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清华复读8年的“高考疯子”,被北大录取也不上,现状如何?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老穆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他叫吴善柳,广西钦州浦北人。
2014年,32岁的他第10次参加高考,以钦州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被清华大学录取 ,攻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毕业后的他,并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而是选择了郑州一所中学,教数学。
早知道经历这么多的挫折后,选择了当老师,还不如在第三次复读时,直接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岂不更好?
是啊!人生就是这么充满传奇色彩,谁又能料想到呢?
(一)十次参考高考,1次落败,2次211院校,7次985、211院校,对于这样的行为,是信仰使然,是利益驱使,还是虚荣心在作祟?2000年高考落败后,2001年考入了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的他,发现很难找到一份工作,于是从2007年起,开始了“疯狂”的复读之路。
其实每一年,他的成绩都很棒!都可以“走了”,但他并没有,即便是2011年被北京大学录取了,他也没去上。
有人怀疑他的复读动机,是不是想获得更多更高的奖金呢?但他做了解释,并不是。
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或许只有他本人知道吧!
(二)有梦想就要去追,但不要盲目!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吴善柳,他的事迹并不值得效仿。从他最后的职业来看,其实在2007年高考就能实现,为何还要绕一大圈子呢?
精神可嘉,行为不值得效仿,更何况,也很难效仿成功。
(三)有能力的人,不论经历多少挫折,最终都能成功!吴善柳第一次落败后,第一次大学毕业后,都经历挫折,他觉得唯有“清华”能拯救他,能让他顺利找到工作。于是,他就不断努力!
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过程也是充满艰辛的。不知他承受了多少压力,但他扛过来了,也获得了成功。
【结束语】最后,用他的一句话结尾吧!“ 自己就像一辆已经长期偏离轨道的列车,考入清华终于可以回到正轨。这只是一种个人选择,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最好不宣传、不评论、不报道。” 最后,我们祝福他,祝他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为考清华复读8年的“高考疯子”,被北大录取也不上,现状如何?
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你考上北大了,你会不会欣喜若狂,就算不是北大,估计任何一所985或者211大学,都值得庆贺吧,因为能够考取这样的大学的确不容易呀,可谓是天之骄子。可是就有一位这样的牛人,考上北大都不去,原来他就钟情于清华大学,复读了8年才圆了他的清华梦。今天我带你认识下这个被称为“高考疯子”的牛人。
这个牛人名叫吴善柳,广西人。1982年出生的吴善柳在2000年,参加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不过发挥失常,考的不太理想,就选择了复读,2001年第二次参加高考,这次考试还不错,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了。这是一个还不错的211大学,距离清华大学还是很近的,吴同学有幸去清华大学游玩,对于清华大学的学风学貌很倾倒,心里想要是能考到清华就好了。
在北京交通大学读了3年后,因为爱玩,荒废学业,没等毕业,他就辍学回家。此后在柳州铁路和广东等地打工两三年,因为在打工的过程中,自己没有拿到毕业证,给的待遇很低,而周围那些诸如清华北大的却有比较高的待遇,所以更加坚定了他考清华北大的决心了。
从2007年开始,吴同学走上了自己的复读之路,2007年参加高考,就考中了北京师范大学,这是个很不错的双一流的大学,可是这根本不是吴同学的所要的。其实从2007开始复读,吴同学一直表现的都不错,考取的大都是985,211院校,在2011年还被北京大学录取了,但是因为分数不高,被调剂到医学部。吴同学再次选择了放弃,一是吴同学晕血,不喜欢医学。二他觉得北大医学部不是正宗的北大,因为北大医学部是以前的北京医科大学,后来被合并入了北大,上学都不在北大本部。所以他选择放弃北大,依旧复读。
苍天不负苦心人,在2014年吴同学终于达到了历史最好成绩,这次可以稳进清华,如愿被清华大学机械系录取,32岁的他终于结束了长达“八年抗战”的马拉松复读之路。
吴同学在2018年,已从清华毕业,可是当年他对记者说他对机械系专业非常的感兴趣,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著名的工程师。可是毕业后并没成为啥工程师,而是在一所普通的高中当老师。
人们对吴同学议论纷纷,浪费了那么多的青春,考上了清华机械系,也说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可是从事的工作跟那一点关系没有,要是早知道当老师,2007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就去读书就好了呀,那可是师范类最好的学校呀。如果那时读了,2011年就毕业了,以他的能力,早就成为小有名气的老师了。荒废了十年的时光,最后做了这样的选择,很多网友们表示很不值得。
有的网友甚至怀疑他是职业考生,是在录取名校后,挣得巨额奖金,靠这个赚钱,吴同学的家人也解释说,根本没有什么高额的奖金,就是给免除学费,每月给他200元生活费,家里每月还得给他钱,家里一直劝他,可是他一直坚持,就想考清华,就连村子里的人都笑话他脑子进水了。
吴同学复读的钦州二中校长刘世伟也回应,没有针对个人的专门奖励措施。钦州市教育局也宣称,前几年会由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以现金作为奖励,近两年来,政府已取消这笔专项资金。
参加高考10次,这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他的做法也不值得赞同。吴善柳多次考上重点大学而不去读,占用了他人的学习机会,也浪费了教育资源。可是,吴善柳却不这样认为。他对媒体称,只是价值观不同,他并没有做什么犯法的事情,但他不希望别人学他。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及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社长王旭明对此评价,吴善柳此举,作为个体现象,选择多年复读,无可厚非。但是,他认为,目前的公办教育仍是稀缺的公共资源,他认为并不合适,不应该鼓励提倡,特别是对于复读生的奖励,他认为应该追责。“复读生到公办高中复读,占用教学资源、占了一个高考招生名额,对应届生来说并不公平。
吴善柳在考上清华时曾经说过,“在大学踏踏实实学习,找份好工作,找个令自己满意的老婆,平平淡淡过一生。”高考的路上,他的选择与众不同,但是最终还是要做回一个普通人,在这里也祝愿吴善柳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过上幸福而平凡的生活。
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大好的青春年华都用来复读高考,坚持了那么多年值得不值得?清华毕业后,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做了一名普通教师,有的友友调侃,他最有资格向学生传授高考秘诀!你怎么看待他的就业选择!难道真像网友能猜测的那样吗?他其实就是个高考工具,其他能力并不高!期待友友们留言分享下你对这位高考牛人的看法。
为考清华复读8年的“高考疯子”,被北大录取也不上,现状如何?
我是燕园博雅教育,我来回答。
这位“高考疯子”叫吴善柳,因为前后共计参加了10次高考,多次考上内地名校,甚至曾经考上北大,但都放弃了,最终进入清华而驰名全国,成为一个疯狂复读的现象级人物。
出生于1982年的吴善柳,第一次参加高考是2000年,考得不好,于是复读,并在第二年的高考中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入读后,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毕业,就参加了工作。
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在他已经进入社会两三年后,出人意料地决定回到中学校园去复读,再参加高考,并且从此走上了疯狂考进名校,但又疯狂放弃,不断复读,不断放弃之路。
2007年和2008年均考上北师大,09年考入中山大学,2010年考进北京林业大学,他都放弃了;2011年甚至考进北大,只是进入的是医学部,但专业是很好的临床医学,而且是本硕连读,他也放弃了,继续复读;2012年考入南京大学,13年考进同济大学,也同样放弃了。直到2014年,以高分成为家乡钦州的理科状元,并被清华录取,才最终走完他的复读之路。
吴善柳2014年进入清华后,经过4年,完成了本科学业后,没有再继续学业,也没有选择与他在清华对口的机械类或者工程类的工作,而是出人意料地进入了郑州一所中学担任中学老师。
目前,吴善柳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一线指导学生高考复习备考。作为一个有非常丰富的高考经验的老师,也许,把自己的的知识和丰富的高考经验传授给学生们,是最能发挥他价值的地方。
现在回头来看,这位参加了10次高考,最终进入清华才终止复读之路的“高考疯子”,当初不断考进名校,但又不断放弃,是为了圆梦清华还是另有原因?
不可否认,吴善柳在考试方面确有其长处,也有惊人的毅力,但仅仅只是这些原因,是否能支撑他放弃那么多名校而持续复读多年呢?作为当时已经是大龄青年的他,无论是个人的情况还是当年他比较贫困的家庭,都是不支持的。一定另有支撑他一直放弃名校一直复读的重要理由。
其实说穿了也简单,这个重要理由就是丰厚的升学奖金。
多年来,全国一直都有不少地方重奖那些高考成绩出彩考进名校的学生,有些地方奖金甚至很高。基于这些,就有少数很善于考试的人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专门复读考入名校,去拿重奖,然后又放弃入读大学,继续复读,来年继续拿重奖。这样通过复读拿重奖的人,虽然不算很多,但也不乏其人,时不时就能听说这样的存在。他们复读的主要动力是因为重奖。有些人甚至复读两三次。吴善柳之所以是典型,只是因为他将这种行为几乎做到了极致,成为了这种现象的标志性的人物而已。
据说吴善柳复读那些年,当地的政策是,对于考进北大清华的考生,一次性重奖80万元,对于考进其他名校的考生,也有10万到30万不等的奖励。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吴善柳会屡次考进名校,又屡次放弃了,因为拿到了奖金,下一年这个动作可以继续做。这个动作一做就是八年,直到2014年考进清华,拿到了最高的奖励,才最终入读大学。
所以,“高考疯子”的背后其实主要并不是因为梦想,而是有实际的利益在起作用,他并不是“疯子”,而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利用了重奖政策来获取利益。
毫无疑问,吴善柳的这种行为是不值得鼓励的,甚至是需要避免的,他不但浪费了多所名校的大学招生名额,而且实际上起到了很坏的示范效应。
吴善柳现象,无疑说明,某些地方重奖高考进名校的考生的鼓励政策已经严重跑偏。如何避免吴善柳现象,才是我们要深思的。
你觉得该怎么看待吴善柳现象呢?
为考清华复读8年的“高考疯子”,被北大录取也不上,现状如何?
你说的这个人应该叫吴善柳,1982年生,钦州浦北人士。家里父亲,姐姐,姐夫等都是做老师的,这对他后续的人生道路其实有一定的影响。他总共应该是考了10次高考,在2000年的时候就参加了第一次高考了,只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第一次选择了复读,之后开始了“考神”人生。我们看一下他的高考经历。
从录取他的学校来看,都是名牌大学了。那他为什么还要多次高考呢?
吴善柳本人说法
根据当年的采访记录,他说第一次 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之后,出去找工作,辗转广东、广西都没有什么好工作,跟想象的差太远,心里落差大,“都不是什么好工作,跟民工差不多。当时的生活实在让我无法忍受了,复读完全是迫不得已。”
而看到身边清华北大毕业的就容易找到好工作,所以萌生了要读清华的念头,想要拼一拼,于是就开始复读了。这里要说的是,根据他后来的说法,他只是有读清华这个念头,并非一定要读清华 。
后来又一直考,期间被很多名牌大学录取过,包括北师大,中山大学,北大医学部,南京大学,同济等名校。
按他的说法早知道要考8年才能考上清华,还不如当初就去读北师大了,做老师也挺好。
受家里影响,这可能才是他最终的理想。
外界评论
1、偏执狂,非清华不读;
2、为了奖金,据了解当时当地政府的政策是考上清华北大的考生,一次性奖励80万,其他重点大学也有相对应的奖励。
3、第一次工作经历对他的影响较大,以至于失去对了面对外面世界的信心。
2018年7月,吴善柳清华毕业,没有从事与他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进入河南郑州某中学任全职老师,负责高中教数学自招课,颇受学生好评,也算是完成了自己最初的心愿。十来年的高考经验,要是都能传授给学生,对社会有很大的贡献了。
我整理一下他的采访话语,大家从中看看他是什么样的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其实当初上了北师大,当个老师,也挺好的。不累,假期也多。”
“录得还是比较悬的。当时跟清华招生组打电话,我问金融,说肯定不行。土木工程?只有百分之十的可能。最后选的这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告诉我的可能性大概也就百分之四五十。”
“自己对于未来的发展并没有想得太多。不指望能有多大成就,只想着能有份轻松的工作,做一个好人。”
“之所以选择了和在北交大时相同的专业,也不是出于什么特别的兴趣,只因为大家都说这个专业好。”
“至于以后的发展,随大流就好了。”
“ 自己就像一辆已经长期偏离轨道的列车,考入清华终于可以回到正轨。这只是一种个人选择,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最好不宣传、不评论、不报道。”
“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和每一个人一样卑微,就像一粒尘埃。这个世界上,其实没多少人彼此关注。”
为考清华复读8年的“高考疯子”,被北大录取也不上,现状如何?
为考清华复读八年,这样的“高考疯子”还真是少之又少。吴善柳的这一行为值得称道,值得效仿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
时下,高考录取正在进行时,也确会有一些高分考生为了上名校而选择复读。不过,一般而言,复读一年,如果梦想还不能实现,大部分考生会选择“认命”,觉得自己与名校无缘,然后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安心就读。
还有一部分考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想,通过“曲线救国”——考研来圆梦。不论通过何种方式实现梦想,奋斗的人生都值得称道。
相比于吴善柳为了心中的“清华梦”,复读八年,我更倾向于后者。俗话说:人生不能一条道有道黑,该转弯时转弯,“山重水复”之际,也就是“柳暗花明”之时,又何必固执与一点,不知变通呢?
长风破浪会有时:
吴善柳的人生开挂是在2014年。这年吴善柳终于圆梦清华,结束了长达八年的复读生活。
可以说吴善柳是执着的,是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吴善柳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李白的那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过,回头想想,从2001年到2014年14年间,吴善柳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用在了复读上,值得吗?
吴善柳这些年中所考取的大学不是211就是985,而且还有全国鼎鼎有名的大学,他如果不是如此执念,选择任意一所都不差。可能还会因为早几年毕业,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甚至还可以考研,人生一样会很精彩。可他偏不,非清华不上。试想,如果吴善柳2014年考不上清华,他是不是还要复读下去?不得而知。
作为一名老师。我也真心佩服吴善柳的执着的精神追求,但是我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效仿。
天生我才必有用
2014年考取清华大学时,吴善柳已经32岁,2018年毕业的吴善柳已经36岁,有着清华大学毕业证的吴善柳在就业时并没有招多大的优势,清华大学耀眼的光环,并没有让吴善柳收获到如意的工作。毕竟与同班同学相比,吴善柳已经是大叔级的人物;与同龄人相比,大部分人都已经成家立业,事业上小有成就,而吴善柳因就业不力,最后选择在郑州一所私立高中做了一名教师。
清华大学毕业生、私立高中教师,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让很多人感到匪夷所思。当初那么执着的想考清华,努力去考清华,结果却做了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四年清华的学习意义何在?
别人的看法总归是别人的看法,只要吴善柳自己觉得合适就没有什么不妥。任何工作,纵然再平凡,也需要人去做。也许在平凡的岗位上,曾经学霸级的吴善柳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人尽其才,为社会贡献更大一份力量,助更多学子走进重点大学的殿堂。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为考清华复读8年的“高考疯子”,被北大录取也不上,现状如何?
为上清华大学,复读8年,最后如愿以偿,这本来是一个励志的故事。然而,大学毕业后,他却选择了河南某高中任数学老师,这样的结果,我想对所有人都说不满意的。
他叫吴善柳,下图是他的传奇经历:2001年第一年参加高考,考取北京交通大学,有人说他是大学开始堕落,中途退学,也有人说是毕业后工作受挫,总而言之,他于2007年开始了复读之旅,一共参加了10次高考,考取过8所名校,甚至为了上清华大学,放弃了北京大学的通知书,所以,称他为“高考疯子”,一点不为过。试想,如果这是你的孩子,作为父母谁会愿意让孩子这么去折腾?
一、复读8年,当一名中学数学老师,值吗?
高考能考上北京交通大学,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已经算是很成功的了。但是,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吴善柳都不是很满意,去了第二天,他就参观了清华大学。也许,对于吴善柳,考上北京交通大学,只是发挥失常而已,对他来说,数字才是他的最爱,他对数字非常敏感,对经济和金融非常感兴趣,他的目标,是当一名股票交易员。
这种选择,大家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之后一而再的复读,是多数人不能接受的,这不仅浪费了自己的青春,还浪费了学校的名额,每一次放弃,都意味着一个学生失去了上名校的机会。
如果他的目标是当一名高中数学老师,也许在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后,他就不在复读,然而之后他依然选择复读, 甚至放弃了北大医学部的专业,最终考取了清华,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当了一名高中数学老师。
二、人生最宝贵的是光阴,而不是学历
当32岁的吴善柳坐上去清华大学的列车那一刻,他也许在为自己的圆梦而感到骄傲,但是他并不知道现实的残酷。
32岁的年龄,毕业之后就会36岁,这个时候,公务员、事业单位都已经超过了报考的年龄,而对于一些大公司,清华大学的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年龄才是他们“压榨”的资本,在很多公司,这个年龄都已经到了淘汰的边缘,谁会花重金聘用这样一位“高龄”应聘者。
所以,选择当一名高中数学老师,也许是吴善柳的无奈之举,如果能进入公办学校,他也算幸运了,只是即便进入公办学校,他也许熬到退休,也无法晋级高级职称了,房子、车子、老婆这些对于其他清华大学的毕业生,都说轻而易举能获得的,但是对于他,可能就是非常困难的了。
也许,去辅导机构是他的明智之举,凭着自己的高智商,凭着多年的备考建议,凭着8次高考的广告效应,他也许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只是不知道36岁年龄的他,是否还有当初那股闯尽。
适度的坚持是执着,执着是良药;过度的执着是执迷,执迷是毒药。对于吴善柳来说,你是算执着还是执迷不悟呢?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