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晒出了一份“暑假账单”,孩子一个暑假花七八万,半年工资都不够,你怎么看呢?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老穆有位好友就在某知名培训机构上班,据他说,高二一对一两小时的价格在700元左右,有个孩子上语数外一对一,暑期一个半月,每天都上语数外三门,周日除外。
各位,你们算一下要多少钱?
一天2100,一周6天,就是12600,共有六周,就是75600。
从这个数据来看,家长晒出孩子一个暑假七八万补课费也就不足为奇了。
七八万对于有些家庭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比如老穆,可是承担不起的。
老穆一月工资4200,一年才五万块钱,也就是说,老穆一年不吃不喝,还不够孩子补课的。
(一)面对暑期的“补课清单”,我们家长要理性看待,不盲目攀比。有多大能力,使多大劲。(二)家长要理性给孩子补课,根据家庭状况及孩子的成绩综合考虑。同时注重劳逸结合,不要陷入补课的“死胡同”而走不出来。补课不是潮流,请不要盲目跟风。(三)补课不是补药,请不要对此产生依赖性;我一直跟孩子及家长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补课的目的是提高孩子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的补课,是为了明天的不补课!倘若补课有依赖性的话,则说明补课没有效果,你的补课失败了。
(四)家长补课前,不妨思考以下一些问题:【1】孩子为什么要补课?
【2】孩子哪里需要补课?
【3】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补习班及老师为他补课?
【4】孩子补课的形式是什么样的?比如小班还是一对一?
【5】孩子补课的时长及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五)家长在孩子补课期间,家长不妨做好以下几件事:【1】孩子当天的补课效果如何?孩子回家后可适当提问。
【2】孩子补课的内容是否与他的薄弱项相一致?
【3】补课老师的补习计划是怎样安排的?是否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可与老师沟通。
【4】询问补课老师,孩子的课堂表现如何?
【5】询问老师孩子目前的优缺点是什么?
【结束语】虽然说暑期是孩子查漏补缺、实现赶超的大好时机,但也要注重劳逸结合,不可一直学习。也要考虑孩子的心里感受及意愿程度,不要强行给孩子补课。
补习班,对于会利用的家长而言,补一次就足矣!可对于那些不会利用的家长来说,可能这只是个开端!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一位家长晒出了一份“暑假账单”,孩子一个暑假花七八万,半年工资都不够,你怎么看呢?
看到了这位家长,晒出自己给孩子暑假的账单,确实让我脑洞大开,也许贫穷限制了我的思维和想象。
一个假期孩子的花费在七八万,按照我目前的收入,这位家长为孩子两个月的消费,就是我一年的工资。
的的确确属于高消费,而且如果让我以这样的消费水平为孩子去消费的话,可能连想都不敢想,毕竟一年7万左右的收入,还要还房贷,确确实实压力非常大。
看到这位家长为孩子的消费帐单,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起跑线是什么?我可能更赞同,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就好比有人一生的目标就是想去罗马,但有人就出生在罗马,人和人的起点确实不同,可能思路,胸怀,视野 不相同。
在我看来,现在家庭中子女的各项教育支出可能是相当占相当大的比例。我觉得在子女教育支出上应该,量入为出不能有任何攀比心理。
因为经济社会可能消费就没有上线,没有你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我觉得这位家长晒这样的账单也毫无意义,毕竟很多工薪阶层的家长,无法达到这样的消费水平。
如果这样的账单被很多同龄的孩子看到,也许会产生一些自卑的心理,或者攀比的心理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扭曲。
看到这样一份账单,我想起了自己师范毕业以后刚参加工作时有一次跟父母聊天。父亲对我说,我一辈子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供你上学毕业以后已经参加工作了。以后自己的路需要自己走,我也帮不了你多大的忙。
我觉得父母应该是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附带的物质性的东西,的的确确,容易让孩子走向极端,或者有不劳而获的心理。
一位家长晒出了一份“暑假账单”,孩子一个暑假花七八万,半年工资都不够,你怎么看呢?
下图是一位家长晒出的孩子的“暑假账单”,这份账单中,包括了奥数、奥数集训队、英语、乐高编程、跆拳道、ET游学等项目,加起来一共74000元。
看到这么一个账单,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为家长心疼,还是为孩子心疼?
为家长心疼,是心疼家长的钱,半年的收入,一个暑假不够花的,这哪里是养娃?分明是养老一个“钞票粉碎机”!
为孩子心疼,假期是什么?假期应该是孩子辛苦一个学期后的一个放松调整的时期,是用来休息调整的,你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你可以想几点吃饭就几点吃饭,只是让自己变得更舒服一些,更放松一些。然而这种家庭里的孩子,真的很痛苦,这个假期,想必比上学时更累吧!试想,如果是家长,一到周末,就有领导给你安排去开会,哪怕是去看演出,把你的周末安排的满满的,你说什么心情?
也有人很想知道这么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人,会把半年多的工资,花在一个孩子的暑假中,他是怎么想的?是处于什么目的?其实,这份“暑假账单”,体现了“中产阶级”的焦虑!何为中产阶级?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各个城市对中产阶级的定位,也是不同的,但是由半年工资七八万(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两个人的工资),孩子暑假中有ET游学的项目看,这完全可以理解为中产阶级了。
在任何一个城市,中产阶级都是最焦虑的阶级,比起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他们甚至更缺乏安全感,这从生孩子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富人可以生几个,穷人也敢生几个,就中产阶级不敢多生,因为他们担心影响生活质量,因为他们担心养不起。而中产阶级的焦虑,主要通过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体现出了,虽然一个假期花费近半年的收入,但是他们依然会给孩子选择一个高消费的假期,目的就是让孩子保留在这个阶级或者阶层,如果孩子成绩不好,是没有未来的,学历和能力,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这部分人是非常舍得在教育方面的投资的。
从孩子暑假消费来说,这里面也把“刚需”和“追求更高品质生活”混在了一起,比如说奥赛、英语和编程,这些教育投资可以理解为是必须的,如果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单纯上这些课的花费大约在20000元左右,一般工薪家庭也是可以负担的。但是,跆拳道和ET游学的支出,应该是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完全可以去掉这两项。
因此,既然选择了这样的消费方式,就不要去抱怨花钱多了,这个钱,也不是别人强制你消费的,孩子也不一定喜欢你的烧钱模式。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 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一位家长晒出了一份“暑假账单”,孩子一个暑假花七八万,半年工资都不够,你怎么看呢?
我个人认为家长这样的做的目的是望子成龙心切,尽量不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这样的做法有揠苗助长之嫌,陷入了互相攀比的漩涡。
一个暑假孩子参加的兴趣班、辅导班、游学的项目和经费:奥数+奥数集训队8000元;英语5300元;乐高编程4000元;跆拳道9800元;EF游学46000元,共计74000元。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这应该就是一个小学生的家长为孩子的暑假安排的“充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方案,让孩子根本没有暑假。
但是过分的所谓“充实”其实可能压垮了孩子。孩子这哪里是放暑假,分明比上学还累!这样反而会导致孩子厌学。 我们家长换位思考一下,你觉得小时候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我们这次到贵州旅游,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小学生居多,爬山玩水,不亦乐乎!
图中父亲是一个初中老师,孩子今年11岁,马上就小学六年级了,他自己说数学不太好,报了一个数学辅导班,其它的班都没有报,只是完成家庭作业而已。我们团还有5个小学生,爸爸妈妈假期常常带孩子出来玩。
我的一个亲戚是北京的,夫妻俩都是大型国企的领导,儿子马上就在所在辖区读初一了。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只是在暑假报过美术班,孩子的成绩一直都在班上前五名。
以上两个例子,家长更多的是陪伴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我教初中30年,我的感受就是,优生不是补习出来的,优生有一个共同点,行为习惯特别好,该学的时候很专注,玩的时候很开心。
因此我觉得,暑假应该让孩子劳逸结合,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就行了。
一位家长晒出了一份“暑假账单”,孩子一个暑假花七八万,半年工资都不够,你怎么看呢?
有一种投资叫盲目,当我看到这位家长晒出的“暑假账单”时,我丝毫不会感觉到惊讶,因为现在盲目给孩子乱投资的家长已经屡见不鲜,为什么我管这种不管近期还是长远来看都不会有什么效益的投资叫盲目投资呢,下面我分析一下。
第一,不以孩子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教育投资,就是盲目教育投资。
近十几年来,我在家庭教育咨询工作中,经常有家长向我咨询给孩子报多少个兴趣班适宜,或者给孩子报什么辅导班对学习最有用,等类似的问题。我对家长讲,如果你不看孩子的天赋与特长,更不会围绕孩子兴趣为核心,就去盲目报班,保证最后什么也得不到呢。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你给其报的班最初孩子可能只是好玩儿、好奇、效仿,当真正学习一段时间后,好奇感便消失了,便感觉不好玩儿了,自然也就没有兴趣学习了。当孩子彻底不想学习时,相当于之前家长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漂。
第二,花钱多并不意味着有收效,只不过家长花的越多,可能心里越平衡一些。
别看很多家长给孩子纷纷报兴趣班或辅导班,到底报这些班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很少有家长去客观评价与分析,基本上属于乱报班性质。只要报的班多,家长心里就会特别自豪,瞧,我家孩子报的班多,自然就会才艺集于一身。瞧,我的孩子报的辅导班多,我的孩子学习能力就一定强。这都是些什么思想啊,事实上家长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孩子学这些东西是否学的进去,是否真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只不过,满足的是家长的虚荣心,或者给自己找一点心理平衡罢了,好像只要教育有投资就对得起孩子一样。
第三,有些兴趣班学习,就是教育培训机构给家长挖的陷井,而家长且不知。
看了这位家长晒的暑假帐单,仅从数额上来看,就足以说明家长盲目乱投资,如奥数学习,其实这就是一种数学智力游戏,疯传所谓的能开放数学智力,纯粹是胡扯。奥数是给数学有极浓厚兴趣,或者数学方面有天赋的学生一道开胃甜点。但是家长们却以为学了奥数,孩子就一定能把数学学好。再看那奥数集训费,那就是套路,只要集训队老师一忽悠,说你孩子数学方面有天赋,一定要好好培养啊,保证家长就愿意花钱。事实上,像类似的陷井很多,有些家长知道但还是跳,有些不知道跳进去就不能自拔了。
第四,游学夏令营如今已经实实在在变成了高价旅游活动,光有游而没有学。
我接触过一些从事出国夏令营游学活动的机构,在其中工作的朋友对我讲,现在的家长是钱多人傻,你只要把宣传册上把话写的漂亮点,把玩儿的地点写的高大尚点,把对孩子们游学后的收获多编点,保证有很多家长愿意报名。事实上了恰是如此,在很多游学夏令营活动举办的过程中,都重点突出一个玩儿字,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学习。如果家长经济条件好,你爱怎么玩儿倒是无关紧要,但如果家长经济条件一般,我劝你最好不要凑那个热闹。或许搞不好会让孩子在游学的过程中学会攀比,学会虚荣,学会纨绔呢。
结束语:说实在的,看到这份高价的暑假账单,我倒挺为家长感觉到悲哀,当你把经济投入做为资本时,是否意识到身为家长,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育儿能力才是关键重点呢?当你把陪伴孩子的时间,用花钱的方式转移给教育机构时,实际上你就已经把责任丢失了,而你自己却还沾沾自喜,看来这愚不可及说的就是你这类人。
一位家长晒出了一份“暑假账单”,孩子一个暑假花七八万,半年工资都不够,你怎么看呢?
先赞一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么烧钱,吓死宝宝了!
然而,以此教育理念所培育的孩子,成功的几率很小——暂不说吧,最怕结末所换来的出乎意料之外:唐.诘阿德第二!
……当下少儿肥胖症比例呈垂直上升趋势,——育儿砖家叫兽就会歇斯底里吼喊:垃圾食品惹的祸!这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压力、焦虑才是罪魁祸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