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应该注意什么?

说到三高,大家都不陌生,是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但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体检中还会查出高尿酸,它已经成为了继“三高”后的“第四高”。

尿酸高指血尿酸水平超过正常高限,成年女性尿酸的正常水平是<360μmol/L,成年男性的正常尿酸水平是<420μmol/L。

尿酸升高的原因比较多,比如遗传、生活方式、药物等。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其中体内20%的嘌呤是从食物中摄取的,80%的嘌呤是身体自身代谢产生的。如果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者经过肾脏排出太少,或者两者同时存在,那么就会导致血尿酸升高。

血尿酸升高,不一定会发展为痛风,很多尿酸高的人平时也没什么症状,如果不是体检可能根本就发现不了。虽然高尿酸并不一定会发展为痛风,但也不能疏忽大意,放任不管。

尿酸高就意味着体内代谢出了问题,体内代谢紊乱都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血尿酸高也会增加肾结石和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如果血尿酸持续升高,析出尿酸晶体,就会发展为痛风。所以,当发现尿酸高时不能掉以轻心。

当尿酸升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体重超标,要先减肥降脂,控制好体重。当体重恢复正常了,就会改善体内代谢功能,对降低尿酸有一定的好处。但减肥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切莫减的太快,否则产生的大量酮体会竞争尿酸的排出,使血尿酸水平升高。较为安全的减重目标是每周0.5~1公斤。

2、少吃高嘌呤食物。比如海鲜类食物、动物内脏、浓肉汤、火锅汤等。同时还要戒酒,因为酒精容易使乳酸堆积,抑制尿酸的排出。平时也不要喝甜饮料,甜饮料也会促进内源性尿酸。

3、每天饮水要充足,至少在2000毫升以上,如果伴有肾结石最好能达到3000毫升以上。水能增加尿酸溶解,有利于尿酸排出。为了防止尿液浓缩,在睡前和夜间也应补水。

4、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饥饿、受凉、缺氧等。

尿酸高应该注意什么?

体检发现尿酸高,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一、 何为尿酸高?

  尿酸高是一种并不罕见的疾病,是由于人体内有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因代谢发生紊乱,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已发现约有2/3高血尿酸患者伴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患者约60%-80%伴发高血尿酸症[1]。

二、 体检出尿酸高是否就等于痛风了呢?

话食君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似乎尿酸高就是痛风。尿酸高仅仅是痛风的一个指标,很多痛风的患者会出现身体内的尿酸偏高,但只要合理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和调控好情绪,尿酸高是不一定发展成痛风的。

三、 尿酸高的饮食注意事项(包括禁忌与建议)

下面就让话食君为你科普尿酸高患者的正确饮食吧!

1、多喝水、禁酒,特别是啤酒白酒会引起尿酸升高,诱发痛风的发作,也可以饮用利尿的降酸茶和薏米粥来降尿酸。

2、多吃含嘌呤较少的蔬菜,如紫皮茄子、上海青、生菜,少吃嘌呤高的蔬菜如菠菜、韭菜、花菜、豌豆等。

3、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像花生,牛肉,猪肉,海鲜,如动物的内脏豆类及发酵食物等。

4、不吃海鲜,尤其是鱿鱼、墨鱼、虾、螃蟹;少吃蘑菇、香菇类和含铁质较高的食物。

除了饮食控制外,高尿酸患者还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心态乐观。

四、 尿酸高的控制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已对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认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高胰岛素抵抗、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关[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防止痛风的重要措施,我们要合理膳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体检出尿酸高,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听取医生建议,适量药物治疗,同时应避免高脂高盐、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禁酒、避免过度疲劳,这样才能“排酸、控酸、抑酸”。

参考文献:

[1] 赵水平主编.临床血脂学[M].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6-87.

[2] 刘朝红, 兰红勤. 高尿酸血症与主要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 2017, 33(5):717-720.

作者:庞欣琦 赵力超

尿酸高应该注意什么?

病理书上对于尿酸的解释是嘌呤代谢紊乱引发的尿酸增加。

“紊乱”是一个极具迷惑性的词,似乎,是在暗示由于身体出了问题,导致嘌呤合成增加引起尿酸增加,那么,药物治疗就顺理成章。

尿酸升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Vista今天试着为你破拆真相。

尿酸主要来自体内氨基酸核酸分解!内源性尿酸占80%,外源性嘌呤因素只影响20%!嘌呤不是敌人!很多人包括医生片面强调低嘌呤饮食,身体获得的营养远远不够。

嘌呤食物不是导致尿酸高痛风的主因!

嘌呤(Purine),在人体内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表明嘌呤的重要生理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人体需要。如果食物不能够充分获取,人体就会不断自行合成!

现在看嘌呤在体内的合成。嘌呤的合成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从头合成途径。肝是体内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其次是小肠粘膜和胸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部位在胞液,合成的原料包括磷酸核糖、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及CO2等。

第二个合成途径是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反应中的主要酶包括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是:节省从头合成时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体内某些组织器官,例如脑、骨髓等由于缺乏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酶,而只能进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这两个合成途径,都在证明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人体不可以缺乏嘌呤,无论是脑部、还是骨髓都有大量需求,人体多个器官都参与这一极为重要的环节。

既然外源性食物影响只有20%,高嘌呤食物引起尿酸增加只是次要因素。过分强调低嘌呤饮食,或者想通过低嘌呤食物逆转高尿酸都是“误区”!

那么尿酸是如何升高,嘌呤有什么作用呢?

人体的正常尿酸水平是男性:208-428微mol/L;(3.5-7.2mg/dl)女性: 155-357微mol/L;(2.6-6.0mg/dl)。这里,为什么会有一个尿酸正常低值呢?

因为食物中的嘌呤会带来一些尿酸(明显这不是主要的),另一部分尿酸主要来自人体每天细胞的正常死亡。人体细胞DNA的合成必须有嘌呤的参与,当细胞死亡,细胞里的嘌呤物质会被氧化为尿酸,找到引发细胞大量死亡的原因就找到了尿酸高的一个原因。

人体在压力、紧张、劳损、低血糖、缺氧、药物损害、放化疗等情况下细胞会大量死亡,死细胞分解,细胞本身含有的嘌呤物质进入血液,氧化后形成尿酸。

压力、紧张、熬夜、失眠、酗酒、高负荷工作、频繁低血糖都是常见的应激刺激因素,应激状态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对能量需求大幅增加为了防御各种应激伤害,会引发蛋白质和脂肪参与能量代偿。尿酸是强效的还原剂,尿酸水平升高说明体内氧化应激程度加重,所以单纯降尿酸并不能解决体内氧化应激,甚至还可能由于缺乏还原剂保护而使细胞损伤加重。

当低血糖时,由于糖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低血糖会立即触发身体的升糖机制,肝糖释放、脂肪和蛋白质通过糖异生转化出血糖。脂肪的燃烧将释放大量的丙酮酸,而使身体酸化,而蛋白质在缺乏糖的状况下燃烧,也会导致身体出现大量的尿酸。另外,这些生化反应将消耗肌体内的氧气,而使得肌体缺氧,糖在缺氧状态下的燃烧又会引起乳酸的大量形成。

注意:蛋白质没有其他的储存方法,是以细胞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任何需要蛋白质参与能量代谢时,都会产生大量的死细胞,死细胞中的嘌呤成分被氧化进入血液,也就因此产生大量尿酸。

在低血糖或者应激状态时,如果糖原储备不足,蛋白质会参与能量代谢血糖转化。每当你需要将蛋白质转为热量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命令一些细胞自杀,或者干脆就派出巨噬细胞,直接吃掉这些非主要器官上的细胞,包括:皮肤、肌肉、粘膜上的细胞,分解抽出蛋白质,当做原材料,运用脱氨作用转为热量来源,但会产生大量嘌呤代谢废物尿酸!

顺便提一句,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废寝忘食”玩“吃鸡”等游戏,也是导致年轻人高尿酸痛风大量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可能同时触发了压力、紧张、低血糖、熬夜等多种非正常状态,身体内的乳酸、丙酮酸、尿酸等大量酸性废物集中爆发。

当人体长期处于紧张、压力状态的时候,体内的乳酸将不断生成,人体进入缺氧状态,糖代谢转为无氧酵解,需要更多的嘌呤物质,参与能量的转换和代谢需要。这是嘌呤被迫参与代谢的情况。

氨基酸转换过程,如果缺乏维生素B,尤其是维生素B6吡哆素,就会形成大量的代谢中间产物“黄尿酸“,从而增加了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机会。

综上,尿酸高的情况更可能来自于压力、紧张、低血糖、熬夜、以及由此引发的应激反应,特别是需要蛋白质参与能量供应时。

看明白生化过程,那么日常调理就要注意下面几个关键点。

Vista尿酸调理六大关键:第一:人体内合成的嘌呤主要来自于肝脏,任何伤害肝脏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进一步导致嘌呤合成增多。脂肪肝、喝酒、熬夜、长期服药等都会导致肝损伤。如果是中度脂肪肝,意味着有50%的肝细胞不能正常工作,极易导致嘌呤代谢紊乱。

减少精致米面类食物摄入,精致米面会快速升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快速分泌,多余糖分会转化成血脂,这是血脂异常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我们的身体还不适应精致米面类食物带来的血脂血糖过山车变化。以前我们吃的粗面糙米由于富含纤维素,反而可以延缓血糖快速升高。饮食中补充富含纤维素类食物很有必要,比如杂豆,糙米,大量蔬菜。

第二:补充大量VB帮助脂代谢和嘌呤代谢。维生素B是帮助嘌呤代谢的重要物质,之前在疗养院慢病康复指导,我们为痛风患者提供超出正常需求六倍的维生素B剂量,用来缓解痛风,效果明显。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有猪肝,糙米,胚芽米,麦芽,瘦肉,木耳,绿色蔬菜等。

每次我提到补充维生素B族可以吃猪肝时,总会引发一阵议论。因为医生反复强调过不要吃高嘌呤食物,尤其是动物内脏!但是,如果你知道肝是营养宝库,维生素B含量最高,而且外源性嘌呤食物对尿酸的影响,明显被过分夸大了,真正尿酸产生的根源相信你已经明白,而且缺乏维生素B,尤其是维生素B6,就会形成大量的代谢中间产物“黄尿酸“,孰重孰轻,相信你该明白。

第三:坚持腹式呼吸,通过腹式呼吸给身体给多的能量支持。很多人呼吸太浅,前半口气还没进去,后半口气已经吐出来了,没有实现气体交换。练习吸气时鼓肚子,可以满足足够的氧气供应。足量的氧气可以帮助身体实现正常代谢反应,避免血糖无氧酵解,也就减少了依靠嘌呤参与能量代谢。无论是正常的能量代谢还是嘌呤代谢,在缺氧的状态下会产生更多尿酸。紧张、压力等负面情绪也会让我们肌体缺氧。

特别提醒,缺氧与有氧,造成能量供应差异高达19倍,而能量不足又加速营养物质分解产生能量带来更多酸性代谢废物。现代人缺氧状态普遍存在,造成代谢障碍,乳酸堆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如果腹式呼吸初期无法坚持,可每隔半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做几个深呼吸。

第四,补充水分,可以有效促进尿酸代谢、缓解尿酸结晶形成。痛风患者尤其要养成经常喝水的习惯!普通人一天应该喝到2升水,痛风高尿酸患者建议喝到2.5升。第五,按时吃饭,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糖作为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低血糖发生时,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能对身体造成致命伤害。当低血糖时,肝糖原释放出血糖,如果持续低血糖,肾上腺素和胰高糖素大量分泌,蛋白质脂肪通过糖异生作用升糖,会产生大量丙酮酸尿酸,这种被迫进行的急救反应甚至会导致酸中毒。第六,少熬夜、少吃药,避免高负荷工作,学会放松压力。压力、紧张、熬夜、酗酒、高负荷工作等都是常见的应激因素,容易引发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导致身体对能量需求大幅升高!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糖素分泌增加,蛋白质脂肪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出血糖为大脑和肌肉供能,也会产生大量丙酮酸、尿酸,应激状态机体更容易缺氧,又导致乳酸大量生成,造成心、脑、肝、肾损伤。

如果应激因素频繁发生,会加重应激,比如经常面对一个强势上司工作压力巨大,那么有可能一到公司就开始应激,尿酸就开始升高!玩紧张刺激的游戏时也会如此。

综上,只要你有高尿酸,那么腹式呼吸、放松压力、避免应激反应和注意营养补充都将是你必须掌握的调理方法,并最好能成为习惯。这些,都比吃药降酸重要的多。

希望对你有帮助,Vista从事慢病康复11年,想了解更多调理内容可查看我的悟空问答,多种慢病的非药物调理方法,都在里面。

vista给你的全是干货!在悟空的460个回答。

尿酸高应该注意什么?

在门诊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体检发现血尿酸水平升高前来咨询的患者,很多患者发现血尿酸水平升高后,就十分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常常告诉患者的是,建议重新复查一次,明确是否是真的高尿酸血症,而不是一开始谈该怎么治疗。之所以建议大家复查一次的原因的在于,血尿酸水平容易受到饮食、饮酒、熬夜、运动、药物等多因素的影响,同时,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是以我们非同日两次空腹八小时以上测得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420umol/L为标准。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建议大家一经诊断均应积极开始规范化治疗,其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不仅与痛风直接相关,也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尿酸血症并不可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多饮水、保暖、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充分评估病情后决定是否使用降尿酸药物,并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尿酸高应该注意什么?

感谢邀请回答该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尿酸高的危害:

一、导致痛风病

无症状期的痛风病就是血尿酸高症,可以说只要有痛风病,血尿酸肯定处于偏高现象。

当因尿酸高的原因引起痛风病发作的时候,患者都会出现关节麻木,到疼痛剧烈,暗红等明显不适应症的出现。

二、导致关节的组织纤维化甚至坏死

尿酸高引起的这种危害主要在于会导致尿酸盐的沉淀,引起关节出现病态现象。临床中比较为严重的尿酸高患者基本上都会出现关节活动能力下降,同时还具有容易引起骨折这种现象。

那么,如何控制饮食远离高尿酸?

1、多吃水果:

水果富含钾离子和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比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2、大量饮水:

可减少痛风发作次数,减轻痛风症状。如果心肾功能正常,建议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000~3000ml。

3、多吃利尿的蔬菜:

蔬菜里面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是非常高的,而且营养丰富,有些蔬菜有清热利尿的作用,多吃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提高身体的代谢,一般蔬菜都是低热量、低脂肪的。

4、多吃碱性食物:

多吃碱性食物可以缓解尿酸过高的现象,这类食物包括各种蔬果、豆类、奶类、坚果类食物。

患者在生活中可以多吃这些食物,这样既可以丰富饮食营养,也可以降低尿酸水平。

5、多吃含钾的食物:

含钾高的食物有许多,新鲜黄绿色蔬菜水果,如鲜枣、柑桔、柿子、杏子、刺梨、沙棘、黑加仑、玉米、韭菜、黄豆芽、莴苣、鲤鱼、鲢鱼、黄鳝、瘦猪肉、羊肉、牛肉、猪腰、红枣、香蕉等。平时适当多吃是很不错的选择,可以尽快让尿酸排泄出去。

6、多吃补肾固肾食物:

尿酸需要通过尿液排泄,因此患者要保护好肾脏,应该吃一些补肾、活气血的食物,如茯苓、黑芝麻、核桃、黑豆、山药、熟地、桑葚等,肾脏好自然就可以减少体内的尿酸水平。 患者还可以多吃茄子、薏苡仁促进尿酸排泄,或者多吃含维生素b和c丰富的食物,对促进尿酸排泄也有一定的作用,如馒头、牛奶、鸡蛋、植物油、米面等等。

记住饮食要清淡,远离肥甘厚味的食物,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泡一下脚,这样能够加速代谢,有效地调节尿酸高带来的影响。

那么,尿酸高又不能吃什么?  

1、动物内脏:

如胰脏、肝、肾、骨髓、大肠(含嘌呤高)。蔬菜:菠菜、小萝卜等。   

特别注意: 因为菠菜等植物富含草酸,容易导致高草酸尿成倍增长,使得尿酸急增,加重肾脏负担。

2、海鲜、贝壳类水产等:   

特别注意:龙虾、蟹、牡蛎等海鲜、贝壳类水产,绿藻类。

不能吃的原因:因为这些食物富含多糖,高蛋白质等,这些会加重肾脏分解的负担,尿酸增高,所以不宜多吃。

但这些食物中有的富含自然界最强抗氧化剂虾青素,可以减少80%的尿酸来源,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最好的办法就是痛风患者用虾青素的纯品来补充,而不宜用“拼死吃河豚”进食以上食物的办法补充虾青素了。

  

3、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

1公斤体重应摄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质,并以牛奶、鸡蛋为主。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4、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

痛风并发高血脂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

尿酸高应该注意什么?

大家好!我是福爸,执业医师。专注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年。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尿酸高已经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这三高之后的第四高。全国有超过1.2亿人尿酸偏高,其中超过10%罹患痛风,还有很多尿酸高导致的肾结石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尿酸高还会增加得二型糖尿病的风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尿酸高的人比较关心自己要注意些什么。

说到尿酸高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人第一个想法就是不能吃高嘌呤食物。这一点肯定是不错的,但是并不是关键。为了说清楚,我们先来看看尿酸为什么会高。

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而嘌呤是人体必须的物质,不但参与新陈代谢,也是构建遗传物质的重要原料。所以正常人都有尿酸,大约1200毫克。每天新产生600毫克,同时经大便小便拍出600毫克,形成动态平衡。

那为什么说高嘌呤食物不是导致尿酸高的主要原因呢?是因为新产生的尿酸80%来源于体内产生的嘌呤,食物当中的嘌呤只提供20%的尿酸。也就是说,食物当中的嘌呤对尿酸有影响,但是比较小。真正导致尿酸高的是体内嘌呤太多了。

那么体内嘌呤又为什么会多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作为非专业的人,只要知道三个因素:

  1. 遗传:这一点无解,有些人天生体内嘌呤代谢比较旺盛。但是大部分尿酸高的人是因为以下两个因素。
  2.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不是高嘌呤饮食,而是不健康饮食习惯导致的尿酸高。包括: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以及由此导致的肥胖;低膳食纤维饮食,粗粮蔬菜吃得少;维生素缺乏,尤其是参与代谢的B族维生素。长期的不健康饮食习惯会引起新陈代谢紊乱,其中包括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升高。
  3.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紧张压力大、熬夜失眠、抽烟酗酒、恶劣情绪、缺乏运动等等坏习惯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改变体内激素水平,从而改变正常代谢。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代谢紊乱。
这三个因素才是尿酸高的最主要的幕后黑手。所以要想根本性的降低尿酸,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至关重要。当然,尿酸升高是不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长期作用的结果,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降低尿酸同样需要很长时间。

为了快速减低尿酸,我们还要多喝水增加尿酸排泄,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必要时口服降尿酸药物快速降低尿酸。虽然高嘌呤食物不是引起尿酸高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尿酸明显升高的人来说,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有可能一顿高嘌呤大餐就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所以,尿酸明显升高的人不要吃高嘌呤食物。

我是福爸,执业医师,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点个赞呗😜 关注我的头条号,这里有更多实用有趣营养健康资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