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临床上有许多人患者因为出现长期的便血但是却一直认为只是痔疮出血造成的,也没有引起重视,但是后来却发现其实是大肠癌引起的。如果能够在出现异常便血的时候及时做一个肠镜检查,就可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但是许多人对于肠镜检查却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肠镜检查?那么下面,左撇子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肠镜检查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检查?肠镜检查就是从我们的肛门部位插入肠镜,通过肠镜深入到直肠、结肠部位,来观察大肠黏膜是否发生病变。可以说,肠镜检查是目前医学上发现肠道肿瘤疾病最安全、最有效的一种检查方法,对预防及早期发现结肠癌有着重要的意义,往往通过肠镜检查能够及早发现肠道是否存在癌变。
但是许多人其实对这个检查是非常抗拒的,一是因为这个结肠检查属于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式,害怕在检查过程中引起疼痛不适;二是更多是感觉到不好意思,毕竟这个检查是从肛门进去,会感到害羞,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都不会主动去做这个结肠镜检查。但是如果出现了肠道的异常不适情况,那么在健康的面前,我们就不必要在去顾忌面子问题了。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肠镜检查?当我们发现自己出现以下这些不适症状时就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或许一次简简单单的肠镜检查就可以让你及早远离肠癌的噩运。
1、出现持续的脓血便。当我们发现日常大便中混有血液或者粘液与血液一起,这就要引起重视 这可能是由于结肠癌或者是结肠炎引起的异常改变。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肠镜检查,看这个异常是否是结肠癌或者结肠炎引起的。
2、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当我们在做大便隐血试验时,发现隐血试验是持续性阳性,也就是多次检查都是阳性的话,那么就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肠道癌症引起的,就需要进行肠镜检查来明确病因。
3、存在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的症状。当肠道出现异常改变不仅会影响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 另外还有可能造成肠道出血,这样就容易引起消瘦、贫血等症状。如果我们发现自己长时间存在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的症状,那么就需要进行肠镜检查来明确病因。
4、存在下消化道症状,比如出现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又或者出现大便习惯改变,又或者出现腹痛、腹胀、腹块等诊断不明确时,这个时候都需要进行肠镜检查来明确病因。
5、腹部出现明显包块,尤其是下腹部出现包块时,这有可能是右结肠肿瘤造成的,这个时候都需要进行肠镜检查来明确病因。
三、什么情况下不能做肠镜检查?肠镜检查虽然可以有利于及时发现肠道的病变,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肠镜检查,肠镜检查也有其禁忌症。毕竟肠镜检查是一个侵入性的检查,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在实施检查的过程中或者检查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以及风险,比如出血、肠壁穿孔、各种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等。
因此,对于那些有严重出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或者有严重心肺疾患的患者,比如呼吸衰竭、严重心律紊乱、心肌梗塞活动期、重度心力衰竭等)人群,以及体弱或者高龄病患者是不能做肠镜检查。
另外,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等疾病的患者,在做肠镜检查的过程中会增加风险,可能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重或者发心脑血管意外,甚至死亡,这些人群在做肠镜检查时也需要慎重考虑。
最后,对于小儿、妇女妊娠期、妇女月经期、腹膜炎患者、肠穿孔症状患者、肠坏死患者以及精神病患者等人群都不适宜做肠镜检查。
总的来说,对于肠癌的高危人群,比如有肠癌遗传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有子宫癌、乳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人群,患有结肠息肉的人群,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长期吸烟史的人群,结直肠癌高发区40岁以上的人群等,都应该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特别是出现上面提到的那几种异常情况,就更加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这样才能明确病因,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有三类人需要做肠镜检查,我来一一讲给大家听。
(1)没有症状,定期体检的人
大肠癌是高发癌症,对于没有症状,没有家族史的普通人,应该从45岁开始接受肠镜的检查。如果没有发现问题,肠镜可以管10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不舒服,10年内不需要再做肠镜检查了。
如果是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患者,定期检查肠镜的时间要提前,复查的频率要更高。
(2)出现报警症状的患者如果有以下的不舒服,或者阳性发现,需要做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第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粪便DNA检查阳性,CT、下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发现肠道占位性病变,肿瘤标志物CEA,CA-199升高,怀疑肠癌。都需要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第二,不明原因的消瘦,考虑胃肠道疾病。
第三,出现便血,黑便,腹泻,腹痛,腹部包块,排便习惯改变,便秘,大便变细,粘液血便,脓血便等报警的症状,考虑为肠道疾病。
(3)术后复查的患者肠癌,肠息肉等肠道疾病,做完手术后,需要定期复查肠镜,了解肠道里面的情况,有没有息肉复发或者吻合口复发,有没有新发的肿瘤。
肠镜检查怎么做?肠镜检查是用一个带有摄像头的管子,从肛门插进去,从直肠一直往上,进入到大肠的末端,可以观察整个大肠和部分小肠,了解肠道里面有没有炎症,息肉,出血,癌症等等。
为了看清楚整个肠道的情况,肠镜检查的前一天需要喝泻药,将肠道里面的大便排出去,做肠镜的时候,需要往肠道里面充气,就像给轮胎打气一样,将肠道撑起来,这样才好观察整个肠道的情况。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留言咨询,更多医学科普,请关注我。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了解更多,关注我!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我国大肠癌以直肠癌为主,而欧美国家主要以结肠癌为主,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和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而肠镜检查采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肠癌诊断手段。
哪些人需要进行肠镜检查呢?1、有家族性息肉病的人群。
2、直系亲属中有大肠癌的患者。亲属中有大肠癌病人,则他(她)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大肠癌的可能性更大。
3、有下腹部放射治疗历史的女性应提高警惕,一旦出现便血、下坠、排便习惯改变等直肠症状,就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4、长期粪便潜血阳性。
5、患结肠癌的病人术后发生结肠上第二次患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三倍。
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其发生大肠癌的几率比正常人高6~7倍,往往在发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年后开始癌变。
7、经常慢性腹泻,黏液性血便,或慢性便秘的人。
8、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疼痛。腹部肿块,不能排除大肠及回肠末端病变者。低位肠梗阻、下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
9、疑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10、钡剂灌肠或肠系检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11、结肠癌手术前确定病变范围,结肠癌、息肉术后复查及疗效随访。
12、疑有良性或恶性结肠肿瘤,经x线检查不能确诊者。
哪些症状出现也需要进行肠镜的检查呢?1、慢性腹泻或便秘 一般来讲,大便一日1-3次或1-3日一次,只要形成规律就算是正常的,如果大便每日超过三次或超过三天才一次,没有规律,且持续两个月以上就叫慢性腹泻或便秘。这时就需要肠镜检查,目的是排除肠道有没有炎症和癌症,如果能排除,医生就可以诊断功能性肠疾病,调节肠功能治疗就可以了。
2、便血 大便带血千万不能忽视,很多人首先自我诊断痔疮,当然90%的便血是痔 疮引起,但是谁能排除自己是10%以外的呢?所以一旦出现大便带血,鲜红或暗红色,都要进行肠镜检查,只有排除了肠道病变,才能安心治疗痔疮。
3、大便困难 大便困难不同于便秘,便秘是没有便意,大便困难是有便意,即想解但解不出来,这时肠镜检查是必要的,很多老年人的大便困难是因为肠道的病变引起局部狹窄导致的。
4、慢性腹痛 慢性中下腹痛大多和肠道疾病有关,女性病人要排除妇科疾病,肠道炎症和肿瘤都可以引起慢性腹痛,以隐痛和胀痛为主要表现,和饮食睡眠,大便情况,情绪影响密切相关。
5、大便形状和规律改变 最近三个月忽然出现大便形状改变,规律改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6、高危人群的自我排查 直系亲属有大肠癌患者的,经常食用腌制品,辛辣刺激食物,烧烤之类的食品,附近居住人群大肠癌发生率较高的地区都属于高危人群,要行肠镜检查进行自我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哪些人群属于肠癌的高危人群呢?1、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台地区为肠癌高发地带,其中苏浙沪三地是最高发区。上海市区男性中大肠癌发病率为48/10万,女性为45/10万,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
2、曾患大肠息肉者或是父母、兄弟姐妹被发现有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息肉数在100个以上。
3、家庭人员曾患有腺癌,如肺癌、肠癌、胃癌、甲状腺癌或乳腺癌者。
4、大肠息肉经肠镜下电灼术后的人群。
5、久治不愈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多发息肉等人群。
6、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的人群,尤其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接受放疗后,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高。
7、胆囊切除术后的人群及血吸虫病患者。
8、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并伴有长期便秘或大便习惯改变者。
现在想要做内镜检查都是要预约,甚至预约都排到了一个星期之后,那么在做肠镜前一个星期内饮食上该注意什么呢?1、术前3天。进低脂、细软、少渣的半流质饮食。所谓半流质饮食是以半流体食物为主,易于吞咽和消化。如煮烂的挂面、烩馒头、稠粥、莱泥、鱼丸、牛奶、鸡蛋、蛋糕等。
2、术前2天。严禁酒,饮食中宜少吃煎炒,多吃蒸炖,以利消化吸收。盐也不宜多,多则增加胰腺充血水肿,故以淡食为好。蔬菜可多吃菠菜、青花菜和花椰菜、萝卜,但须煮熟吃,将纤维煮软,防止增加腹泻。调味品不宜太酸、太辣。易产气使腹胀的食物不宜吃如炒黄豆、蚕豆、豌豆、红薯等。
3、术前1天。 进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米粉、豆粉、浓肉汤、鸡汤、新鲜果汁、菜汁等,不饮牛奶。
4、术晨。禁食或酌情进少量流质。
结语:掌握正确的肠镜前的饮食方法,不仅有利于医生的检查,还有利于减轻自身做肠镜时的痛苦,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对做肠镜患者有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主要针对下消化道疾病,但主要适用于结肠和直肠。肠道内的肿瘤、息肉和炎症等等疾病都可以通过肠镜检查出来。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哪些症状时我们需要做肠镜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什么情况下要做肠镜?脓血便:脓血便的含义是大便与血和黏液混在一起,与鲜血便附在大便表面有明显不同。一般出现脓血便多是由于右结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和细菌性痢疾引起,其中痢疾为急性病变,愈合后症状消失。结肠肿瘤和溃疡性结肠炎为慢性病变,脓血便经常出现。引起出现了慢性脓血便建议行肠镜检查。痔疮和肛裂引起的血便为鲜血变,偶尔直肠癌也会新鲜出血,应注意鉴别。
大便习惯改变:包括长期的便秘、或者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伴里急后重感、大便变细。
腹部包块:右结肠肿瘤容易出现腹部包块,一般能摸到包块的都到了晚期。
出现了腹痛、消瘦、贫血等症状,但已经排除了其他系统疾病也建议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由于经过人体自然腔道,属于微创操作,对人体伤害小,恢复快,大家不用太害怕,而且现在也有无痛肠镜可以选择。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曾经有很几个粉丝和病人跟我说完他的症状,如长期腹泻、不排便或者肚子老胀气等,我进一步询问后建议查肠镜,然后对方就会说:做肠镜的话我还问你干啥,直接做肠镜啥都知道了。说的我哑口无言,不说现在医生的水平如何,但是如果你想让医生仅凭问诊或者触诊等来看病是很难的,不要和以前的医疗比,以前是没有这样先进的医疗器械,这不只是方便医生,更重要的是给患者的疾病诊断与治疗带来巨大的帮助。
那么到底出现哪些情况应该查一查肠镜呢1、首先如果有便血就建议做肠镜,无论便血是多是少,即便你有痔疮,你高度怀疑是痔疮也建议做肠镜,一句经典的话:别把肠癌误当做痔疮。因为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的症状往简单的疾病上想。谁也不想自己会得癌症。还有就是大家谁也不愿意做肠镜,痛苦又尴尬,但是越是这样越该做一次肠镜。
2、大便变化要注意,无论是是从正常的大便变化为经常腹泻,还是经常便秘,或者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者是排便习惯的变化,比如说一天一次大便变化为一天几次排便,或者是每天排便时间的变化。这些种种的变化如果持续超过一两星期了,那就是要注意了,必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及早做个肠镜来排查一下很必要。
3、肚子痛肚子胀也要小心,尤其是常常在左下腹或者右下腹的位置出现隐痛的情况,还有就是肚子胀气,但是排气缺少,有些人如果在肚子上摸到鼓包更要注意,都建议做个肠镜查一查。
4、喝凉的,吃辛辣的就拉肚子,大便带粘液,大便性状变化,呈羊粪球样,不连续,大便变细变扁。
肠癌早期预防的要点- 首先就是强调病因预防,只有减少了致癌因素,才能有力减少肠癌发生。而肠癌的发生是和饮食中高脂、低纤维素以及吃红肉加工肉关系密切。所以现在多推崇进食高纤维食物来减少肠癌的发生风险,比如说蔬菜、水果及谷类。究其原因有这类食物可以调理肠道活动,影响胆汁代谢,改变肠道酸碱度等来减少致癌物质。此外果汁中有不少重要的维生素、矿物质等等,都是很必要的,比如说苹果或石榴。
- 饮食要有规律,从饮食的量、进食的时间、食物的种类与搭配都要有合理,该吃不该吃的要清楚,地中海饮食模式相对比较合理,对健康有帮助,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
- 由于肥胖与抽烟,喝酒与较少运动都是会增加肠癌的风险,所以说适时运动,该锻炼就得锻炼了。不是说要保持多么好的身材,但是尽量不要肥胖,此外作息规律别熬夜,减少抽烟与喝酒。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概述
肠镜检查是经肛门将肠镜循腔插至回盲部,从黏膜侧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佳选择,它是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电子结肠镜是目前诊断大肠疾病,特别是大肠癌及有关癌前疾病的首选仪器及黄金标准。
肠镜检查适应症1、原因不明的腹部不适、腹泻、腹痛、便血、黑便、大便检查潜血阳性、大便习惯改变、腹部包块、消瘦、贫血,怀疑有结肠、直肠、末段回肠病变者;
2、钡灌肠发现有肠腔有狭窄、溃疡、息肉、癌肿、憩室等病变,须取活检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者;
3、转移性腺癌,寻找原发病灶者;
4、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等病的诊断与随访;
5、做止血、息肉摘除等治疗;
6、大肠癌高危人群普查;
7、大肠癌及大肠息肉术后复查等;
8、长期便秘、长服口服泻剂治疗、排便困难者。
9、从来没作过肠镜检查的40岁以上者的健康体检。
肠镜检查前准备:1. 检查前一日携带肠镜申请单、交费单、肠道清洁药物、润滑止痛药物至内镜室预约。
2. 检查前一日中午进食半流质饮食,晚餐进食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藕粉等。
3. 检查前一日晚22:00开始服用肠道清洁药物,期间要足量饮水,若排出清水样大便表明肠道准备良好。
4. 检查当日禁食,可适量饮无色糖水(避免低血糖),中午11-12时停止饮水。
5. 检查时门诊患者需要携带医保卡或身份证,住院患者需要确认病历。
7. 特殊疾病患者需注意:
1) 高血压患者当日可服用高血压药物,但需要监测血压变化,尤其老年人。
2) 糖尿病患者建议不用降糖药物,需要备无色糖块以防低血糖发生,需要指血糖监测。
3) 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患者若需要活检或镜下手术建议停药1周。
4) 月经期禁止肠镜检查,患者请另行预约安排。
肠镜检查危害性1、普通肠镜检查的镜身比较粗糙,在进入患者肛门的时候会引起肛门疼痛,粗糙的镜身也会引起肠粘膜的损伤,使患者感觉疼痛。而且一般的肠镜检查部位比较浅,不能深入检查大肠内部病灶部位,这样就不能使检查医生更加全面得了解病情,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
2、检查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出血、肠穿孔。
3、肛管直肠急性期感染或有疼痛性病灶,如肛裂、肛周脓肿等,肠镜检查会是这个病症进一步加剧。
4、肠镜检查后,由于设备的消毒状况,导致交叉感染。
患者暂时不适合接受肠镜检查:1) 肛门、直肠在严重的化脓性炎病如肛周脓肿,或存在肛裂等疼痛性病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检查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起患者无法忍受的疼痛等情况;
2) 各种急性肠炎、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射性结肠炎,如细菌性痢疾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尤其暴发型者。因为在肠道炎症水肿、充血的情况下,肠壁组织薄、顺应性下降,容易发生肠穿孔;
3) 妇女妊娠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进行,妇女月经期一般不宜做检查以免发生上行性感染;
4) 腹膜炎、肠穿孔等情况下不宜进行检查以免加剧病情;
5) 腹腔内广泛粘连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肠腔狭窄导致进镜困难时不要强行继续检查以免发生粘连带、系膜或肠壁的撕裂;
6) 身体极度衰弱、高龄以及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史患者,导致对检查不能耐受者,必须慎重;
7) 小儿及精神病患者不宜施行检查,若非做不可,可考虑在麻醉下施行检查。
8)癌症晚期伴有腹腔内广泛转移者;
肠镜检查后的注意事项:1. 检查结束后需要观察30-60分钟,确认无异常方可离开。
2. 肠镜检查中有气体注入,检查后可能会有轻度腹胀、腹痛,不必紧张,可轻揉腹部,肛
门排气或排便后可以缓解。若出现剧烈腹痛,则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3. 未进行活检和内镜治疗的患者,检查结束后即可进清淡饮食。
4. 取活检和息肉摘除患者,术后可能有少量大便带血,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果出血较多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此类患者一般先进食少渣饮食,若大便无出血表现则可正常饮食。
5. 无痛肠镜检查后24小时不能开车及高空作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