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对肾的伤害有多大?
肾脏的损害是高血压主要的靶器官损害之一。持续的高血压状态,会造成肾小球前动脉阻力持续增高,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处于高灌注、高滤过和高跨膜压的状态,最终会影响肾脏固有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生物学功能,导致肾单位的损伤,出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持续的损害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是尿毒症的发生。高血压状态下的肾小球内高压,是导致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主要机制。
高血压对肾的伤害有多大?
晚上一位65岁的高血压患者通过好大夫在线找我进行网络问诊,他的高血压高了30年,中间血压控制的不好,多次就诊,当地医生也没有给与更多的指导和建议。这次他找我进行网络问诊,除了让张大夫帮他调整一下降压药的使用,其实还想问问如何检查他现在的肾脏是不是已经有了损伤?
其实,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只要是长期血压控制不佳,或者患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这时候都要注意检查一下肾脏相关指标,以明确肾脏是否存在损伤。而肾脏损伤的主要表现可以通过检测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检查尿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来明确肾脏是否受损。
1、血肌酐说实话,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血肌酐高了,这提示肾脏损伤已经比较明显了。这个指标一般在肾功能里就包括,大家查肾功能就能看到。
2、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血压也要重视肾小球滤过率(eGFR)这个估算出来的指标,但是很多地方的患者和医生都没有重视自己的这个指标,这个指标既能反映出肾脏是否存在损伤,又能知道降压药的使用,所以说很重要,有条件大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这个指标。这个指标有的医院直接给算出来,写在化验单上,直接能看到。如果你们那里的医院不给写出来,那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
3、尿白蛋白而对于检查尿蛋白来说,并不是通过检查尿常规能够看清楚的,一般需要检查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或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两个指标来监测。说到这里,估计这两个指标很多高血压的朋友也没有做过。张大夫在这里提醒血压高的朋友必要时一定要注意检查这两个指标。
4、β2微球蛋白对于β2微球蛋白来说,很多人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其实这个指标对于很多初发高血压的朋友也应该注意查一下,因为这个指标反映的是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肾小管损伤,而肾小管损伤是肾脏损伤的早期表现。所以说,高血压患者必要时候也应该查一下这个指标。
总而言之,高血压患者最应该注意的脏器损伤就是肾脏损伤,因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好,肾脏损伤来的最早,应该早重视,早发现,尽量早干预。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高血压对肾的伤害有多大?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肾内科医师。对于高血压我想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和流行存在着地区、城乡、民族等差异。流行病学显示,北方高于南方,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也比较高。那么从性别方面来看倒是差别不大。对于高血压的认知,不少老百姓虽听说过,但很多都是停留在“血压升高”的认识层面,其实长期的高血压状态对我们的血管内皮系统、心、脑、视网膜、肾都有影响。那么如题主所言,高血压对肾的伤害有多大呢?作为一名肾内科医师,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不同的高血压类型对肾脏损害程度的划分●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疾病,所以它对于肾脏的损伤也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对于高血压的类型,临床上还是以原发性高血压较为常见。那么它是怎么引起肾脏的损害呢?也就是说长期的高血压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再加上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也逐渐出现老化,这就会引起我们肾脏出现一个“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注意,这就是病变的基础。我们的肾脏血供是极为丰富的,像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小叶间动脉等随着良性小动脉的硬化,就会逐渐出现动脉内膜的增厚。动脉管腔的狭窄。
●这样子会有什么后果呢?血管不畅了自然血供就不足了,所以就引起了肾脏的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缺血性肾病,如果仍置之不理,不好好控制好血压,就会发展为肾小球的硬化、肾小管的萎缩和肾间质的纤维化。在临床表现上,由于肾小球的硬化,病人就会逐渐出现蛋白尿,由于肾小管的萎缩,病人可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低渗透压尿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这时候也已经进入了慢性肾脏病期,肾功能将无法逆转,这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临床。
●另一种肾脏损伤也就是说是由于恶性高血压引起,那么这个恶性高血压往往就来的比较凶险了,它会引起我们肾小动脉的弥漫性的病变,从而导致肾功能的急剧恶化。从病理上来对比,我上面提到的肾脏的几个重要的小动脉如入球小动脉、小叶间动脉等由于恶性高血压的作用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纤维素样的坏死,动脉内膜和表层的平滑肌细胞出现细胞增生,在临床上我们称这种为”葱皮样改变“。这种发展态势会有什么后果呢?那就是造成小动脉管腔的高度狭窄甚至是直接闭塞,这类病人肾功能恶化会比较快,往往在发病的数周或者数月就进入终末期肾衰竭,即尿毒症。
该怎么避免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其实抓住问题的核心即可,既然你是高血压引起了我肾脏的病变,那么临床上我们就针对高血压做文章即可。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积极稳妥的把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就是重中之重,具体该吃哪些类型高血压药这里我就不过多解释,及时的线下在正规医院就诊即可,同时还要注意定期复查,自己在家也要注意多测测血压,饮食方面低盐低脂饮食。对于恶性高血压相对来说少见些,而且自己在家也没什么好办法,因为血压持续高于180mmhg以上是非常危险的,这之后往往需要快速的降压,使用静脉降压药物稳定好血压,并及时解除诱发恶性高血压的原因,如嗜铬细胞瘤、醛固酮增多症等等。
作者寄语:本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本人花费数小时时间综合多年的临床工作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健康保健观念群体有所帮助。头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高血压对肾的伤害有多大?
肾脏病和高血压都是慢性疾病,两者可互为因果,高血压可以引起肾病,肾病也可以导致高血压,所以两个疾病就像难兄难弟,需要同时治疗。
由肾脏实质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叫肾实质性高血压,也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将会引起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并加速肾损害进展,促进慢性肾衰竭的发生。
由肾动脉狭窄、栓塞或梗阻等引起的高血压叫肾血管性高血压,常会引起肾脏灌注不足,导致缺血性肾病的发生。
我们说的高血压肾病,通常指由原发性高血压所导致的肾脏小动脉或肾脏实质的损害。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40%的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而蛋白尿本身又会促进肾脏病的进展;另外,高血压病人存在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脏血流量减少,长期下去,会引起肾脏组织出现不可逆的损伤,甚至硬化,肾脏功能下降。
因此,不论是肾性高血压还是高血压肾病,都需要积极干预治疗。RARS抑制剂(俗称普利类和沙坦类)是降压治疗的基石,用的合适可以起到很好的脏器保护作用。其他常见降压药物包括CCB类(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利尿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α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高特灵等),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等)等。降压治疗的原则是尽量选择长效药物做到平稳降压,另外一定要个体化,不管是选药还是血压控制的目标。
RAS抑制剂的使用很有讲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配合低钠饮食可增强抗蛋白尿作用和降压作用;2.服药期间监测肾功能:刚开始服用时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3.用药过程避免脱水,包括大量利尿剂、腹泻、呕吐、大汗等。这里要强调一点,病人在严重呕吐腹泻时,因为很多病人都是长期服用ACEI/ARB类药物,腹泻经常发生在家里,如果没有及时停药,很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甚至直接到尿毒症期。
总之,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不可小觑,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干预,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高血压对肾的伤害有多大?
很多人担心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尤其是常年吃降压药,甚至因为担心伤肾而不敢吃降压药,这样对吗?
害怕伤肾不吃降压药,得不偿失!因为高血压相比降压药对肾的伤害更大,因为害怕伤肾而不吃降压药是丢西瓜捡芝麻的行为,是得不偿失的!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导致的慢性肾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引起尿毒症的第 2 位或第 3 位原因。
我们都知道肾脏是一个排泄器官,几乎全身的血液携带各种代谢废物都要流经肾脏,把多余的水、离子、代谢废物过滤出去形成尿液排出,因此在小小的肾脏里面是满布血管的。如果血压升高,这些细小的血管为了抗压也会相应的把血管壁变得越来越厚,这样的代价就是血管腔越来越窄。血管变窄后,是很不利于毒素的排出的,这样就容易出现肾脏缺血性萎缩的情况,虽然这个过程很缓慢(就像沉默的杀手),但这个损伤是不可逆的,一旦损伤是治不好的!
但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并不重视肾损害,甚至怀疑“我可能得了个假病”,而当夜尿增多,蛋白尿、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升高等开始表现在体检报告上时,往往疾病已经到了中晚期甚至尿毒症。出现了尿毒症才想起来控制血压的患者比比皆是,但为时已晚。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要因噎废食。除了常规药物降压,饮食上注意外,还要定期做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肾脏B超等检查,尽早发现肾脏损害,做到及时治疗。
高血压对肾的伤害有多大?
高血压对肾脏的伤害
根据2002年的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我国约由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1/5。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现在依然有很多地区,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血压高点根本不是病,也没有症状,不需要管。
在医院门诊,常常能遇到这样一些年轻的患者,一查就是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其中很多就是跟常年血压高没有得到控制有关系。就是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1、高血压是病,得治!!
高血压现在发病率越来越高,跟我们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长期的压力大,不规律的作息,懒不运动等等很多综合因素有关。
如果血压低,血液冲击血管壁的力度也会相对轻。但是如果血压高,血液冲击血管壁的力量会更大,久而久之,血液的冲力会对血管壁造成伤害,肾脏、心脏、脑血管都可以躺枪。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血压高一点没关系。
2、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有多猛?
1)蛋白尿:约40%的人血压控制不好会出现蛋白尿。蛋白尿是导致肾衰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监测尿常规可能会漏诊一部分蛋白量少的患者,因此为了早期发现高血压肾脏损害,建议定期监测微量白蛋白尿。
2)夜尿多:长期高血压可以损伤肾脏的浓缩功能,表现就是晚上的尿量大过白天的尿。
3)肾功能损害:除了原发性的肾病和糖尿病,高血压肾病占透析的原因第三位。
3、那怎么办呢?
1)积极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如果体检查出高血压,那么就要引起重视了,应该咨询正规的医生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检查。需要指出的是,有一类白大褂高血压人群,一看到医生紧张,这种平时血压不高,只有检查时血压高。一般我们建议在平静状态下5分钟后测量更为准确。
2)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一些轻度高血压,我们可能建议先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戒烟、戒酒,肥胖者减少体重来控制血压。如果血压很高或者非药物治疗不能控制,那么就需要坚持规律地服用降压药物,不能想起来才吃一吃。
3)定期复查:必要时可以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评估全天的血压节律和降压疗效。
人类发展至今,4000多种已知的病种,没有几种是真正能完全治好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患病的人就不能好好地面对生活,一些人一听医生说不能治愈就干脆自暴自弃了。其实很多慢性疾病,发现后通过积极规律的治疗,好好的自我保养,即便不能完全治好,也不会太影响生活,有一个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我们才会更好。
参考文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华高血压杂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