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喝蒲公英茶有何益处?

坚持喝蒲公英茶,尿液不再发黄,是不是乙肝病毒在减少,肝在慢慢变好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喝茶养生,特别是喜欢用一些中药来泡茶,比如枸杞子、菊花、黄芪、玫瑰花、茉莉花、金银花、龙眼干、红枣等,还有一些人用蒲公英来泡茶,说可以清热解毒,养肝散结。那么,坚持喝蒲公英茶真的具有养生作用吗?又有何益处呢?下面,我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蒲公英在中医里有哪些功效

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见到,特别是野外的山坡上、草地上、路旁边或者田野间都可以见到。农村里会有一些老人采集一些比较嫩的蒲公英来做菜,也算是属于一种可以实用的野菜,不过蒲公英最多的用途还是采集来晒干之后作为一种中药使用。

对于蒲公英在中医里的那些医药功效 这个在《中药大辞典》里面就有详细的介绍,里面记载:“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经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而在《山东中药》里面记载:“蒲公英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从以上对于蒲公英功效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蒲公英不仅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消炎利尿、消肿散结等作用,对于一些感染性炎症也有所作用,怪不得有人称蒲公英为天然的抗生素。而且这个蒲公英的消肿散结的作用,对于乳痈、疮肿等也有所作用,不仅可以内服,也可以外敷。

二、那么,坚持喝蒲公英茶有何益处呢?

从上面对于蒲公英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了蒲公英有许多良好的功效,入药的话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散结。但是这是入药使用,而且往往需要搭配其他的一些中药使用才有比较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平时只是用蒲公英泡茶的话,那么蒲公英的功效就有所减弱,甚至不能指望它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疾病。不过即使是泡茶,蒲公英的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作用还是有的。所以,坚持喝蒲公英茶,对我们有以下这几个益处:

●第一,有效缓解胃火过旺引起的胃部不适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节,比如进食过多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暴饮暴食等,这个时候就容易使人产生胃火,那么胃火一旺,就容易患上胃病,引起胃痛、胃炎、胃溃疡等。

因此,如果我们体内是由于胃火过盛,从而引起胃部不适,出现胃痛、胃炎、胃溃疡等,那么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就可以有效祛除胃火。从中医来说,就是这是因为蒲公英的药性是寒的,就可以有效地泻胃火。但是有些医家认为蒲公英药性是平的,不仅能泻火,而且又不损土(土即是我们的脾胃),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只要胃火退了,胃病自然就好了。另外,再加上蒲公英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这也有利于促进胃部慢性炎症的吸收和溃疡的愈合。

所以,对于胃火引起的胃病疾病可以适当喝蒲公英茶。只要坚持喝一段时间,有效缓解胃火过旺引起的胃部不适。

●第二,有效缓解咽喉肿痛等不适症状

在药理研究方面,蒲公英的水浸液具有一定的消炎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以及卡他球菌等都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因此,对于一些细菌引起的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支气管炎等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另外,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因为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因此对于热毒炽盛引起上火,比如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咽喉肿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所以,如果是出现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支气管炎、尿路感染时,可以通过喝蒲公英来缓解这些不适症状,但是不你能指望通过喝蒲公英茶就可以治疗这些疾病,这是不现实的,蒲公英也没有那么神奇。

●第三,可以缓解黄疸的症状

从中医来说,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且蒲公英的药性苦,苦泄通滞,从而具有良好的泄湿热、散瘀滞的功效,因此对于那些湿热引起的黄疸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另外,国外研究还发现,蒲公英同时还有利胆的作用,因此对于慢性胆囊痉挛以及结石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第四,其他的益处

坚持喝蒲公英茶除了以上这些益处之外,还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也就是说对于湿热过盛引起的小便不利、尿路结石等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喝蒲公英茶的注意事项

虽然说蒲公英具有一定的医药功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喝,毕竟可以清热解毒,对于上火引起的不适或者湿热引起的一些不适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我们不能指望单单喝蒲公英就能够治病,最多就是缓解一下不适的症状。

另外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蒲公英毕竟属于一种中药,只有我们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时才需要服用,而且不适宜长期服用。如果是正常的健康人,最好就是不要盲目服用,并且最好就是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服用,看是否适合自己服用,以免引起不良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阳虚体质的人群以及脾胃虚弱的人群是不适宜服用蒲公英的。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坚持喝蒲公英茶有何益处?

谢邀!

蒲公英,老百姓都非常熟悉,小的时候,经常吹着玩,长在田间地头和路边的,开着小黄花,叶边有锯齿状,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白球,花开后,飘落到新的地方再孕育生命。属于菊科类植物,别名为婆婆丁、凫公英、狗乳草等。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功效。

蒲公英营养价值

蒲公英的营养成分主要富含水分、维生素C、叶酸、钾以及药用成分蒲公英素、胆碱、菊糖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以及消肿散结的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乳痈、大便秘结等。可内服也可以捣碎外敷。

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

蒲公英泡水喝,一般是用的蒲公英叶和根的干品,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效果。是天然的利尿剂。长期喝有助于降血压。但是由于蒲公英茶性寒,脾胃虚寒,大便溏泄之人不可饮用。

蒲公英茶尤其适合于内热,便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之人。

坚持喝蒲公英茶有何益处?

要我说,喝蒲公英茶好处大得太。朋友,听我细说,我老母是得胆襄癌,后转移到肝脏去世的,我服待老母半年,老母去世后,我也感觉右腹部疼痛,曾一度怀疑也得了肝胆疾病,多次彩超,结果没事,只是胆囊壁毛糙,按胆囊炎治疗,但效果甚微。后来还怀疑是结肠问题,做了肠镜,也无有个说法。好几年了,右腹都疼痛一直治不好。大约是从前年,听说常喝蒲公英茶对肝脏好,反正本地遍地都是,那就试喝喝。前年明清节前后,挖了很多蒲公英,连根,用水洗净,晾干,每天泡一次,喝两回,折磨了好几年的右腹疼痛居然不痛了。一直坚持喝到国庆节。去年又坚持喝了几个月,今天清明节,我又挖了些,这不现在还喝着,反正我的右腹部再没痛过,我感觉喝蒲公英茶挺好。

坚持喝蒲公英茶有何益处?

你好,朋友这个问题呢,我想现在已经也不是什么秘密了,蒲公英有保肝利胆,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促进代谢等等等等的功效,利尿效果非常好,尤其是用蒲公英根泡水喝,就感觉像是喝一升的谁,然后能尿出去两升的尿了。蒲公英是药食同源的,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是属于菜部的,是可以长期食用的,但是蒲公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蒲公英的属性是微寒的,有一不认阳虚外寒,脾胃虚弱的人群,喝这个会出现拉肚子,或者是咳嗽的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很简答,就是搭配新会柑皮就可以了,新会柑皮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广陈皮,是广东三宝之一,有止咳化痰、健脾的功效,走脾经、肺经。属性是微温的,也是药食同源,在广东新会,基本上每一道菜里面都会有新会柑皮的身影,也和蒲公英一样是药食同源的。与蒲公英搭配到一起,可以中和一下蒲公英根的寒性,这样一来就比较适合大众了,这个陈皮和蒲公英根搭配的柑蒲茶分为两种,青柑蒲和红柑蒲,青柑蒲主要对肝好,红柑蒲利肺健脾。希望能够帮到你吧。谢谢。

坚持喝蒲公英茶有何益处?

蒲公英作为我们常见的一种植物,经常被人们当作野菜来使用,但是干燥的蒲公英又可以入药。在中医上讲胡文英性寒甘苦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作用,它对于治疗急性的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结核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炎都有良好的疗效。但是有些患者由于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这样的患者不能食用蒲公英。蒲公英这一种药物,并不适合于经常用水来冲泡,必须经过医生诊断之后针对病情来使用蒲公英。因为有许多体质属于寒性的患者,使用蒲公英之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不适及轻度腹泻的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不滥用用蒲公英泡水,用于日常的保健。

坚持喝蒲公英茶有何益处?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利尿除湿,抗菌消炎之功效。蒲公英的水提取物可以调节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胶原纤维蛋白在肝组织中的分布,增加肝脏再生功能,同时试验证实蒲公英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中AST、ALT 的水平。

蒲公英虽有保肝利胆的作用,但是但一味药泡水对乙肝病毒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临床中多使用中药改善患者的免疫调节,促进肝脏细胞的修复,改善肝脏的微循环。蒲公英汤的主药有蒲公英30g,黄芪30g,栀子12g,丹参15g,大蒜2 瓣。根据具体情况加减用药。

另附食疗方供参考:

1.蒲公英5克,绿茶3克。以200毫升开水冲泡5—10分钟,代茶频饮。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外感发热、胃炎、肝炎、腮腺炎等。

2.蒲公英、板蓝根、绿茶各5克。以250毫升开水冲泡5N10分钟,冲饮至味淡。用于治疗流感、传染性肝炎。

3.蒲公英、茵陈各5克。柴胡、栀子、郁金、茯苓、绿茶各3克。以400毫升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4.蒲公英、夏枯草各5克。绿茶3克。以200毫升开水冲泡5~10分钟。用于治疗乳痈初起、肝炎、黄疸、目赤肿痛、小便灼痛。

我是营养佳

致力于传播科学的营养知识,助力您身体健康,全家安心。 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