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山楂泡水有什么坏处?

山楂也叫山里红、红果,生吃的味道太酸,人们大多晒成山楂干来泡水。山楂干属于一种水果干,用来泡水喝对身体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新鲜的山楂是一种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不过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高,经过晒干成山楂干后,水分流失,同时里面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一些植物化学物质也得了浓缩,营养价值还是很高的。

由山楂变成山楂干后,碳水化合物有原来的25%升到了78%,和大米中的淀粉含量差不多,所以山楂干吃起来味道甜甜的,也没那么酸了。山楂的膳食纤维含量也挺丰富的,晒干后由原来的3%提高到了49.7%,钙、磷、钾等矿物质的含量也提高好几倍。

有的人平时不太愿意喝白开水,喝点山楂干泡的水可以调节下口味,也不会对身体带来什么坏处。山楂干本身是一种健康的食材,不加油不加糖不加盐,所以山楂泡水喝能为身体补充一定的水分,同时还能得到一些山楂中的可溶性物质。而且山楂中的有机酸能够促进胃酸分泌,对开胃促消化有帮助。

山楂干泡完水后,最好连山楂肉也一起吃了,这样就能得到山楂干中的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生物活性物质等成分。

山楂干溶于水后,糖分会稀释,味道会变得很酸,有的人为了调和酸味,会加入糖,这样就会额外获得糖分,添加糖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少吃的食物,成人每天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糖分多了会增加热量,有增加肥胖的风险,所以,如果要喝山楂水,尽量原汁原味,不要加糖。

常喝山楂泡水有什么坏处?

您好!谢谢邀请,今天咱们聊聊【常喝山楂泡水有啥坏处?】的话题。

一、山楂的功效与治疗作用

山楂又叫山里红,属于药食同源之品,药房里有售,市场上也有销售,把它制成山楂片、山楂糕不仅味道酸甜可口,还有开胃消食的功效,深受老人和孩子们喜欢。现在一些人认为,山楂还能减肥,所以在中药房或者市场上成了抢手的食品,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那么,咱就了解一下山楂具体功效和临床应用。

关注@Forest医生祥子 ,了解中医药知识

山楂出自《神农本草经》,药味酸、甘,药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之功效。临床常常用于饮食积滞,泻痢腹痛,疝气痛,瘀阻胸腹痛和痛经的治疗。

一定要注意,山楂的消积多指肉积,也就是吃肉多了,积滞了,可以吃山楂化解肉积对脾胃的不良影响,小儿奶积和五谷类食物造成的食积一般不选用山楂。

现代医学研究,用山楂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细菌性痢疾收获了良好的疗效。

通过临床验证,山楂降脂功效尤为显著,所以,山楂可以用于减肥,肥胖患者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建议食用。

把山楂煎煮饮茶效果较好,也可以泡茶饮用。山楂的用量范围在10~15克之间,最大剂量不超过30克。

生山楂、炒山楂多用于消食散瘀,焦山楂或山楂炭多用于止泻痢。

二、山楂的副作用

任何药物都存有两面性,用好了对人体有好处,用不好就能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即使是食物,吃多了也会增加脾胃负担,也能够导致消化不良,以下几种情况不能吃山楂,或者说吃多了以及长期食用山楂会出现不良反应。

1、消化道溃疡

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无酸无炎症,无酸无溃疡”,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胃酸分泌过多所致,对于消化道炎症或者溃疡首先要选用“抑酸剂”,再结合临床配合对症治疗的原则去进行治疗。

生山楂属于酸性,对有胃酸分泌过多,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人群的胃粘膜会产生不良刺激,产生酸性腐蚀,不仅起不到消化作用,还能使消化道溃疡加重,所以,消化道溃疡人群不建议食用。

2、脾胃虚弱无积滞

脾胃虚弱人群,多采用益气健脾的原则对症治疗,不建议食用酸性食品或药品,否则会出现泛酸、嗳气,胃痛、胃胀的发生。

如果没有积滞现象,不建议食用酸性的山楂,长期或大剂量食用会腐蚀胃粘膜,出现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痛、胃胀,或者胃溃疡的发生。

当然,把山楂炒焦了再食用对这类体质可以服用,或者偶尔的吃一点不会有太大影响。

由此可见常喝山楂水的坏处就是容易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如果有胃炎或者胃溃疡患者会加重酸性腐蚀作用。

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或者关注@Forest医生祥子 ,我会在空闲时间一一回复的。

常喝山楂泡水有什么坏处?

感谢邀请。

常喝山楂泡水没啥坏处,不过耿直的说,可能也没啥太大的好处,咱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风味饮品来喝,一些说法是:山楂泡水能降血压、降血脂、减肥,不过大家还是不要这么确定地相信山楂有如此神奇的功效。食疗的效果只能作为让身体更健康的辅助手段,它不能用于改善什么症状、治疗、治愈。

那么,山楂泡水真的就没有任何益处?当然也并不是真的一丁点作用都没有,至少,我们在喝山楂水的同时,还是可以摄入到一些山楂中的成分,补充为我们自己受益的成分。山楂虽然酸,但含糖量较高,100g山楂能提供约25g碳水化合物,在水果中可以说名列前茅,吃山楂能够补充能量、改善虚损,快速补充体力;山楂皮膳食纤维十分丰富,100g山楂能提供3.1g膳食纤维,有助预防便秘。山楂中的钾元素含量最为突出,100g山楂能提供约300g钾元素,是水果中的佼佼者,钾元素对人体十分有益,如控制血管外渗透压、调节心率等,还能促进钙质吸收。

山楂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最为丰富,100g山楂含53mg维生素C、7.32mg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是抗氧化成分,有助抵抗自由基,提高抗病能力。山楂中富含有机酸,如山楂酸、柠檬酸、苦杏仁苷等成分,它们能促进唾液、胃酸分泌,促进食欲,一些料理中就可能加入一些酸味汁液,如山楂汁、柠檬汁,它们就有助提高食欲,山楂味酸、性微温,能入脾、入肝,古籍中介绍能够消食、消血瘀、下气、健胃宽膈;用山楂泡水,我们能摄入到其中的有机酸、糖分、可溶性有益物质,时常喝点,也是不错的选择。与其用山楂干泡水,建议可以直接吃点山楂干,这样不溶水的成分也能被我们摄入,其实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常喝山楂泡水有什么坏处?

原创作品

我是在家里,遇到吃肉太多时间,胃里就不舒服。脾胃不和,就会吃点「山楂」。

有的时候,还是泡水喝。本人认为吃山楂,的效果比较好。

因此,这个是我个人的切身体会。

常喝山楂泡水有什么坏处?

你听过下面的民谣吗?

“红果酸甜脆又香,葫芦一串蘸冰糖。”

民谣里所说的葫芦,既不是葫芦,也不是后面的冰糖,而是题主问题里的深受民间百姓喜欢的用山楂串成的零食——冰糖葫芦。

但要说起山楂的浪漫,吗,欧国玉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的了。

而要说儿时对山楂记忆最深的,则是小时候春节时去逛北京的庙会——

儿时北京的庙会可以说是中国尤其是北方“福文化”的集中体现。

什么是福?

一方面,那个时候,只有过年时才有机会体现出物质层面的相对富足;另一个层面是精神领域的心灵安宁。

而逛庙会手拿一串冰糖葫芦,则是这两个层面高度结合的适度表现——山楂的红、冰糖的甜、串在一起的节节高的圆满,正是国人心中和谐之福。

那时逛庙会,热热闹闹的人群中人人手举一串火红的山楂冰糖葫芦,其寓意就是把幸福和团聚串在一起,不正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活圆圆满满吗?

那么吃山楂对人有什么功效呢?还是先来看一个故事——

山楂:化食消积,古已有之

这是一则古时山楂化食消积的传说。

相传南宋绍熙三年,皇帝赵广宗最喜爱的贵妃骤然患病,众御医多番会诊,名贵药材吃了不少,但贵妃仍然粒米不进,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的赵光宗皇帝勃然大怒,将给贵妃诊过病的庸御医关进大牢,贴出皇榜遍求天下良医。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这天,一个老和尚进城,揭下皇榜,进宫为贵妃隔帘切脉。

诊罢,从随身背着的一个布袋里拿出一些山楂,并交代将山楂和红糖一起煎熬,让贵妃每顿饭前吃上三五个。

光宗见老和尚用药不惊奇,太过普通。起初不信,但按照老和尚的方法吃了十天半月后,贵妃的病情竟然大为好转。

光宗皇帝大喜,便重赏了老和尚。

这个传说,就验证了《本草纲目》里所说:“山楂,性微温,无毒,有清积、化滞、行瘀功效。”

所以才能治好贵妃的疾病。

而且,在南宋时期,山楂煎熬冰糖,叫做“蜜弹子”;到了明清时期,宫廷御膳房称作“糖堆儿”,是宫廷常备化食清积的食物,后来从宫廷流入北京民间,就是文首开头民谣里的“冰糖葫芦”。

山楂及山楂用药史

早在3000多年前,古籍《尔雅》中就有了关于山楂的栽培记载。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野生山楂可以食用,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只是把山楂作为一种野果——这可以从《周书》和《礼记》所列举的十四种作为“供祭祀,享宾客”的果品种没有山楂可以旁证。

为什么山楂没有被列为招待宾客的常用果品呢?这也许和山楂太过于酸有关。

其实山楂里含糖量要比苹果、梨高出一倍多,但为什么你会觉得山楂比苹果、梨酸太多呢,甚至有点倒牙呢?

这是因为人们感觉的酸的程度,其实与含糖量无关,而与糖酸比有关。山楂果肉中含有大量有机酸,比苹果、梨高出二三倍,糖酸比远低于苹果、梨,所以吃起来感觉酸大于甜的原因。

说到山楂作为药用,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唐代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中应用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里所说的“浓煮楂茎叶洗之,亦可捣取汁以涂之。”这是取以山楂茎叶汁治疗一种漆病(一种感受漆气而发的皮肤病)的方法。

据唐代苏敬等人所著的《新修本草》有记载,山楂木和山楂果实可治疗水痢和疮疡。

宋代以后,山楂药用,主要用以消积化食、补脾健胃,治痰饮症瘕、痞满吞酸、滞血胀痛、行结气、化血块、活血等。其中和资料“滞血胀痛”、“化血块”、“活血”与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的山楂具有抗心肌缺血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是一致的。

不过,山楂作为重要的药物,根据李时珍的说法应该是在金元时期朱丹溪之后的事情了。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赤爪棠,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草虽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也。自丹溪朱氏始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可见李时珍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朱丹溪在他所著的《本草衍义补遗》中说山楂“健胃,行结气,治妇人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

而李时珍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对山楂的气味和主治进行了总结,他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山楂“气味酸冷无毒”,“煮汁服,止水痢,沐头洗身治疮痒,煮汁洗漆疮,多瘥,治腰痛有效,消积食,活血。”

李时珍还根据自己用药的体会,认为山楂“消积食,消肉积症瘕,痰欲痞满吞酸,滞血痛胀”。还说:“凡脾弱食物不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食,恐反伐也。”“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肉积之功盖可推矣。”

从这里看出,李时珍把山楂可消肉积的功效用炖煮硬肉时加入山楂容易煮烂来证明。

不仅如此,李时珍还在书里列举了一个案例——

说邻居一个小孩因为食积黄肿,腹胀如鼓,偶然间在山楂树下取山楂吃了个够,回家大吐痰水,病竟然好了。

李时珍还指出,吃山楂时要注意:“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也。”

山楂介绍到这里,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常喝山楂泡水有什么坏处呢?

答案是:如果你存有脾胃功能弱、消化不好、积食痞满吞酸、胸腹酸刺胀闷,是大有好处的。

但山楂泡水也不可过量,如果多了,会饥饿得快,食量大,对牙齿有损害,特别是有龋齿的人不能大量会经常吃。

关注我,用严谨态度,科普健康;用爱心,传递快乐。

常喝山楂泡水有什么坏处?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多食耗气,损齿,易饥,空腹及羸弱人或虚病后忌之。

山楂酸甘、微温;归经脾、胃、肝、肺经,主治消食积、化滞瘀。常喝会促进胃酸分泌,脾胃虚弱、胃溃疡、气虚者不适合服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