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盗汗是怎么回事?
盗汗日久,必盗其气!用2味药,可补气滋阴,止盗汗
对于盗汗这一症候,我之前的内容里,都做过很多细致的分析。今天再来说说气阴两虚型盗汗。
什么叫气阴两虚型盗汗?
先来看一则实例吧。有一位40多岁的男性。据说在一次团建活动中,相约爬山。当天晚上,患者夜里睡觉就出了一身汗。这对于爱出汗的人来说,实在算不上是什么大事。第二天就开始了爬山活动,在此过程中,患者就能感觉有明显的乏力感。而这次的这种乏力感,是患者之前从没有感受过的。
不过患者没有太过在意。只是以为自己舟车劳顿,再加上爬山比较累。就顺理成章地以为,是消耗太多体力而导致的乏力和出汗。于是,在接下来连续几晚的住宿中。几乎夜夜都会盗汗、天天都会乏力,同时还伴有口渴。而且在登山的过程中,出汗也远胜常人。
从那次爬山以后,再到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患者的盗汗几乎从未停歇。只是有时表现较轻,有时表现较重。至于乏力和口渴等症状,几乎是天天都会发生,体质大不如从前,上几步台阶都喘气得不行。
在初诊时,发现患者脉虚数,舌苔偏于干燥。而且。舌面少津,舌体较为瘦小,与此同时还伴有口干、乏力。据患者自述,有时候还感觉到心悸、心烦。
其实,从症状表现不难看出,患者只不过是气阴两虚罢了。而这和患者之前的盗汗有着不小的关系”。
于是,就告诉你患者一个简单的方法。用太子参10克,浮小麦15克。用沸水冲泡代茶,或是煎煮服用。只是这个方法,在短期内很难有成效,需要坚持一段时间。
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其实,患者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气阴两虚型盗汗。
气阴两虚,也就是说患者有阴虚的情况,同时还有气虚的情况。而这其中。主要表现就是神疲乏力,这正是气虚的表现。而口干、心烦,则是阴虚的表现。
此外,患者同还表现为心悸气短,懒言,面色潮红,小便少,大便干等现象。至于说自汗和盗汗,这正是气阴两虚的一个常见表现而已。舌体一般多表现为舌面少津,也就舌头发干,舌体瘦小,脉象偏数却很虚弱。
从上述的症候分析来看,盗汗这一现象的发生,只是气阴两虚症候的一个表现而已。但个人认为,要是长时间盗汗,就可能会直接引起气阴两虚的局面。
要如何理解?
因为汗液,本来就属于津液一类。而津液能够载气运行。要是长期盗汗,气就会随津外泄。从而就会一步一步地耗气伤津。而体内的气被耗伤以后,身体的固摄之能就会随之下降。固摄之能不足,收摄无力,又会加重盗汗。这样就会往复的恶性循环下去。所以说,盗汗日久,必会盗气。
而上述的患者,起初从舌脉和症候表现来看,几乎就是气阴两伤。只是最初可能症候较轻,是因为长期的盗汗后耗气,问题才逐渐显露的。此外,一旦患者遇到劳累等其他因素后,症状就会变得严重起来。
而上述提到的太子参和浮小麦伍,则是常用的化解气阴两虚型盗汗的最简单方法。因为太子参可补气也可以补阴。而浮小麦则可以止汗。两者搭配,就可以标本兼治,恰到好处。
夜间盗汗是怎么回事?
盗汗,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夜间不知情时大量汗出,醒后即止的病症。夜间盗汗多由气阴两虚、内热火旺造成,宜益气滋阴降火,并注意饮食。那么,盗汗有哪些详细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睡眠环境不良
晚上睡觉出虚汗和睡眠环境也是具有一定关系的,如房间环境空气不流通,室内温度过高,卫生环境差,床具、被褥不透气等。所以,一定要避免这些现象,注意开窗换气,常晒被褥。
做梦
有时做梦也是会引起晚上睡觉出虚汗的,如果做了一个噩梦或者是让人兴奋的梦,人一紧张就容易出汗了,这种梦醒后就很容易发现了,做梦引起的出虚汗在平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将事情想得过于复杂。
生理性因素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理因素也会导致患者夜间睡觉出现虚汗,不过比较容易出现在青春期的人群身上。特别是部分人群在睡觉之前进行打篮球或者跑步等剧烈的运动,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热量增加,晚上睡觉的时候汗腺分泌也会增多,从而导致睡觉期间大量流汗。
阴虚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晚上睡觉出虚汗多因阴虚所致,且出汗量较多。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阴虚内热所致的出汗,注意少吃温热辛辣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葱等。
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亢的患者,以及有精神障碍、自律神经等功能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晚上大量出汗;
疾病原因
很多疾病或细菌感染也可能会造成晚上出汗的情况,比如结核感染、心内膜炎、骨髓炎、脓疮等其他细菌性感染,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高血压等等,这一类的疾病往往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很大的刺激,从而出现神经失调,导致患者晚上睡觉时大量出汗。
夜间盗汗是怎么回事?
夜间盗汗是一个中医病证名,即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就出现盗汗,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才出现,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就有盗汗。出的汗量,相差很大。夜间盗汗虽有生理性的原因,但更多是病理性因素,如果偶尔盗汗一次,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如果持续出现,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夜间盗汗是中医病证,按中医分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阴虚火旺,主要表现为夜间盗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另一类是气阴两虚,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或伴低热、口干。
这是从中医上分型,如果从西医上考虑,那么引起夜间盗汗的疾病主要有:
一、甲亢,甲亢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代谢率增高,会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出现怕热、多汗,在这期间也容易出现夜间盗汗的甲亢患者。
二、糖尿病,血糖过高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汗腺分泌增加;同时血糖代谢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
三、结核,盗汗是结核病中度症状之一,是结核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
四、肿瘤,盗汗是多数肿瘤的一种临床症状。
五、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低血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内膜炎等疾病以及术后体虚、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盗汗。
引起夜间盗汗的疾病,当然也不能排除一些生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总之,如果偶尔夜间盗汗一次,不需要太紧张,如果频繁出现,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了,需要查明病因,积极治疗。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夜间盗汗是怎么回事?
在门诊经常遇到因夜间汗出,醒来即止,前来就诊,这可以称之为盗汗,夜间盗汗是怎么回事呢?浅谈如下。
一、盗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也就是晚上汗出为盗汗。盗为“偷”的意思,也就是在你睡着的时候,趁你不注意,偷偷的晚上汗出,醒来时才发现已汗出如洗。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病后体虚:平时身体虚弱,生病后体质更虚弱,或微受风寒,营卫不和,而汗出。也就是体虚肺气虚关闭毛孔开合失灵盗汗。
2、情志不调:生气恼怒,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热逼津外泄,而致盗汗。也就是生气肝郁化火而盗汗。
3、嗜食辛辣:嗜食辛辣,或湿热体质,以致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汗出。也就是过时辛辣上火而盗汗。
以上可以看出病因:一是是肺气不足或营卫不和,以致卫外失司而津液外泄;二是是由于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逼津外泄。
(二)、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也就是体虚毛孔开合失灵度汗出,上火熏蒸体内阴液于外汗出。
简单点讲病机就是:体(气)虚可以盗汗,火旺可以盗汗。
三、盗汗的辨证分型:
1.肺卫不固:
主要症状: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易于感冒,体倦乏力,周身酸楚,面白少华,舌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益气固表。
方药: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
2. 心血不足:
主要症状: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治则:养血补心。
方药:归脾汤加减。
3. 阴虚火旺
主要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加减。
4. 邪热郁蒸
主要症状: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则: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四、盗汗的养生注意事项:
1、加强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能改善植物神经紊乱,盗汗减轻或自愈。
2、保持心情舒畅,少生气,以免肝郁化火,迫液外出为盗汗。
3、少食辛辣之品,肥甘厚味,上火蒸液外出为盗汗。
4、汗出之时,应当避风寒,以免外邪侵入致病。
5、盗汗及时中药调理,以免加重伤阴及阳,导致身体阴阳两虚,及时调理多能改善与治愈。
以上为大家浅谈盗汗的由来,各种临床症状,以及调理与养生,望能帮助到朋友们!(友情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医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
夜间盗汗是怎么回事?
盗汗,是中医学里的一种病名,指的是睡眠之后出的汗,“盗”,有偷窃的意思,为啥叫盗汗呢?因为这种汗在睡觉的时候出来,醒来后,发现出了一堆汗,睡觉的时候汗液偷偷的跑出来,醒来就不出了。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就出汗,有的睡到后半夜才开始出汗,有的则刚刚合上眼就出汗,而且病情不同,出汗的量也不同。
轻度的盗汗,大多是入睡已深的时候,出汗的量比较少,仅仅是醒后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有汗湿。而且醒来就不会再出汗了,也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
中度盗汗,大多入睡之后不久就有汗出,甚至会将睡觉的衣服浸湿,醒来就不出汗了。这种人尝尝会觉得口干舌燥,醒来后觉得口渴,要喝水。
重度盗汗,汗液极易渗出。什么程度呢?可能是刚刚闭上眼,就有大量汗液冒出来,惊醒后汗出停止,再次入睡则再次汗出。如此反复,整夜不得安眠,而且床单被褥往往会被浸湿。重度盗汗的人,往往心烦气躁,面红,口干,大便干结,消瘦,疲乏不堪。
轻型与中型的盗汗,对身体影响不大,但重型盗汗的病人,时间久了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影响人的健康。
中医认为,盗汗大多是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的,情况严重的最好及时就医,平时自己也可以多吃一些补气养阴的食物,比如人参,西洋参,龙眼,枸杞等。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夜间盗汗是怎么回事?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指的是人晚上睡着后出的汗,就像盗贼一样偷偷的把汗排泄出来,醒后就停止出汗。
盗汗以头部、胸部、背部最为明显,流得多的时候,整个衣服、枕头、床单都是湿的,让人很难受。
在中医看来,阴虚会导致盗汗。阴虚,虚热内扰,津液失固,热迫津液排出,则为盗汗。
此症好发于青壮年、更年期的女性,像更年期女性朋友,80%可能都有盗汗的问题。
除了盗汗,阴虚的人还会伴有以下症状:
(1)手脚发热
(2)头晕耳鸣、面部潮红
(3)夜间潮热
(4)口渴咽干,眼涩
(5)舌红、苔少
阴虚盗汗的人,在治疗上以滋阴为主,中成药方面,根据证型可适当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在饮食上可以多吃黑豆、桑葚、龙眼、海带、麦冬等滋阴、降虚火的食物。少吃羊肉、韭菜、辣椒、葵花等。
我是中西医结合心内科王医师,欢迎文末评论交流、点赞转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