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该怎么办?

贫血只是一个临床症状,导致贫血的原因有好多种,只有找到原因才能知道怎么办?最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可以达到10%以上,其中以女性居多,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铁摄入不足

女性每天铁的需要量为20mg,男性为15mg,这也是唯一女性比男性需求多的营养元素。如果铁摄入不足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很多的女性害怕长胖,很少吃肉,而红肉中的铁元素含量丰富,长期吃素很容易造成铁的摄入不足。还有一些节食减肥的女性,每天吃的很少,食物摄入不足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包括缺铁性贫血。

2、铁元素吸收障碍

有一部分人虽然摄入的食物充足,但由于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差,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很好地被吸收,也会导致营养不良,特别是一些很瘦弱的女生需要多注意。肠胃吸收不良,吃进去的营养素就不能很好的利用,白白浪费掉,吃了也相当于没吃。

3、失血过多

失血过多,意味着造血速度赶不上失血速度,有点“入不敷出”。比如月经量过多、痔疮、手术失血等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贫血。

总之,知道了以上几种贫血的原因,那么就需要“对症治疗”。铁摄入不足的情况,首先要保证正常的饮食,不要节食,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红肉,每天吃1-2两,素食者可以吃铁补充剂,也可以吃一些红枣、桂圆、葡萄干等水果干,再配合一点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虽然这些植物性食物的铁吸收利用率不高,但“聊胜于无”,也是铁的一个补充。

对于肠胃功能不太好的人群,首先需要解决肠胃的问题,只有肠胃能够正常吸收了,那么吃进去的食物才不会浪费。而对于由于疾病造成失血过多的人群,需要先看好病,这样失血过多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贫血该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贫血是一个症状,较易判断,一张血常规单子,就能明确是否有贫血,一般做血常规后,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下限,可认为是贫血,很多疾病可引起贫血,它只是一个临床症状。

引起贫血的原因有?

1、营养性贫血

比较常见,多与营养不足有关,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常见于儿童、青少年、女性、老年人等。

2、血液系统疾病

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再障、溶血性贫血等,都会导致贫血症状,种类较多。

3、其他疾病

包括胃肠道出血、肠癌、胃癌、炎症性肠病、痔疮等,长期慢性便血也会导致贫血,此时多会伴有原发病症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当发现贫血后,还要进一步找到贫血的原因,是营养不足、妇科疾病、血液疾病、还是胃肠道肿瘤等导致的贫血,如果不找到原发病,即使当时贫血改善了,但贫血还会再发。

如何自我发现是否贫血?

一般来说,当红细胞缺乏时,会出现红细胞供氧不足的表现,如头晕、头痛、乏力、耳鸣、记忆力下降、心慌气短、乏力疲软、睡眠不好等,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就要去医院查查血常规了。

当然,也可以从外观上来看,比较明显的就是脸色苍白,不过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黄皮肤,一般不会很苍白,如果是那就是重度贫血了,可以看下眼睑部位,如果这个部位血色明显减少,可能提示贫血,同时也可以观察指甲是否变薄易折断、头发是否干枯脱发等。

对于一些血液疾病,除了贫血还会伴有其他症状,如出血、感染、黄疸等症状,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对于女性来说,如果怀疑贫血,就诊检查时建议素颜,浓妆可能会影响医生判断。

如何改善贫血?

我们一般将贫血划分为轻、中、重、极重度贫血,我国男性正常血红蛋白范围是120-160g/L,女性是110-150g/L,有的化验单也写12-15克(每分升)。

当血红蛋白值低到90g/L,男性90-120g/L、女性90-110g/L时,为轻度贫血;当血红蛋白值在60-90g/L,为中度贫血;当血红蛋白值在30-60g/L,为重度贫血;当血红蛋白值小于30g/L,为极重度贫血。

当出现贫血后,首先要改善贫血症状,其次要找到贫血原因,然后针对治疗。

对于轻度贫血,一般不需要输血,对于重度贫血,当血红蛋白小于6-8克时,就要进行输血了,同时明确原发病后,进行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要注意,改善贫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重度→中度→轻度,只要血红蛋白上升,就可以说贫血有所改善,但更重要的还是对原发病的治疗。

贫血患者日常注意事项有?

1、饮食方面

贫血患者一般不需要忌口,不过要注意蚕豆病,需忌食蚕豆,或中毒导致的贫血,需忌食某些食物,只有某些特殊疾病需要特殊忌口,大多数情况下贫血不需要忌口。

对于营养性贫血来说,要保持饮食清洁、易消化、营养丰富,日常要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如鸡蛋、虾皮、海带、奶制品、瘦肉等,以及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大鱼大肉、腌制加工、辛辣刺激生冷类食物。

2、生活方面

贫血患者体力、耐力会有所下降,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强制运动,避免着凉感冒,同时也要纾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最好忌烟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点击关注【协和血液科韩冰】,了解、咨询更多血液疾病问题。

贫血该怎么办?

1.首先你要积极去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贫血。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多种: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

2.补血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调养,如果单纯依靠食物来补血不会很快的,这是因为食物经过人体吸收的铁相当有限,而且每个人的肠胃吸收都不一样。补血适当多吃下猪血鸡血鸭血、红枣、阿胶、黑芝麻、黑木耳、枸杞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20%)明显高于植物性食物(1%-7%)。

3.注意:①凡事得适可而止,不要贪多。

②避免饭后饮茶:茶和柿子中含有鞣酸,遇到含铁的食物可以使铁沉淀,影响铁的吸收。

③避免过食冰冷和粗糙的食物影响脾胃功能,从而影响铁的吸收。

④早睡早起有助于人体造血。

贫血该怎么办?

贫血怎么办?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表现,并不是独立的疾病,可由许多原因或者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的综合治疗,如调整饮食、生活方式和医学干预等方式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贫血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如缺铁性贫血主要是补铁及导致贫血的原发病治疗;溶血性贫血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脾切除术;巨幼细胞贫血补充含叶酸高的绿叶菜和维生素B₁₂等。

除了医学干预,患者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和含铁量高的食物,如血、猪肝、蛋黄、牛肉、芝麻、豆类等。注意餐后不宜饮浓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时释放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对病情的恢复都有一定的好处。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血液科 副主任医师 惠吴函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贫血该怎么办?

我是香草🌿小医生,我来回答。

发现贫血怎么办?首先要找到病因。贫血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合成原料减少;骨髓造血能力障碍引起的贫血;胃肠道营养吸收障碍。

2.红细胞破坏增多: 重症感染、脾亢、溶血等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导致的贫血。

3.红细胞丟失增多:外伤大出血、月经量过多、胃溃疡出血、痔疮出血等疾病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出血。

如果确定了上面这些原因,治疗就有了方向。而在日常中,常见的贫血原因为缺铁性贫血和一些慢性失血导致的贫血,治疗上主要是合理膳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月经量多,胃溃疡,痔疮等等)。一些不常见或者比较棘手的疾病就交给医生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相信医生能提供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贫血该怎么办?

有贫血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对症治疗,但在治疗前,首先需要明确贫血的真正病因。否则贫血的治疗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效果。

贫血常见原因有:

1、营养缺乏导致贫血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女性过度减肥,以及挑食、厌食等情况导致的贫血依旧很多。另外,怀孕期间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量增大,营养摄入不足也可以引起妊娠期贫血。

最常见的营养缺乏性贫血是缺铁性贫血。由于铁离子在动物性食品中含量相对较高,因此长期素食,并且饮食结构单一的人容易贫血。

含铁较高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肉类、黑木耳、蘑菇干等。

此外,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也可以导致贫血。各类新鲜的果蔬中含有丰富的叶酸,但放置后的蔬果,叶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

2、血液流失过多导致贫血

女性月经期出血量增多,各种疾病引起长期、大量的出血,均可以导致贫血。

3、疾病性贫血

严重的肾脏疾病、骨髓坏死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溶血性疾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也是贫血的病因之一。

因此,当发现贫血是需要积极检查病因然后才能做到对症治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