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有哪些猪队友的例子?
这里就要说说著名的八贤王胤禩了,本来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中,他的势力最强、呼声最高、得到的拥护最广,却因为多个猪队友而一败涂地,不但与九五之尊失之交臂,还落了一个悲惨的下场。
一号猪队友: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诸位阿哥蠢蠢欲动,首先跳出来的是大阿哥胤禔,康熙明确表示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眼见自己夺嫡毫无希望,胤禔并将宝压在了胤禩身上,由于胤禩小时候由胤禔的母亲惠妃抚养,因此兄弟二人算得上是手足情深,于是胤禔便向康熙提议立胤禩为皇太子,理由是“术士张明德尝相胤禩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康熙闻言大怒,直斥其为“乱臣贼子”,并且这一发言也连累了胤禩,从此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康熙当众怒斥胤禩“柔奸姓成”,并认为他和胤禔勾结,谋害胤礽,于是将其关押,此事在八爷党的据理力争之下作罢,但康熙仍革除了胤禩的贝勒爵位。
二号猪队友:八福晋郭络罗氏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后,雍正为了收拢人心,加封胤禔为和硕廉亲王,并且任命他为总理事务大臣之首,地位犹在被网友调侃为常务副皇帝的胤祥之上。一时间胤禔风头无两,众臣到其府邸祝贺,郭络罗氏当众抱怨说有什么可祝贺,谁知道脑袋什么时候搬家?这话传到雍正那里后,雍正大为不满,甚至当众对诸王大臣说,“自即位以来,于允禩无恩不施,无事不教,其终怀异心,并不悛改,未必非伊妻唆使所致”。
皇太子允礽之废也,允禩谋继立,世宗深憾之。允禩亦知世宗憾之深也,居常怏怏。封亲王命下,其福晋乌雅氏对贺者曰:“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语闻,世宗憾滋甚。
三号猪队友:十四阿哥胤禵而在西北作战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也在康熙驾崩后回到京城,他抵京后,在景山寿皇殿拜谒康熙柩时,见到雍正,不肯下跪,并且大闹了一场,这时胤禩出来打圆场,对向胤禵说应当下跪,胤禵一直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与胤禩关系良好,听了这话,“寂然无声而跪”。当这番举动在雍正严重那就是赤裸裸的挑衅了,这件事后来也成了胤禩的一大罪状:“阿其那见众人共议允禵之非。乃向允禵云,汝应下跪。便寂然无声而跪。不遵皇上谕旨。止重阿其那一言。结党背君,公然无忌。”
四号猪队友:郭允进雍正继位之初,各种政治谣言纷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一个叫郭允进的人自称遇到“洋师”给他一份“预言”,并写出“十月作乱,八佛被囚,军民怨新主”的传单,因为雍正是十月份出生,约定反对雍正的人,十月要救出被圈禁的胤禩,把雍正的江山夺下来。与此同时,这个康熙时期的最大流言被进一步演化具体情形,因为雍正属马,传言单就指马造成谣言,进行攻击辱骂。还说雍正即位以来灾祸不断,表示上天要抛弃雍正这个不得天意民心的皇帝,号召人们起来反抗雍正的统治,让胤禩做皇帝。
这件事被岳乐的第八子塞楞额告发,散播这个谣言主谋是谁呢?最有可能是九阿哥胤禟,因为他与传教士最为交好,而郭允进则自称是得到“洋师“”指点。
历史上都有哪些猪队友的例子?
解放战争中,这支国军部队战斗力超强,却始终充当猪队友。
这支部队就是邱清泉率领的第五军和第二兵团。
邱清泉是黄埔二期毕业的,还在德国留学,这样高的学历,并没有让他有一丝丝儒雅的气息,反而让他得了一个“邱疯子”和杀人魔王的称号。解放战争中,邱清泉动不动就说,我和共军拼命去!可是,实战中,他却多次充当了猪队友,在他的身后,有太多被坑惨的国军将领。
解放战争初期,邱清泉率领整编第五师屯兵鲁西南,总是号称“逢五不战”其实,真实情况是,解放军专打他的队友,因为知道邱清泉自私自利,根本不会营救。
鲁西南战役中,刘邓大军以15个旅的兵力歼敌4个整编师共9个半旅6万余人的战绩。此时的邱清泉就在鲁西南,却毫无办法。
刘邓大军南下,整五师在追击中取得一定战果,这毋庸讳言。可是,当华野七月分兵进军鲁西和鲁西南时,整五师又回来了。这次,他们的对手是华野西兵团了。
一开始,华野只是让叶飞陶勇的第一第四纵队进入鲁西,陈士榘唐亮的第三第八第十纵队进入鲁西南牵制国军。这样四面出击很难冲击国军重兵集团,于是粟裕火线上任,要在鲁西南打一场翻身仗。
粟裕一开始想打邱清泉第五师,后来发现邱清泉太狡猾,就选择了邱清泉的队友整编57师段霖茂。段霖茂是黄埔三期毕业的,他的57师虽然也是美械嫡系中央军,可兵力比起邱清泉差远了。两个师回援鲁西南,行军途中让出了几公里的距离,一下子就被华野抓住机会,分割包围了。最后57师近万人全军覆没,段霖茂也当了俘虏。
事后,邱清泉一点责任也没有担,所以,当猪队友是在太顺手了。
沙土集战役后,不管是华野和中野,都没有和敌人发生大规模的战役。这段时间,算是中原战场我军的低谷期。直到豫东战役,这一僵局才算扭转。
1948年6月,华野西兵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河南省省会开封。随后准备围歼前来支援的国军。最先到场的是邱清泉兵团和区寿年兵团。可是,当邱清泉听说自己即将要到的地方是商丘时,一下子就犹豫了。因为他认为商丘与伤邱同音,对自己不利,于是就拉开了和区寿年兵团的距离。
邱清泉这么一犹豫,华野立刻抓住战机,围住了区寿年。区寿年手下的两个整编师,都是广东军阀背景,陈诚的土木系胡琏兵团、顾祝同的黄百韬兵团,都想要这些部队。纷纷开展了积极的救援。
邱清泉和胡琏都是长期在中原战场作战,而黄百韬却是从山东战场调过来的。没想到,救援区寿年残部的功劳还被黄百韬抢去了。最后,黄百韬成功吞并了区寿年兵团残余的整编72师,还得到了青天白日勋章和17号委员长接见牌,算是和邱清泉结下了一个梁子。
邱清泉争宠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拼命表现自己,邱清泉这是拼命弄死对方。所以,当黄百韬在碾庄被围困时,邱清泉直接就跑了,给出的理由是“刘峙让我跑的!”
不得不说,邱清泉毫无立场毫无道德观念。前脚还骂刘峙“猪战术”没骨气,后脚就缩回徐州不敢去碰解放军的徐东阻击防线。后来杜聿明上任,邱清泉才开始振奋精神对拼命冲击解放军徐东防线,还舍不得用自己的嫡系第五军,用的是重建的74军。
当74军对面的解放军撤退时,邱清泉却没有发动冲击,一举和黄百韬会师,因为这一刻他害怕了。黄百韬在豫东战役冲进了铁佛寺,被围困在帝丘店,也是差点被打死。于是邱清泉反而向国防部庆功,整个徐州都在庆祝“徐东大捷”。
黄百韬等援军等不来,却等到了国军的“徐东大捷”的宣传广告。那一刻,他绝望了。部下问他,咱们突围吧!黄百韬说,突围干啥?让邱清泉看我们的笑话吗?我们要让黄埔嫡系看看,我们杂牌也是不怕死的!
邱清泉坑死了段淋茂,又坑死了黄百韬,下一个被他坑死的,是老上司杜聿明。
杜聿明带着30万军队撤离徐州,却还带了很多非战斗人员。其中邱清泉第二兵团,带了不少徐州女大学生,要干什么可想而知。当大部队即将到达永城,刚刚被包围时,杜聿明召集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开会,安排突围事宜。命令下达,当夜突围!
刚刚下完命令,邱清泉就反悔了,他告诉杜聿明,第二兵团不走了,其他人你看着办!杜聿明无奈,邱清泉兵团是绝对主力,他要不突围按兵不动,李弥和孙元良还不是送死呢!赶快给李弥和孙元良打电话,要求他们立刻停止突围。结果孙元良早已毁坏了通信设备,全军出击突围去了。
孙元良就这样被坑了,当然也怪他着急逃跑。一夜之间,孙元良数万大军没有了,邱清泉却多了一万人马,因为孙元良残部编成一个师,成了邱清泉的部下。
杜聿明20多万军队在陈官庄被包围,他一度想过集体投降。可是当杜聿明拿着解放军招降的文告给邱清泉看时,邱清泉看都不看,一把就撕成了碎片。那一刻,杜聿明这个剿匪副总司令、徐州指挥所主任,早已不是这支被困部队的主心骨了。
坑完杜聿明,邱清泉实在没什么人可坑了,精神崩溃了,最后在战场上乱跑,被机枪击中,死在了那里。
坑队友坑到让自己精神崩溃,邱清泉号称疯子,还真是名不虚传。
历史上都有哪些猪队友的例子?
网上有一句话,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搭档无能导致二者都陷下去和败北的比比皆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二者配合生疏,再就是彼此相差悬殊,无法配合,就好比姚明和潘长江干啥无法配合,这就是个默契问题。古今中外的历史这样搭档太太多了,项羽和曹无伤。荆轲和秦舞阳。马谡和王平,建文帝和李景隆。李天霞和张灵甫,希特勒和意大利,拿破仑和格鲁希。实在是太多太多,太熟悉和热门的就不说了,说几个比较冷僻但大家还比较熟悉的队友事情。
吴越争霸的时候,伯嚭 与 伍子胥都是吴王麾下阖闾重臣,阖闾死后夫差继位、后来把勾践打的都活捉了。伯嚭收了贿赂,没有灭掉越国。而且放过了勾践。伍子胥屡屡进言而不纳,最终导致伍子胥自杀,再后来就是西施美人计,越国灭吴国大家都知道了,伯嚭猪队友实至名归!慕容评 南北朝第一猪队友。前燕宗室。官居太尉,当家的时候。挤走了当时第一名将慕容垂,害得慕容垂投奔前秦的。王猛率领前秦大军与前燕大军交兵,作为三军主帅的慕容评作为前方统帅,居然在阵地上封山断水,凡是砍柴和打水的一律收钱,如此好的商业头脑应该当户部尚书吗,而不是三军主帅,有这样的主帅能够打胜仗反而奇了怪了。前燕就此亡国。
这里重申一下,猪队友工作态度肯定是好的,欠缺的是能力。关键时刻自作聪明、弄巧成拙。这才是真正猪队友。滑铁卢战役里的格鲁希就是这样的典型,当时,格鲁希得到拿破仑的命令是是:当拿破仑与英军交战的时候,他只需追击溃败的普鲁士军队就行拉。任务简单、格鲁希带兵攻击普鲁士溃败的军队了。滑铁卢战役那天,当时的拿破仑岌岌可危,他的部下都要求格鲁希回援,格鲁希回绝部下回援要求。拿破仑和英军处于交织状态。双方都在等待增援部队的到来,哪支增援部队到来就意味着胜利女神站在哪一边。结果英军赢了,格鲁希的谨慎,执拗,忠诚害了拿破仑。这也是典型的猪队友。
日本第四师团也是二战最有名的猪队友,在1939年,苏联与日本生武装冲突,苏方主帅是朱可夫(日本倒霉蛋)关东军调第四师团前往前线,但第四师团却迟迟“按兵不动”。原因是师团内的伤病号人员太多,后来在军部强硬要求下不得不发兵。但第四师团又开始“磨洋工”。四天的路走了整整走了8天,就在第四师团到达指定地点的时候。苏日停战、这下第四师团来精神了,积极要求参战,这样一来。这支未放一枪的日本军队。是所有参战部队中唯一齐装满员、无一伤亡的。简直是日本军队的最大讥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历史上都有哪些猪队友的例子?
你们知道三国杀里比孙笨还强的武将是谁吗?答案就是大魏核心诸葛诞!身为诸葛一族的猛犬,诸葛诞可以说的上是一个悲情的人物,一心向魏的他本来有望在三国后期打破司马家族的专权,但无奈队友不给力,导致满盘皆输。司马家貌似天生就和诸葛家有仇,司马懿在世时主要怼的是诸葛亮,他成功了;司马师选择去怼诸葛恪,也成功了;到了司马昭这里,好像敌对势力的诸葛家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了,就在这时,自家阵营中的诸葛诞映入了他的眼帘…
诸葛诞曾经也算是受司马师直接调遣的人,并且还亲自平定了毌丘俭的叛乱,自此驻守寿春,也算有了自己的城池。当时毌丘俭被夷三族,夏侯玄等人也被诛杀,司马家的野心已然暴露,诸葛诞除了要考虑为国除害,同时也要储备一些能够自保生存的筹码,于是他放出寿春城内的囚犯,并联络到当地的黑社会及无赖组织,花重金把他们培养成死士为自己效力。当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当权,此时诸葛诞很不合时宜的请求朝廷给自己拨十万精兵去巩固魏国边境。从常理角度来看诸葛诞的请求并不荒诞,但对于刚刚夺权的司马昭来说,诸葛诞的举动着实像一根针一样扎在他的肉里,而司马昭也需要得到非曹氏宗亲的支持,所以他派贾充过去探探诸葛诞的态度。
贾充以慰问为由到了寿春,酒席间拐弯抹角的问诸葛诞对最近流行的禅让之事怎么看。诸葛诞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举杯大骂贾充,说你爹贾逵为大魏尽心尽力,你我都是魏臣,魏王有难我等抛头颅洒热血都在所不辞,你怎么能跟着司马家族乱搞呢???
诸葛诞的一番话让贾充很是羞愧,但贾充已经站好了队伍,不可能再去向着诸葛诞了,于是他回去对司马昭说,诸葛诞在寿春的口碑贼好,他和你不是一路人,这种人还是早早出掉吧。
所以,司马昭也终于找到了能怼的诸葛一族,于是司马昭让诸葛诞来洛阳任司空享清福,诸葛诞也不傻,自然知道这一去可就回不来了。既然你不来,那我司马昭就有理由说你谋反,于是这大军马不停蹄地奔向了寿春城外。
诸葛诞想靠一己之力打破司马家的专权显然不够,于是他与东吴达成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并允诺事成之后举城向东吴称臣。但坑就坑在,诸葛诞这东吴队友,都是一群猪!东吴当时的掌权者孙綝起初答应诸葛诞要全面北伐,后来想想朝中正处于风声鹤唳时期还是不去了,于是派了三万东吴杂兵去寿春支援,后来为表诚意又让朱异率三万军继续进驻寿春,可朱异并没有他爹朱桓那样的能力,还没到寿春就被魏军几乎团灭,引得孙綝颜面尽失,一气之下斩了朱异。
孙綝说诸葛诞我东吴欠你个人情,我一定会还的,然后,他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再派大军或者是粮草去支援,更没有想到去奇袭敌后,上演围魏救赵的好戏。如果单单只是朱异和孙綝这两个外来人士坑诸葛诞也就算了,偏偏城内到处也都弥漫着消极的气息。在被围城进半年后,寿春城内出现了缺粮的状况,加之司马昭在城外整日大喊投降者不杀并赏千金封万户侯的口号,导致城内胆小之辈就有了降意,为了稳定军心,诸葛诞的心腹蒋班和焦彝建议不要再傻傻的去等东吴的援兵了,孙綝那人不靠谱,咱们不如现在拼死一搏,或许还有胜算。其实在如此消极的情形下,蒋、焦二人的建议也可一试,但东吴的文钦却跳出来说,不行,你们着急个毛线啊,魏兵都困了这么长时间了,他们的耐心也在慢慢消磨殆尽,我们不如等他们士气低落再做打算,更何况我大吴皇帝至圣至明,不可能不管我们的。而蒋、焦二人对文钦已经谈不上任何的信任,三人就这么争吵了起来。
诸葛诞此时也为难无比,一方是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另一方是实打实来帮助我们的战友,虽然诸葛诞本来看文钦就不爽,但在一阵纠结后,诸葛诞还是听从了文钦的建议,并狠狠的训斥了蒋、焦二人,又以扰乱军心为由要杀他们,经其他将是苦苦相劝才逃过一劫。二人自知诸葛诞将亡,于是出城投降了司马昭。
在二人投降后,寿春城内更是一片死寂,渐渐的文钦的东吴将士们也纷纷投敌,诸葛诞的大军处在了一个分崩离析的临界点上。这时候文钦也慌了,说要不咱们还是突围吧,于是二人率军连日突围,皆无功而返。此时寿春城内的粮草已经不多了,文钦大开脑洞,说据我观察,投降的士兵基本都是北方人,一点骨气都没有,你看看我们南方人,多血性啊,所以我建议把这些意志不坚定的北方人都赶走,就让我们南方人来守城,这不就大大解决了粮草问题了。
诸葛诞本来就心烦意乱,一听文钦要赶走北方的兄弟,顿时觉得文钦也坑自己,于是他带人杀了文钦。这不杀不要紧,一杀文钦他之前带来的东吴士兵跟着他两个宝贝儿子全部投降魏军,此时粮草问题倒是解决了,寿春城内的士兵加上诸葛诞养的死士也就数千人,这是司马昭下令去寿春成进行总攻,诸葛诞在城破后逃亡,半路被追兵所杀。
所以诸葛诞既面对的是神一样的对手,又碰上了猪一样的队友,想不败也很难了。
文/逻辑文史游
此次事件后,诸葛诞亦被夷三族。
历史上都有哪些猪队友的例子?
秦舞阳之于荆轲,意大利之于德国,格鲁希之于拿破仑,李景隆之于建文帝,猪队友部分国籍,不分历史,比比皆是。
1、虎父猪子李景隆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作为大明开国名将以及第三功臣,结果儿子李景隆连犬子都算不上,坑死建文帝几十万大军,最后更是把建文帝的皇位也坑了。
耿炳文在真定之战战败后,建文帝就在黄子澄的推荐下,任命李景隆率军抵抗朱棣,开启了李景隆的猪队友之路。
率50万大军兵围北平,连朱棣都没见到,被朱棣儿子朱高炽阻挡。期间几乎要攻破北平城门,因为李景隆的猜忌,导致功败垂成,等到朱棣回军,一战将李景隆击败。李景隆丧师十几万,撤回德州。
在济南重整旗鼓后,统领60万大军进驻白沟河,结果又被朱棣大的丢盔弃甲,损失全部辎重,再次丧师几十万,一路南撤至济南。
两战李景隆坑死建文帝几十万大军,从此再无力主动出击。
等到朱棣打到南京城下,建文帝居然再次让李景隆统军,这次李景隆直接开门投降,而建文帝在皇宫放了一把火之后下落不明。
2、唯命是从格鲁希格鲁希是拿破仑提升的最后一名元帅,不过如果拿破仑后来知道因为格鲁希导致滑铁卢之战的失败,估计早就一马鞭子抽飞他。
滑铁卢之战,拿破仑率兵与盟军中英国将军威灵顿所率的6万兵相遇,双方立刻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那这场战斗中格鲁希处于什么位置呢?
格鲁希率3.3万法军追击普鲁士士兵,即是为了消灭普鲁士军队也为了侦查敌情。然而格鲁希既没有追上普鲁士军,还没判断清楚普鲁士军队情报。
当法军与英军战斗激烈的时候,拿破仑得到普鲁士军队准备增援英军的情报,不得已拿破仑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抵挡普军,一方面让人传达命令让格鲁希回援。
此时的格鲁希军队虽然听到几英里外大炮的声音,但是性格谨慎又犹豫不决的他在拿破仑的新命令到来之前依然死守之前追击普鲁士军的命令。
即便热拉尔等法军将领,强烈的请求格鲁希回援,甚至只带领一部分军队赶到战场支援拿破仑时,格鲁希犹豫的考虑了一下,然后否决了。
精疲力尽的英法军队都在等待援军的到来,在格鲁希的犹豫不决之下,布吕歇尔的3万普鲁士军队先赶到战场,与英军一起打败了拿破仑。至于格鲁希,在接到新命令后再去支援已经晚了。
历史上都有哪些猪队友的例子?
靖难之役的时候,朱允炆身边围了一群猪队友。
(朱允炆的表情很到位)
急吼吼的想着“削藩”的,首先是朱允炆的老师黄子澄。朱允炆比较年轻,没有啥政治斗争经验就算了,黄子澄应该考虑周全一点吧?
本身削藩就是大事情,一旦决定了,就必须狠下心来。当时齐泰认为应该先从燕王朱棣下手,黄子澄不同意,他觉得其他几个王做过一些不法之事,朝他们动手是师出有名。
所以,给了实力强大的朱棣很多准备时间。既然都要动手了,还非要找个正当的“理由”,太天真了吧。朱棣又不傻,动了别的王,也肯定会轮到自己,这是常识。
(黄子澄)
再说了,理由这东西,很难找吗?朱棣大军杀过来,不也是找了个“清君侧”的理由。嗯,黄子澄一定想不到,朱棣找的理由就是:齐泰和黄子澄是奸臣,必须铲除。
好吧,朱允炆要动手了,才发现身边没有像样的军事统帅。
这一点虽然要怪朱元璋杀了太多人,但黄子澄提前难道想不到吗?没办法,找来找去,找到了一个幸存的老将耿炳文。
耿炳文虽然是老将,但是作战能力不行啊!打一场输一场,只能躲在城里固守。
这时候,黄子澄又出来了,推荐李景隆。李景隆这个人,没有作战经验,就是喜欢看一些兵法书,自信满满。接过北伐军大将军的职位,兴高采烈的就出发了。
然后,在北平一败涂地,扔了所有东西连夜逃跑了。嗯,手下官兵也不管了,整个乱了。
白沟河之战,又是大败,抛弃了全部的辎重,跑。
在李景隆的带领下,朱允炆损失了数十万大军,彻底失去了自己的优势。朝廷官员一个个都上疏,要求砍了李景隆“祭天”,黄子澄也顺道捅了一刀,要求朱允炆砍了李景隆,以谢天下。
朱允炆会怎么想:啥?李景隆不是你黄子澄推荐的吗?你咋不好好解释解释?
李景隆会怎么想:啥?不是你黄子澄非让我去打仗吗?你不知道我几斤几两?
总之,朱允炆也是“脾气好”,算了,不杀了吧,人家也挺不容易的。
嗯,确实,后来朱棣的大军打来,李景隆屁颠屁颠的跑去打开了城门……朱允炆,你真觉得李景隆是你好哥们?
唉,可怜的朱允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