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明明裕王妃用假血经骗过了嘉靖帝,为什么嘉靖帝还会抓杀严党?
《大明王朝1566》中血经这个所谓的“天物”,一度让清流和严党都视作双方的决胜点,但他们都没料到,这部血经虽然对于嘉靖来说是意外之喜,但其实对于两大派的对决而言根本是无足轻重的东西,无论是清流和严党,最后都没料到嘉靖的权谋手段如此之了得,早就准备好了一切。
这里仔细分析一下为何清流和严党会把血经当成决胜点,而又为何血经对于嘉靖的真假惩办严党没有任何影响。
嘉靖得到血经
血经本身基本肯定是真的首先澄清一点,个人认为血经必然是真的,假的只是清流和裕王夫妇编了故事,但东西本身却是没问题的。首先血经出自沈一石之手,是沈一石特意留给芸娘作为保命的东西,沈一石显然不会坑芸娘,而沈老板作为浙江首富,以他的势力人脉,偶然得到这部血经并非没有可能,找到后必然是仔细对照过的。之后高瀚文把血经当作投靠清流的大礼,他肯定不会轻忽,必然小心检验过,这点剧中是提过的。
而清流这帮子,徐高张三人,个个都是人精,岂能不再次研究血经的真假?张居正也亲口说自己仔细对照过字迹,就是张三丰所书。最后是嘉靖这关,嘉靖为了长生诚心修道了四十年,这方面显然属于专业级别的,别的神仙都太久远,而张三丰却是相对较近,他必然有过许多的研究,而嘉靖在仔细观摩血经后也并未觉得是假,只是在听到裕王妃说到齐大柱时意识到这部血经献上的不单纯,但却没觉得血经是假。
因此,这部血经可以说经过四轮仔细对比,就血经的真实度而言,基本肯定这就是真的。
血经
为何清流与严党会把血经当作决胜点?我们要搞清楚一点,虽然剧中的嘉靖在幕后运筹,牢牢地掌控住朝局,经常显得深不可测。然而嘉靖在权谋方面是了得,但他迷信修仙同样是真心的,他是真心希望自己能够修炼成仙,长生不老的。正是因为如此,清流和严党眼中,血经可谓至关重要。
此前清流和严党把浙江当作战场,但结果遇见了油盐不进又不怕死的海瑞,查出来的东西是清流和严党都不乐见的,而彼时南方有倭患,北方有俺答,嘉靖也不愿此时动严党,严党看懂了嘉靖的意思,于是反将清流一军,以通倭为罪名抓了齐大柱,而齐大柱之前是海瑞放的,海瑞是清流的谭纶举荐的,严党(严格来说是严世藩,严嵩可能没那么大想法)想要以此为理由向后牵扯一堆人。
严世藩
而且此时严世藩派鄢懋卿江南巡盐,收到了远比之前多的盐税,站在清流视角,他们可不知道鄢懋卿这次巡盐,自己和严世藩留下了二百万,只给嘉靖一百万,他们眼里鄢懋卿此举,是再次向嘉靖证明了严党存在的价值和能力,那么之前浙江那档子事儿,严党在浙江的势力大损,现在严党完成了嘉靖的期许,收到了银子,嘉靖一高兴,会不会为了平衡和安抚严党,也整下清流几个人?所以说清流这时候绝对是慌了的。
在清流这表面落下风的时候,这部血经来了,前面说了,嘉靖迷信,如果让嘉靖相信血经真是张三丰降世给了齐大柱老婆的,那就是神仙指明说齐大柱是无辜的,神仙都说是无辜的,是要辅佐嘉靖的忠良,神仙都看不过你严党诬陷忠良了,那之后能做的文章也就多了。
于是这一来,就连老神在在的严嵩都不淡定了,选择了跟嘉靖摊牌了,他和严世藩在还没真正查明血经真假前,就让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凡是他们的人,都不许上贺表,嘉靖当时看了下数字,足足有一半的官员没有上贺表。这种结党跟皇帝对着干是何等的大忌?就算严世藩不懂,严嵩会不懂吗?他当然懂,只是严嵩这里确实认为是最后关头了,跟嘉靖明牌了。赌一把,嘉靖会觉得自己这一派还有大用,会为了朝局别太动荡,不要动自己。
为何说血经其实没实质性的作用?血经唯一的作用其实就是把齐大柱救了,嘉靖要倒严党根本原因不在于血经,他大骂“鄢懋卿,冒青烟!”的时候,是在血经献上之前,此时嘉靖已经彻底要决心倒严了。
个人认为嘉靖决心倒严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严党能力下降
剧中严党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呢?答案是在保证大明朝尽量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给嘉靖老道士挣来尽可能多的钱,同时还要让嘉靖老道士不背这个黑锅,在此前提下,嘉靖老道士允许严党中饱私囊,也让严嵩等人的地位稳固。
然而我们为什么说严党的能力下降了?很大程度就在于严嵩老了,他已经八十岁了,自知命不久矣,所以为了培养儿子,就把人事权给了严世藩,结果严世藩的能力却不及他爹远甚,甚至对自家的定位就没有搞清楚。他的认知里,自家这一派的存在的价值是给嘉靖搞钱加背黑锅,做好了这件事,自家地位就会稳固,却没有意识到,乐意给皇帝搞钱加背黑锅的人多了去,但能在此基础上尽量维系大明朝的正常运转的那就少了,后者才是严党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在用人问题上,严世藩出了很大的纰漏。最典型的就是重用郑泌昌、何茂才,免去胡宗宪的浙江巡抚。
最后改稻为桑事件黄了,还闹得不可开交,改稻为桑失败和毁堤淹田的真相,这背后的一切还由于海瑞的存在,查到了根源在于内廷,嘉靖老道士钱没捞找,却连脸也给打了,嘉靖老道士必然是不满的,之所以还没拿这件事儿开刀,纯粹是因为北方有鞑靼,南方有倭寇,这时候朝局若有大动荡,闹得不好可能动摇自己统治,所以他把这事儿替严嵩压了下去。
而严世藩想要说齐大柱、海瑞通倭这事儿,嘉靖其实也是不满的,海瑞是裕王举荐的,严世藩闹这么一出,嘉靖觉得他这做法真的很蠢,也让他很不爽,甚至说了一句”严世藩的意思是,朕的儿子也通倭?“
嘉靖
第二、严党利用价值低了
嘉靖前面虽然已经对严党不满,但考虑到有北虏南倭未平,所以没有动严党,但是胡宗宪为了国家利益,这次硬顶着把倭寇基本平了,此前嘉靖不愿倒严,一个重要原因是胡宗宪把严嵩的知遇之恩看得很重,不肯跟严嵩分割,一旦倒严不牵扯他是很困难的,嘉靖知道军国之事涉及到自己统治的根本,所以不愿意牵扯胡宗宪。
但是倭寇之患消弭,胡宗宪的作用下降了,而且海路通畅后,大明朝之前财用不足,一方面是固然是嘉靖老道士花费太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倭患导致的海路不通,外贸带来的收益大大减少,现在海路通了,理论上讲嘉靖也没那么需要严嵩给他从其他地方找钱了,而且抄了严嵩的家,在嘉靖看了本来就能顶好几年。
第三,严党贪过了头
嘉靖老道士曾经跟吕方说过,严世藩他们搞来的钱,他们拿三成,自己拿七成他不管,他们拿四成,自己拿六成,自己也认了,但这次严党直接跟嘉靖七三开了,严世藩加鄢懋卿拿了二百万,嘉靖自己只拿了一百万,用《让子弹飞》里的一句话,嘉靖成了跪着要饭的了?
造成了这个原因,到底是严世藩他们算错了账还是其他原因,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嘉靖很生气了,而且嘉靖从吕芳那里听到,在太祖、成祖的时候江南的盐税每年以千万计,现在虽然是有部分直接调给了南直隶,但怎么也不应该向前几年那样,只有一百多万,吕芳的这话,嘉靖只要一深思,必定认为严党跟自己七三开怕不止一次两次了,自己以前认为严党“懂规矩“,知道把大头给自己,很可能是想错了,所以严党不能留了。
至于血经,其实并不重要,嘉靖虽然迷信,但却仍然是把自己的权力看在第一位,而且清流的谎话编造的并不高明,嘉靖大概率是认为血经是真的,但那套话他是不信的,后面严嵩严世藩他们告诉嘉靖血经的详情,嘉靖虽然大骂”欺天了!“,但多半他心里是有准备的,这句”欺天了“个人认为更多是在骂严党,前面说了不管血经来历,但血经这个物品本身大概率是真的,所以嘉靖为了彰显自己有德,自己修仙是有成就的,所以对于血经一事大操大办,宣称张真人降世,就好比童话中皇帝的新衣,你非要把他戳破了,他不骂严嵩欺天骂谁?
《大明王朝1566》中明明裕王妃用假血经骗过了嘉靖帝,为什么嘉靖帝还会抓杀严党?
我来回答:
血经的出现是为了救齐大柱,很多人认为齐大柱这个人设是多余的,是暴露狂,这条支线对主题没啥作用,其实不然。
严党为什么非要置齐大柱于死地,主要原因并不是真的恨齐大柱,而是要维持震慑力。即使杀掉齐大柱,对严党并无直接的好处,真正的作用在于对其他人的震慑,就像当初周云逸的死。
但是,严党最后的努力还是破灭了,要是究其原因的话,就在于一个神物的降临,那就是齐大柱老婆进献到嘉靖帝手中的血书-张三丰血经。
那么嘉靖帝为什么选择相信血经为真,并最终以此为由,干掉了严党呢?
一、剧情走到现在这个程度,其实一直都在讲一件事,那就是——倒严!
严嵩把持朝政二十年,一味地逢迎嘉靖帝,而嘉靖帝作为回报,也适当给严党分红。结果皇上的胃口越来越大,严党的胃口也越来越大,朝廷终于不堪重负,出现严重赤字。
为了自保,也为了进一步掌权,严嵩抛出了“改稻为桑”策略,希望以此力挽狂澜,解决财政危机。只是他低估了清流派的能力,和严党内部的不团结,最终这个政策拉开了严党倒台的序幕。
由于改稻为桑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遇到了众多阻力,毁堤淹田之后,嘉靖帝开始对严党不满,把底线也给严党亮出来了:
“要是他们还想再多捞,逼反了东南,朕也就不能再容他们!”
再然后就是沈一石打着织造局牌子买田,这让嘉靖帝动了倒严念头,随后便是沈一石“奉旨赈灾”。这次事件导致的结局就是,嘉靖帝感慨严嵩已老,而严嵩被迫跟严世蕃进行交割。
等到浙江案件爆发之后,嘉靖帝想让胡宗宪跟严嵩交割,但没有成功,被迫延迟了倒严进程。就像大家的共识,此时倭患没有解除:
“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
甚至这阶段,海瑞的几次硬顶都不奏效,关键还在于东南的倭寇没除,这期间齐大柱不幸被严党选为要杀的“鸡”,以达到吓“猴”的目的。
等到胡宗宪痛下决心跟严嵩交割,烧掉请求延迟跟倭寇决战的严嵩信件,也宣示了严党丢失了护身符。
二、
这期间还有鄢懋卿巡盐事件,这个事件我们后面还会详说,此时大家争论的焦点在于齐大柱要不要死?
严党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以此来明志,来宣示严党仍然控制朝政,震慑其他官员不要轻举妄动。而清流派这边又一心要保齐大柱,虽然齐大柱是一介草民,就像杨角风分析的那样,不管是谁,都不能死。当初裕王没能保住周云逸,就已经是被动不已,此时齐大柱能活,就代表严党能倒。
只是清流派确实只有打嘴仗的本事,口头上讲着保,实际上却无有效的方案。反而是高翰文冒着风险把沈一石送给芸娘的宝贝进献给张居正,张居正再拿给裕王,裕王再派裕王妃和世子进献给嘉靖帝。
以此完成对齐大柱的救赎:
“什么贡物,居然比朕的孙子还要紧?”
一开始嘉靖帝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宝贝,等裕王妃告诉嘉靖帝这是什么时,嘉靖帝眼睛都直了:
“回父皇,是张三丰张真人血写的两部真经!”
血经是真是假不得知,因为是沈一石送给芸娘的宝贝,真实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嘉靖帝认为这部血经的来历。按照裕王妃提前设计好的台词,讲道是齐大柱老婆天天等在诏狱门口,突然就来了一个道人:
“只能看见这道人的头发胡子比雪还白,身上穿着道袍也十分的脏。”
这里并没有说道人就是张三丰哦,一切都是嘉靖帝自己猜的,想不到时来运转,一向让别人揣摩圣意的嘉靖帝,有朝一日也会被裕王府打哑谜猜测。
三、
这也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个道人讲了:
“明君在位,上应天命,上天便派了好些人来辅佐明君,你丈夫也是一个,不会死。”
问题就来了,嘉靖帝为什么会信呢?
其实他不信!他又不是傻子,但是这件事又由不得他不信,为什么?
这个问题就得从嘉靖帝信道说起,从他给自己封的尊名就能看出来,他是有点走火入魔了。追求长生不老是他的一生追求,更是把自己自比为神仙,受命下凡拯救人民。这个张三丰在明太祖时期出现过一次之后,随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本血经是他一百二十岁时所写。
嘉靖帝信道是维系他统治的一个手段,没有什么比受天命前来统治人民更正当的理由了。毕竟他的即位也不是正统,中间还出现过“大礼议”事件,他急于强调自己的统治正当性。
此时的嘉靖帝有点类似于谁呢,有点类似于洪秀全,洪秀全宣称自己是耶稣的弟弟下凡,以此维护统治。而萧朝贵弄了个天兄下凡,也就是耶稣下凡,洪秀全都得听他的。随后的杨秀清更过分,五次宣扬自己是上帝下凡,成了洪秀全父亲了,洪秀全还得下跪。
明知道是假的,却又不能戳破,不然的话,整个统治就土崩瓦解了。
嘉靖帝就是这样被“绑架”的,况且他此时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既然天降祥瑞,为什么不受?
其实一个谎言说了一百遍,自己都信了,既然信了,那么就必须按照张真人的吩咐办事,不能犹豫。毕竟杀不杀齐大柱,对嘉靖帝来讲,根本不叫什么,维护自己的权威性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不杀齐大柱,严党不干啊,这是保持威慑力最后的筹码了,必须得争,这一争,就宣告了自己的倒台!
四、
为什么会这么说?
大家都听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吧?
大家都知道衣服是假的,但都装作是真的,偏偏你严世蕃蹦出来,指出血经是假的?
可惜嘉靖帝不是《皇帝的新衣》中的皇帝,那个皇帝是不知道衣服是假的。而嘉靖帝是明知道衣服是假的,你怎么可能会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呢?
既然嘉靖帝选择了血经是真的,那么这一切就都变成了天意,你严嵩、严世蕃不是也写青词吗?不是也支持嘉靖帝修道吗,敢情之前你们写的青词,你们说的话都是假的?
此举在嘉靖帝看来,就是大不敬,这种大不敬不是针对自己,而是针对上天,这是不忠,这是欺天。血经出现,是祥瑞,连吕芳都跪倒在地,大喊:
“天降神经,佑我大明,佑我皇上,奴才给皇上恭贺天喜!”
一旦血经成为了佑我大明的象征,你严世蕃怎么能污蔑不是呢?
更重要的是什么呢?
是齐大柱的案子,嘉靖帝当然知道他是无辜的,严党想弄死他,本就是无中生有。就这么一个本就是无辜的人,你严世蕃公然叫板,睁着眼睛说瞎话,还把皇上放在眼中吗?
难道你严嵩、严世蕃进献祥瑞就是祥瑞,别人进献祥瑞就是假的?况且祥瑞是真是假,不是你一个臣子说的算的,而是皇上说得算!
只要是上天降祥瑞,那就是对皇上的认可,只要是标上了祥瑞,那就是真的,根本不会是假的!
血经一出,严党就没有退路了,只能赌一把,可惜还是赌输了,在陈洪把血经是假的信息给嘉靖帝时,嘉靖帝大呼一声:
“欺天了!”
可不是裕王妃欺天哦,而是严党欺天啦,竟然胡说八道,欺负到皇上头上了,岂有此理,不灭你,天理不容!
这就是整个血经事件的经过,裕王妃的这一招釜底抽薪之计,相当妙,打得严党毫无招架之力,也宣告了他们的灭亡。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大明王朝1566》中明明裕王妃用假血经骗过了嘉靖帝,为什么嘉靖帝还会抓杀严党?
首先,沈一石留下的《血经》应该是真的,裕王妃描述得到《血经》的过程才是假的,但是,裕王妃不编个故事骗骗嘉靖帝不行呀。这是因为《血经》原本是沈一石所拥有,托杨金水之手,转交给芸娘,再由高翰文交给张居正,最后由裕王妃献给了皇帝。经过了“奸商和妓女”以及众多人之手,这本《血经》对嘉靖帝来说,还会有价值吗?为什么这么说呢?
但凡英明神武,权力集中的皇帝,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长身不老,嘉靖帝也不例外。所以,嘉靖简直是道家皇帝。道家又出了一个进了正史,接近神人的张三丰,已经活了几百岁了,行踪莫测,在明太祖时期出现过。而张三丰不但是太极拳的始祖,也是内丹派祖师爷。不用说,嘉靖帝吃练丹吃丹,走的就是这一路。所以,裕王妃编了个故事,说有一个邋遢老者,把《血经》留下时,嘉靖帝那是一脸震惊。欣喜和激动大大超过了对此事真实性的质疑,哪怕嘉靖帝努力抑制着内心,脸上还是不可避免的微微抽搐和身体的抖动(不得不佩服陈宝国老师的演技)。裕王妃送来的哪是张三丰在120岁写下的《血经》,这明明是张真人降世,给多年坚持吃丹药,坚持着长生不老的嘉靖帝带来一个希望呀。
此时的嘉靖已经快病入膏肓了,对于长生不老的期望更为迫切,裕王妃冒了个险,把住了嘉靖帝的脉,否则以嘉靖帝的聪明,用得着严党来捅破这层窗纸?但是,这一部《血经》的出现,却救了齐大柱的命,牵一发则动全身,只有让齐大柱因“通倭”处死,严世藩才能彻底洗脱嫌疑呀。于是,严党和半数官员都不上贺表,严世藩还包围了高翰文的府第,然后参奏皇上《血经》的真实来历,就是要做成一个死局。只是,这样就犯了两个禁忌,第一,逼皇帝摊牌,做抉择,是选严党还是裕王党?第二,打破了嘉靖帝长生不老的幻想。所以,这个针对裕王党的死局反而作用在了严党身上,加速了严党的败亡。
嘉靖帝用严党,一方面让他们为自己解决银子问题,边境的战事。一方面利用他们打压清流,省得常常给他闹心。所以,严嵩才对严世藩说:“是大明朝离不开你爹!”但是,嘉靖帝如若不用严党了,无非是朝廷失衡,让清流派崛起闹心。至于嘉靖帝和朝廷亏空的银子,自然是抄严党家来补了。所以,严党其实就是嘉靖帝的棋子,贪墨的钱财,只是暂时替嘉靖看管着而已。最终,严党只是弃子的命运。
《大明王朝1566》中明明裕王妃用假血经骗过了嘉靖帝,为什么嘉靖帝还会抓杀严党?
连陈洪都误解了嘉靖帝朱厚熜的意思,将锦衣卫的兵马都拉去守在徐阶等甚至是裕王府附近,随时准备抓捕他们。
因为用假《血经》欺骗皇帝,那是杀头的大罪。人人都知道,严嵩搞到了裕王妃献假《血经》的证据,就看着这场皇家笑话怎么演下去,以期在嘉靖帝面前扳回一城。然而,严嵩的算盘似乎打空了,嘉靖帝一声令下,抓捕严党。
明明是裕王妃和芸娘等人用假《血经》欺骗了嘉靖帝在先,为什么此时嘉靖帝却抓杀严党?这点似乎令人难以理解。其实明白以下三点,你就知道了。
一、顺水推舟留海瑞。嘉靖帝朱厚熜修道二十年,却对朝政无所不知,可见也非一般人,完全不是没有脑子的人。且不说这,锦衣卫也不是吃素的,有谁逃得过锦衣卫的监视,所以,裕王妃,齐大柱老婆和芸娘等人捣鼓出一个假《血经》岂能逃过嘉靖的眼睛。其实这回儿海瑞在牢里,嘉靖帝正不好怎么处理他,从后来的情况看,他是想留下海瑞的。正巧,假《血经》来了,于是,嘉靖帝顺水推舟,卖给裕王妃一个面子,留下了海瑞。
二、严党离间自寻死。严党从改稻种桑、毁堤淹田到鄢懋卿巡盐,时时刻刻实际上都处于嘉靖帝的监视之下,本来,嘉靖帝已经是一忍再忍了,尤其是最后鄢懋卿巡盐,只留给嘉靖帝一百万,几乎是彻底激怒了嘉靖帝,严嵩心里很明白,知道自己败了,想在假《血经》事件上扳回一城,但是他忘了,这是皇帝的家事,是嘉靖帝和裕王父子之间的事,如果这件事传出来,是一件天下皆知的丑事,实际上,严嵩这时候也是狗急跳墙,拿这件事去威胁嘉靖帝,你说嘉靖帝能不发怒么?嘉靖帝曾对陈洪说,会做媳妇的两头瞒,她是我朱家的媳妇儿,瞒瞒也就算了,你也想做我朱家的媳妇儿啊。这话已经忒明显了,家事而已。你严嵩竟然以皇帝的家事来威胁我,不是找死吗?
三、替裕王扫清道路。严嵩大概狗急跳墙,拿这事来威胁嘉靖帝,以为嘉靖帝为了自己脸面会放过严党,但是精通帝王之术的嘉靖帝怎么会被严嵩左右。如果换做是裕王就不一定了,裕王懦弱,可能就会拿着脸面换取严党的续命。所以,嘉靖帝在此,必须下雷霆手段,既是做给裕王朱载垕看,也是给他清理道路,如果严党在,裕王朱载垕是压不住严嵩的。
《大明王朝1566》中明明裕王妃用假血经骗过了嘉靖帝,为什么嘉靖帝还会抓杀严党?
这里面血经书肯定是真的,这一点毫无疑问。谁敢拿着假的经书来欺骗嘉靖皇帝,从沈一石郑重其事的送给芸娘可以是一件保命的东西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嘉靖皇帝一生崇信道教,没有什么比血经更珍贵了,这等于是上天肯定了他的功绩也认可了他。基于这一点裕王妃才有此一局豪赌,他们却实是赌赢了。
嘉靖皇帝的特务机构遍布天下,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件事能瞒过他的眼睛。嘉靖确实知道齐大柱是冤枉的,但是面对严嵩集团的绝地反击在还没有完全要摊牌的时候只能冤枉齐大柱。这就是嘉靖的帝王之术,他选择忍一时。但是当裕王妃献上血经之后使得原本的计划得以提前实现,也就是说严党集团的覆灭是迟早的问题嘉靖早已将其列上日程,这一手段加快了进程而已。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嘉靖皇帝知道严党恶贯满盈,严嵩也是油尽灯枯了,最主要的是胡宗宪的七战七捷使得嘉靖皇帝下定决心割掉这个毒瘤。嘉靖一心修道在他心中自己就是神仙,不管张三丰张真人出现是否是真的我想连他自己都不会相信。但是知道归知道你谁也不能说破,这样才显得皇帝贤明上天也很眷顾于法理来讲都是顺天应人的。名眼人都看出来这就是一个死胡同就去了就出不来了。可严世番却自认为聪明就他洞察一切,人家早就设好了套等待着他自己钻进去。虚无缥缈的东西就是有人相信,这就如同他们写的青词一样谁敢说没有必要。
面对捉襟见肘和日渐艰难的朝局肯定是要有人要负责任的,皇帝不负责那就只能拿首辅来开刀。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说白了也是为儿子继位扫清道路。
《大明王朝1566》中明明裕王妃用假血经骗过了嘉靖帝,为什么嘉靖帝还会抓杀严党?
先说我的观点:血经是真的,裕王妃编造的血经现世的故事是假的,为的是让嘉靖皇帝特赦齐大柱,齐大柱是严嵩集团和裕王集团博弈中的重要棋子。嘉靖皇帝在血经出现之前已经决定摧毁严嵩集团,血经的出现,以及此后各方的表现,最终让大决战提前到来。
下面我分三点阐述。第一点,血经是真的,王妃编造的故事是假的,目的是为了给齐大柱赢得一线生机,为倒严增加一份胜算。第二点,嘉靖皇帝在得到血经之前,已经要摧毁严嵩集团。第三点,血经出现之后的一系列事件,加速了严嵩集团的倒台。
首先:血经是真的,王妃编造的故事是假的,把血经献给嘉靖皇帝目的是为了给齐大柱赢得一线生机,为倒严增加一份胜算。电视剧里面从来没有讲过血经是假的。这两部血经,是江南大丝绸商人沈一石送给芸娘的珍贵礼物,因为是张三丰真人在一百二十岁高龄的时候书写的血经,一本是《道德经》,一本是《南华经》,一直被视为道家无上至宝。经过张居正,高翰文这些卓有见识的文官的鉴定,是张真人的真迹。张居正等清流,希望用这两本真经,能让齐大柱免去一死。齐大柱被严世蕃一伙以通倭的罪名押解到了京城。张居正说的很明白:严嵩父子抓齐大柱是为了打海瑞,打海瑞是为了打王爷。皇上虽然现在不追究下去,可是杀了齐大柱,往后追究严世蕃就少了一个天大的罪证。
正因为这个,李妃决定在腊月二十三那天带着世子拜见嘉靖的时候,送上张三丰的血经,龙颜大悦的时候,为齐大柱求情。加入保下了齐大柱的名,将来真相大白的时候就可以为扳倒严嵩增加一注重要的筹码。
第二点,嘉靖皇帝在得到血经之前,已经要摧毁严嵩集团。嘉靖这个皇帝,贪官也用,清官也用,是一个玩弄权术的大师。而且他明知道严嵩集团在下面贪赃枉法,收了很多银子,依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什么呢?因为严嵩集团会办事啊,准确的说,会满足嘉靖的私心。所以嘉靖皇帝是不介意自己吃肉,严嵩一伙奸臣喝汤的分配方案的,但是他有一个底线,一个绝对市侩的底线,那就是不要捞过界,不要严嵩集团好处占的比皇帝老子还要多,这可就是触犯了嘉靖的逆鳞了。
朝廷财政吃紧,嘉靖皇帝派遣严嵩手下的鄢懋卿去两浙两淮征收税银。前年御史收上来170万两白银,去年手上来140万两白银。鄢懋卿这次去,收上来330万两白银,一年超过两年。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说的很明白:两淮两浙的盐引,太祖成祖时期一年要有上千万两银子,后来一年比一年少,虽然有一部分调拨给了南京公用,可是前两年只有一百多万两银子绝对有问题。银子收不上来,是因为盐业全部被严嵩手底下的人把持,上下其手,铁板一块,收不上来钱。鄢懋卿去了是自己人,自然会慷慨解囊。所以说大明朝金库的钥匙,一多半掌握在严嵩集团的手上。
更让嘉靖咬牙切齿的是,这次鄢懋卿一共征收上来五百多万两白银,居然私吞下两百万两银子和严家分赃,然后还在上交的公文里面说,为君王解忧不辞辛劳,特地留下100万两转款供给嘉靖修建万寿宫。
嘉靖皇帝的原话是:朕的银子,他们拿200万,分朕100万,朕还要感谢他!
这就是触碰了皇帝的底线,皇帝也就是这个时候起了杀心。
第三点,血经出现之后的一系列事件,加速了严嵩集团的倒台。血经献给嘉靖皇帝,就是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接下里的演绎是,嘉靖皇帝昭告大臣献上贺表。严嵩集团为自己的生存拒绝上表,并且拉拢太监陈洪,把血经来源真相告诉皇帝,希望皇帝一怒之下灭掉亲近裕王集团的吕芳,这样陈洪可以上位,严嵩集团可以乘机打击裕王和清流势力。只可惜严党不知道嘉靖已经下定决心要铲除他们。所以在正月十五晚上,严世蕃带人去捉高瀚文夫妇的时候,被锦衣卫一网打尽。嘉靖皇帝是一个迷信道教希望长生不老的皇帝,得到张三丰的真经,自然希望群臣都来恭贺。严嵩集团这一次没有一个人给皇帝上表,这等于是打了皇帝一个大大的耳光,最后只能说是自取灭亡。
总结一下:嘉靖杀严党,是已经在计划中的事情,血经事件的发酵,无非让清流和严党最后的对决提前到来而已!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