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的王八壳子“南部14式”手枪,真的烂到用它自杀都死不了吗?
在二战时期的日本同德国一样都是法西斯轴心国,当然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也在当时属于世界一流水平,特别是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其海军装备的舰艇之先进、庞大,可以称得上是亚洲第一海军。
不过日本在二战时期的陆军装备,与当时的欧美国家相比那要逊色许多,不管是坦克、装甲车、火炮、机枪、手枪、步枪,都与当时欧美国家的主战装备毫无可比性。在轻重机枪方面,日军采用弹板供弹的92式重机枪、采用弹仓供弹的歪把子轻机枪,可谓是“异类中的异类”。
而今天咱们的主角是,日本在二战时期说大量装备军队的制式手枪“南部14式”手枪,也是咱们所俗称的日军“王八盒子”手枪。1925年开始批量生产的“南部14式”手枪正式装备日本陆军部队,开始成为日本将校级军官的制式装备。二战时,侵华日军的许多中高级军官就大量装备了“南部14式”手枪,因为日军给当时中国人民带来了惨无人道的伤害,再加上这款枪枪套的外形,所以中国军民把它称之为“王八盒子”手枪,意思就是“乌龟王八”才使用的手枪。“南部14式”手枪由于枪管瞄准长、枪身与握把之间的倾斜角度合理,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实际射击时的需求,再加上可根据实际瞄准需求而调整的可调试瞄准望山,这也造就了“南部14式”在世界的手枪行例里,其射击精度名列前茅。
不过,早期型号的“王八盒子”也可谓是问题颇多,穿透力弱、击发撞针极易折断、易走火等问题,让早期型号的日本“王八盒子”,的确称不上是一款可以正常实战的制式手枪。在二战时期,我国许多抗日军民,都非常渴望能够缴获一把日军的“王八盒子”手枪,其一的目的就是缴获就必须要打死一名日本鬼子,这对当时我国的抗日军民有着极大的荣誉感。其二的目的,就是我国当时的抗日军民条件非常简陋,甚至许多人只能够拿上大刀与“红缨枪”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抗争,所以能够缴获一把“王八盒子”,这样也能够更好的抗击日军。 不过,二战时装备稍微有一点满足的中国士兵,他们是绝对不会选择使用一款随时都可能卡壳、或是撞针折断无法激发,甚至随时走火的“王八盒子”进行作战的。如果使用这样一款问题极多的手枪与日军交战,无疑已经丢了半条命的选择了。
所以如果稍微有选择的中国士兵,都会选择性能更加优越的德国造的“驳壳枪”,或是这款枪的中国仿制型号进行与日军交战。 说到日本“南部14式”手枪,很可能连用它自杀都会失败,这也不是说说而已。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日本士兵使用“南部14式”手枪进行自杀,第一枪遭遇卡壳、第二枪走火打到腿,在第三枪准备结束痛苦的时候击发撞针折断,那你们说冤不冤呢?
可能以上所说的这种情况极少,甚至有很大的夸张性,但也侧面反应了“南部14式”的确是一款故障率极高,并且根本不能用于正常作战的“鸡肋手枪”!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二战时期,日本的王八壳子“南部14式”手枪,真的烂到用它自杀都死不了吗?
没那么夸张
南部14的主要吐槽点在击针上,主要问题是日本当时的冶金技术问题
一个是它采用了平移式击针,这种击针击发子弹的力主要来自于击针簧。而由于日本当时冶金不好,这批击针簧容易出现击发无力的状态,特别是在天冷的时候这个情况时有发生。所以会出现击针只是在弹尾后边锤个印子,但无法击发的情况。
但这种情况并不普遍,至少南部14的收藏圈子虽然有说这个问题,但没传说中的那么夸张。
而后来的南部94用的是击锤式,所以就没这个毛病。
另外就是它的击针顶端在击发子弹后容易断裂,这同样是冶金问题,甚至日本军官得备着一根击针。不过如果是要自杀的话... 击针断了,人也死了,这不是问题...
另外8x22mm南部手枪弹的动能虽然相比9mm帕弹,762托卡列夫,.45ACP那种动不动500焦的手枪弹而言偏弱,但动能依旧有340多焦,(64小砸炮只有220焦耳)。自杀足够用了...
二战时期,日本的王八壳子“南部14式”手枪,真的烂到用它自杀都死不了吗?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众所周知,南部十四式手枪是二战时期日军的制式手枪,现在之所以很多人都说此枪连自杀都死不了,是因为它的性能实在是太差。当时各国几乎都有一款令人引以为荣的手枪,如德国的鲁格P08、美国的勃朗宁,就连军工业落后的中国,也有驳壳枪这款明星武器,日本则将南部十四式手枪视为珍宝。
南部十四式手枪是1925年由设计师南部祺次郎根据南部陆式手枪改进而成,它的外形跟德国鲁格P08手枪极.其相似。抗战时期,中国军民对日本侵略者及其憎恨,日军的南部十四式手枪自然也给中国军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此枪在皮套设计上,采用了圆形凸鼓面硬壳造型样式,远远看去特别像乌龟盖子,所以中国军民就称之为“王八盒子”。早期的王八盒子手枪毛病非常多,特别是击针的设计,有着严重的缺陷,由于击针的硬度不够而且比较脆弱,以至于此枪在实战中经常出现撞针折断或击发无力的致命问题,特别是在低温严寒地区,击针上涂抹了润滑油粘稠度变高,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在1932年,日本终于将王八盒子的击针问题解决,此枪又出现了卡壳和走火的现象。其实,最令日军难以接受的是南部手枪弹匣脱落的问题,该枪整体设计模仿鲁格P08手枪,而鲁格手枪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单手退出弹匣,而南部手枪的弹匣扣在鲁格手枪之下,这样一来使用者在设计时很容易按到弹匣扣,从而导致弹匣掉落。当然,王八盒子手枪虽然有很多缺陷,但是它的射击还是非常稳定的。二战时期,日本的王八壳子“南部14式”手枪,真的烂到用它自杀都死不了吗?
在抗战电影中,经常能够看到日军军官使用一种名为“王八盒子”的自动手枪,其实这个手枪的学名为“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它是侵华日军军官的一件标志性装备。
而这种手枪之所以会有王八盒子之称,是因为日本人为这种手枪配备专门的皮质手枪套,这种手枪套的外形就很像中国老百姓口中所说的“王八”,再加上中国人对于日军的仇恨与憎恶,王八盒子的俗称由此而来。
王八盒子
自1927年开始,“王八盒子”成为了日本军方的定制式手枪,一直使用到了1945年,据统计,日军装备这种手枪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7万只。然而,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据说日本军人自己都不愿意使用“王八盒子”自杀,只因为这种手枪的性能实在是太烂了,根本无法达到自杀的目的。这种战场上如此常见的王八盒子,究竟有多烂,竟然让日军自己都如此嫌弃?
手枪枪套
早在1904年,日本军官南部骐次郎成功研制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款自动手枪,并取名为南部式手枪,它是南部十四年式的前身。研制初期,虽然这款自动手枪与鲁格P08的外形极为相似,但是在设计上却存在着严重缺陷。
据说,当时第一批使用的南部手枪,根本无法实现连续射击,所以,南部手枪一直没有成为日军的主力装备。10年以后,由于一战爆发,日军急需一把能够参与实战的自动手枪;1925年,日军在原来南部手枪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加工,因为这一年为日本大正14年,所以这把手枪被命名为“南部14年式”。
德P80与南部14式对比
1927年,南部14式手枪成为了日军制式手枪,陆军、装甲兵海军、空军各个部队各个阶层,都配备了这种日军制式武器。能够成为制式装备,当然不可能没有优点,其实,这把战斗手枪的威力是非常客观的,由于使用的是8mm的子弹,再加上指向设计的精度非常高,凡是被这把手枪击中的人员,一旦没有任何防护物,通常情况下非死即伤。
但是,这些不多的优点,难以弥补这把自动手枪的缺点。由于南部14式手枪的撞针设计存在缺陷,这让这把手枪无法在我国东北等寒冷地区作战时使用,甚至于有些日军要专门配备一个备用撞针在自己的“王八”枪套里,这自然让不少手枪设计师感到滑稽可笑。
南部十四式收藏品
除此之外,由于这把自动手枪的设计结构复杂,所以,需要非常精细的保养,如若保养不得当,就会导致子弹卡壳,第2发子弹子弹难以上膛,无法实现连续射击。
据说就是因为这种原因,二战时期,有些日军军官失败切腹后,本打算用这部手枪彻底结束生命,却不料出现了枪卡壳的尴尬情况,导致自杀失败。后来,有些自杀的日军军官索性不再使用这种手枪自杀,而这也并非谣传,而是日本人亲口述说的。由此看来,日军所配备的这款手枪虽然并非一无是处,更没有夸张到一发子弹打不出,无法自杀的地步,但是总体而言,依然是一个失败的武器。
二战时期,日本的王八壳子“南部14式”手枪,真的烂到用它自杀都死不了吗?
这是一种极其愚昧的说法,起源在于中文网络一些缺乏基本常识而又莫名自大且不负责任的军事作者。
无厘头的挖苦侵略者的弱小实质上是在矮化我们自己,竟被如此愚昧弱小的国家打得几乎亡国灭种。
建议你在头条搜索一位叫‘牛戈’的作者,他已写了很多辟谣文章。
二战时期,日本的王八壳子“南部14式”手枪,真的烂到用它自杀都死不了吗?
(综合性能差劲的南部手枪)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 | 赛文
今天给大家介绍了一把当时连用来自杀都无法保证的手枪,即便是我们的中国游击队缴获了这把手枪都十分嫌弃。他就是日本的南部十四式手枪,这把手枪是二战时期日军的制式手枪,和德国的鲁格P08十分相像,而且和鲁格P08一样在军人的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但唯一不像似的就是两把手枪的性能差太多了。
(德国鲁格P08手枪,可以说是手枪中的艺术品了)
作为二战德军的制式手枪,鲁格P08可以说是最为经典的一把手枪,被誉为手枪里的贵族,堪称手枪里的“劳力士”,而且它的后坐力柔和,射击时也十分容易掌控,射击精度也相对其他手枪来说比较高,更重要的是这把手枪几乎没有出现过卡壳的现象,这些都得益于德国设计精细的结构和高湛的工艺。
(仿制鲁格手枪的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枪,在各方面的性能上都很差劲)
但是反观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枪,虽然从握把角度、枪管、扳机等外观比较接近以外,其他的方面只是拙劣的仿制而已。首先南部十四式手枪使用的是8毫米子弹,在近距离上杀伤威力还是很客观的,但是该枪的子弹初速却仅有320m/s,动能也只有338焦耳,所以一旦双方距离偏远的时候该枪的杀伤穿透力就非常的弱了,据说连稍微硬一点的木板门也无法击穿。
(南部十四式手枪和鲁格P08的外观十分相像)
据说有些游击队战士在身上盖上了5层棉被,就能抵挡住南部手枪的射击了,而且此枪十分容易卡壳,有些时候想用来自杀都没有机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中国游击队缴获到南部十四式都十分嫌弃,只要有其他武器将就,也绝不用南部手枪实战。再加上南部十四式手枪使用的是8毫米子弹,和毛瑟等手枪子弹不通用也是这把南部手枪被嫌弃的理由之一。
(即便是性能再差劲,但南部手枪在日本军人心中的地位依然很高)
还要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南部十四式手枪的弹匣解脱钮的位置十分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在射击时按到弹匣的解脱钮,打着打着弹匣就意外脱落了。除此以外还有走火问题,南部手枪在弹匣退出以后,枪里还有一发子弹,如果此时没有使用手动保险,或者发生操作失误和剧烈震动的情况下,这发子弹就非常容易发生走火。
南部十四式手枪可以说是二战中质量最差的手枪之一了,而经典的鲁格P08手枪在二战时期,美国兵豁出命都想缴获一两支,因为一支鲁格P08手枪在美国的售价都超过了一百美元,而南部十四式手枪却连我们的游击队都十分嫌弃的手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