列为高考科目,我们今天的科技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整个国家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会比今天的科技落后吗?学校不重视科技知识的学习,高考又不考科技的相关知识,要想国家科技领先,这可能吗?我们很多人一直都在埋怨,我们国家很多技术比较落后,买车要买日系的,要买奔驰宝马,大家想过没有,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最终都是因为教育,都是因为我们教育的内容,与科技相关内容太少。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流。交流虽然有利于科技的发展,不过很多高科技的内容,别人是不会和你交流的,科技是要保密的。交流永远也比不上,直接学习科技的知识和研究科技来得快捷。英语应该和日语、德语和其他语种一样。作为一门大学里面的选修专业。在中学里,确实作为副科比较合适。让大家对英语扫扫盲,有一点儿基础。到了大学的时候,让一部分同学专攻英语,把英语学好就可以了。确实没有必要,所有的学生,都花这么多的时间去学习英语。因为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比英语有用的东西,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所以,确实应该在中学里把英语降为副科。把与科学有关的内容,比如说物理化学生物等作为高考的主科。
你赞同我的说法吗?如果你觉得有道理,请点个赞吧。
把英语作为副科,物理化学作为主科,对国家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如果把英语作为副科,物理化学作为主科,对社会人才的培养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国家的发展,也将产生极为深远的重大意义。
我们的教育将会在物理、化学、生物科技等领域产生质的变化。相关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技术的人才,也将有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涌现出来。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前辈至于能不能拿诺贝尔奖不好说,能有多少人会拿诺贝尔奖也不好确定。但是,最起码能够肯定的是,我们在物理、化学等领域的成就必然会远远的超过现在。
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前辈英语,说到底,只是一门语言罢了,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但是,我们却把它的地位抬高到远远超过它价值的高度。
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手机上的一个软件基本上就完成了日常的交流,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身边的例子:
强大的手机翻译软件,让沟通没有距离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初中没毕业就下来打工了,两年半去往非洲的南非工作,也就是出国劳务,从事的则是基础的建筑行业。
如今在南非已经工作两年半,初中没毕业的他,英语口语的能力达到怎样的一种程度了呢?不吹牛的说,大学英语过了四六级水平的大学生,在他面前就是一个小学生水平。
环境永远是语言成长的最好的土壤他的口语能力,即使一些高中甚至大学英语老师,都不一定能够达到他的水平。
为什么?他在南非的建筑工地上是一个小的负责人,手下带领着近30多个南非当地人,每天都要交流,一开始用手机勉强凑合,时间久了,耳濡目染之下,英语口语能力能不飞快提升吗?
别看某些老师讲英语课文顶呱呱,放下书本后又是怎样的结果,能够做到与老外交流无障碍吗?
很难吧?对于语言来说,实践才是最为重要的。
其实,把英语作为副科对我们国家的物理、化学会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某些人难道不知道吗?
答案就是知道的,但是,为何不改变一下现状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然后大家自己琢磨一下就知道答案了:
英语教育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英语作为主科,从英语书籍的编撰,到英语辅导课外书的出版、销售,再到相关考题、练习册的出版销售,再到无数英语培训机构的雨后春笋般的欣欣向荣、再到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各种英语考级等等等等。
有数据显示,2018年时,我国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招收的学员数量为2046.5万人,按照一个学员的费用为3000元/年来计算的话,这个市场是多大?600多亿对不对?
我们当地的英语培训机构我大概的了解一下,平均需要5000元/年,请记住,我的所在地只是一个小县城。一些大城市英语培训机构一年的费用轻松破万。
新东方英语培训机构这样,我们就能很直观的做出判断,英语作为主科的背后,也许是一个过千亿的庞大市场。
挺英派代表人物—新东方俞敏洪请大家再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英语教材是谁写的?英语书籍是哪些人编撰的?英语培训课程又是哪些人编撰的?那些英语速成教材以及考题试卷练习本又是谁写的?
答案是不是呼之欲出了?
至于取消英语作为主科改为副科,会对我们国家的物理、化学产生多么巨大的正面积极影响,不是这些人会考虑的事情。
说的已经很直白了,我想大家应该都懂了吧?
我们把英语看的太重,抬的位置太高。这些年,卡在英语这一关上的人才有多少在哀叹“英雄气短”?明明数理化成绩极为优秀,却因为英语的“拖后腿”,连一所好的大学都没有考上。
他们之中,也许有人会成为极为出色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甚至是科学家,但是就是因为英语的缘故,却永远的停留在那个没有迈过去的门槛之前。
爱恨交加的英语,让多少人英雄气短?我们需要的是像邓稼先、钱学森那样的物理学家、科学家,我们需要的是像屠呦呦、钟南山以及李兰娟院士那样的医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女士我们需要一些英语非常棒,却对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发展没有多大价值和意义的英语学家吗?
再者说,我们培养出来再厉害的英语学家,也不一定比美国街头的流浪汉的口语能力强多少吧?
谁有自信比美国街头流浪汉的英语口语能力更强?所以说,何必呢?
对此,你们又有怎样的看法和观点?欢迎评论区补充讨论。
我是贰品,给小编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