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身体有没有湿气?有湿气该怎么祛湿气?

首先,如何从身体的各个方面来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

对于有经验的医师来说,只需要观察我们身体的六个方面即可。

① 看坐姿

主要就是看,这个人坐下以后,双腿习惯性地往哪儿摆!

要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人的肚子特别大。坐下来以后,双腿习惯性分开,同时伴有大口地喘气。此时,这类人多半是舌苔白腻的。其实,这就是痰湿壅盛的一大表现。通俗地说,就是体内痰湿太重,身体机能已无法带动整个机体了。与此同时,痰湿聚于腰腹和大腿根处,使得双腿难以合并。

还有的人坐在那里,虽说是昂首挺胸,但却是咳喘连连。这其实就是痰浊壅盛,从而导致肺内有实邪的表现。

还有的则是,坐在那里,感觉抬头都费劲,有些气促,面色有些浮肿,说话的声音也显得特别低微,这也是痰湿之邪上蕴于肺的一大表现。

② 看体型

若是形体肥胖,胸闷纳呆,日常还会食少气短。那么此时就需要考虑脾虚生痰湿的问题了。若是再进一步,就比如说肥胖的同时,肌肉还特别地松软,而且身材较为臃肿。同时,可能并见气短乏力。而这就需要考虑是否为脾虚而痰湿壅盛了。若是这种身体状态,一旦在中年以上的群体身上出现,那就需要考虑,患者将来有很大几率中风的风险了。

③ 看神态

一般,痰湿较为严重的人,往往容易上蒙清窍。就是说,这类患者特别容易困倦,有的则表现为一天到晚睡不醒,感觉眼睛睁不开,或是目光迟缓,反应速度明显减慢。

而这类现象,一般在反复发作的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身上较为多见。若是去做检查,一般结果往往就是血脂和血糖有异常。

④ 看脸

痰湿较为严重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脸部有些浮肿。而这种浮肿,是虚性的。因此,我们也经常将其称作为“虚浮”。当然,虚浮且伴有脸色稍稍发青,则一般多见于寒湿证。

若是体内的阳气不足,那么痰湿就容易凝聚;若是脸虚浮,且又脸色发白。一般多表现为阳气虚衰,不能运化水湿所导致的。

若是咳嗽,痰质清稀。则多考虑为气虚。

若是脸部虚浮,且伴有面色发黄。则多考虑为脾气虚弱、气血两虚,水湿内阻。而这样的人,又被称为“黄胖”,是发胖人群中,最虚弱的一类。

若是面色黑而虚浮,这就有些严重。一般多为阳虚火衰、水寒内盛、血运不畅所致,而这类人,一般都有大病。

⑤ 看舌头形状

若是痰湿较重,舌体一般胖嫩,细腻,色淡。而这则是脾肾阳虚、津液不化,痰湿和水饮内阻所致。而这是最常见的痰湿舌形了。

还有的,则是舌体胖大,感觉塞满整个口腔。且舌边有齿痕,同时舌色深红。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湿热内蕴而导致的舌象了。

若是舌淡白而湿润,同时舌边有齿痕,这就要考虑是不是脾胃阳虚、气不化津所引起的。

⑥ 看舌苔

若是体内湿气重,舌苔一般有白色和黄色之分。当然,也有灰色和黑色的情况发生。但是灰色和黑色,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1> 若是舌苔白腻,或是白厚而滑。这就要考虑是否为湿浊内盛了。

<2> 若是苔白腻而滑,同时伴有便溏。这就要多考虑为湿气困脾,脾阳不升了。

<3> 若是舌苔白厚,同时伴有发干。这就要考虑是否为湿浊化热了,同时也在提示我们,津液逐渐被耗伤了。

<4> 若是舌苔发黄,同时表现为厚、滑。这就需要考虑是否为湿热蕴于胃脘了。

<5> 若是舌苔黄而厚腻。也需要考虑是否为湿热蕴藉了。

<6> 若是舌苔厚,伴有黄色和白色。这就需要考虑是否为痰浊内饮的表现了。

有湿气该如何化散?

第一个:陈皮6克泡水代茶饮。陈皮性味辛、苦、温,入脾经和肺经,可以燥湿化痰、健脾理气、利尿通淋。但是气虚、阴虚的人不能用。

第二个:用佩兰6克泡水代茶饮。佩兰可以芳香化湿,入脾经、胃经和肺经,性味辛平,但是气虚和阴虚的人不能用。

第三个:用石菖蒲12克,郁金12克,粳米50克,煮粥。要是能加入姜半夏就更好了。因为石菖蒲可以化湿祛痰,郁金则能行气化瘀。

第四个:用泽泻30克,白术10克,制半夏5克,牛膝10克,一同煎煮取汁,用药汁和粳米50克煮粥。早晚各吃1小碗,也有健脾利湿之效。这对于痰湿较盛的脂肪肝患者比较适合。

第五个:再分享一个出自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记载于《我说参同契》的的一个小方法,原话是:

用几颗花椒、一颗干桂圆肉,再加一点艾绒,全部打碎混合,用手捏成一个小圆粒,睡前放在肚脐里,用胶带贴住去睡觉,第二天起床时揭掉就行了。

连续用几晚,就停两晚,再继续贴,一般用一周就有明显好转,再巩固一段时间,寒湿体质就能调理过来。

为什么可以用它?

这个方法,就是传统医学里的脐疗法。因为肚脐正是“神阙穴”的所在之地。是奇经八脉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又交汇与带脉。而且穿透性又强,可以很好地吸收药性,调治身体。

而方中的花椒,可以驱寒止痛;桂圆肉可以补血安神;艾绒纯阳之性,可补阳虚。加味以后,酸枣仁可以养血助眠,安心神;枸杞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很巧妙的是,上述配伍都是热性的,通过肚脐吸收后。就好比在湿邪之下,架起了一个火盆,慢慢地驱散体内的湿邪,升举体内阳气。

因此,除了能升发阳气之外。还能恢复脾胃健运,对畏寒怕冷、胃中冷痛,喜温喜按、宫冷、痛经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要是有早期脾气虚弱、脾气不足、脾阳虚弱的患者朋友,可建议大家尝试一下。要是不想自己制作,也可以选用做好的成品,直接贴就行了↓↓↓↓

怎么判断自己身体有没有湿气?有湿气该怎么祛湿气?

题目:湿气重会有生命危险?张仲景只用四物妙手回春,众人感激涕零。

湿气危害

俗话说:“湿气不除百病生”,中医上认为,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由于身体上的湿气过重所引起的。只要生活习惯不健康,脾虚弱,环境潮湿等等原因,基本上都会引发湿气的问题。儿童身体本就孱弱,一旦沾染湿气,不及时祛除,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张仲景偶遇儿童病症

东汉末年,战乱频发,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一年夏天,张仲景到桐柏山区采药返还途中,路过山脚下一个村子,听见村子里传来阵阵哭声,一打听才知道,有一户人家老两口老来得子,只有一个儿子,不知得了什么病,一直不见好,找来的医生也只为了挣钱,胡乱开药,结果病况愈发的严重,病的不省人事。村里的其他人看见都无奈的摇着头:“好一个后生,就这么让庸医给害了。”

张仲景妙手回春,让人感激涕零

张仲景听后,豪不犹豫地走进屋内给小孩把脉,村里人先是一愣,随后都鬼使神差般安静的望着。不一会张仲景起身对老人说:“老人家,你儿子得的是湿病,本身并无大碍,但因为乱吃补药,所以导致病上加病,奄奄一息,可以先吃点凉药通便利尿将补药排出,随后再吃我配的药方,坚持服用,即可痊愈。”张仲景随即说起了药方,但老两口已经穷困潦倒,无钱抓药。张仲景一思索,正好用上山采来的药制作配方。后来,经过七八天的精心治疗,病人终于有了意识,渐渐好转。张仲景也准备要离开,临走时还留下了一笔钱财留着给孩子抓药。老两口跪在张仲景面前,不愿起来,一直望着张仲景远去,直到消失在了眼前才肯起身。

老年的张仲景总结归纳撰写《伤寒杂病论》时,也将当时的秘方写了下来,该秘方虽然只有简单地四物,但对于人体祛湿健脾却有非常明显的功效。

那么张仲景用来治病的秘方到底是什么呢?

那就是苓桂术甘汤。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所说:“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顾名思义,苓桂术甘汤主要配方是:茯苓,桂枝(去皮),白术,炙甘草,熬制成汤,服用即可。四物虽然简单,但每一物都有自己的作用,合在一起,效果更佳显著。

茯苓的功效

茯苓对身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好处,有助于帮助身体排除湿气,强健脾胃,脾胃好了,身体里的水流动才会更加顺畅,不会堆积在体内,从而起到利水的效果。

桂枝的好处

桂枝对身体具有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的好处,相当于把水湿蒸发从身体里散发出去,从而达到利水的效果。

白术的好处

白术对身体具有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等好处,有助于将体内的湿气进行挥发出去,相当于把湿毛巾放在火上烤干,女性使用还有安胎的好处。

炙甘草的好处

炙甘草对身体具有滋阴养血,益气通阳,复脉定悸的好处,在此配方中,炙甘草是补中药之气,能给脾胃提供能量来祛湿。

其他祛湿方法

身体湿气重的话,也可以使用以上的中药进行调理。除此以外,运动也是非常好的祛湿方式。对于不喜欢吃药,不喜欢运动的人而言,食疗医师不错的祛湿方法,《本草纲目》中记载,生活中还有许多食物对于祛湿也具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山药,薏米,桑叶等,多吃对于祛除身体里的湿气也是很有帮助的。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关于张仲景祛湿秘方的相关内容,生活中的祛湿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不要轻易去尝试,许多方法还存在禁忌事项,尤其是中药以及食疗,千万要注意,如果你有关于湿气方面的问题,欢迎留言评论。

怎么判断自己身体有没有湿气?有湿气该怎么祛湿气?

相信不少生活中南方的朋友们,对于体内存在湿气这种情况都不会陌生。南方潮湿而闷热的天气,让人感觉分外明显。

那么,我们到底要怎么才能知道自己体内有没有湿气呢?祛除的方法又有哪些?

一、体内是否有湿气的自我判断

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到底湿气是何方神圣。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自然界中的潮湿气候、食肉等,都是湿气的来源之一。一旦我们体内的湿邪过重,就很容易会损伤我们体内的阳气,造成身体的不适。

一般呢,自己身上有没有湿气过重的情况,可以从下面这几点来判断。

(1)起床的状态

在中医里面,很讲究一句话,“湿重如裹”,形容的就是身体好像被湿漉漉的衣服包裹着,那种不舒服的感觉。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观察身体的小腿和肚子部位。如果发现我们的小腿和肚子有发酸以及发沉的现象,那么这也是属于体内存在湿气的典型特征之一。

(2)大便

从我们的大便状态,可以清楚的判断出我们的体内有没有湿气的情况。

①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

②大便成形,但是却会沾住很难冲掉,也是因为湿气粘腻,而导致体内有湿。

③湿气过重,擦拭的时候,往往会特别费手纸。

④存在便秘的情况,并且大便不成形,是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

(3)看舌苔

正所谓“舌为心之苗,尤为脾之外候”,舌苔是可以反映我们身体情况的一个重要部位。

正常而言,体质健康的人群,舌淡红而润泽,舌表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而体内有寒的患者,则会显得舌苔白厚,滑而湿润。

如果是湿润患者,舌苔会粗糙或厚重,并且有发黄、发腻的情况。

既然是这样,如果我们体内的湿气过重的话,这时候应该如何调理呢?

二、如何快速的祛除湿气?

1、运动祛湿

我们可以通过运动锻炼,让身体通过排汗来祛湿,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夏天运动时,要让汗完全排出去才有益于祛湿哦。

2、巧用葱、姜、蒜

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我们适当吃些也有助于湿气的祛除。

3、饮食祛湿

除此以外,通过食疗的方法祛湿,也是极好的一种方式哦。下面,就让小康为大家提供两道祛湿小食谱吧。

·赤小豆薏仁饮

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各5克,其他各1克,薏米仁炒到发黄,将炒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冷水浸泡2小时,入电饭锅加水,按煮粥键(用锅的话就煮两小时),煮好后喝茶即可。

·山药红枣粥

将白扁豆、红枣浸泡一会儿,白扁豆去皮,红枣去核,山药切丁备用。白扁豆、山药和莲子一起入锅炖煮,煮至酥软。最后放入山楂条、葡萄干再煮三分钟即可。

最后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

所以,建议大家尽早发现自己身体的状况,早日做好祛湿的“保卫战争”哦!

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请点击「关注」哦!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的趣味知识,识破健康谣言,走出用药误区!

怎么判断自己身体有没有湿气?有湿气该怎么祛湿气?

中医有句话叫“百寒易去,一湿难除”。说明了湿气的难治性与可怕性。湿在体内沾滞难祛,风碰到湿,则为风湿;寒碰到湿则为寒湿;热碰到湿则叫湿热。

湿气是如何产生的呢?湿气进入人体有两个途径(分为内湿和外湿)。内湿是通过饮食进入体内的,外湿是由外部进入的,比如:地域原因、淋雨、泡澡和水中作业等。相比较而言,北方干燥犯湿气的人少,南方人多有湿气。

那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人湿气重有的人湿气则很少呢?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到的重点:

一、我们人体有个器官叫脾脏,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体内的湿气能否被雾化完全看脾脏它是否健运,也就是说脾的功能是否正常。

脾虚则雾化无力,导致湿气停留体内排不出去。很多虚胖之人其实就是脾虚,无力运化水分导致的。水分多舌体长期浸润则胖大,故湿气重的人舌头两侧均有齿痕。脾和小肠又相通,所以湿气重的人,大便往往不会成形甚至便溏。

二、刚才说了湿气重的人均是由脾虚所致。所以看湿气必看脾脏的功能是否健康:

1、脾虚的人通常有这么几点:肌肉松软、眼袋肿大、饭后腹胀等。

2、湿气重的表现:身重犯困、齿痕明显、便软或便溏等。

三、湿气重如何治疗?具体操作分外治内服两法:

1、外治法:推拿点穴,脾经为主肝肾两经为辅;重点穴位脾俞、太白穴。还可以用艾灸、刮痧拔罐或三者综合运用。

2、内服法:健脾利湿。常用食疗方的中药有,茯苓、淮山、薏仁、茨实、赤小豆等水煎代茶饮。

3、药物内服法,需要根据体质不同而加减变化。病名虽是一个,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故需要兼顾的情况也不一,这方面建议找当地中医师当面开方为好。

四、中医辨症理论:“肝脾肾三脏互相是母子关系;脾和胃表里关系;脾和小肠相通关系;它们均会互相影响。但影响的程度怎样,必须要四诊合参才更具备有针对性,没办法做到千人一方。所以在此无法给出方剂。

五、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对脾肾的看护调理是中医学界亘古不变的重点。许多大中医学家对此尤为重视。

湿气重的人禁忌:不能吃喝生冷食物和游泳或泡澡,其他遵医嘱。

看完本篇文章,大家以后就明白了湿气的由来与如何防治它。同时欢迎大家就此话题一起来多做讨论,谢谢!

本文为原创作品,商业转载请联系本人,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源于网络,再次感谢!

怎么判断自己身体有没有湿气?有湿气该怎么祛湿气?

湿气的症状怎么看?

一、起床的状态

早上起床后,感觉自身特别困乏无力,觉得好像有什么在头上裹着,整个人打不起精神,又觉得小腿肚子有些发酸发沉,或是感觉到背后的衣服特别粘身子,浑身不清爽。

而当在你刷牙的时候,又会觉得嗓子很恶心,嘴里又干又苦,在这种时候,即使不用看舌头和大便,也能判断出人体内存在着湿气了。

二、看大便

在早上去上厕所的时候,如果觉得自身有些头晕眼花、疲劳犯困,无精神的话,就要在便后注意一下大便,因为湿气有种黏腻的特性,若是大便溏稀不成形又或是大便成型了,但便后用了很多水去冲,却总有一些会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些都是你体内有湿气的一种表现。

若是你不想看大便,也可以看一下厕纸,一般正常排便,一两张手纸就够用了,但体内存在湿气的话,就会用得特别多,还感觉擦不干净。

三、看舌苔

通过观察舌头的状态,是可以反映出我们身体现在处于一种什么状况的。

一般早上刷牙的时候,我们不妨抽出一点时间,在镜子里看一下自己的舌头。正常人的舌呈现一种淡红,舌头表面有一层舌苔,干湿适中,如果舌头达不到这种指标,而是显得白色粗糙,那就说明人的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即体内湿气较重。

四、看体型

体型胖的人,体内出现湿气的情况会比较多,体型胖的人表面看上去壮实,但腰部两旁的肉就像带着个游泳圈一样,这些肉有时候都是显得有些冰凉,那是因为人体缺乏阳气,体内有湿气出现导致的。

那么,去除湿气的方法有哪些?

1、多参加一些健身运动,因为运动出汗是可以很好地去湿气,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缓解我们的一些压力,同时还可以推动身体器官的运作,增强体内水份的代谢,加快湿气排出我们体外的速度,并活化人体的气血循环。

2、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在热水里放些艾草泡一下脚,这样去湿的效果也会更好,同时也能够加快全身血液循环。

3、有时吃些薏米赤小豆粥,因为粥里的赤小豆有明显的消肿、健胃之功效,若是想要在去除湿气的同时健脾胃,那最好是将其熬成粥,可以让其成分有效地被人体吸收,同时还不会对脾胃造成负担。

怎么判断自己身体有没有湿气?有湿气该怎么祛湿气?

关注妙手小圣医,每日推送养生干货!

怎么判断自己身体有没有湿气?有湿气该怎么祛湿?

现在脾虚的人占大多数,只是症状轻重的区别,那么如何判断自己身体到底有没有湿气呢?看看下面这些症状你都满足几点?

1:睡觉流口水,或者每次睡觉起来嘴角都有口水印。

2:大便不好解,而且大便性质比较黏滞,不容易冲掉

3:舌苔发白甚至厚腻,而且舌头有齿痕

4:眼袋比较大,而且皮肤差,总是长痘或者有斑

5:肚子比较敏感;吃辣的或者吃一点凉的就拉肚子。

··········您满足上面几点症状?

那么有湿气可以如何祛湿?

推腹,按摩腹部

食后徐行百步多,并摩腹——方法:双手自上而下反复轻推腹部(从胃部顶端推至小腹),至腹内无积块、鸣声阵阵,多数放几次大屁。

注意:一定要轻轻的,就是比抚摸稍微在意识中用点力量就可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