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天子”泰昌皇帝真的没有年号吗?

题主应该这样问:明光宗朱常洛真的没有年号吗?你提问时已经把年号“泰昌”带上了,再回答就多余了。

“一月天子”泰昌皇帝真的没有年号吗?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

  1. "一月天子"的由来: 首先我要向大家解释一下,“一月天子”就是大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朱常洛,因为自登基到病逝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史书记载为“一月天子”。
  2. 朱常洛的基本情况: 朱常洛的生母本是后宫的一个宫女,巧的是他的父亲朱翊钧也是一个宫女所生,可能是他父亲明神宗自小就受到了其生母地位不高所带来的冷落和不平等对待,所以对朱常洛恨屋及乌,差点就做不了明光宗了,幸运的是古代对于立长不立幼的传统看的极重,在大臣百般劝阻和维护下,朱常洛有惊无险当上了皇帝。由于朱常洛的身体羸弱,在登基以后,虽然对于国家发展兢兢业业,但是喜欢仙丹长寿,纵欲过度,也因此病逝,史上称“红丸案”。
  3. 年号的意义: 年号是古代皇帝登基时,为了表示自己所代表的年份而创立的,所以泰昌皇帝朱常洛的年号就是泰昌!

“一月天子”泰昌皇帝真的没有年号吗?

那么你认为泰昌是什么

“一月天子”泰昌皇帝真的没有年号吗?

有的,万历48年8月后都是泰昌年号

“一月天子”泰昌皇帝真的没有年号吗?

有年号,泰昌

“一月天子”泰昌皇帝真的没有年号吗?

泰昌,就是年号,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年号。

我是善发,爱发历史说,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善发历史说,感谢邀请回答。

明光宗其人

明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长子,是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父亲,公元1620年八月初一日继位,到九月初一因“红丸案”进服红丸而死,享年三十九岁。明光宗朱常洛在万历年间好不容易才当上太子,而且一当就担任太子将近二十年,可惜的是他继承皇位之后,就仅仅在位一个月就死了。

国本之争始末

都人之子。

万历九年(1581年)某日,万历皇帝去慈宁宫见生母李太后,结果李太后没在,不过在迎接皇帝到来的宫女当中,万历皇帝偶然间被一名年长的王姓宫女所吸引。刚好万历皇帝准备洗手,正好是这位王姓宫女为皇帝端水,年轻的万历皇帝对这名宫女偶然间发生兴趣,于是背着李太后临幸了这名王姓宫女。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万历皇帝讳而不言,也不许身边人透露这件事情,直到王姓宫女肚子越来越大了,这才被李太后发现。于是李太后询问万历皇帝,万历皇帝是百般抵赖,于是李太后命人翻查记录皇帝宫中生活记录的《内起居注》,万历皇帝这才面红耳赤的承认这件事情。李太后并没有责备万历皇帝的意思,而是告诉万历皇帝说自己年纪大了,还没抱过孙子,如果王姓宫女生的是男孩,也是造福社稷的好事情。

万历九年(1581年)四月,王姓宫女被封为恭妃,万历九年八月恭妃为万历皇帝生下一子,取名朱常洛。一般来说母凭子贵,可是王恭妃却不被万历皇帝宠爱,万历皇帝真正宠爱的是郑贵妃。万历十四年正月郑贵妃也为万历皇帝生下一子,取名朱常洵。

立储自有长幼。

万历皇帝对郑贵妃是爱屋及乌,朱常洵是子凭母贵,万历皇帝册封郑贵妃为皇贵妃,又对朱常洵非常喜爱。而王恭妃为万历皇帝诞下长子朱常洛之后,却没有得到册封,还受到了冷落。本来按照封建礼法,长子朱常洛应该要被立为储君,但是由于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因此对于皇位的传承,万历皇帝倾向于第三子朱常洵。

这样一来,由于万历皇帝这种废长立幼的思想,已经违背了封建继承法,打乱封建统治秩序,朝廷大臣们以“立储自有长幼”的道理向万历皇帝提出纠正。百官认为,好歹王恭妃为皇帝诞下长子,要册封也应该先册封王恭妃,百官都觉得皇帝册封了郑贵妃,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废长立幼了呢?结果执拗的万历皇帝就是不肯让步,还是执意册封郑贵妃,但是为了封住大臣们的口,口头承认“立储自有长幼”。

到了万历十八年(1590年),又有大臣向万历皇帝提出册封皇长子朱常洛为储君的问题,结果万历皇帝开启拖延战术,能拖则拖,应付说等皇长子朱常洛十五岁再说。等到万历十九年,离理论册封皇长子朱常洛为储君的日子越来越近,结果又被万历皇帝认为各种礼仪、物品准备不足作为理由,再延缓一年册立。等到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为了应对大臣,万历皇帝又提出“三王并封”的方法,把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皇五子朱常浩一起册封为王。结果这一来,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

光禄寺丞朱维京就上疏反对说:之前皇上你说要在万历二十一年册立皇长子为太子,结果现

在要搞一个三王并封,皇上是把国事当儿戏了。

面对大臣们的纷纷反对,万历皇帝不得已才放弃“三王并封”,但是又以新的借口继续拖延。但

是由此之后,万历皇帝觉得自己贵为天子但是却要受到群臣挟制,于是更加厌恶临朝听政。

尔亦都人子!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为偶然的一件事情,万历皇帝对郑贵妃产生了不满,于是大怒又“任性”地传旨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结果等礼部准备筹办这件事情的时候,万历皇帝又有些反悔,终于说了不愿意册立朱常洛的一个理由——“彼都人子也”。

都人,就是明朝时指宫女的意思。万历皇帝说朱常洛是宫女的儿子,所以不想册立朱常洛做太子。结果,万历皇帝的这一说法彻底激怒了他的母亲李太后,李太后大怒道:“尔亦都人子!“李太后也是宫女出身,他告诉万历皇帝,皇帝你也是宫女生的儿子呀,为什么同样是宫女生的皇长孙就不能做皇帝呢?面对母亲李太后的质疑,万历皇帝终于打定主意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了。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十五日,万历皇帝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其余诸子也同时封王。

太子不容易

虽然历经艰险,朱常洛终于成为皇太子,但是朱常洛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没能立第三子为太子,但是万历皇帝还是继续对福王宠爱有加,在经济上给了非常优厚的赏赐,而且福王成年之后居然还居留在京城没有就藩。这就又引起了百官们有一波反对,直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福王才就藩洛阳。

直到“梃击案”的发生,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有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棍闯入太子的慈庆宫,一直打到了正殿,好在被被慈庆宫的太监韩本擒获。经过一查,这案子所有的证据都指向郑贵妃,主要为拥戴福王的郑家人所为。

等到案情真相大白之后,万历皇帝只能低调处理,让郑贵妃自己找皇太子朱常洛解释求情,出于息事宁人的想法,皇太子对郑贵妃也好言相慰,并达成和解,不想扩大事态,只要求把涉及的相关直接参与人员进行了处理,不再做株连。

皇太子朱常洛的做法,得到了万历皇帝的赞赏,而由于“梃击案”的发生,郑贵妃势力大衰,皇太子朱常洛的地位更为巩固了,万历皇帝也通过实际做法,向群臣彻底表明放弃册立福王的思想。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万历皇帝病重不起,弥留之际遗命传位太子朱常洛。

本文为原创作品,我是善发,爱发历史说,喜欢的朋友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善发历史说,喜欢的话赶紧点赞、转发和收藏吧,并欢迎朋友们评论指正,感谢大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