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的特点是什么?

骨是乳腺癌患者最常发生转移的部位,发生骨转移往往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也影响着患者的生存期。因此许多患者在生活中,也会关注着自己身体哪里有不适,时刻警惕着疾病的进展。

那么骨转移到底有什么征兆呢?

01骨痛

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骨痛。然而早期骨转移,由于病灶较小,往往不会引起骨痛。而随着瘤体的生长,侵犯到骨膜或者周围组织,就会引起疼痛。这样的疼痛会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但并不一定是持续性的疼痛,而且很难与常见的腰腿疼痛区分开来。因此当我们出现骨关节的疼痛时,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入院检查。

02高钙血症

骨转移对骨质破坏的分类:

1.溶骨性骨破坏:即原有骨质被破坏,常见继发于肾脏、甲状腺、子宫、胃肠道恶性肿瘤。

2.成骨性(硬化性)骨破坏:即形成异常的骨,常见于前列腺癌。

3.混合性骨破坏:以上两种病变同时出现,常见于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

而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破坏最为常见,当溶骨性破坏发生时,骨骼在破骨细胞的作用下,会将钙离子释放到血液中,引起高钙血症的发生。

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可能发生嗜睡、谵妄、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的情况。因此在日常的随访复查中,也要关注钙离子浓度这一项指标。

03碱性磷酸酶升高

碱性磷酸酶(ALP):

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可以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当骨质破坏发生时,碱性磷酸酶就可能会升高,因此在随访中,也要关注ALP的数值。

04其他异常

在乳腺癌的随访检查中,会检查到身体各个部位,对于这些部位出现的异常,也需要关注,有可能就是由肿瘤转移引起的。

乳腺癌骨转移的特点是什么?

早期乳腺癌治愈率很高,而晚期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为70%-80%。我是三甲医院乳腺科主治医师,讲解乳腺癌骨转移相关知识:

一:转移部位

累及部位较多的为腰椎、骨盆、胸椎、肋骨和股骨等。

二、转移发生时间

乳腺癌骨转移多发生晚期乳腺癌患者,79%以上发生在术后5年。

三、骨转移临床症状:

80%以上的骨转移患者有局部定位到的,顽固性骨痛,这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中,还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相应症状,只是因为其他部位转移,检查胸片或胸腹部CT时,才发现骨转移病灶。部分患者因骨转移导致的溶骨性病变,出现病理性骨折而确诊的。

四:骨转移应该做哪些检查确诊:

普通X线平片:首选检查。典型的骨破坏表现为边缘参差不齐并起源于骨髓腔,有虫蚀样特征性表现。

骨扫描:主要表现为转移病灶核素摄取增加。可以检测骨的代谢功能,可以为选择最佳治疗模式提供信息。

CT检查:通常用于合并其他脏器转移时候的检查。

抽血检查可见:骨特异性碱性磷酸激酶和肿瘤标志物CA153的升高。

五、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转移?

1.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由于内分泌治疗药物有钙流失、骨质疏松的副作用,注意补充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来预防骨质疏松;

2.每年定期复查骨密度,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情况。

3.治疗原则: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临床诊治经验显示:骨转移本身没有生命危险;有效的治疗手段很多,综合治疗后,可明显延长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我是三甲医院乳腺科主治医师,携手一起,走向康复之路!

乳腺癌骨转移的特点是什么?

我是一名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绝大多数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很少的一部分。乳腺癌可以通过血液途径、淋巴途径以及直接蔓延扩散形成转移,危及生命。乳腺癌出现骨转移也是非常常见的。

一、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1)疼痛: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一般疼痛比较剧烈,初起在休息后得到缓解,以后随着转移灶的增大,一般到了骨转移后期,疼痛会更加严重,需要服用强效的止痛药物,或者打止痛针,或者放疗才能缓解。

2)病理性骨折:乳腺癌骨转移,肿瘤细胞广泛转移破坏骨组织形成病理性骨折,当骨转移侵犯到重要骨头的时候,甚至发生瘫痪。

3) 溶骨性病变:乳腺癌骨转移癌细胞也会导致骨头的溶解破坏,从而出现剧烈的疼痛。

二、骨转移的治疗

骨转移在治疗上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可以使用化疗控制杀灭肿瘤,对于骨转移局部可以做放疗,同时可以使用抗骨转移针剂(比如:唑来磷酸),以及补钙,疼痛厉害时使用癌症三级止痛原则止痛。出现骨头转移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的发生。

总之:乳腺癌出现骨转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疼痛,病理性骨折,骨头破坏,出现瘫痪以及其它的一些情况。因此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乳腺癌的预防,比如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行体育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等,定期体检,预防肿瘤的发生。(我是肿瘤科医生,请大家关注我,我将会一直在这儿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乳腺癌骨转移的特点是什么?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

1.乳腺癌患者若出现骨痛等症状,或出现高钙血症、碱性磷酸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肿瘤标志物(如CEA、CA153)异常升高。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骨转移时,应行ECT等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骨转移。但仅仅骨扫描异常浓聚,不应作为骨转移诊断依据

2.ECT检测见浓聚部位,应对可疑部位行ct或x线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骨破坏。

3.MRI敏感性高于CT,但特异性低于CT,MRI在判断神经血管受压迫、椎体累及的确切范围和脊柱稳定性方面优势更突出,对于了解骨转移的手术和放疗适应症很重要。但单纯MRI异常不足以诊断骨转移,应结合其他检查。

4.骨活检取得病理是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金标准。临床上对于可疑骨转移,尤其那些没有软组织或内脏转移的单发骨病灶者,应该行骨活检以明确诊断。

这里要说一下,乳腺癌骨转移是溶骨性病变,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复可以在影像学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误诊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次首诊时影响片(X线或CT)是否有溶骨性改变。仅骨ECT异常,或仅碱性磷酸酶或乳酸脱氢酶升高,MRI、CT或X线发现异常者,不能诊断骨转移。建议3个月内复查骨ECT,如浓聚部位增多者,进一步行确诊检查。骨转移的疗效评估也需要综合多个影像手段,并结合患者疼痛的客观评分。

乳腺癌骨转移的特点是什么?

我也是乳腺癌者,现在已经7年多了,万幸的是,我每年一次的复查,一切都正常。

我有个很熟悉的病友,她就是骨转移了。刚开始时,她感觉腰有点疼,她以为是腰脱犯了,也没有当回事。后来腰部越来越疼,并且腿也开始疼起来了,家里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经过一系列的全面检查,她不幸地骨转移了。因为她的粗心大意,最终她只有依靠轮椅,才能行动。

去年冬天的时候,我有一阶段也经常腰疼,我毫不犹豫地挂了我主治医生的号,特意做了个骨扫描,幸运的是我只是腰脱的毛病犯了,虽然只是虚惊一场,没有什么事,但是也把我吓坏了。

奉劝各位乳腺癌病友们,患上乳腺癌后,要时时刻刻看着自己的身体,每年的复查,一定按照医生的要求,仔细地去做,千万不可粗心大意,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只有自己的病情稳定了才能不拖累自己的家人!

乳腺癌骨转移的特点是什么?

乳腺癌是女性高发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重要!

今天遇到一例,才36岁的女士,乳腺术后还不到两年,已经发生肺部和胸骨多发转移了。

遇到这种病人令人很难过,36岁,正是心智成熟的好年纪,大好年华,豪大夫没忍心拍病例照片。

乳腺癌容易转移的部位是?

通常来讲,乳腺癌比较容易转移的地方有脑、肺、骨,所以乳腺炎患者的术前、术后,常常需要做脑和胸部CT,有时还需要做全身骨扫描。

我们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够早期发现,及时手术。但实际上,这很难做到。

那么,乳腺癌发生骨转移,就没救了吗?

这个也不是绝对的。

这位女士,38岁的时候发现右侧乳腺癌,手术切除后第7年(45岁时),又发生了胸骨转移。

她还能活多久呢?

今年老太太54岁了,上个月来复查,病情稳定。

翻阅她历次的住院记录,在确定骨转移以后,主要是进行了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这位老太太很乐观,很优雅!每年过来复查一次CT,病情稳定,也许癌细胞早就消失了,下图是她今年6月份的复查:

当然必须承认,这种疗效卓越的病例并不多。

恶性肿瘤骨转移,就会很快死亡吗?

今天的病例是想告诉大家,恶性肿瘤骨转移,并不一定短期死亡!现在肿瘤治疗手段众多,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进步很大。

比如3年前,这位60多岁的女性,肺癌多发骨转移两年:

这位患者和她的老公都没有放弃!先后尝试过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

今年复查的时候,病情稳定:

当然有一个问题必须正视:

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费用比较高昂,需要量力而行。

并且也并非每一个病例都能这样卓越。

人类攻克癌症的道路,还很漫长!

这里是影像科豪大夫,喜欢整理一些长期生存的肿瘤病例,这每一份病例都是有据可查的。

希望这些分享对某些患者家属有用。就像《药神》里面老大娘说的,谁都不想生病,谁都想活着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