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现在没有以前农村那种乐趣?

1⃣️那年月农村人的娱乐生活单调,没有广播收音机电视机,只有晚上纳凉或串门聊天打发时间,我们祖上老人喜欢唱戏曲,听说村上的老人就每天晚上过来,把瓢口朝下,用筷子敲打当司鼓,把左右邻居都引来听唱戏。

3⃣️我家有亲戚在邮电部门,送了个动圈喇叭过来,听老人们说,晚上全村的人都到我家院子里听广播(因为人家都没有),遗憾的是每晚九点钟广播就结束。太早了,回家睡不着,大家不肯散去,就比吹牛皮逗乐,每天都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4⃣️我们家二胡是祖传,那些年月由于年轻人没有玩的地方,连电灯都没有,那大家就聚在院内场地上,学拉二胡。他们模仿二胡尺寸自己制造土二胡,音色差,但是没有高档二胡相比较也就把自制的二胡当个宝,天天学习。以后村上有了文艺宣传队,这些半把手"琴师"都有了用武之地。文场乐队伴奏时几把二胡就调成52弦、26弦、63弦三重奏,农村文艺宣传队还四处演出小有名气。

5⃣️如今有网络,人人有手机,看不了的五花八门的知识,哪有时间与人闲聊,就连戏曲也没有几个人去欣赏,这些今非昔比的变化都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性。

谢谢!

为什么农村现在没有以前农村那种乐趣?

以前是一个大院子,所有人家都是大门朝内,尽管也有鸡毛蒜皮的纷争,更多的是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和谐友善,孩子们可以东家串西家。彼此以哥姐兄妹、婶婶婆婆互称,像一个大家庭般其乐融融,快乐开心。

后来,大门朝外开,邻里之间背对背,鸡毛蒜皮的事没有少,但是没有了互帮互助,基本上没有交流,属于收工后各回各家,孩子们也只能在自己家玩耍。关系开始变得淡漠,各扫门前雪,点头之交而已。

再后来,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外出打工,各奔前程。从一个大院出来的,安家却说不定各在不同的城市,从此陌路,一辈子不再有交集,老死不相往来,独自悲欢离合!即使住在一个小区同一层楼,对门姓啥名谁互不关心,开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新时代。

为什么农村现在没有以前农村那种乐趣?

谢谢邀请!为什么农村现在没有以前的农村那种乐趣!题主对农村观察很仔细。现在的农村的确没有以前那种乐趣。其原因应该与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一定的关系。

在没有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生产队是以队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农忙时晚上还要加工劳动。所以村民们基本上是白天在一起,有时晚上也会在一起。劳累了说说笑话,讲讲故事,一天就过去了,劳累也随着笑声而消失了很多。

我在农村生产队时,大队还组织了文艺宣传队,白天劳动,晚上集中到大队部排练文艺节目,每年年终都会以区为单位进行汇演。然后就在村里向社员演出。主要还是那个 时候没有电视、没有其它娱乐活动。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后,劳动以家为单位,各自只管耕种自己的责任田,尽管还是一个生队,但是在劳动安排上有先有后,很难走到一起劳动,所以曾经一起劳动的乐趣也就很少了。

为什么农村现在没有以前农村那种乐趣?

原因很明显,富了。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点灯靠油,犁地靠牛,愉乐靠诌。大家辛苦一天,夜晚清闲了就聚在一起说瞎话儿。小时候很流行的顺口溜是:瞎话儿瞎话儿,一肚子两肋巴儿。你的瞎话儿成捆儿,我的瞎话儿成本儿。什么白蛇传呀,十二寡妇征西呀,伍子胥临潼斗宝呀,狐仙闹书馆呀,都在瞎话儿之列。六十年代中期,瞎话儿不让说了,说瞎话儿的人破“四旧”立“四新”,参加了宣传队。每到晚上,宣传队的人手提马灯,照着本本唱歌唱戏,唱得最多的是歌曲《老两口学毛选》、豫剧《歌唱老三篇》。虽然缺吃少穿,但每天晚上都很快乐。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杂院換成了独门独户,家家楼房院墙高,家里有电视机、录像机、DVD、电脑、手机、音箱等愉乐用品,人与人之间接触少了,大家都在享受私密空间,以前说瞎话儿的盛况不复存在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员逐渐减少,年轻人外出打工、经商、上学占比很大。这些因素也导致农村缺少气氛。不得不说,无论多少原因,农民富了是主要原因。我们想想,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尚难得证,谁还去听瞎话儿?电视台那么多综艺频道,再提着马灯唱歌谁听?有一利就有一弊,有些东西失去了还会想念

为什么农村现在没有以前农村那种乐趣?

为什么农村现在没有以前农村那种乐趣?六,七,八十年代,集体道路时,每逢农闲,或是年节都由生产大队和小队,组织一些文艺骨干,演出节目,人们喜欢的地方戏,有时对先进事物和人物,编成节目,进行宣传,老百姓都喜闻乐见,丰富了当时的文艺生活,特别到了年节,本地的大秧歌,地方上的剧团,都纷纷演出,大秧歌更是挨门挨户拜年,任落一屯,不落一门,各家为了喜庆,准备了烟茶,冻梨招待,大户人家大秧歌放个场,主人还有赏钱,欢乐气忿,可想而知,可如今,人们的文娱生活改变了,电视机,手机,电脑,各种电子产品,占据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楼下老太太八十多岁,每天抱着手机玩,连电视都懒得看,咱就别说年青人了,如今又赶上疫情,两三年不过劲,人们更不能聚集,连办婚事都得推迟,所以说倍感无聊,没关系,疫情总会被战胜,战胜‘病魔!

为什么农村现在没有以前农村那种乐趣?

在今日头条谈论农村问题已无展现阅读量,是因为有些提问老生常谈已过时,大家说累了早已失去兴趣。

在五六七十年代,农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窝在村子里,起早贪夜种地修路挖水库挣工分,那时候的人思想单纯容易满足,闹洞房看电影是最快乐的事,逢年过节杀猪宰羊吃顿肉,就会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所以,知足者常乐健康长寿,现在老龄化社会活着的就是这些寿星。

现在的农村留下都是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另外还有些贫困户,一是为子孙教育医疗前途焦虑,另为自己生病烦忧,二是院子里别人开着小车回家攀比炫富,自己扛着锄头卷起裤脚去挖土,又岂有乐趣而言。

另外最重要的以前的人互相关心爱护互帮互学无私心,现在的人叫化子烤火往胯里扒,一切向钱看自私自利各顾各。三观不正,岂有乐趣和幸福而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