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电梯是业主花钱买的,而且还有使用年限,物业凭什么收费?收费合理吗?
合理,但要搞清楚有没有重复收费。
电梯和汽车一样,不是买来安装好就一劳永逸了,还是要保养和维护的。
物业费在实行一费制以前,电梯费是在物业费之外额外收的,一般会收几毛钱一平方每月。
1、维保费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和消防一样,都必须要聘请专业的电梯维保公司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一般每月一到两次。
这个是有相关国家规定的,是必须要做的。
每部电梯的维保费根据电梯的楼层、品牌、类型,维保价格也不一样,一般20层左右的一台电梯每年的维保费在5000~10000元左右,数量多的可能会便宜点。
2、年检费电梯是需要年检的,现在新车六年上线年检一次,之后每两年上线一次,但电梯是每年都需要年检的,不年检不得使用。
负责年检的一般都是每个省特检院,现在也有私人承包检测的。
年检费用一般在一千多块一台电梯,每几年还要大检一次,要上配重块的,价格要多点。
没有年检的电梯会被技监局和特检院查封,所以这个钱是必须要出的。
3、日常运行费用主要是电费和小配件维修费用,同样拿20层左右的住宅电梯来说,一台电梯的用电量在每天几十度左右。
小修一般会由物业公司出钱维修,比如按键呼钮等,涉及到大修就要动用维修基金了,比如光幕、电路板、钢丝绳等等。
4、根据合同确定收费方式以上三项费用加起来,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业主要用电梯,就必须要交这笔费用,即使没有物业公司的小区,业主也要交这笔钱的,只不过换个人收罢了。
说白了,物业就是出人进行小区的维护统筹管理,所有的费用都是要业主出的,物业公司是企业,它是不可能自己掏钱服务业主的或免费服务业主的,业主就是花钱买服务。
电梯费是要交的,但要交的明明白白,其他费用也一样。
以前有的小区在测定物业费的时候已经把电梯费包含在物业费里了,那就不能再另外收取,有的是不包含电梯费的,就要另外收取。
现在已经实行一费制,物业费里包含了电梯费、公共能耗费等,不得再分开另外收取。
这就要求物业公司测算好费用,定好物业费了,亏了赚了都是自己的。同时,做为业主也要严格审核物业费是否合理,根据自身小区条件,选择不同档次的物业费,交纳对应的物业费。
5、电梯广告电梯广告费属于全体业主所有,以前物业公司可以从广告费中按比例抽取相关管理费,但现在不行了,所有的费用归全体业主。
一般电梯广告费根据小区的档次、规模、地段、层数,价格各不相同。
拆迁小区的电梯广告费就很少,甚至广告公司都不愿意去做。高档高层住宅的广告公司喜欢做,普通二三线城市每年也就一千多块一台电梯。
电梯广告可以分几家做,每家收点广告费,比如做的最多的电梯海报广告,还有电梯投影机广告,还有电梯门广告,候梯厅多媒体广告等等。
这些钱收到了,可以专款专用,用到以后的电梯维修中。
小区电梯是业主花钱买的,而且还有使用年限,物业凭什么收费?收费合理吗?
虽然是很法盲的问题,还是来普普法。也不知道你所说的收费是哪些费用?
首先电梯属于小区的公共设施设备,也就是业主的共同财产,当然是属于不断贬值消耗的财产,跟汽车一样。
其次,电梯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组成,电梯每天运行会产生公共用电,用电自然是要花钱买的,电力公司会免费白送吗?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必须由专业资质的电公司进行安装、维保、维修、改造。根据电梯厂家品牌和价格不同,新电梯从安装、竣工、质监局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有一至两年的厂家售后免费维保期。之后由物业企业和专业资质电梯公司签订维保合同,有全包、半包、清包模式,电梯维保公司按照国家标准,每个月正常进行2次常规保养,1年就是24次保养,半包维保费大概4500元/台/年,是设备就会有正常磨损损坏、折旧,日常零配件损坏就得购买更换,否则电梯就无法安全运行,碰到几千甚至上万元重要零配件更换,必须申请公共维修资金才能解决。没有公共维修资金就必须业主共同分摊费用。每年质监局还要对每部电梯年检,还要收取年检费。所以电梯维保费、年检费和日常其他各种几十、三五百的维修费都是由物业企业直接从收取的物业费中支出了。
就像你买了一部车,还要买保险、加油、保养、维修,上高速公路还得交过路费。难道这些不是你自己花钱,别人白给的吗?
所以正常的收费只有日常电梯运行产生的电费公摊,再就是没有公共维修资金的情况下,电梯需要中大修或更新改造由相邻业主分摊费用。
小区电梯是业主花钱买的,而且还有使用年限,物业凭什么收费?收费合理吗?
物业收电梯费绝对是不合理的!
物业管理只能是收取物业管理费,这个是规定的费用收取事项,也是买房子的时候已经约定好的事项,不能收取电梯费的,这个就是额外增加费用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收费。
物业费里面已经包含了电梯运营费用,卫生费等等费用,一般足够物业公司用来维持小区运行了。而且,现在物业公司还可以收取很多电梯广告费,快递柜的费用,而且好多物业也有一些房产在对外租赁,因此,物业公司的收入来源也是多样化的。
因此物业公司如果收取电梯费,这是极其不合理的收费。如果物业公司拿不出有力证据证明,业主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去跟物业公司谈判,实在不行可以提出更换物业公司的动议,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撤换掉乱收费的物业公司。
现在有些物业公司确实是有点乱收费,而且有些物业公司办公室管理人员一大群,都是平时没事干的,没事还拿着不低的工资。这些人好多都是应该辞退的。卫生状况和安全管理都是外包的,好多时候卫生状况都是越来越差。因此,对于物业公司的乱收费一定要抵制,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跟物业公司反应情况,不行的话就可以提出更换物业。
综上所述,物业公司收取电梯费是非常不合理的收费,只用缴纳物业费就好了。
感谢阅读,多谢!
小区电梯是业主花钱买的,而且还有使用年限,物业凭什么收费?收费合理吗?
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也挺纠结的,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存在本身就由两面性。你觉得合理吧,也有合乎道理的地方,你要说觉得它不合理吧,也确实有觉得不合道理的地方。那么有没有不收电梯费的小区呢?答案是有。
因为小区跟小区的大小不同,小区的设备不同,物业费的价格也会不同,同时呢,物业公司和物业公司的服务理念也不同。
就拿我们小区来说吧,我们小区的定位是高档小区,我们这里就是不收取电梯费的。当然,也只是不收取电梯费,如果遇到了大修等问题是例外的。 我们公司的服务理念是,用口碑打造名气,用名气发展公司,物业没小事,业主的问题无论大小,无论问题是否是由我们负责,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到现场。在我们公司,物业客服人员是不允许用电话解决问题的,在小的问题如果打到了客服,客服需要做的都是派人前去解答或者处理,不允许电话推脱。否则那是要被罚款的。
我们小区之所以不收费,也是因为我们小区比较大,车位费用和广告费用,在去除物业公司应得的部分费用后,所剩余的完全能够支出这部分费用,就这样,在这些费用里扣除了电梯费用,在把其他剩余的费用打入小区集体费用里。
小区电梯是业主花钱买的,而且还有使用年限,物业凭什么收费?收费合理吗?
电梯费用的支出包括三部分:1.每一年的安检费;2.电梯维护保养费用;3.电梯日常运行耗用的电费。
现在,物业服务企业同业主专门签定《物业服务合同》的情况,基本上很少很少。绝大部分小区延用的是开发商与物业服务企业业主进驻前所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但按照《物业管理条例》及《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及各省直辖市等法规规章的规定:除非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另有约定,物业服务费收费中应当包含上述3种费用。
物业服务企业不应再向业主另行收取电梯的安检费、维保费、日常运行费用。
除了电梯费用外,高层、小高层的居民住宅楼所使用的自来水高压加压泵站的维护保养及运行所耗用的电费也应包含在物业费中。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另行收取费用。
小区电梯是业主花钱买的,而且还有使用年限,物业凭什么收费?收费合理吗?
电梯是业主花钱买的,物业凭什么收费?嗯?这是什么鬼问题?
小区的电梯是摆件雕塑,只是给人看的吗?
电梯是住宅普通常见的机电设备,是一种垂直交通工具,工具使用需要支付各类成本。就每日运行的电梯而言,其电费支出,至少每两周一次的日常保养检修,出现电梯事故时的救援,每年一次官方检验都是需要必不可少的开支作支撑!
这个问题为什么提问人不能理解? 买来的车要加油,定期要清洗,要检修。除非有人买单,不然车主是要另外付钱的。没有一家4s店卖车时说承担你车终身养护费用,还有油钱。这个很难让人理解吗?
如果是大款,请个司机给你开专车,难道不要付工钱吗?加油钱是司机埋单吗?
小区的共有设备设施怎么使用,如何制定使用规则是由小区业主说了算。针对前期服务业服务期间留下的一些制度,成立的业委会后,业主们可以修改。
原则来说,使用共有设备,所有一切产生的费用都是有业主支付。有些地方电梯费是包含在物业费中,有的是在公共服务费之外,需要另行支付。具体是哪一种规则,需根据当地物价部门制定的物业收费办法办理。如果小区物业费执行的是市场调节价,那么就根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执行。同样的,业主如果觉得不合理,成立业委会后,业主大会组织业主,可以适当的修订。
综上所述,电梯正常运行,就必然产生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支出除了每户业主按建筑面积均摊之外,还有另外的途径,比如说小区的公共收益来源稳定,那么这收益也可以充抵物业费、电梯费。
小区的公共收益有很多种,在多种收益中,很多人忽略了一种就是维修资金的提取另存。在不少地方业委会将小区的维修资金提出转存,原来的活期利息大部分转成一、三年定期,利息收入将至少提高五倍。也许这是小区业主受益的最大一笔呢。在既保证资金的安全的情况下,何乐而不为呢?
以1户5万元维修资金举例,提取转存后由原来的活期0.3%收益转成定期,一年利息至少是750元/年。现在大多数小区的维修资金滞留在房管局的指定账户上,享受着活期的待遇,可惜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