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小)附点的说法是不规范的?

1⃣️要想识谱(无论五线谱还是简谱),其音符时值是相同的,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记住以上等份,相邻之间,后面的音符时值总是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这就如同孩子学习组成分解:二可以分成一和一,四可以分成二和二⋯

2⃣️知道了音符时值的倍份划分,还要知道附点音符时值划分,记住一句话:附点音符是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如果见到一个四分音符后面出现一个附点,那么这个附点时值一定是八分音符时值,常见于一个小节中有两拍的2/4拍子,一旦出现附点,即说明第一个音要唱成一拍半,这个附点为八分音符时值,第二个音下方要加一杠表示为八分音时值、

3⃣️所谓小附点,就是在一拍(两个八分音符)中,出现的附点,记住了附点音符时值是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用小数点记录:前面音符0.75时值,后面音符0.25时值、所以后面音符下方见到的是两杠。

4⃣️如果在2/4拍号中出现两个附点,人们都叫做复附点,只要记住:附点音符是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所以前面附点为八分音符时值,第二个附点为十六分音符时值,由此第二拍音符下方要加上两杠。由此第一个音要唱1.75时值,第二个音符要唱0.25时值、

4⃣️特别在简谱教学中,由于方便通俗易懂,人们常习惯说成大附点,小附点,复附点、这也是用来区别于五线谱的附点名称,而在五线谱中不存在有大附点的说法,只能说成单附点,复附点、因为三拍子简谱可以写成丨5--丨,而在五线谱中只要写出一个空心二分音符,后面加一个附点(代表实心的四分音符。

⬇️看懂下方配图就懂了!

为什么说大(小)附点的说法是不规范的?

音符是乐谱中用来记录音的不同高低与时值长短的符号。

在简谱与五线谱这两种不同的记谱方式中,音符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

在简谱中,采用阿拉伯数字1~7的大小及数字上下方加点来表达音的高低;

用数字后边与下边的短线来表达音的时值长短。

在五线谱中,采用音符在五线谱表中位置的高低,来直观的表达音的高低;

以空/实心的符头、有无符干以及符尾数量的不同,来表达音的时值长短。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作附点。

带有附点的音符叫作符点音符。

加记一个点的音符,叫作单附点音符,

附点表示延长其原有音符时值的一半。

加记两个点的附点音符,称为复附点音符,

第二个点表示延长第一个点延长时值的一半。

由于从全音符、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到三十二分音符等,音符的种类繁多。

相应的,由附点音符构成的附点音符的种类,与音符的种类同样繁多。

而所谓的“大附点”,指的仅仅只是附点前是四分音符,附点后是八分音符的附点音符;

所谓的“小附点”,指的仅仅只是附点前是八分音符,附点后是十六分音符的附点音符。

由此可见,所谓的“大(小)附点”的说法,针对的仅仅只是音符所有种类中的两个特殊的个例,无法推广到音符的所有种类中。

譬如,附点前是二分音符,附点后是四分音符的附点音符,叫什么附点音符?

附点前是十六分音符,附点后是三十二分音符的附点音符,又叫什么附点音符……?

由此可见,所谓“大(小)附点”的说法,仅仅只适用于所有音符种类之中的两个特殊的个例 ,无法推广到音符的所有种类中。

因此,大(小)附点音符的这种命名规则不具备普遍性。

而且附点音符只有延长时值的长短不同,哪来什么“大/小”之分?

譬如,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时,一个四分附点音符延长1/2拍;

一个八分附点音符延长1/4拍。

何来大小一说?

由此可见,用“大/小”来表述附点音符,明显是用错了词语?亦或把“大/小”二字用错了地方?

只有以音符不同种类的名称来命名附点音符,才是附点音符的规范命名规则。

按照这样的命名规则,从全音符直至三十二分音符等的附点音符,分别都有其相对应的名称。

譬如,所谓的“大附点音符”,称为四分附点音符;

所谓的“小附点音符”,称为八分附点音符,等等。

这才是附点音符命名的规范规则。

综上所述,大小附点的说法,既不能正确的表述附点音符的特性,又不具备普遍性。

因此说,大(小)附点音符的说法是不规范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