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活用电用220V的电压,而不是用36V的更加安全的电压?

应"首页"邀答!

为什么生活用电用220V的电压而不是用36V的更加安全的电压?

中学老师讲过,你不理解电的原理就用自来水厂输送用水来想,电压的高低就是水塔的高低,放水量大小就是要水塔高水管粗(等于电压高电线粗),水塔高压力就大,水流速就快,一定时间内放出的水量就大。如果水塔低压力小要想放的水多只能用粗水管,这一来多耗成本了。如果高压输电,可减少线径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

高压输电就充分利用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一次侧输入高压,二次侧得到低压大电流。

⬇️如电焊机我国地源辽阔,人口多,用电多,用小小的线就能解决居民几十安培的用电量,几千瓦的用电设备也不受影响,这都是220V比36V输电多的优点。

电压乘以电流等于功率,由此,你想功率大又要求线径细,那只有提高电压,你认为220V没有36V安全,这就是矛盾,不可让你都兼得,现在有了漏保和空气开关,只要标准安装是很安全的。中国固定了220V和380V民用工用,所有的用电设备都是按这个电压设计制造的,中国人用习惯了这电压,感觉还是很好的。

谢谢你的阅读🙏!

为什么生活用电用220V的电压,而不是用36V的更加安全的电压?

家庭用电采用36V供电确实是比较安全的电压,一般情况下触电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只有在高空等其它有可能导致二次伤害的特殊环境下才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每年发生220V触电危险事故不少,但是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主要原因是电压低,线路电流就会非常大!需要很粗的导线!造价成本很高,划不来!

电压低、电流大、造价成本高

由P=UI可知,负载的功率一定时,负载的电压与电流成反比,电压越小,其电流就越大!由220V/36V≈6.1,可知相同负载的情况下导线的电流为原来的6倍以上!再根据导线的损耗功率P=I²R,可知,若导线电阻不变,导线消耗的功率为原来的36倍以上!导线的压降U=IR,可知导线的压降为原来的6倍以上!会导致设备端供电不足,因此必须将导线加粗!

举例:比如家庭用电器总功率约8000W

220V供电时,其总电流约I=8000W/220V≈36A,使用6方的铜线即可以解决。但是,若采用36V供电,8000W功率的电器其总电流约I=8000W/36V≈222A,需约70方的铜导线,光导线的成本就是原来的十几倍!由于导线很粗,拉线、布线难度大,人工、装修成本高!100平的房子原来布线装修只需要小几万元左右,如今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估计装修成本比房价还高!再加上导线非常粗,占空间大,很不美观!

导线功率损耗大

导线的功率P=I²R,导线电阻R一定时,导线的功率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增大6倍,功率损耗就为原来的36倍!若想通过改变导线电阻来减小损耗,导线电阻需为原来1/36,所以导线的横截面积必须为原来的36倍!比如原来只需要4方线,如今需要144方的导线!光导线估计都买不起,更别提布线成本了!

总结:采用36V低压供电虽然减少了触电的危险,但是布线成本提高了几十倍以上,功率损耗也大,非常不划算!很多国家都采用110V左右电压供电,比如美国、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等,甚至中国台湾也是采用110V供电,110V电压相对来说触电危害小一些!采用110V供电,导线增加一倍倒是可以接受,但是采用36V供电,电压缩小6倍以上,就很不划算了,况且如今家庭布线都有漏电保护开关,当人发生触电危险时,漏电保护装置会跳闸保护触电者的安全,所以一定要按照安全用电规范装修,加漏电保护装置、接地保护装置等,降低触电危险。

以上是本人的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为什么生活用电用220V的电压,而不是用36V的更加安全的电压?

我们国家规定居民用电220ⅴ,50HZ。所以相应的家用电器都是220V,如冰箱,单相空调,电视,电脑,照明,等等大小用电器都220V,除工业用电设备380V。但在潮湿与密闭空间使用照明或电动工具等使用安全电压36Ⅴ及以下电压。这是规定在特定环境易发生触电事故下使用的安全低电压用电电器。

安全电压是指人体直接接触而不会发生触电危险的最低要求电压。国家规定安全电压为36v,也就是说高于36ⅴ电压直接接触有触电危险。

如家里用36Ⅴ供电,根据功率P=电压Uⅹ电流Ⅰ,一千瓦空调电流Ⅰ=P÷36=1000÷36=27.8A,1.5KW电流41.7A。一个小家庭用电量按5KW算,电流27.8ⅹ5=139A。220V供电5KW电流为22.5A。根据电流选配电铜电线36ⅴ用电器要比220ⅴ用电器大好多倍。36V5KW电流139A,选用主线为35平一50平方,而220V5KW只要主线6平一10平方就安全了。从总闸配电要求及每组单线控制回路,低压电36Ⅴ比220V用电安装线路成本就高好多倍。

220V生活用电,在居民家配电箱安装相适应的单相漏保开关,且用电器接上接地保护线。使用漏电系数30mA动作时间0.1秒的漏保十接地保护,这样双重保护完全确保触电安全!所以不能说220不安全,只要按安全要求布线安全使用,也完全可以确保用电安全。

综合上述,220V生活用电在正确布线完全可以确保用电安全。36V低压用电只是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的小功率用电,如煤矿照明,制水机水泵36V24V等等。低压用电器在大功率情况下,电流也比较大,电线电耗也大,不节能,成本也大。更何况电器生产厂家生产36ⅴ大功率用电器成本也大,有的还可能做不到大功率。所以说36V安全电压也不是完全适应用户,及大功率36Ⅴ电器也不完全安全!

为什么生活用电用220V的电压,而不是用36V的更加安全的电压?

P=UI,1000W=220V✖️4.55A=36V✖️27.8A,同样1000瓦功率,220V只要4.55A,36V要27.8A,电流差6倍多,220V只要用1平方毫米铜电线,36V就要6平方毫米铜线,1平方铜电线1元一米,6平方铜电线6元一米,这只是线价格,线管和人工都不一样,重点是中国是缺铜的国家,用低压供电造成国际铜价大涨,很多家庭会有用电难。

为什么生活用电用220V的电压,而不是用36V的更加安全的电压?

根据P=UI,P是功率,电压低,那么电流就大,电流大就需要更粗的电线,粗的电线就更贵。不仅如此,传输损耗也会大,也就是说发热量就大,所以日本本土用100V的电压,他们的电线是很粗的,损耗也很大。但无奈人家有钱任性,100V触电时受到伤害要更小。

为什么生活用电用220V的电压,而不是用36V的更加安全的电压?

如用36V电压,得要多粗的线,多大的电力损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