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伤肾?
伤肾的中药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
1、植物类中药,比较常见的是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寻骨风、巴豆、松香、棉花子、川乌、草乌、北豆根,以及比较常见的苍耳子、鸦胆子等,这些药物都会对肾脏产生毒性,大量应用会导致急性的肾衰竭,甚至诱发肾脏出现恶性病变,主要是这些药长期大量应用才会出现。
2、动物类的伤肾中药,比较常见的是全蝎、蜈蚣、蟾酥、蝉蜕、斑蝥等。
3、矿石类的中药,如砒霜、朱砂、水银,基本上矿石类药物对肾脏损伤都很大。在临床中对于肾脏有损伤的中药,尽量避免给患者应用和少量应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合理选择。
哪些中药伤肾?
老百姓认为“是药三分毒”,药物的治疗作用其实源于药物的偏性,部分中药也含有毒成分,药物的有毒成分,长期大量应用,或者在错误辨证下滥用,以及不通过医生指导擅自服用,就有可能及人体内脏,尤以肝、肾损害较为常见。
随着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对毒性的深入研究,中药毒性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
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法,也是目前通行的分类法。
一、有毒中药的分类1、植物类
植物类有毒中药就有几十种,比如最常见的关木通、苍耳子、川楝子、苦楝根皮、昆明山海棠、狼毒、乌头、附子、雪上一枝蒿、夹竹桃、槟榔、巴豆、生半夏、牵牛子、山豆根、瓜蒂、艾叶、马钱子、杏仁、桃仁、枇杷仁、曼陀罗花和苗、黄药子、萱草、莨菪等。
2、动物及矿物药
动物及矿物药也各有十多种,常见的有斑蝥、蟾酥、蜂蛹、蜈蚣、鱼胆、芫青、砒霜、密陀僧、皂矾、胆矾、铅丹、升药、降药、雄黄等。
@Forest医生祥子
二、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1、剂量过大
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矾、斑蝥、蟾酥、马钱子、乌头、附子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长时间服用可导致肝、肾毒性或者中毒反应。
2、误服伪品
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陆代替人参,独角莲代替天麻使用。
3、炮制不当
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乌头等。
4、制剂服法不当
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食物。
5、配伍不当
配伍不当,如十八反中的甘草反甘遂,乌头反瓜蒌、半夏、贝母、白蔹等,盲目配伍,则会出现肝肾毒性或中毒反应。
由此可见,文献记载的大毒不仅对肝肾有一定影响,对人体生命也能够造成一定的危害,小毒或者微毒也要重视,所以临床应用有毒中药固然重要,即使“无毒”药的应用也不能掉以轻心。
三、如何减轻或者避免药物的毒性临床医生、中药房不仅要做好对“有毒”中药的管理,还要重视文献记载,更要重视临床经验,相互交流、借鉴,以避免毒性的发生。
在应用具有毒性的中药时,要针对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剂量,做到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防止过量和蓄积中毒。
要注意配伍禁忌,凡两药合用能产生剧烈毒副作用的,一定要禁止同时应用。
严格要求药物的炮制工艺,以降低毒性。对某些“有毒”中药要采用适当的制剂形式给药。
此外还要注意个体差异,适当选择合理用量,患者本人绝对不可自行治疗。
中药管理更杜绝伪药,要全面深刻准确的理解掌握中药毒性,确保安全用药,才是避免中毒或者肝肾损害发生的重中之重。
当然,这些有毒性的药物,都是临床上不常用或者避开不用的,大多数中药都是安全的,即使一些有副作用的中药,通过合理炮制、合理制剂、合理煎煮就会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所以,@Forest医生祥子经常提醒大家,任何药物都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切莫乱服或滥用。
提示:图片源于网络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您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可以留言,或者关注@Forest医生祥子,我会在空闲时间,一一回复的。谢谢!
哪些中药伤肾?
有关中草药引起肾损害的报道日趋增多,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其中辛、苦味是致肾损害中草药的最主要药味,辛味多含挥发性成分,苦味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经肾脏排泄对肾脏也有一定的刺激性。
有肾毒性药物如含有马兜铃酸成份的中药主要包括关木通、青木香、防己、细辛,朱砂莲、天仙藤、马兜铃、淮通、寻骨风,乌金七、金耳环、山慈菇、杜衡等。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成药较多,一般不能长期或超量服用,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更应该慎重,在服药前看是药品否含有以上含马兜铃酸成份的中药。
其他中草药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益母草、大黄、斑蝥、草乌、细辛、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土牛膝、棉花子、巴豆、甘遂、朱砂、升汞等也可引起肾损。
需要注意的是:朱砂可用于心神不宁,惊风,癫痫、心悸,咽喉肿痛等。很多中成药含有朱砂成分,由于朱砂主要含硫化汞,长期大量服用,易造成汞蓄积中毒,导致肝肾功能受损,因此,含有朱砂的中成药不能长期或超量服用。
哪些中药伤肾?
20世纪60年代,吴松寒[1]首先在国内报道了服用木通后所引起的急性肾衰的病例,随后国外也开始出现这方面报道。1993年,比利时学者[2]报道了患者服用了含有防己和厚朴的减肥药后出现了肾脏的损害,之后日本、美国也有使用中药之后出现肾衰竭的报道[3]。上世纪90年代初,利用中草药减肥在国外较为流行,含马兜铃酸的常见中药材有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木防己、天仙藤、细辛等,虽具有利湿、清热的功效,但这种成分会损伤肾小管,导致不可逆的肾脏损伤,长期服用可演变为尿毒症。民间常用的“朱砂煲猪心”,其含过量的汞(水银),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能服用。黄药子常见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秘方”,但其中含有毒素,对肝、肾功能有影响,不能久服。
可能致肾脏损害的中药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有雷公藤、草乌、木通、益母草、苍耳子、巴豆、芦荟、大青叶、泽泻、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钩藤、苦参、土牛膝等。第二类为动物类中药,有斑螯、鱼胆、蜈蚣、蛇毒等。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有含砷、汞、铅类和其它矿物类等。
含有中药成分的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因其中含有马兜铃酸,导致很多服药者发生肾脏损害。国家卫生部曾发出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12种含马兜铃酸中草药“黑名单”,包括:龙肝泻胆丸、排石冲剂、分清止淋丸、妇科分清丸、甘露消毒丹、复发珍珠暗疮片、耳聋丸、当归四逆汤、玄珠狼疮丸、冠心苏合丸、跌打丸、独活寄生汤。
参考文献
[1] 吴松寒.木通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报告[J].江苏中医,1964,5(10):12-13
[2] Vanherweghem JL,Depierreux M,Tielemans C,et a1.Rapid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renal fibrosis in youngwoman:association with slimming regimen including Chinese herbs[J].Lancet, 1993,341:387-391
[3] Izumtani T,Ishimura E,Tsumura K ct a1.An adult Case of Fanconi Syndrom due to a mixture of Chinesecrude drugs.Nephron,1993,65(1):137-140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哪些中药伤肾?
是药三分毒,吃药就有害,要想不伤肾,还是少吃为妙,甚至不吃,实在有病,没办法也得吃,听医生的嘱咐,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把伤害降到最低点。
哪些中药伤肾?
哪些中药伤肾?这个问题很好,可以扩大一下,改为:哪些中药有肝肾毒性?
中药的肝毒性和肾毒性问题是一个还处于不断探索中的问题,有已发现的,还有尚未发现的。
一、哪些中药有肝毒性和肾毒性?
1、汞制剂 古人喜欢用金属炼丹,神丹妙药,丹药,砒霜、红汞、雄黄、朱砂、轻粉、明矾、铅丹类一般含有汞制剂。古代帝王将相追求长生不老,喜欢喝丹药,结果适得其反,典型例子如秦始皇。
2、一些常用中药 如苍耳子、细辛、何首乌、雷公藤、蜈蚣、斑蝥、海马、关木通、苦楝皮、巴豆、甘遂等。已发现有肝毒性或肾毒性。部分动物的内脏也有肝肾毒性。
3、与服用中药疗程较长、用药剂量偏大相关的肝肾毒性
有些中药喝的时间太长,处方中的单味药剂量太大,一般可能会引起肝肾毒性,但停药后都能恢复正常。
4、部分中药会引起过敏紫癜肾
中药过敏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哪个人会对哪味中药过敏,过敏会严重到什么程度。临床上有个别人喝中药后出现了严重的紫癜肾,这种情况临床上偶有发现,但一般积极治疗后都能痊愈。
二、如何看待中药的肝肾毒性
一方面,中药不能久付,尤其是补益类的中药,不能常服,中药是药,不是食品!即使是药食两用的中药,也是药,有潜在的风险!
其次中医爱好者不要把自己当医生,给家人和自己煲汤配中药。中药的滥用多是中医爱好者在推波助澜。
还有,不要对中药的肝肾毒性谈虎色变。有些中药肝肾毒性比较大,要少量、暂用,甚至不用;
有的中药肝肾毒性是动物实验发现的,在人身上不明显,只要不超剂量用药、不长期用药,就不要紧。
有的中药有毒性,但中医需要以毒攻毒,也可以用一段时间。如蜈蚣、蟾蜍有较大毒性,但对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是可以用的。
总之,中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