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知道大便正常不正常?
我们基本上每天都排大便,但是又有多少人认认真真的看过自己的大便呢?虽然说大便是我们人体的分泌物,但是我们却可以从大便的正常不正常来看看我们人体是否健康,可以说,大便就是我们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你说你不会通过大便的异常看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那就一起跟我来学习一下如何通过异常的大便来了解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正常的大便一般正常人的大便都是一天一次、一天两次或者两天一次,而且大便的颜色一般都是黄色的,也是成型的,条带状,就像是熟了的香蕉一样,不太湿不太干。
当然了,这个排大便的次数以及颜色等是跟饮食存在很大关系的,比如我们食入的膳食纤维比较多,就是经常吃水果蔬菜,那么我们的大便可能会偏绿一些,而且排大便也比较快点,可能一天一次或者一天两次;如果我们食入的肉多些,那么就比较难消化,可能两天排一次大便,而大便的颜色可能深一些,偏褐色,这些都是正常的。还有如果我们食入了猪血、鸭血等食物,那么我们的大便会变成黑色,食入过多的火龙果,那么我们的大便就变成略带红色。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
什么样的大便才属于不正常?如果大便出现下面这些情况,那么这些大便就不是正常的了,说明身体存在问题了,大家不妨来对照一下:
1、大便又干又硬,三、四天才大便一次。这是因为肠道的蠕动功能减弱或者脾虚,从而造成大便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过长,使大便失去了水分,从而出现便秘。
2、大便稀拉,腹泻或者溏便。这是由于脾胃虚寒、消化不良或者肠道炎、肠癌等原因造成的。
3、大便的颜色改变。如果大便的颜色不是黄色或者黄褐色,那么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异常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红色的大便,这可能是直肠癌、肛裂或者痔疮出血引起的;②果酱色便,这可能是阿米巴痢疾或者肠套叠引起的;③黑色便,像柏油样,这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④白色或者灰白色便,这可能是胆道阻塞、阻塞性黄疸或者胰腺病引起的。
4、大便的性质改变。如果大便的颜色不是条带状,成形的,那么就说明大便不正常,常见以下几种情况:①粗棒状或者球状便,这往往是由于便秘引起的,小孩子也有可能是由巨结肠症引起的;②白色黏液便,这往往是有直肠炎或者肠痉挛引起的;③脓血便,这可能是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结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引起的;④鲜血便,这可能是有结肠癌、直肠息肉、肛裂或者痔疮引起的;⑤溏便,这往往是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引起的;⑥胨状便,这往往是由过敏性肠炎或者慢性痢疾引起的;⑦米泔样便,这往往是由霍乱、副霍乱引起的。
只要出现以上的这些症状中的其中一个,那么就说明大便不正常了。
当发现大便不正常时,那么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比如做大便常规检查、大便隐血试验、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等,明确病因,及时进行治疗。
其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以及进食一些过于生冷的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特别是上厕所时不要玩手机,以这样容易造成排便不畅,容易出现便秘。
最后,可以适当补充一下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或者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这样有健康的肠道才能有正常的大便。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怎样知道大便正常不正常?
我是小影大夫。大便是胃肠道的排泄物,大便异常,可以反应一定的胃肠道疾病。所以,关注大便性状的改变,其实也是关注我们胃肠道的健康。
正常的大便,应该是软黄的,表面没有血色。大便的颜色跟个人的饮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吃了猪血或者其他动物的凝固的血,红龙果等,都会出现大便变黑的情况,一定要注意去鉴别。
何为大便异常?
1.大便次数改变
正常人是一天一次大便,如果一天超过三次,那就是腹泻。一般的腹泻用药后不超过三天。如果一周大便少许三次,就是便秘。长期的腹泻和便秘,一定要去查下原因。结肠癌的表现可以为腹泻和便秘交替,特别是老人家,一定要关注下。另外,如果还合并体重下降,就严重怀疑有肿瘤的可能。
2.大便颜色
如果出现大便表面带有血迹或者变黑,一定要去医院看看。痔疮可以出现大便表面带血,结直肠癌也可以。如果大便变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比如胃溃疡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等。
3.大便稀烂
正常大便应该是成形、软的。如果每天都是稀烂样的改变,排完了还想排,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可能有慢性的炎症。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去看看消化科,做一个粪常规的检查,看看有没有潜血,有没有寄生虫等等。如果还是不放心,建议做个肠镜和胃镜检查。目前这两个检查,是看胃肠道最直观和最准确的检查了。
怎样知道大便正常不正常?
通过排便,看看你的肠道健康吗?
1.大便很干,经常便秘;
2.大便不成形,习惯性腹泻;
3.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4.大便细细弱弱;
5.排便过后总有便不净的感觉;
6.肠动力不足,蠕动慢,排便不规律;
7.明明没吃饭,也会觉得腹胀,或有打嗝,饭后则更加不适;
8.便血。
出现以上症状,你可能需要注意你的肠道了。
屁多也可能是肠道出了问题
人吃五谷杂粮,拉屎放屁再正常不过了。但如果放屁次数突然增多,也可能是预示着某些疾病。
1、胃肠菌群失调
如果放屁的次数增多,并且还出现了腹胀不消化等情况,说明胃肠的菌群已经出现了失调。一般正常情况下胃肠里边的正常菌群会帮助我们对食物进行消化分解,而一旦有益的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多消化功能就会下降,就会产生腹胀、放屁增多等情况。
2、结肠炎
如果腹痛还出现了放屁很臭,甚至是几天也不拉大便的情况,一定要小心结肠炎,因为结肠的炎症会导致我们的结直肠运输功能下降,大便会蓄积在结直肠里不容易排出,并且反复的吸收会让水分更加减少,大便会更加干燥。
3、直肠癌
如果中老年的患者出现了腹痛,放屁次数增多,甚至是放屁更臭,就一定要小心直肠癌,因为直肠癌在中老年里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
肠道问题会给身体带来哪些损害
1、营养不良
肠道不好,会影响体内所有营养物质的摄入,导致各种营养素的缺乏,甚至营养不良。
2、使皮肤粗糙、暗黄甚至长痘
肠道除了吸收营养,毒素也是通过肠道排出。如果肠道排毒不畅,这时机体就会寻求其他的排毒的方式。
比如从面部排毒,这会导致皮肤粗暗黄、长痘等皮肤问题,脸色十分难看,还会加重肝脏负担。
3、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肠道是我们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免疫细胞都在肠道。如果这道防线被破坏,我们的身体就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特别是老人,更易引发各种疾病。
4、长期肠道问题,引发肠癌
早期的肠道问题,可以很快治愈,但如果不重视,很可能导致情况恶化,甚至引发肠癌。
如何拥有健康肠道
1、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膳食纤维进入到肠道后,可以吸水膨胀,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排出粪便。膳食纤维分为两种:一种溶于水为可溶性膳食纤维;一种不溶于水,为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2、养成排便规律
定时上厕所,将体内毒素按时排出,养成排养成排便规律。
3、足量饮水
肠道内只有膳食纤维也不可以,如果没有摄入足量水分,膳食纤维会吸收肠道内水分,导致大便干结,更不易排出。所以,要想有好的排便效果,一定要足量饮水,每天至少1500-1700ml,不超过3000ml,温度与体温相近即可。
4、加强腹部锻炼,提高肠动力
肠道动力不足,会导致长期腹胀、无便意,特别是老人更应加强腹部练习,这会大大提高肠道蠕动的能力,方法如早起收腹跑步、快走,还可以专门做一些锻炼腹部的运动。
5、调节肠道菌群
保护肠道有益菌,尽量避免偏食、暴饮暴食、滥用抗生素药物、熬夜等因素,每日保证1斤蔬菜,半斤水果。
另外适当补充一些益生元,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可以促进益生菌繁殖,又叫低聚果糖,常见的食物比如大豆中的大豆低聚糖,对改善肠道菌群有很好的功效
我是小克大夫,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怎样知道大便正常不正常?
感谢邀请。大便是消化系统的排泄物,饮食物经胃消化后,下输到小肠,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后下注到大肠,大肠吸收剩余的养分和水分后变化为成型的粪便由肛门排除体外,就是大便。消化系统出现病变,可以通过大便的型、色、味和频次知晓疾病的证型和性质,排便是否异常是中医问诊中的重要内容:
1、大便干燥难解,多为热证、实证;大便稀薄多为虚证、寒证;大便粘腻多为脾虚有湿。老年人便秘、病后便秘和产妇便秘则多为虚证,不可误以为便秘就是实证。
2、颜色:排除饮食物的因素,正常的大便为黄色。颜色发黑,多为淤血,大便带血,多为脾不统血。痔疮也可能出现便血。
3、气味:大便会有便臭味,这是正常的。如大便腐臭难闻,则为胃肠实热。
4、痢疾:痢疾会便脓血。赤痢多为热证,白痢多为寒证,兼有赤白痢多为湿热。
5、频次:正常排便时间间隔规律,虽因个体体质不同间隔时间不一,但都是有规律的。如数日不解多为实热,一日数次多为虚寒。
一般情况下,大便不燥不溏,排便规律即为正常。
怎样知道大便正常不正常?
大便是人体消化道的排泄物,大便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消化系统的一些疾病。如何判断大便正常还是不正常?
大便的形成民以食为天。当人进食后,经过咀嚼及唾液淀粉酶对食物中淀粉分解后,食物进入食管,食道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通过胃壁肌肉的运动,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作用,食物变化成“食糜”状,再进入小肠。进入小肠后,胰腺分泌的碳酸盐中和胃酸,胆汁及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进一步分解食物,小肠将分解后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份吸收,剩余部分进入大肠,大肠进一步吸收剩余的营养物质,最后的剩余物进入直肠。当直肠的神经感到膨胀时,人体产生便意,排出废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便。
正常的大便为黄色软便,成形,大致为圆柱状,表面相对光滑。其成份主要是经消化后被吸收的食物残渣、纤维素、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的细菌、无机盐和水分等等。
正常成年人每日排出的大便量约为100至300克,排便次数为每天1到2次。
人的消化道
如何判断大便是否正常?大便的改变与食物、药物和病理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粪便的颜色与性状进行判断。
1.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多见于进食量少或者食物中缺乏纤维素;年老体弱,活动过少;直肠与肛门病变,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直肠炎等等;结肠肿瘤、肠粘连、肠梗阻等等 。
干结的粪便
2.大便次数增加,稀水样便:常见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大便次数增加,每天排便次数甚至高达数十次,而且大便呈稀水样。
3.黏液脓血便:正常情况下,人的粪便还有少许粘液,如粘液明显增多,甚至肉眼可见,多为粪便异常所致。粘液脓血便多见的疾病有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等。
4.柏油样便:粪便呈褐色或黑色,表面有光泽,质软。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如食道出血、胃出血。另外,服用活性炭、铁剂、枸橼酸铋钾也可以出现上述表现,但是大便隐血试验阴性。
柏油样便
5.米泔水样便:大便呈白色淘米水样,大便的量很多,而且含有粘液,只要建议霍乱、副霍乱患者。
6.灰白色样变:大便颜色变浅,呈灰白色,其原因为胆管梗阻,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或缺如,主要见于淤疸型肝炎、胆总管结石、12指肠壶腹癌、胰头癌等等。
大便灰白色
7.大便形状异常:多见于直肠、肛门疾病。如直肠癌、息肉、肛门狭窄等等。
8.其他情况:大便中带有鲜血,如与大便混为一起,多为结直肠癌。如大便表面带有鲜血,多为肛裂、痔疮所致。
大便虽为人体的排泄物,被视为垃圾,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大便的形状和组成,便的次数,了解人体的食物消化状况,判断消化脏器的功能,并协助对一些疾病的诊断。
怎样知道大便正常不正常?
你好,我是胃肠外科医生。其实大便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对机体的疾病有一定的反映,是最简单直观的辨别方法。如有一下情况,请及时到医院检查。
1、大便次数是否正常?一般情况下正常人每天排便次数不超过三次,如果大便次数增多,要考虑以下情况: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阿米巴性痢疾,食物中毒,溃疡性肠炎,大肠肿瘤等等可能。
2、大便有无出血?正常人大便是不会带血的,那有些患者出血性质为鲜血,多见于痔疮,肛裂等,有些为柏油样黑便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有些为粘液脓血便,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患者会出现。有些出血肉眼无法辨别,需要行粪便常规分析,可查出潜血阳性。
3、大便是否有形状改变?比如正常人一般都是比较软的大便,形状没有明显异常,那么如果大便变细或者有凹槽,那休息有没有痔疮或者是直肠癌的可能。
4、大便是否规律?一般正常人排便习惯和排便次数相对固定,但是如果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或者是经常大便次数增多等现象,与进一步查电子结肠镜检查。
所以,自己平时观察大便,如有异常,请及时到医院行相关检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