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如何把作文写得充实?

🐷欢迎您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对于一名初中生而言,写作文体比较有限,大都写记叙文,次之散文,很少写议论文和小说。(备注:记叙文和议论文是按表达方式划分的;散文和小说则是文学体裁)

穆老师开头说这么多,无非是在缩小命题范围,把问题变为:

“初中语文,如何把记叙文写的充实?”

我们都知道,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把记叙文写的充实呢?请大家接着往下看!

老穆支招

“记叙文写的充实”,确切来说,是指内容方面的充实。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性或饱满的几个片段

二、内容叙述以“记叙为主,描写为辅”,尽量少抒情、少议论。

三、恰到好处的运用“写作手法”,遍布文章始末。四、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手法五、人物描写细致、有个性且符合人物身份六、情节安排详略得当,情节有起伏

七、素材来源于生活,情感真挚强烈

亲爱的家长和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加油哦!

🐷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如何把作文写得充实?

学会这五条,也许能让你把作文写充实

有的初中生作文写得干干巴巴,不具体、不充实,甚至有可能写不到600字。有一次,一位家长说他儿子作文写得不好,让我给他辅导辅导,我给了他一个作文题目,写了半天只写了400多字。这就谈不上充实了。

那么,怎样才能把一篇作文的内容写充实呢?

一、要会运用描写方法

写记叙文,你不能光会叙述不会描写。光叙述,写出的作文肯定干巴、不充实。有时,为了衬托人物心情,你就得描写描写境物,内容才会显得充实;有时,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就得写他说什么,这就需要语言描写;有时,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要写他的行为,这就需要进行动作描写;要表现人物的想法,就要进行心理描写。一共有八种描写方法,我们必须熟练掌握,不然作文就难于写充实。

二、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写作文缺乏想象力,也是作文写不充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写作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想像世界。我们一些学生只看到了现实世界,只写现实世界,忽略了想象世界,作文是写不充实的。莫言了解了他爷爷的抗日故事,便进行想象,写了一部《红高粱家族》的小说;罗贯中根据《三国志》进行想象,创作了《三国演义》;吴承恩根据唐三藏去印度取经的故事,通过想象写出了《西游记》。可见,写作离不开想象。

三、要善于突出文章的重点

要把作文的内容写充实,还要学会突出文章的重点。突出文章的重点,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重点。写记叙文,重点一般是事情的经过部分。所以在写经过这一部分的时候,一定要挖空心思、集中笔墨把它写具体、写详细、写充实。事情的经过往往是生动的、曲折的,甚至是波澜起伏的,是最有内容可写的一部分。写事情经过的时候,千万不能一笔带过,必须把事情的原貌详细地展现出来,甚至是可以添枝加叶的。总之,越详细越好。

四、要会写生活细节

如果你掌握了写生活细节这个技术,对于你把文章写充实,是会有很大帮助的。有一名同学写了一篇作文叫《刷碗》,里面有一个细节写得就很不错。

文中写道:“我先把碗的里面用钢丝球,转着圈擦几下,然后用水一冲,碗洁白如玉,显得非常干净,我想这个碗就大功告成了。可我正准备把它放进碗柜的时候,发现碗的外边还有污渍。我又放水冲洗碗的外边,可怎么冲污渍也冲不下来。我又用钢丝球去蹭它,它可真顽固,还是不肯下来。我又用手指甲盖去抠它,它还是紧紧地粘在碗上不肯下来。我想这一回,我算遇到了一个“钉子户”,专门来给我作对。我要用水泡法来治你。于是,我把它扔在了水盆里泡着,先刷别的碗去了。几分钟后,别的碗盘我都刷完了,我把它捞出来,用钢丝球一蹭,污渍就下去了,原来我的“水泡法”还真管用。……”

这一个细节,小作者就写了200多字,把自己刷碗的过程记录得很详细。

五、要把事情记录完整

一般一件事,都有起因、经过、结果这三部分组成。在写一件事的时候 ,同学们往往写不完整。有的是该写起因却不写,有的写经过一笔带过,有的不交代结果。上述情况,我们通常叫做记事不完整。

总结:

一篇文章,只有写得充实、丰满,才能算得上是好文章。当然,充实,只是好文章的条件之一。好文章光内容充实是不够的,还需要选材新、有灵魂、构思巧等条件。

闫老师简介:

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短文300多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有喜欢作文与写作的朋友请关注我!谢谢!

初中语文,如何把作文写得充实?

初中作文要求大体分为三个方面:

一看内容,内容包括立意是否深刻新颖、是否符合题意,情感是否真挚丰满,选材是否得当,中心是否突出等;

二看语言,看语言表达是否顺畅达意,有没有文采;

三看结构,看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条理是否清晰分明等。

同时阅卷老师划定作文分数的高低也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判断。其中作文内容充实对于评判作文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最根本的要素。那么如何把作文内容写得充实呢,且听小徐老师来分析一二。

一、内容充实就是要文章情感丰富、立意深刻、选材典型,塑造形象丰满、中心突出。对于记叙文而言,最重要的在于塑造的人物要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思想情感、丰富的精神世界。

1、要想把人物写生动丰满,就不能像讲解员一样干巴巴的介绍人物,而是要通过具体详细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让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出自己的人物性格特点来。

2、人物描写的作用:丰富人物形象,充实文章内容。

3、进行人物细节描写的原则:一要为突出人物形象服务,要抓住人物性格特征,二要为文章的主题服务。

如果人物描写不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不能为文章主题服务,那么即使描写很精彩生动也不能起到人物形象丰满、内容充实的作用。所以在下笔塑造人物之前要想好自己要表达的人物主体性格特点,围绕一个表达中心去写才能塑造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

例如:朱自清《背影》中把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全部集中在已经年迈的老父亲为儿子买桔子时的肖像和动作描写中。而这一形象的塑造恰恰把文章浓厚的情感表现出来,使文章内容变得充实细腻起来,其中心也通过描写突出出来。

再如鲁迅笔下的长妈妈,通过长妈妈一系列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把人物朴实、善良、又迷信唠叨的形象刻画出来。例如:

通过上图中对长妈妈的描写,使长妈妈的形象栩栩如生,无论是情感还是行为都变得丰满充实起来,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思想情感丰富复杂的劳动妇女的形象。要

我们中小学生在写作文时也要善于运用描写来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和丰富的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物活起来,让文章的内容充实起来。

如下图所示,文章在描写时要时刻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描写越生动细致,人物形象就会越鲜明,思想情感也就越丰富,内容也就越充实。如下图所示:

二、要想使文章内容充实还体现在选材上,无论是写事还是记人,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件来表现文章中心,所谓典型就是有特殊表现力的、新颖独特的能带给人深刻感悟的能集中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如果文章选材不得当,那么也会造成文章内容松散、中心不突出,无法达到文章充实的效果。选材的原则和方法:

1、选材时要尽量避免选择“假、大、空、俗”的材料,不选虚假的、没有经历过的材料,多从生活中寻找,从亲身经历,耳濡目染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来选择典型的事件表现文章中心

2、选材时尽量不要刻意选取所谓重大的深刻的材料,因为这样的材料多不常见,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没有真情实感,空喊口号,无法感动人心。即使选取来自阅读中的文学作品、历史人物或者新闻人物,也要表现出自己与所选材料感情上的共鸣。

3、不要选取陈旧的、落入俗套的材料,读来让人生厌。

只有说真话、诉真情、用心观察、勤于积累才能选取得当、新颖、深刻、典型的材料充实文章内容。

三、如何丰富文章的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呢?方法一:串珠为链法

串珠为链法即是把文章分为许多小片断,每一个小片断代表生活中的一个内容,而这些内容又集中表达一个主题,这样这些片断镜头就像精彩的珠子,共同的主题就是把它们聚连在一些的红线,串起来就可以表达鲜明的主题。

例如写《母爱无处不在》可以选取镜头一:母爱在一日三餐中,描写母亲精心为儿女准备的一日三餐,从不间断;镜头二:母爱在日常的唠叨中,描写言语中细微真挚的爱;镜头三:母爱在孩子出外求学的行礼中,描写临行前母亲把行礼箱装满了各种吃食、衣物等;从生活中看似稀疏平常的小事中提炼典型的材料表现母爱的无微无至更显动人,多个材料相串连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起来。

方法二:化整为零法

化整为零法即是从不同角度选择一些具体的材料达到整体表达文章中心的目的。

例如写《初三生活就像是一首诗》,如下图所示可以从以下角度组织材料。

总之,文章只有内容充实起来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文章深刻的主题,而使文章内容充实的方法也不止一个,小徐老师解析的以上几种方法同学们学会了吗?快来试一试吧。小徐老师期待大家的关注,帮你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初中语文,如何把作文写得充实?

以记叙文为例,有以下几点:

一、联想可让作文写得更充实

比如朱自清的《春》,他写春天桃花、杏花、梨花时联想到桃儿、杏儿、梨儿;茅盾在写《白杨礼赞》时由白杨树联想到北方的农民、家乡的哨兵、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些联想不仅使文章的内容充实,而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再比如面对河边的一张连椅,你怎么把它写成一篇充实的文章,联想呗!可以联想到一对恋人在这坐过,有他们热恋的故事;还可以联想到一个破产的人在这坐过,有他与命运抗争的故事等等,可以联想到男女老幼、古往今来的各色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

二、增加事件的数量可使文章充实

比如有一个作文题目是《这是一种精神》,有同学只写了一件事,赛跑场上的事,结果是字数不够,东拼西凑,废话连篇,空洞不充实。我让他改成几件事,写成排比段。用“这是一种精神”做为每段的中心句,可以写帮助他人、勤奋学习、赛跑场上等事件,这样废话少了,文章还显得充实了。

三、写一件事要一波三折可使文章充实

比如写赛跑场上的事,学生作文只写他们班的选手跌倒了,爬起来坚持跑到最后,虽然没有拿第一,但这是一种精神,写得空洞无物。如果先写他遥遥领先,再写因跌倒而落后,再写他第一次追赶超过几人,第二次追赶的情况,结果怎么样。这样文章就显得充实了。

四、从人事景物的各个方面去写可使文章充实

写人,要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等;写事要写出具体的经过,要有场面描写;写景要从感官、色彩、方位、动静和虚实等方面去写;写物可从环境特点、外形特征、功能作用和品性层面等去写。

以上只是我认为比较典型的几个方面,其实还有许多方面,比如引用一些故事,名人名言;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先抑后扬表现手法的运用;把人事物写得具体生动形象等,都可以让文章充实起来。

初中语文,如何把作文写得充实?

看了这个问题,就有想回答的感觉,但是看到有老穆老师和小徐老师及其它老师的回答,自己先就打死了退堂鼓:这些大神都回答了,我还有必要吗?但是认真看了他们的回答,觉得自己更想说了。

我想说,老穆老师的回答,看起来很花哨,很高大上,实际上有假大空的嫌疑,没有可操作性,看了等于没看。小徐老师的回答很具体,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太多太杂,突出不了“充实”这个要求。其实就作文的“充实”而言,没必要那么复杂,只要把握两点,做到做好两点,作文就充实了。

要做到充实,首先我们要理解充实。所谓充实,就是内容具体,言之有物,不空洞。大道至简,不要把“充实”复杂化,这样有助于我们突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怎么做到充实呢?

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就是记人叙事的文章,有的以记人为主,有的以叙事为主,不管哪一种,都离不开人和事。以记人为主的,离不开故事来支撑;以叙事为主的,也离不开人物的活动。所以要把记叙文写充实,必须把故事写好。如果一篇记叙文,故事有头无尾,有因无果,这样的文章绝对不会是充实的。

其次,要把记叙文写得充实,最最重要的,是在需要的地方,多种表达方式并用。我觉得提这个问题的朋友问得好,因为你看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内容不充实是一个通病。为什么内容不充实呢?仔细研究一下他们的作文就会发现,他们的作文都只是用了记叙这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说,表达方式太单一了,导致文章不具体,不生动,也就不充实。

我们来看鲁迅的《社戏》中的一段,是怎么做到生动具体,充实有趣的: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蓬的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拨前篙,阿发拨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石桥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撸,一人一支,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这一段为什写得那么好,那么充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小小的一段话,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都用上了。而描写又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景物描写等。这么多手法的运用,文章不充实都不行。不信我们换一换写法来比较一下:

我很高兴,就和大家下了船,坐好,阿发和双喜就拨着船向赵庄前进了。

这种写法就是学生爱用的写法,它的内容和上一段的一样,但是就不具体,不生动,很空洞。为什么,因为只用了记叙这一种表达方式。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怎么用上多种表达方式:

“我很高兴”——怎么个高兴?描写一下,或者用一个修辞写一下。

“坐好”——怎么坐的?描写一下,或者说明一下。

“阿发和双喜就拨着船”——怎么拨的?描写一下,形容一下。

“前进了”——怎么前进的?描写一下。前进的时候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描写一下。

如果我们把上面缺失的地方都补充一下,也就是用上几种表达方式后,这句话就变得具体了,充实了。

通过上面的比较,大家可以看出,什么叫空洞,什么叫充实,什么叫枯燥,什么叫生动。大家就知道,怎么避免空洞,怎么做到充实,怎么把文章写得生动。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朱自清写父亲买橘子的过程,也是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特别是描写,把父亲买橘子的过程写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是把作文写得充实的最好的办法。当然,把文章写好,就不只是充实的事情了,它涉及到写作的方方面面,这里仅就如何把作文写得“充实”这一个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觉得有用,请关注一下令狐老老师,我将在其它文章里分享作文的教学经验。

初中语文,如何把作文写得充实?

从生活学习小事入手,让学生学会观察、仔细观察、认真观察,通过观察,把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写的有趣味,有故事,有情节,有独到的体会认识、感受,经过自己感悟提升,老师指导,写作就会逐渐充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