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作文素材来自生活,你吃饭用的碗,如何成为写作素材呢?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优秀的考场作文,写作素材大都来自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老师总是让我们“注意观察生活,留心身边小事。”

碗,对我们而言,太熟悉了!我们每天都在用,顿顿都在用,你是否有观察过你所用的碗吗?你有将碗写进过你的作文吗?

碗,如何成为写作素材写进作文呢?老穆在此教大家一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往下看!

老穆支招

我们采用“列提纲”的形式展开叙述,如下:

🍄【物品】碗(粗瓷大碗和青花瓷碗)

🍄【主题】外婆对我的爱是真挚且无私的

🍄【表现手法】欲扬先抑、以小见大

🍄【结构形式】层层深入式

🍄【开篇】睹物思人式

我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只“粗瓷大碗”,它其貌不扬,但却承载着外婆对我的爱······

🍄【发展】

先抑 : 外婆到我家做客时,不小心将我的青花瓷碗打碎了,“我”心里恨外婆······

有一天,我发现餐桌上多了一个“粗瓷大碗”,妈妈说是外婆给我的……

看着这个大而丑笨的碗,我很是嫌弃,觉得比我之前的青花瓷碗差远了······

后扬 : 后来,我才得知,这是外婆珍藏了50年的“新碗”,自己一直不舍的用,却给了我……

想到此前种种,发现自己“心眼太小”,外婆是真疼爱我······

🍄【结尾】借物抒情

一个粗瓷大碗,看似丑笨的背后,却蕴藏着外婆对我的爱……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清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都说作文素材来自生活,你吃饭用的碗,如何成为写作素材呢?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有一句“一切景语皆情语”。

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寄情,其背后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景色也好、物品也罢,要写的是其背后的故事以及蕴含的感情。

如果写记叙文,写碗其实就是写碗背后的故事,只要有碗出现的场合、与碗能发生关系的人物,有与之产生的值得书写的感情,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

比如说:写儿时每天中午一起吃午餐的同桌、家里一起生活的亲人、甚至于一个路边乞丐。在这里,碗(或其他任何物品)只是一个线索,关键是看如何通过这个线索,引出一段精彩的故事。

如果写议论文,不妨引用老子《道德经》的一段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陶制容器因为中空,才能装东西。既可引申为为人处世要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也可延展到学习态度应该虚心、不可自满,还可以引出团结合作、虚实互补的道理。

都说作文素材来自生活,你吃饭用的碗,如何成为写作素材呢?

作文素材的确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每一个普通的物件,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可能被写进作文。关键在于你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

每天吃饭都离不开的碗,看似简单和普通,里面却包容了千家万户不同的故事。现举几例:

故事一:残缺的爱

物质匮乏年代,家里九口人,但是只有8个完整的碗。第9只碗被打破过,有一个挺大的豁口。作为家庭主妇的母亲,总是把完整的8只碗让给家人,自己一直端着那只残缺的碗。由于豁口太大,汤汁不能舀的太满,母亲每次就给自己盛最少分量,有好几次母亲的手和嘴都被那个豁口划破过。后来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家里换了新碗,那只残缺的碗被母亲保存了好多年,因为这个碗见证了那个年代,见证了母亲对家人浓浓的爱。

故事二:最后的礼物

小林考上了省重点高中,作为村子里唯一读完初中,并且以高分被重点高中录取的孩子,别提家里有多高兴了。开学在即,父亲陪小林去街上置办生活用品,毕竟要开始住宿生活了。父子俩刚买了两个搪瓷碗,接着准备去称三斤棉花给小林缝被褥用,父子俩有说有笑,喜悦之情一直洋溢在父亲的脸上,岂料一辆摩托车急速从身后冲过来,撞向了走在路里边的父亲,父亲被摔到好远,两只搪瓷碗从父亲的手中瞬间脱落,滚落在马路上。父亲因失血过多,不幸离开人世。那两只搪瓷碗成了父亲留给小林最后的礼物。

故事三:大红碗的秘密

家里有一只很特别的碗,个头大,红色,区别于家中那些个头较小,浅色的碗。小山每个星期从学校回来一次,迎接他的第一顿饭总是用大红碗盛着的三个荷包蛋,几次之后,小山十分不解,“妈,为什么总要给我用这个大红碗,端起来挺沉的。”妈妈只是点头笑笑不说话,小山也不好再问什么,埋头认真吃完荷包蛋。终于有一次,爸爸告诉了小山大红碗的秘密,原来大红碗是妈妈的嫁妆,本来有两只,当时姥爷告诉妈妈“两只大红碗寓意两口子生活红红火火,等将来他抱上外孙子,要让外孙子端大红碗,一辈子顺心顺意!”,姥爷在小山不到周岁的时候就过世了,妈妈记住了姥爷说的话。后来不小心把其中一只打碎了,为此妈妈哭了很多次,剩下的这只妈妈一直特别珍惜,而且只留给姥爷的外孙子——小山使用。

后记:“碗”的故事,有不同的爱,有特殊的感情,可以从制作碗、使用碗、保存碗等不同角度进行构思,只要心中有爱,眼里有生活,处处都是作文素材。

(注:配图来自网络)

喜欢就请点个赞!

我是紫木玉,欢迎留言探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