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是不是失败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洛自然是失败者,但是如果作为一名卧底,陈家洛可谓相当成功,在金庸的世界观中,如果说韦小宝是康熙的第一功臣,那么陈家洛就是乾隆的第一功臣,对乾隆起码有五项大功。

第一大功:暴露红花会在汉军旗和绿营的卧底

陈家洛和乾隆在杭州相会,陈家洛以装X为由,直接暴露了红花会在绿营中的卧底,让这些汉军旗和绿营兵对陈家洛行会众参拜总舵主的大礼。

旗营和绿营兵丁本来排得整整齐齐,忽然大批兵丁从队伍中蜂拥而出,统兵官佐大声吆喝,竟自约束不住。那些兵丁奔到陈家洛面前,双手交叉胸前,俯身弯腰,施行红花会中拜见总首领的大礼。

可以确定地说,在陈家洛让这些人暴露之前,乾隆以及李可秀都是完全不知道绿营和汉军旗被渗透成了这样,于万亭做到这点也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血,结果陈家洛这里就轻轻巧巧的暴露了。后来陈家洛对这些暴露的卧底不闻不问,结局时红花会高层更是集体全部跑路回疆,这些渗透入绿营和汉军旗的红花会众的结局可想而知。

第二大功:六和塔救驾

所谓功莫大于救驾,陈家洛把乾隆囚禁在六和塔,看似是囚禁了乾隆实则救了乾隆的性命。因为当时天山双鹰已经前去刺杀乾隆,若非红花会把乾隆抓走,以天山双鹰的武功之强,乾隆的性命多半不保。乾隆的寝殿门口是六个侍卫日常值夜,书中已经写明六个侍卫全部死于天山双鹰之手,而过去了许久白振、福康安等人才得到消息。同时,乾隆所去玉如意妓院所带的侍卫官兵也被天山双鹰尽数杀死,若无陈家洛,乾隆这次难逃杀身之祸。

众人走向乾隆设在抚署里的寝殿。瑞大林推开殿门,迎鼻一阵血腥气扑了过来,只见地板上东倒西歪地躺着六具尸体,有的眼睛凸出,有的胸口洞穿,死状可怖。乾隆睡觉之时,向有六名侍卫在寝殿外守夜,皇帝虽然失踪,轮值侍卫仍然照常值班,【哪知六人全在夜中被杀】。

妓院中本来有兵把守,这时却已不见。众人走进院子,只见庭院室内,【又死了两名侍卫和十多名官兵】。刺客下手狠辣,没留下一个活口,有的兵卒是咽喉被狗咬断而死。

第三大功:以美男计诱走霍青桐,助乾隆攻灭回部

回部不服乾隆,于是乾隆派兆惠率精军四万余人前去平定,而翠羽黄衫霍青桐不愧足智多谋,仅仅三战就消灭了兆惠精兵三万余人,随后第四战清兵的剩余的万余精兵也被霍青桐全部攻灭,短短一日两夜之间四万余清兵的全军覆没。这场战役的原型便是历史上的黑水营之战。

和尔大与张召重左右卫护兆惠,奔出了三里多远。回头只见路上积雪十多丈,数千精兵全被埋在雪下,连都统德鄂也未逃出。向前眺望,一般的是积雪满途,行走不得。【兆惠身处绝境,四万多精兵在一日两夜之间全军覆没】,不由得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霍青桐用兵如神,若不引走此人,乾隆如何平定回部?于是陈家洛跟香香公主谈情说爱,霍青桐看见爱人变心,心灰意冷,想要成全香香和陈家洛,又在之前的战役中曾受到父兄族人怀疑,消沉之下出走。而正是霍青桐的出走,清兵援兵到来之后,回部为清军所平定。可以说新疆省的开辟陈家洛居功甚伟啊。

第四大功:帮乾隆消除隐患,剪除雍正的密旨和太后的势力。

我们知道书剑恩仇录中雍正派人狸猫换太子,把陈世倌的儿子也就是未来的乾隆换给了自己,雍正很清楚乾隆是汉人,他也担心他哪一天乾隆知道真相后反清。于是雍正在死前给太后留了一道遗诏,这便是雍正所留后手,如果乾隆胆敢有反清的举动,便以此密旨交给八旗亲王,一起废了乾隆。由于乾隆对密旨不知情,太后若是直接发难乾隆无疑极其被动。

但正是由于陈家洛的出现,太后冒然的就把这道遗诏明示给了乾隆,太后此举过于鲁莽,她也不想想乾隆已经在位二十多年,积威深重,羽翼丰满,既然都摆到明面上了,他岂会对付不了?太后当着八旗旗主的面,说要把乾隆兵权分归八旗旗主,旗主们第一反应根本不是得到兵权的高兴,而是绰绰不安,担心有杀身之祸,想着明天就把权力交还回去。这种情况下密旨还如何能制乾隆?于是乾隆很轻松就把密旨和雍正留给太后的隐藏势力一锅端了。

第五大功:将最大反清组织迁往回疆,之后几十年再无威胁乾隆的势力

经过于万亭的十几年经营,红花会成为拥众七万的江湖第一大帮派,连乾隆都为之头疼不已。

无尘凛然道:“红花会上下七万多人,哪一个不听少舵主号令,叫他吃我无尘一剑。”陈家洛见众意如此,好生为难,双眉微蹙,沉吟不语。

到了书末,陈家洛带着红花会高层集体跑路回疆,说好听叫豹隐回疆,实际上就是落荒而逃。几乎所有威胁乾隆的势力都被陈家洛解决掉了,至此,乾隆扫清内外威胁,高枕无忧做起了太平天子,陈家洛给自己这个大哥寄信会不会写"大哥,兄弟尽力了!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综合上述事例不难发现陈家洛作为卧底相当出色,回到这个问题,陈家洛失败原因是什么?因为他是个卧底,自然不能让红花会的事业成功了。

小说《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是不是失败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小说《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是一个失败者。

首先,是他的事业失败。

陈家洛的事业是反清复明。具体说就是劝说、胁迫清王朝乾隆皇帝倒戈,以汉人身份光复汉家天下。但他被乾隆皇帝欺骗,图谋失败。陈家洛事业上的失败,也是《书剑恩仇录》里整个红花会事业的失败。

其次,是他爱情上的失败。

陈家洛先对霍青桐负心,再亲手把香香公主喀丝丽送给乾隆皇帝,导致一个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的少女自杀身亡。

陈家洛爱情上的失败后,从此一蹶不振,导致红花会昙花一现,僻处回疆,几近湮没无闻。到了《飞狐外传》里,红花会三当家,当年大名鼎鼎的千手如来有深刻感受。

“我红花会只僻处回疆数年,离中原并无多时,看来名头已不及往时的响亮。”

陈家洛失败的原因如下:

一,陈家洛政治上天真、幼稚。

陈家洛是清朝大臣海宁陈世倌的儿子,而乾隆皇帝也是陈世倌的儿子。

雍正皇帝还是康熙皇帝四皇子的时候,生了个女儿,同时大臣陈世倌生了个儿子。为增加夺嫡筹码,四皇子胤禛让陈家把儿子抱到自己府上一看,陈家去时是男孩,抱回来时变成了女孩,原来被四皇子胤禛偷换了。

那个被偷换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试图劝说和胁迫乾隆皇帝倒戈,联合红花会光复汉家天下。最终被乾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不但没有达成愿望,如果不是香香公主以死亡为代价,通风报信,红花会险些被乾隆皇帝一举灭绝。

《书剑恩仇录》全书的主要矛盾冲突,以红花会的失败告终。同时,陈家洛的爱情也彻底破灭。

要想推翻满清王朝,必须全民族同仇敌忾,从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彻底摧毁它的根基,乃至于改变它的政治制度。

仅仅靠换一个皇帝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红花会,或者说陈家洛连皇帝也不换,只是劝说、胁迫乾隆皇帝承认自己是汉人,然后让他把朝廷官员换成汉人,把满族人赶出关外。

形同儿戏的做法,表明了陈家洛政治上的天真、幼稚。

当然,陈家洛的做法是受命与他的义父,红花会前任总舵主于万亭。但作为实施决策的现任总舵主,缺乏政治头脑,是显而易见的。

二,陈家洛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领袖人物。

作为一个普通江湖帮派的首领,陈家洛是符合条件的,因为他是前任总舵主直接指名的接班人。

但作为与乾隆皇帝相抗衡的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的领导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从红花会内部比较,陈家洛远远不如四当家文泰来。文泰来仅仅凭借他“心中的秘密”,就使乾隆皇帝对他无可奈何。

乾隆皇帝抓住了文泰来,文泰来说:“只要我一死,你的秘密就会大白于天下。” 乾隆皇帝对文泰来是杀也杀不得,留也留不得,最后终于被红花会救走。

陈家洛则是把乾隆皇帝当成知己,不留后手,把所有东西和盘托出,交给对方。

试想,宫廷内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血泊中杀出来的皇帝,会像江湖人士一样一诺千金?

陈家洛率领红花会群雄在西湖边上与乾隆皇帝斗法,虽然使乾隆皇帝身边的侍卫高手颜面扫地,乾隆皇帝本身也脸上无光。

但是最后陈家洛“取出一朵碗口大的红花,别在胸前”,乾隆皇帝的绿营、前锋营等各营兵丁中潜藏的红花会人众,像潮水一样出来拜见总舵主,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这虽然让乾隆皇帝吓得胆战心惊,乾隆皇帝部下的领兵大将更是觉得罪该万死。陈家洛显足了威风,出足了风头。但是,红花会数十年潜藏在敌人内部的人众全部暴露,使朝廷清除红花会内奸不费吹灰之力。

陈家洛的做法对红花会而言,无异于自杀。所以,后来红花会只能僻处回疆,长时间不敢进入中原。

陈家洛在乾隆皇帝的眼里,只是一个如同他身边的侍卫首领一样的人,充其量是一个有文才武功的青年才俊而已。

乾隆皇帝送给陈家洛的佩玉,金丝嵌着四行铭文:“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乾隆皇帝说:“这十六个字看似不吉,实含至理。” 陈家洛仔细揣摩其中深意,“不觉悲从中来,直欲放声一哭。”

陈家洛的确是一个谦谦君子,的确是温润如玉。而这个温润如玉的君子,决不是“和蔼可亲”的乾隆皇帝的对手。

乾隆皇帝送给陈家洛那块佩玉,可见他对见了两次面的陈家洛的性格特征,已经是了如指掌。而陈家洛对自己的这个“哥哥”其实是一无所知。

笔者再读《书剑恩仇录》读到这里,不禁为陈家洛后来的“情深”而一蹶不振,“强极”而一无所获感到深深的惋惜。

三,陈家洛爱情上的失败,是他自身情感上的缺陷造成的。

陈家洛与霍青桐的爱情关系,本来是已经基本确立的,是由于陆菲青的徒弟李沅芷女扮男装亲近霍青桐,造成了陈家洛的误会,以为霍青桐另有所爱。

陈家洛初见霍青桐是“心跳加剧”,后来对霍青桐与李沅芷的亲密无间,是“心中一股说不出的滋味。”临别时陈家洛见霍青桐向他走来,“不由得一阵迷乱”。

霍青桐知道陈家洛的误会,把自己随身的短剑赠送给了陈家洛,并且说:

“这人是陆菲青陆老前辈的徒弟,是怎么样的人,你可以去问陆老前辈,瞧我是不是不知自重的女子!”

陈家洛对霍青桐的男女之情显而易见。霍青桐对他的误解也解释得非常明白,看到乾隆皇帝佩玉上的文字,“悲从中来”的陈家洛,感情细腻,不可能听不出霍青桐的意思。

之后,陈家洛因为与乾隆皇帝和朝廷鹰犬周旋,未能找陆菲青询问出李沅芷是个女子,犹可原谅。

但不久后陈家洛偶遇香香公主,被美貌举世无双的香香公主所震撼,立即移情别恋,把霍青桐抛在脑后,与香香公主成了爱侣。给予了霍青桐情感上重重的打击,使翠羽黄衫那个“一身英气,光彩照人,明艳不可方物”的奇女子一度情感上难以自谴,憔悴不堪。

这不能不说陈家洛的个人情感上是有缺陷的,不能说是朝三暮四,也离此不远。

陈家洛与香香公主成了爱侣,却又把把香香公主喀丝丽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洁天使,送给了乾隆皇帝,导致了喀丝丽自杀身亡。

当然陈家洛舍弃喀丝丽,是为了“光复大业”,他的幼稚不再赘述,他的私人情感上的缺陷也显而易见。看过《书剑恩仇录》小说的读者,无人不替香香公主喀丝丽扼腕叹息。

身负重任的陈家洛,他本来就不该去招惹单纯、天真得过分,纯洁无瑕、毫无心计的香香公主。既然招惹了她,就应该对她负责!从这个角度说,陈家洛是自私的!自私的陈家洛亲手毁灭了香香公主喀丝丽,是应该受到世人谴责的。

此外,从金庸先生的创作之路看,陈家洛的失败是必然的。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金庸先生首创把历史事件与小说故事融成一体,使读者读来如同亲历历史事件一般,给予读者全新的阅读感受。

但《书剑恩仇录》里面的历史事件,是无可改变的。小说取材于关于乾隆皇帝身世的民间传说,但金庸先生无法真的让鼎盛时期的清王朝灭亡,也无法让乾隆皇帝变成一个明崇祯那样的末世君王形象。

所以,陈家洛所从事的事业一开始就注定是要失败的。

到了后来的《射雕三部曲》,作者弱化了小说的历史真实性,小说中历史事件隐隐约约,其中人物形象则处理得恰如其分,得心应手。

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铁木真、拖雷等历史人物与郭靖的关系,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完颜忒邻)与杨康的关系,似历史非历史,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小说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到了后期,金庸的《鹿鼎记》,写康熙皇帝与韦小宝,又回到了《书剑恩仇录》的描述真实历史事件的写法,但是这时候的金庸小说的写作手法,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真实的历史与假想的主人公天衣无缝地凝成一体。

《书剑恩仇录》陈家洛的失败,与金庸前期的创作驾驭能力有一定关系。

小说《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是不是失败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是的,在我看来,陈家洛无论在事业上还是感情上都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陈家洛是金庸先生创作的第一部武侠作品《书剑恩仇录》中的男主角,书中的陈家洛表面上貌似挺成功的,他是绝顶高手“天池怪侠”的高足,是第一反清势力“红花会”的总舵主,是海宁陈家的二公子,更是清朝皇帝乾隆的亲兄弟。在感情上获得了回族美女霍青桐的青睐,更是赢得了金庸笔下最纯真、最美丽的女孩儿香香公主喀丽丝的爱情,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应该是成功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之所以说他是事业和爱情上双重的失败者,原因分析如下:

事业上的失败者

一、政治上极端的不成熟。

作为汉人反对满人统治的第一大组织“红花会”的首领,他对如何领导红花会取得斗争胜利,恢复汉人统治没有清晰的认识,没有规划、没有行动纲领、没有明确的斗争方向。如何团结更多汉人,集中力量共同抗争,他不明白。他能做的就是要么击败清庭高手,打击所谓的清庭气焰;要么就是去刺杀贪官污吏,为民作主。这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组织该做的事,反而更像是一个纯粹的暴力组织。

陈家洛

更为幼稚的是竟然幻想和乾隆这个明为汉人,实则是清朝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一起推翻满人统治,恢复汉人传统,这无疑是与虎谋皮,政治上的幼稚和极端的不成熟可见一斑。

二、严重缺乏领导魅力。

书中出身显贵的陈家洛,一出场就给人一种风度翩翩、儒雅随和的贵公子形象,虽师承名门,武功高强,但更像是一个文弱书生,性格内向,完全不像是一个以造反为目的的江湖第一势力的领导者。

陈家洛是软弱的、心地也善良,缺乏领导组织取得抗争胜利的霸气和自信。对感情上的举棋不定,犹豫彷徨也显示了他不够大气、缺乏魅力。格局不够,眼光短浅,更是他致命的弱点,这些性格上的不足,已经注定了他不可能领导红花会取得胜利。

最终红花会失败后败退回疆可以说是必然结果。

感情上的失败

“翠羽黄衫”霍表桐可以说是金庸先生笔下少有的集美貌与智慧与一体的女性,陈家洛与霍青桐一见钟情,却又移情别恋。原因还是骨子里的不自信,与光彩照人、自信张扬的霍青桐相比,软弱的他感觉到了自卑,觉得自己大男人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放弃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初看书剑,从他放弃能对他的事业起到巨大作用的霍青桐后,我就对他所谓的事业彻底感到了绝望,负心薄幸故且不论,一个以反抗为毕生目标的人,面对一个既产生感情,又能对自己的事业有巨大帮助的伴侣,竟然为了自身可笑的原因而退缩,已经决定了他的事业不可能长久。

在移情别恋,喜欢上霍青桐的妹妹香香公主后,才享受短短的爱情甜蜜,又为了他所谓的事业,为了他幼稚的幻想牺牲了自己爱的人,把香香公主送给了乾隆,间接的导致了香香公主的香消玉殒。

在感情上,陈家洛是软弱的、自私的,既失爱情又失事业,彻头彻尾的失败。

可以说,陈家洛的失败是必然的,《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的第一部作品,作品中的历史背景限制了他的发挥,毕竟文学作品是源于现实的,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陈家洛的反满大业失败也就不奇怪了。

(文中引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说《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是不是失败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小说《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是不是失败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金庸老爷子写的书里,男主角多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书剑恩仇录作为金老的开山之作,陈家洛不仅仅是大侠还多了一份书生意气。小时候看电视剧书剑恩仇录的时候,光看那些武打动作招式了,其它的根本不去考虑,反正只要打的好看就行。

后来再看的时候,就觉得陈家洛太不爽快了,对感情拖拖拉拉,对反清复明的红花会众兄弟也是。霍青桐那么好的一个女子,陈家洛都不爱,反而还去伤害她,去爱上了霍青桐的亲妹妹喀丝丽,也是是香香公主。

当香香公主为了陈家洛的所谓的事业,委身给了乾隆,最后为了救陈家洛以及红花会众兄弟死的时候,记得当时真的伤心极了,那么可爱的香香公主怎么可能嫁给乾隆那个坏蛋呢,怎会能死了呢。哎,陈家洛竟然为了自己的所谓的“事业”,竟然同意了放弃爱情。

陈家洛后来得知乾隆皇帝是汉人,是自己亲哥哥的时候,竟然想以乾隆是汉人这个身份达到自己反清复明的目的。只能说陈家洛真的是太傻太天真了,对政治太不了解了,最后被乾隆算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以至于失去了兄弟,失去了事业,失去了爱情,可谓是一败涂地。

陈家洛失败的原因,只能说是性格决定命运吧。一个有书生意气的人,一个做事拖拖拉拉犹豫不决,还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无论对爱情还是事业都只能是失败者。但是不得不承认陈家洛是一个真正的大侠,一个想为国为民的大侠。

小说《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是不是失败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肯定是失败者,陈家洛如果不是和乾隆皇帝那层关系,红花会总总舵主肯定不是他的,应该是文泰来和赵半山。金庸用陈家洛影射的是旧时代的知识分子,看似本领高强,实际上却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空有其名而已。

陈家洛《书剑恩仇录》的男主角,为人天真,率直,毫无政治头脑,他的所做所为应该是反清复明,但具体操作好像更是帮助乾隆的。他的思维比韦小宝都不如,当然就红花会本身而言,也没有能力推翻乾隆一朝,但陈家洛一番神操作更是让人觉得乾隆真是真龙天子啊。《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传统意义上的武侠小说,男主理论上的文武双全。 心怀天下。实际呢,是个文武双全的蠢蛋蛋而已。 智谋不如霍青桐,心机不如赵半山,唯一出色的地方就是一身武功,但却无用武之地,喀丝丽怎么瞎眼看上他。先后和姊妹俩玩暧昧,感情上是渣男,事业上失败,简直就是一无是处。

陈家洛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在于,是陈家洛以交易的形式放弃了自己的害死了最爱的人,而且交易的江山社稷,但凡有一丝政治头脑的的人,也不会做这个“买卖“。因为他不存在交易的条件,这不仅仅是天真幼稚,而是愚蠢和愚昧。还有就是陈家洛缺乏野心,自古成大事者,无不是六亲不认,断绝七情六欲,再说陈家洛也没和香香公主成亲,也不算送老婆。关键在于你送了以后成事也行,结果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不造反,鼓动乾隆造反,乾隆就是造反成功也是当皇帝。乾有病吗,退一万说,就算乾隆造反成功,他会认为皇帝是他的,还是你陈家洛的。还有就是乾隆当满人皇帝就是鞑子,就是昏庸无道,好大喜功。当汉人皇帝就是英明神武,唐宗宋祖。这个大饼画的别说乾隆不信,我都不信。

是一个知识分子,黑社会与造反不是他愿意干的,当时满请根基稳固,无法逆天行事,陈家洛也许明白,他麾下那些草莽未必明白,他是被“绑架“才干起造反的事情,陈家洛本人更没有政治野心。政更缺乏一个枭雄应用有的能力和气魄。道德感成为压制他的精神枷锁,而看他流着一样血脉的乾隆,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才是枭雄之辈,干大事的人。优柔寡断是无法成事的。陈家洛但凡有点魄力,将乾隆诛杀,冒充福康安搅乱京师,借机起兵。可惜,陈家洛无此魄力。最后,陈家洛是一事无成,一无所有,远走新疆,他说乾隆是满人的鞑子,而他一个汉人却入了回交。

陈家洛最终的失败,是金庸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和蔑视。空有其表。于家国无用。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小说《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是不是失败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金庸写武侠小说无非是为了娱乐大众,另外通过武侠世界来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同时宏扬正义,即所谓侠者精神,而这些侠义精神容易被读者接受,就是以野史的形式出现。在这方面金庸梁羽生都走这一套路,让读者以为这些故事是真实发生的,比如巜射雕英雄传》借用南宋时抗金,抗元的背景和历史事件,结合主角郭靖与蒙古公主华筝以及与丐帮帮主黄蓉的爱情,把郭靖塑造成抗金抗元匤扶正义的大侠。巜碧血剑》则利用袁崇焕被杀,清兵入关,明朝灭亡,这个历史事件,设计了袁崇焕儿子袁承志抗清,又与崇祯皇帝的公主,以及李自成等的恩怨情仇。巜书剑恩仇录》则是利用乾隆皇帝出身不明,以及当时反清志士的故事,根据野史,把乾隆皇帝设定为海宁陈家的儿子,与主角陈家洛是同胞亲兄弟,陈家洛的身份又是反清组织红花会的总舵主,通过这种亲情与民族大义的矛盾来组织故事,还通过乾隆期间回疆叛乱的历史事实,安排了乾隆与陈家洛兄弟间与回族香香公主之间复杂情爱关系来展开故事,因为历史上乾隆并没有被推翻,乾隆也没以汉人身份光复汉室,所以,做为故事,金庸只能安排陈家洛抗清失败,不然就与史实不符,故事没有可信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