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历史上没能出现母亲节这样的节日?
谢谢邀请!
首先,所谓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都是西方的泊来品。西方人,尤其是信仰基督教的人士,注重于形式,更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和习惯强加于人,再加上西方国家经济发达,就造成了洋节满天飞,许多人以过洋节为自豪的现象。
母亲节是美国的一位基督徒在他母亲去世二年后,申请教堂为其母举办一次仪式,以示纪念。由于当天是五月十二号,所以后来美国人把这一天定为母亲节。这样说来,我们如果也在这天过母亲节,总觉得有为基督徒庆祝的感受,所以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
中国为什么没有母亲节呢?
有人说过去男尊女卑,女人地位低下造成了对母亲的不尊重。可男人地位高为什么也没有父亲节呢?根本原因也不在此。
中国自春秋末期以来,尤其是儒家文化推广之后,向来都把“孝”放在做人的基础。忠孝悌义既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也是封建时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孝经、三字经、弟子规等无不在“孝”上面着力渲染,而古代帝王择良臣的标准,孝敬父母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隋唐科举制度之前,举孝廉以录制官员一直是朝庭从下层选拨人才的主要渠道。先古时期的尧帝也正是中意舜的孝义而禅让与他。父母在不远游,晨㳟晚安,都是做儿女的起码要求。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官员需辞职丁忧,百姓则不能娶媳造屋,春节不能贴春联……所以,从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来说,孝敬父母是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
所以,中国人注重的是内容——父母在,每天都是父母节。西方注重的是形式——出了教堂依旧可以风花雪月。
为何我国历史上没能出现母亲节这样的节日?
如果你是尽孝之人,父母日日都在过节,你尽心孝顺,天知地知鬼神知,如果你是叛逆之人,就算日日都是母亲节,你也是装样,做戏。何必呢?
为何我国历史上没能出现母亲节这样的节日?
古代封建王朝,一直剥夺女性人权,实行男尊女婢,男女十分不平等,女性的人权一直押制,所以更谈不到母亲节。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妇女得到解放取消缠脚。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又获得一次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女同志获得了崇高的社会地位,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又设立了母亲节。随着社会进一步文明,和谐,美丽,妇女地位会更加受到尊重。
为何我国历史上没能出现母亲节这样的节日?
时代的进展,人类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认识的提高!祖国我的母亲……
为何我国历史上没能出现母亲节这样的节日?
我们现在过的母亲节纯淬是西方人的节日,随着市场跟国际接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接触,过洋节成了一种时尚,比如情人节、圣诞节、遇人节等等等,把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节日忘到脑后了。
中国为什么没有母亲节?
中国古代是个讲孝顺的国家,父母在不远游,天天守在父母身边端吃端喝,问好问安,为父母解忧解难,特别是老话讲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单凭这句话就可以体会到父母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底蕴远比外国人深沉的多,我们老祖先制定的节日并不少,几乎月月有,有的月份还有好几个节日,因为多,又没有人推行,就闲搁到那了。
我们老祖宗制定母亲节时,西方人正在嗜血拼杀,不成体统。
女娃,是中国老老老古时期的中华人类文明的缔造者,又被称为华夏族的祖母,农历三月十八日是女娃的生日,为了纪念祖母女娃,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全国各地都有民祭、朝拜、庙会的形式纪念伟大的母亲,这是我国古代实际意义上的母亲节,只是我们许多人崇洋媚外不知道罢了。
为何我国历史上没能出现母亲节这样的节日?
儒家推崇“耕读世代、慈孝家风”,业已喻示阖家全年,日日皆为至亲至爱之节。与此相反,固定于一日,徒增仪式感而轻忽日常,适是中西文化最大差异。
西俗所谓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在华夏民族心底,哪天哪日不是?哪一时辰不是?真正相敬如宾夫妻,情浓卿卿我我,岂在朝朝幕幕?甚而不惯情人相呼相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