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现代人都不修族谱、家谱了?
应"悟空小秘书"邀答!
为什么有些现代人都不修族谱,家谱了?
1⃣️封建时代教化的是天地君亲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逆来顺受,现在西方文化进来了,人们逐渐不适应这些传统习惯。但南北地区还有差别,南方才子多,出人才多,教育先于北方。南方人注重修家族谱的还是普遍多的,特别祖上出了大人物,是本族的骄傲,而且这个族群后代的人才也是辈出的,一般几代人后就修一次族谱。
2⃣️有些小姓氏家族,先人也没什么炫耀的资本,后人早把以前的族谱弄丢了,无从修谱。
3⃣️现代人很现实,学习工作生活都很紧张,外出工作,没有时间与老家族人会聚,这些族规都淡了。
儿时听大人讲的话还记忆犹新,过去都是讲究的"穷亲烂族,晦气本家",这个族里有谁最穷,大家都要帮衬,没有草烧饭,任意去哪家草垛上拔草,没人吱声、没有磨糁儿煮不成稀粥,拿瓢儿到你缸中盛没人敢反、一次我家煮了一锅芋头,全家还没动口,这晦气本家招呼也不打取走了三分之一,一边挑拣还自言自语:我就喜欢吃个芋头芽子,一家人吃不饱晚饭还没一个吭声,因为他是上几辈门房叔子。
想想过去的家族团结心,现代人是做不到的。现代这种家族观念淡化了,对修家族谱自然是不积极的。
4⃣️过去一个族有祠堂,家里有祖先牌位,在圣柜上一供就是七八代几十个牌位,现在人家只有个式样,也就是爷爷辈向上就远了,这家族观念也就淡薄了,对于族谱也就不重视了。
谢谢你的阅读🙏!
为什么有些现代人都不修族谱、家谱了?
大家好,我是广州何龑。欢迎关注!
话说“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家谱存在一定的意义。
修家谱,我觉得南方与北方所重视的程度不一样。北方地区的家族很少有家谱存在,而南方地区相对普遍都有家谱,而且会在到某一年度的时候,进行修家谱。
来过南方旅游的朋友,都应该看到有大量各种姓氏祠堂。有祠堂,就供奉有一个家族的族谱。
其实,并非现在人的不修族谱;而是修族谱也是有一个时间来修的。一般修族谱,是三十年左右重新编撰。
为什么会是三十年修一次族谱呢?因为这个时间段,可以把家族的两代人衔接起来,三十年也是一代人成长的时间。
那么,修族谱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发扬孝悌
古有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牒尚有遗风;谱牒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古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们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根本。
第二、家族的延续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族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后人可以到了解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每个人的生卒年月与婚姻状况,以及本家族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
第三、寻根留本凝聚血亲
古人云:“谱牒身之本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族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有了谱书就能够追根溯源。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是人之本,若连一个名字都没留在世上,若干年后自己的子孙连先祖是谁都不知道,岂不是天大的憾事。
古人曰:“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这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埋葬有他的祖先。因此,族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根本意义上的“身份证”。
第四、治家齐国传承历史
”治国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教育出众多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好的祖训家规能弥补现代教育只重知识才能却忽视品德的不足,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谱正有着这样的功能。
回到问题,为什么许多人不修族谱了?
我认为提问者可能还是个年轻人,没有怎么见过修族谱。因为这个一般要三十年修一次谱。还有就是提问者没有关注到为修族谱默默在奉献的人。我相信每个姓氏家族都有自己的宗亲协会,修族谱事宜都是宗亲协会在操办。
好了,以上就是鄙人的浅见,如有不同见解的朋友,可以留言讨论。
为什么有些现代人都不修族谱、家谱了?
现代人为何不修家谱了,有4个主要原因
现代人为何不修家谱了?其实,这个问题也不一定全对,现在大兴家谱和宗祠的人家大有人在。而不修家谱的人家,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已经普遍放开,年轻人祖先的认同感已经没有那么强烈,农村宗族制度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冲击下变得非常脆弱。
现代社会是开放社会,年轻人越来越倡导自我,倡导自由。年轻人离开家门之后,能记得住的也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年轻人要的当下的幸福快乐,要的是未来的美好,对于过去他们很少提及。对于自己列祖列宗的历史,他们似乎不感兴趣,90后、00后对修家谱失去了兴趣,导致了文化断层、认识断层,自然很少有人修家谱了。
二是现代人能够选择生活的地域非常宽广,导致宗族关系、亲缘关系逐渐淡薄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能自主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不用再融入原来的社会之中。在农村,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有条件的人家都进城买了房,有些人家跟随子女去了外省,去了国外。一个家族的关系,再亲密的关系也会随着时间和距离的远隔而变得淡漠,三代人以后,孩子便不会对老家故土有亲情,有任何怀念。孩子出生的环境决定了他对环境的感情,三代以后的子孙自然不会去想起故乡的一切,因为离他们太遥远。要让子孙修家谱,三代以内的爷爷奶奶都还见得着,自然没有必要修家谱。
三是现代人注重当前眼下,注重对子孙的现实福报而不是冷冰冰的记录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很多人生活在压力之中,为每天的开销而四处奔走。他们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解决当下的困难,如何将子女养大,如何买上房子过上幸福生活。人一闭眼之后,百年之后的事情终归于虚无,家谱上的名字也最终不过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名字而已。几代人过后,当子孙拿着这些名字看时,也不过是冷冰冰的没有温度的名字。
现代人想得最多的是能在有生之年多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他们希望能给子孙留下一点产业,能给子孙留下几处房产,能给子孙修建一所学校,或者给家族做点好事。这样一来,百年之后当人们想起他时,自然从他留下的东西想起他的存在。
四是一些家庭几代人后全是女孩,家族没有男丁因此不再续家谱
一些家族由于几代人后没有男娃,家族血脉没有后人传承,因此便不再续修家谱。这样的情况在当今社会也比较普遍,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修家谱有没有必要?家谱作为家族历史的承载,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让后代子孙明白自己来源何处,自己前几代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家谱里记录的一些历史事件还能够佐证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真相。家谱对凝聚一个家族、一个村庄的人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是出于特殊情况,中国人一般都是乐于续修家谱的。
为什么有些现代人都不修族谱、家谱了?
一个是上头不推荐,另外一个是大环境已经不需要了!从大了方面看,为啥上头不愿意你搞这些呢?因为你宗族势力越强,上头越不好开展工作,比如征块地,碰到个把钉子舍得大出血,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如果出现一群钉子,那么事情根本就搞不下去。一个团结的私人群体是不利于上头的。像这种修族谱家谱的事往大了看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别指望会得到支持,虽然不会明着说,但是现实就是这么一回事,比如经费肯定是批不到的,募集的话肯定也是不容易的。
其次,长期的环境影响,由于商业化的发展,现代人被各种各样的利己思想腐蚀,他们只会想自己能得到的那部分(并且惦记别人应得到的那部分),从来也没有想别人也是这么想的, 亲爹亲爷都顾不上,亲兄弟打个头破血流老死不相往来的比比皆是,更加没人会去管死人的事。现代人已经淡化了亲情,再淡化宗族之情也就顺理成章,没人会再去重视。
当然呢,现在已经有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已经觉悟了,他们也想着去把这件事搞起来,以拯救这已经变了人味的世界,只可惜有心做事的人没能力,有能力做事的人已经被伤透了心远离家乡去往其他城市成为当地的新拓荒者……
为什么有些现代人都不修族谱、家谱了?
关键是没有用。莫言讲话了;我只负责我生的和生我的人。你说,记得祖宗十八代有用吗?美国建国才二三百年,没有祖宗,照样世界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你家谱修的再好再全,你要是贫穷,依旧没人看得起你。
为什么有些现代人都不修族谱、家谱了?
现代人不是不修族谱和家谱,而是对家族的观念淡化了,修族谱和家谱比较困难。现在年轻人不懂什么是族谱和家谱,老年人也很少提起,尤其是父辈那一代,很多人外出打工,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现在我们取名都不带字辈,尤其是我们80后这一代,基本看不到字辈的影子。当然,不是每个地方都这样,但是我读书的时候,基本是不加字辈的。
首先我要说明一下,我是四川人,我的先祖由“湖广填四川”移民到四川的。祖先系湖南省永州府陵零县归德乡得腾里,地名香山居住。于康熙39—45年,陆续迁入到四川岳池县西关乡、洞城沟、干板桥、百家沟、涂家沟、黄龙沟、彭家、顾县、石马山、罗家沟等地居住。有40个字辈分别为:世大荣昌一,光宗尚志元。维学能有继,存心可振先。永泰承华章,祖盛万代康。科名登金榜,通达瑞星望。
其实,我也是今年才知道自己的祖籍在湖南永州,以前以为在湖北麻城。因为近年在修族谱,所以从我二叔哪里了解到了家族的字辈和自己祖先的所在地,且非常详细。其实,我们年轻人想在很多东西都不懂。尤其是字辈,听老一辈的说过,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父辈那一代取名都在名字的中间加上一个字辈,且都是三个字。而到了我们80后这一代,父母给我们取名就没有加字辈了,所以我们下一代也没有加字辈。所以,在我们的观念当中自己能记住就好,加不加无所谓。
由于我爱好历史,所以对这方面也有了解。当然,我也希望能修族谱和家谱,且家族庞大,也许过了四代或者五代就散了,现在家族成员都到城市里面购房,不像以前居住在一个屋檐下。我觉得修族谱和家谱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某一个人修族谱是不行的,还是要动员家族成员来做这件事情。但是,现在的年轻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家谱和族谱,所以也不会放在心上。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修族谱到底有什么用,所以修族谱很困难。其实人生在世,要想流芳百世估计也就在族谱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几代人过后,其实没有几个人记得。所以,修族谱有利于家族传承,这也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传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