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孩时,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能提吗?赞赏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行?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试想一下,倘若孩子总是在你面前说别人家的家长有多优秀,多有钱,多漂亮······,你会作何感想呢?你会高兴吗?
既然你都接受不了这样的比较,为何又要将这种“痛苦”施加在抗压能力不强的孩子身上呢?
老穆认为,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说事,这会让孩子对你更加反感,即便不当面表现出来,他也会在心里记恨你的。
既然这样,又何必如此呢?
案例分析——优秀的孩子,更怕比较,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更会在师生间筑起一道厚障壁老穆之前有个初三学生,班级第一,年级前五名,老穆为了鞭策他,让他成为最优秀的那个学生,就经常找其谈话,孩子起初很开心,渐渐地,我就发现孩子开始疏远我了,见到我不再那么开心了。
我就很纳闷,为何会这样呢?于是我就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去打听,原来,是我的不当言行伤了孩子。
我在与孩子沟通时,总是在强调另一个孩子有多优秀,却忽略了他的内心感受,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孩子还是难以接受。
后来,我在与孩子沟通时,再也不提“别人家的孩子”了,孩子与我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了,那道筑起的厚障壁又消失了。
拿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不如拿孩子的“昨天与今天”进行比较,方式不同,效果一样。我们在“鞭策”孩子时,不妨拿孩子以前的表现与现状进行比较,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们在给孩子订立目标时,也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而是根据自家孩子的成绩来确立目标。这样的目标,孩子可以接受。这样确立目标的方式,孩子也不反感。
尊重孩子,接受合理差异,用爱去激励孩子前行我们家长必须要明白一点,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考上状元,因此,我们要坦然接受孩子间的合理的差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去激励孩子,让孩子“自己跟自己”进行比较,既尊重了孩子,又达到了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在赞扬和批评孩子时,要做到“有根有据”,不可随意,否则孩子就会“习以为常”,麻木了。家长不论赞扬还是批评,都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在爱他,是为他好,而不是为了批评他而批评他。
【结束语】老穆小的时候,父母也会“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老穆二话没说,直接用行动将“别人家的孩子”变成“自己”。
当然,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像老穆一样。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孩子的内心感受,尊重孩子,毕竟,时代不同了,孩子的承受力也不同了!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教育小孩时,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能提吗?赞赏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行?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语言艺术。为人父母教育孩子,说话最忌语言暴力。语言暴力通常来讲,指的是厉声训斥和谩骂。但个人认为还应包括对孩子刻薄地挖苦和讽刺,以及其它明显伤害孩子心灵的话语。比如,父母教育孩子时,经常虚夸别的孩子的优点,并和自己孩子的不足比较。不妨我们设想一下,当单位领导批评你时,总拿同事的优点比你的短处,你是什么滋味? 我想首先产生的是对立的情绪——抵触和反感,而不是反思和接受。
其二,从效果来看,这种以赞赏别的孩子反衬自家孩子缺点的做法,至多不过借此发泄发泄自己的怒气罢了。因为在抵触对立的情绪下,孩子很难冷静地反思自身的问题。可见,想通过语言暴力促使犯错者改正错误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其三,站在受教育者的心态来看,最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励,而不是批评和指责。和别的孩子比,无疑是要指责自己的孩子。其实,在事实面前,孩子早已知晓自己行为的过错,只是一时还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已。
至于赞赏自家孩子时,又何需提别人家的孩子呢?难道要提别的孩子的不足来突出自家孩子的长处?——更要不得。
所以,我反对“提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家的孩子”,我认为这也属于一种变相的软语言暴力。
教育小孩时,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能提吗?赞赏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行?
教育小孩时,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能提吗?我觉得绝对不提比较好。
我的看法有两点:
1. 家长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
很多小孩子,对家长老是提别人家的孩子,大多数是很反感的。
常常在孩子面前,赞赏别人家的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会觉得,父母对自己不认可,自己要变成别人家小孩子的样子,家长才会爱我。
孩子都希望家长能关心自己,肯定自己,如果家长总善于发现别人家小孩子的优点,那也意味着,也忽视了自己家孩子的感受,看不见自己孩子的优点。
退一万步来讲,别人孩子的优点,也是别人家庭教育出来的,为什么同样做为家长,孩子没达到你的要求?可能父母的教育也出了问题,为什么一定要苛责孩子呢?
2. 教育孩子就事论事,孩子才会心服口服。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假如老是在孩子面前,提别人家的孩子,容易激起孩子反感的情绪,孩子会故意屏蔽了你的教育方针,左耳进右耳出。要是到了青春叛逆期,他可能把门一关,不允许你再踏进他房门一步。
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就事论事,双方都处于理性状态,效果会更好些。
三明治有三层,家长赞赏孩子,也可以学着象三明治一样,用三层说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先观察孩子情绪,情绪不错时,你可以先肯定孩子,再提出建议,最后再肯定孩子,提出希望。这样的教育方法,孩子也乐于接受。
最后总结:别让“别人家的孩子”,成为家长和孩子沟通的一堵墙,也别让“别人家的孩子”,成为自己孩子心中的一根刺。
我是轩妈,和你分享小轩的财商启蒙,记录和小轩的财商感悟。欢迎你的点赞转发评价。
教育小孩时,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能提吗?赞赏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行?
教育小孩时,各有不同的方法。有的将小孩前后作比较,教育小孩两相比较,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有的将自家小孩与别人家的小孩作比较,让小孩看到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各有优势,我以为:
在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小孩时,作纵向比较。小孩由于贪玩、搞小动作等成绩急骤下降,此时,不如翻出他以前的好成绩,给他上思想教育课,让他回想优异成绩的取得靠的是自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并让他讲一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使他认识到,做事要一心一意,切莫三心二意。此时,与孩子约法三章:在学校上课应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回到家,先完成作业,再玩玩,做到劳逸结合;双休日,按自己订的作息时间执行。如此一来,孩子的成绩有回升。
当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不相上下时,要提及别人家的小孩。别人家的小孩好,那是他父母教子有方,万变不离其宗,别人家的小孩养成了好习惯,都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教育小孩也如此,一旦好习惯动力定型,学习的进步当在意料之中,为了小孩不骄傲,与别人家的小孩比比,将有利于孩子的更大进步。可带孩子去看看别人家小孩的奖状墙,以此激励孩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查查别人家小孩的作业,告诉孩子自始至终认真,才有好成绩。小孩都有争强好胜之心,运用激将法,小孩将迎难而上,离学习目标愈来愈近。
对小孩的教育应讲究方法,方法对了,效果好上千万倍。
教育小孩时,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能提吗?赞赏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行?
不是说绝对不能提,主要是大多数孩子会比较反感。
家长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如果家长把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说孩子自己孩子听。孩子的感受是,我是不好的,要不为什么你不夸我。还有的孩子感受是,别人家孩子那么好,你给别人家孩子当妈好啦。
孩子不反感,而且很乐意接受,那肯定没问题。
教育小孩时,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能提吗?赞赏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行?
孩子最大的敌人是“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成长最大的敌人不是孩子自己,而是我们比较的对象。这种比较的对象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种奇特的生物——“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从来都不玩游戏、不上网、不贪玩、爱学习、乖巧、听话、温顺,每次考试都能考年级第一,而且会做家务,不睡懒觉……从小到大,这种奇特生物就缠绕在孩子身边,很多孩子都是一路被父母跟这个“宿敌”比较着长大的
。
确实,很多时候对孩子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讨厌父母拿自己跟别人进行比较,讨厌父母不相信、不看好他们的感觉。因为这种不被信任,这种父母只“爱”别人家的孩子而不爱自己的感觉,给了孩子阻力,让孩子越来越不行。当孩子不行的时候我们就越去比较,然后让孩子陷入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怪圈当中再也出不来。而“别人家的孩子”似乎也成为了孩子成长当中最大的阻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有缺点的,人无完人嘛!其实孩子的缺点就像花苞一样,只要我们用“倒过来”思维去“浇水施肥”,迟开的花会更美丽。
所以对于别人家的孩子,我们还是尽量少提。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对待孩子的优缺点才是我们应该真正考虑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