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身体会发出什么信号,需要怎么调理?
经常觉得累,是脾虚信号里最重要的一个。
脾属土,在身体中焦,是运化食物营养,供养全身的枢纽,一旦虚弱,身体就能量不足,人就特别容易疲倦,能坐着绝不站着,《脾胃论》也说,“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但累的不仅仅是肌肉,《内经》说“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脾胃虚弱后,脏腑缺少濡养,也会容易累。脏腑累趴下了,身体各项机能运转就不好,就容易被拖垮。所以《脾胃论》里还有一句话: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为了在调理好脾胃,不至于陷入百病丛生的困境,我们确实要重视脾胃虚弱的信号。中医认为,脾胃虚弱分脾虚和胃虚,各有两种类型(调理方法在最后):
一、胃虚主要有两种,气虚和阴虚
现代人嗜吃肥腻积食不化,又吃了太多生冷、辛辣,不断伤胃,导致胃虚。
1.胃气虚:胃口不好,胃胀胃痛
中医里的气是指“生命活动的动力”。
胃气虚就是胃的活力不足,受纳和腐熟食物的功能变差,很容易胃口差,积食。积食后食物腐化生热,产生气体,壅塞中焦,就容易肚子胀。胃气虚地久了,胃就更加衰弱,就出现胃痛,而且反复发作。
2.胃阴虚:饿得快,口腔溃疡
健康的胃被津液充分滋润,运转良好,但阴虚后就容易生火变燥。吃了东西很快就饿,但吸收差。火还有上炎的属性,胃火熏蒸到口腔,就出现口臭、口干舌燥、口腔溃疡频繁发作等问题。口腔溃疡老不好,其实调理的是胃!胃津液充足,口腔虚火自灭。
二、脾主要有两虚:脾气和脾阳不足
脾虚往往从胃部积食和胃伤开始。脾胃互为表里,胃前面的半成品没有做好,负责后续工作的脾也跟着被连累,逐渐被拖垮。
1.脾气虚:没有力气,老觉得累,大便软烂
脾气虚和胃气虚相似,脾的运化营养的功能减弱,导致身体濡养不足,肌肉、脏腑和大脑都在挨饿,人就会觉得没有力气,动一动就累,思维迟钝,懒言少语。消化也不好,大便经常软烂粘马桶。
2脾阳虚:畏寒怕冷,头脑昏沉,周身困重
脾阳虚的人,经常四肢冰凉,特别怕冷,冬天手老捂不热。
脾统摄全身水液,脾阳不足还会导致脾运化水湿的能力变差,周身湿气变重。湿气重则清气不升,就容易头脑不清,整天昏沉沉。湿气有重浊性,充斥在肌肉里,就容易周身困重。湿气停聚在脸和头发上,还会特别油腻。
这四种类型常混合出现,脾胃虚弱的信号就是:口臭、口腔溃疡、积食、胃口不好、胃胀胃痛、便溏拉肚子、容易疲惫、身体乏力、精神困倦。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外科正宗》里记载的小食方八珍糕,非常有名。
健脾八珍糕:性子平和,脾胃双补
八珍糕出生名门,是明朝太医陈实功所创的御方。更厉害的是,不仅明朝用了,因为效果好,清朝也接着用。清朝御医们,还给出了好评: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
到了现代,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也在《阴阳一调百病消》中,称赞八珍糕调理饮食不节引起的脾胃虚弱,百发百中。
八珍糕之所以被推崇,是因为它的主要材料都是药食同源的,性子平和,特别适合养脾胃。
材料:山楂、茯苓、薏米、麦芽、芡实、莲子、白扁豆和山药。
其中,山楂和麦芽消食化积、开脾健胃;茯苓和薏米祛脾湿,补脾阳;白扁豆提振食欲,缓解腹胀腹痛;芡实健脾补肾,补肾阳,扶脾阳;山药补虚劳,养脾胃元气;莲子是补气的,可补胃气虚和脾气虚(做法和吃法在后面)。
做法和吃法也写清楚:
等份的八种材料打细粉(吃多少打多少),用盆混合均匀,再倒入大米粉、蜂蜜和温水,把面和好,做成丸子,蒸熟后每天吃3到5粒,坚持1个月左右,脾胃就能逐渐养起来,孕妇不能吃。
提醒大家,好脾胃是养出来的,有脾胃虚弱问题的朋友,可以把出去玩的时间节约一点,做点八珍糕吃,调养脾胃,也可以直接吃成品。
脾虚身体会发出什么信号,需要怎么调理?
您好,作为一个养生少女,想给大家分享一些养生干货~当平时的你,出现:
- 怕冷,怕空调吹
- 不敢吃凉的白带较多
- 舌头有齿痕
- 容易腹胀,胀气
- 容易完谷不化(吃什么,拉什么)
- 小腹多肉松软,四肢虚胖
- 思虑过多
- 不爱运动
脾虚的调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里推荐一些可以经常用的方法。而可以坚持的就是疏通穴位!
脾虚就敲打足三里,双腿都要敲打,勤奋一些,效果很好,闲暇时间可以经常做。 把握住这个穴位,先搓揉双手直至发热,然后用双手掌按揉双侧足三里部位 15 分钟左右,或拍打 150 下左右,早晚各1次。
足三里为人体第一大穴,最补益,气血双补,擅长治疗虚劳诸症,为强壮保健要穴。 脾虚一定要多按揉足三里。
【自测湿气重不重】
阴陵泉,沿着胫骨内侧往上走,突然转弯的位置就是。不敢重按就代表体内湿气太重,脾虚。经常点揉它,有快速排湿作用,而且瘦身。
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欢迎补充!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点个赞呗~~谢谢您!喜欢中医的可以关注我哦!带你养生~脾虚身体会发出什么信号,需要怎么调理?
我们的五脏六腑,每天都为我们默默工作着,虽然不会说话,但有不适时也会为我们发出信号,我们要及时留意与调理,才能身体安康,长命百岁。至于脾虚,身体会发出什么信号?需要怎么调理,与朋友们浅谈如下。
一、我们从《黄帝内经》中文献谈起:
《素问》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蔫。”
《黄帝内经》中指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脾胃的功能以及重要意义,是运化食物,吸收精微物质(营养物质)的重要脏器,又有后天之本的地位,可见对我们非常重要,若有以下信号,忽视不得,要做及时调理。
二、我们从中医基础理论谈起:
1、《黄帝内经》中指出:“脾主运化”。
(1)、脾主运化就是脾把食物化为精微物质(就是营养物质),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液。运化水液就是对水液的吸收、转输、与布散作用。
(2)、 若我们的脾病了,则运化食物与运化水湿就会出现异常,常出现以下信号:
- 运化水谷(就是消化食物)发出异常信号: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时有腹泻,恶心呕吐,大便粘马桶,冲不净,倦怠乏力,身体消瘦。
- 运化水液发出异常信号:脾失健运,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聚湿生痰,甚至水肿。像我们临床常见到的有形之痰湿,如咳嗽有痰,咽中有痰,还有胸腔积液,关节炎关节腔内积液,下肢浮肿,胸水等。还有无形之痰,如气痰互结的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瘤,乳腺增生结节,颈部肿大的淋巴结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痰蒙清窍引起的头晕目眩,痰阻经络出现中风,偏身麻木,嘴歪眼斜等。
- 治则:健脾祛湿(化痰)
-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健脾丸、参苓白术丸、启脾丸、四君子丸、八珍颗粒、健胃消食片、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夏枯草颗粒、乳癖消、桂枝茯苓丸等。
2、《黄帝内经》中指出:“脾主统血”。
(1)、脾主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流行,防止溢于脉外的作用。
(2)、若我们的脾病了,则脾虚,统摄血液无权,血溢脉外,就会发出各种出血异常信号:如便血、衄血、呕血、咯血、尿血、皮下出血、女士月经量多,甚至崩漏等,中医上称脾不统血证。
- 治则:健脾止血
- 方药:归脾丸
- 中成药:人参归脾丸、归脾丸、二至丸等。
3、《黄帝内经》中指出:“脾气主升”。分为脾主升清,升举两方面。
(1)、脾主升清:是指脾升清就是指脾把从水谷中的精微物质(营养物质),上传于心肺、头目,有心肺再把精微物质输布全身。
若们的脾病了,脾虚升清功能下降,不能营养头目,则会发出异常信号: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耳鸣耳聋,双目干涩。精微物质不能上升,反降为糟粕,出现腹胀泄泻等。
(2)、脾主升举:是指脾具有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位置的作用。
- 若我们的脾病了,脾虚则会发出异常信号:我们的脏器会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眼睑下垂、各种疝气等,
- 治则:补气健脾,益气升阳
-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4、《黄帝内经》中指出:“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若我们的脾病了,脾虚不能营养肌肉与四肢,会发出异常信号:面色萎黄,四肢乏力,甚至萎缩不用,人体消瘦。
5、《黄帝内经》中指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若我们的脾病了,脾虚会发出异常信号:表现为饮食口味异常,口唇淡白。
6、《黄帝内经》中指出:“脾在液为涎”。
若我们的脾病了,脾虚会发出异常信号:表现为口角流涎。
7、《黄帝内经》中指出:“脾在志为思”。
思虑过度会伤脾,会发出异常信号: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头晕目眩等。
8、舌脉:舌质淡,或胖嫩,有齿痕,苔白润,脉弱。
三、养生注意事项:
1、注意不良嗜好饮食:不要过食辛辣生凉,少饮酒,以免内生火热,或寒邪直中伤脾阳,都损伤脾胃。
2、按时规律饮食:定时定餐定量,不要饥一顿饱一顿,饮食规律,少吃零食,不然脾胃得不到休息,耗伤脾气,日久脾虚。
3、保持心情舒畅:尽量避免生气,怒伤肝,肝郁气滞横犯脾胃,引起脾虚。尽量少思虑,思虑伤脾,耗损脾气,日久脾虚。
4、积极锻炼身体:运动主升阳,脾主四肢,运动四肢强壮,脾气自然健旺。
5、饭后适当运动:有句谚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一小时,可以适当运动,促进脾胃运化。
6、合理搭配饮食:荤素搭配合理,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
7、积极治疗脾胃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脾胃病及时治疗,以免气血亏虚,变生他病。
以上引经据典,详细为朋友们作了脾虚的各种信号介绍,调理与养生,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祝愿朋友们脾胃好,吃嘛嘛嘛香,身体倍棒!(温馨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
脾虚身体会发出什么信号,需要怎么调理?
一、脾虚会怎样?
脾为后天之本,人体摄入的所有食物都需要通过脾的运化才能变成人体所需要的精微物质,供应我们的全身脏腑,供应四肢肌肉、供应大脑,同时把不需要的水湿废物通过肠道有效的排除体外。
所以脾虚会出现食欲下降,流口水,腹胀,疲倦乏力,四肢酸软,还会出现头晕眼花。如果表现在皮肤上可以出现各种湿疹,女性可以出现白带增多。
二、治疗脾虚的常用药物1 、人参或党参
首先必须要增加脾的动力,首选药物人参或党参,平时有脾虚的人群必要时可以用少量人参或党参。人参使用3-5克为宜。党参使用10-15克为宜。
2 、茯苓
茯苓利水渗湿,把脾虚不能运化的水湿从小便排出体外。脾虚的人可以多吃点茯苓饼。或平时配合党参、人参煲汤。15-20克为宜。
3 、白术,苍术
这两位药可以燥湿健脾,健脾的同时还能把脾虚产生的多余的水湿吸收干净。堪称人体水湿清道夫。10克左右为宜。
4 、砂仁
如果脾虚的时间比较长,阳气生成不足,经常胃部冷痛,食欲差,甚至恶心,腹泻,大便稀溏,次数多。可以加砂仁温暖脾胃,止泻止吐,行气化湿。但是砂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所以煎煮的时间不能太长哦。3-5分钟为宜。3-5克为宜。
5 、陈皮
脾虚时动力不足,所以水湿容易停滞,加上陈皮,可以有效的行气理气,好比一阵风吹来,水湿,消散的无影无踪。因此陈皮能很好改善腹胀,嗳气、打嗝等情况。5-10克为宜。
6 、黄连
如果水湿在人体内部停留时间太长,和人体阳气纠缠,就会形成湿热。
这时候舌质会比较红,舌苔会变黄,同时还会有腹胀,食欲下降,口 干,心烦等情况。可以用黄连泡水服用,但黄连苦寒,长时间使用反而 会损伤脾的阳气,所以只能够短时间少量使用。1至3克就合适了。
四季脾旺不受邪,如果脾的功能旺盛,一年四季都不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袭。脾能够很好的化身气血,供应五脏六腑、皮肤、肌肉、骨骼,才能保持长年健康。
更多中医养生治病,请关注头条号:中医杜川
脾虚身体会发出什么信号,需要怎么调理?
脾虚是现代人常见病,广泛存在于年轻人和中年人的身上。很多年轻人,生活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饿一顿,再不就醉生梦死小酒桌,上顿喝完下顿喝,最终,身体废了,脾虚肾虚了,最严重的脾虚就是脾虚泄泻,吃啥拉啥,苦不堪言,而这种悲惨的病症,我如今正在经历,痛苦不堪啊~
身体脾虚的症状有哪些?脾虚的症状其实特别明显,湿气大就是脾虚最大的症状,所有脾虚的人,必然会有湿气重的表现。
①脾虚的人常常会有饱腹感,感觉到饥饿却没有食欲。
②大便异常,脾虚的人大便不是干燥就是拉稀,两个极端,很少有健康的时候。
③脾阳虚怕冷胃寒,四肢无力。脾气虚会导致月经量过多,牙龈出血等。
④脾虚严重的人,会经常感觉到精神不集中,无精打采,也会常常感觉到困倦,不管怎么睡都不能恢复。
脾虚严重到最后,人是会非常容易患抑郁症的,乃至会有自杀的倾向,所以为了健康,为了生命,脾虚要抓紧治疗。
脾虚的人怎么调理?脾虚的人,在饮食上和生活上都应该注意,饮食方面不吃生冷油腻食物,不饥一顿,饱一顿。按时吃饭多吃蔬菜。
生活上应该注意不要熬夜,熬夜对身体伤害甚大,不仅是脾虚,还会导致肾虚以及心气虚,血虚,后果十分严重。而多数患有脾虚的人,都与经常熬夜有关。
平时生活中,还应该加强运动,长时间不运动,气血也会不足,气血不足也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虚,所以不仅是脾虚一个问题。
在药物方面,一些中成药非常有效果,比较出名的中成药为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疏散、实脾饮、归脾汤等。
治疗脾虚一定要找到脾虚的原因,其实所有病症都是一样的道理,不改变病因,不对症治疗,是看不到效果的。
脾虚的治疗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虚不受补,温和的补恢复期也十分漫长,所以说我们患者一定要做好心里准备,有一个长期作战的准备。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脾虚身体会发出什么信号,需要怎么调理?
胃寒、湿气重、脾虚都是比较典型的脾胃虚寒,脾胃虚寒还伴随上火的情况,有一些人总会脾胃寒湿,吃凉的不允许,但是吃一些热性食物,比如榴莲,羊肉等又容易上火,这都是寒湿体质困滞了脾胃,吃榴莲这类热性水果过多,会形成积食,久而久之就容易上火。饮食不规律,睡眠不好,就容易出现脾虚,脾脏的失调,再加上平时爱吃肥甘厚味的辛辣食物,自然就容易出现一些肝火较旺的情况。
还有湿热肥胖人群,牙齿发黄、舌苔厚腻、小便较黄,且舌有齿痕,看上去很能吃,经常能吃下去一大堆东西,但消化吸收却不好,也就是湿热让胃部的功能亢进却增加了脾脏的工作强度,中医中称其为“胃强脾弱”,容易感觉饿,却没有摄入营养,脾脏的负担过重又造成了水湿内停。
因此,生活中要做好调理,及时祛除身体中的湿气,调理好脾胃来吸收营养物质。平时多注重改善自身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经常运动。
1、坚持运动
一般湿气重的人群缺乏运动,运动量太少时,会让大量的湿气在身体中堆积。多运动能加快身体细胞的运作,帮助湿气排出体外,通过游泳、跑步、打太极拳或者跳绳的方式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帮助水分的代谢,从而祛除湿气。尽量不要夜跑,因为到了晚上空气温度降低,运动完成之后毛孔扩大而且身体出汗,容易让湿气和寒气趁虚而入,从而加剧湿气。
2、饮食均衡,按时吃饭
吃饭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不要因为鱼、虾、肉好吃,就多吃。要做到荤素搭配,多吃素,少吃荤。不要暴饮暴食,烟酒最好不要沾,每天三顿按时吃,夜宵不要吃,辛辣刺激的少吃。保证饮食的清淡,脾胃功能自然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3、多喝温热水
喝水能帮我们人体加速代谢,可以排泄掉更多的“垃圾”,可以缓解燥热,适合肝火旺盛的人群。每天早晨醒来后喝一杯温热水来促进胃肠道蠕动,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即使天气再炎热也要控制嘴巴,不能喝冰镇饮料以及冷饮,不然会加剧对脾胃带来的损伤。
4、作息规律
在22:00左右,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非常的旺盛,此阶段若是处于睡眠状态,身体的水分以及湿气会跟随着呼吸以及肾脏排出体外。
5、保持心情愉悦
易怒,经常发火是肝火旺的表现,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把心态放平,多去户外走动,放松心情。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也会影响情绪波动。
另外,脾虚乏力的人不要轻易吃补药,要先健脾,否则吃了也补不进去,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身体会更沉重更难受。再有就是气滞的人,一般容易焦虑暴躁郁郁寡欢的人容易气滞,这样的人吃补药特别容易上火。所以吃补药之前要舒展情绪,先调理好气滞血瘀的体质。还有一种就是痰湿比较重的人,比较直观的就是舌苔厚腻,这时候补就会出问题。
总体来说还是源于脾胃虚弱,脾胃功能不健全:脾胃不好的人要注意在饮食上面少吃多餐,一次性不要吃太撑,导致脾胃负担加重,这时候舌头会变得苔厚重发腻,这种情况不管吃什么都容易上火积食。在平时要多注意舌苔的变化,平时要多喝一些山楂泡水,可以健脾消食、化淤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