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揭妈短,你怎么看?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当我看到题主的问题时,不自觉的想到了2015全国卷1的作文题,穆老师带着大家看一下: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当然,揭发和揭短,不是一回事,但如果都由自己孩子发起的话,就值得思考了!
父母有短板、犯错误是常有之事,毕竟父母是人不是神!但是我们的孩子“大义灭亲”,不顾父母情面去做这件事时,却暴露了问题,要么父母做的太不对了,要么孩子太不懂事!
总之,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件事情!有错误,不要紧,但是我们要思考为何会被孩子揭发你?肯定是孩子对你不满!
我们在要求孩子这样那样的同时,也要反思自我,你自己能做到吗?自己能树立好榜样吗?如果不能,怎能让孩子信服?孩子不服气,觉得你做错了,憋不住了,看不下去了,怎么会不揭发呢?因为孩子是单纯善良的!
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小学生作文揭妈短,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我们如何看待小学生作文中的“真情实感”和“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文观。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这句口号,每届学生都要喊一遍。可每届学生真正能做到的就不知道有几个了。
01 真情实感是否等于宣泄情感?
举例说,我今晚被妈妈批评了,嘴上服气心里不服。
于是我把不服气和对妈妈的埋怨写出来,发泄在文章里,这就是真情实感了吗?
照这样说,那些整天怨气冲天、泼妇骂街的人,岂不要成了一流作家?
好的作品,应该追求真善美。哪怕是写丑恶,却也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美善的渴求。
雨果的《悲惨世界》,便是一个典型例子。
小学生作文虽然还谈不上创作,但也应该往真善美方向引导。
这就需要理性思考参与进来,不能任由情绪肆意在文中泛滥。
揭妈妈的短,就要看是不是在自己的独立思考之上,是客观评价事实,还是出于个人的情绪宣泄。
另外,一二年级孩子还缺乏足够的思考力。这问题就要另当别论了。
02 如何理解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
好的作品,一定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的。哪怕你是科幻作品。
只要是作品,一定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生活。
你看,历史悬疑小说《长安十二时辰》很火爆。
它也是基于作者对唐代历史与生活的深入了解,甚至仔细考究。
小学生作文,来自于自己的家庭生活、学校学习和小范围社会交往。
家庭生活,的确会成为也应当成为小学生的作文素材。
从这个角度看,不存在揭短的问题。因为这是习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从大人的角度看,会觉得有一些内容可能会涉及父母的“短处”,比如不能控制饮食、特别爱打扮等等。
这些内容,作为父母和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看法。
在此过程中,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在逐步建立。
总而言之,孩子的作文是否“揭短”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孩子面对真实的生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