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中玉帝的实力?

西游记原著看了一部分,有点好奇玉帝的实力

在《西游记》中,如来介绍玉帝曾苦修一千七百五十劫,这也成为了很多人认为《西游记》的玉帝实力很强,只是故意放水,或者说自重地位,所以不对孙悟空出手,真的出手的话举手之间便可镇压孙悟空。但事实上,非但《西游记》中玉帝并没有什么卓绝的战斗力,就是整个明清小说中,玉帝拥有高战力的作品也寥寥无几。

西游记中玉帝的表现

来看看玉帝在西游记中几次表现,首先是孙悟空第一次反出天庭时时:

玉帝道:"谅一妖猴,有多少本事,还要添兵?"太子又近前奏道:"望万岁赦臣死罪!那妖猴使一条铁棒,先败了巨灵神,又打伤臣臂膊。洞门外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道是封他这官职,即便休兵来投;若不是此官,还要打上灵霄宝殿也。"玉帝闻言,惊讶道:"这妖猴何敢这般狂妄!着众将即刻诛之。"

没错,一开始玉帝固然先蔑视了孙悟空一下,但是随即听说孙悟空能击败巨灵神和哪吒时,玉帝已经有些出乎意料了。

在孙悟空搅乱蟠桃会后,玉帝被旁白清晰地点明"悚惧":

老君朝礼毕,道:"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玉帝见奏,悚惧。

至于在之后玉帝听说孙悟空居然能击败木叉,反而镇定地笑了起来,这其实是因为那时观音已经来了,玉帝已经开始准备动用天庭的核心力量,在这些核心力量的支撑下玉帝自然是镇定的。果然观音推举的是能与孙悟空斗成平手的二郎神:

却说玉帝拆开表章,见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言未毕,观音合掌启奏:"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

在斩妖台上,玉帝因为孙悟空的金刚不坏被吓得结巴:

那大力鬼王与众启奏道:"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

在孙悟空出八卦炉后,路上是"无一神可挡",虽然孙悟空被王灵官与三十六雷将围在垓心,但并不代表王灵官和雷将足够击败孙悟空,在孙悟空开出三头六臂后,主动一方是孙悟空:

那大圣全无一毫惧色,使一条如意棒,左遮右挡,后架前迎。一时,见那众雷将的刀枪剑戟、鞭简挝锤、钺斧金瓜、旄镰月铲,来的甚紧,他即摇身一变,变做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儿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里飞舞。众雷神莫能相近。

而请如来救驾时,干脆明说"事在紧急":

四十九日开鼎,他却又跳出八卦炉,打退天丁,径入通明殿里,灵霄殿外;被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挡住苦战,又调三十六员雷将,把他困在垓心,终不能相近。事在紧急,因此,玉帝特请如来救驾。

接着来看看而在西天取经时玉帝的表现,玉帝对孙悟空露怯多达三次:

好大圣,低头捻诀,念个咒语,叫那日游神、夜游神、五方揭谛神:"即去与我奏上玉帝,说老孙皈依正果,保唐僧去西天取经,路阻高山,师逢苦厄。妖魔那宝,吾欲诱他换之,万千拜上,将天借与老孙装闭半个时辰,以助成功。若道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那日游神径至南天门里灵霄殿下,启奏玉帝,备言前事

天师笑道:"那个猴子还是这等村俗,替他收了怪神,也倒不谢天恩,却就喏喏而退。"玉帝道:"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

说不了,两个直嚷将进来,唬得那玉帝即降立宝殿,问曰:"你两个因甚事擅闹天宫,嚷至朕前寻死!"

几乎是孙悟空来一次,玉帝惊恐害怕一次,连"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都说得出来。至于那个"寻死"常常连同孙悟空的"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被当作玉帝的吹点,其实这只能说明玉帝的势力范围不是孙悟空得罪得起的,难道玉帝管辖范围的太上老君、如来佛祖、二郎神、真武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哪吒、二十八宿等高手都是石头,看着孙悟空对玉帝动手而无动于衷?此前大闹天宫,玉帝也从未和孙悟空单挑,而是派遣高手去与孙悟空交战。因此,只有玉帝不如孙悟空的地方,并无反过来的。

至于凤仙郡的米山面山,只能说明孙悟空有法力,但其实孙悟空奈何不了米山面山反而是电视剧情节,原著是孙悟空因为凤仙郡理亏而不去动米山面山,反倒是猪八戒有暴力破解米山面山的计划,却被孙悟空制止了:

八戒笑道:"不打紧!不打紧!哥肯带我去,变出法身来,一顿把他的米面都吃了,锁梃弄断了,管取下雨。"行者道:"呆子莫胡说!此乃上天所设之计,你怎么得见?"

那么,玉帝的苦修一千七百五十劫是无用功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如来说出玉帝的苦修后,孙悟空的反应是他修持虽久,却没有实力,"强者为尊应让我"。这是因为在《西游记》中,修行不是为了打架。

大圣道:"他虽年久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变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乱,永不清平!"佛祖道:"你除了生长变化之法,在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

在古人眼中,修仙的第一目的是为了长生不老,这点在西游记中多次提及:

又渡西洋大海,到西牛贺洲地界,访问多时,幸遇一老祖,传了我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不死长生的大法门。"

比如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学成归来,向猴子猴孙们介绍时首先就说得到长生不死的法门,这充分证明了在孙悟空眼中,修行的第一目标是长生,战斗力的提升是其次的,修行的结果体现在寿命而非战斗力的高低上。

而西游记的其他角色,也一样将修为与延寿绑定。比如海上三星说他们的道远不如镇元子,但理由却并非是镇元子的战斗力何等高绝,而是镇元子对延寿一道的立竿见影远胜他们:

三老道:"你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叫做万寿草还丹。我们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

西游记一书中,修行的目的是为了长生,增加战斗力属于次要的目的甚至附加赠品。理解了此事,便不会再对西游记中修为不绑定实力感到奇怪了。君不见孙悟空是万劫不磨的混元境界,战力却仍不过与二郎神、牛魔王相差仿佛?因此,玉帝的修为让他享有"无极之法",这点上玉帝的苦修确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这和战力并不是绑定关系。

其他古典小说中玉帝的表现

常常有人说:“玉帝统率三界,如果个人实力并不卓绝,如何让臣下信服?”其实,这是古今创作思路的差异。在当代的洪荒小说中,天帝自然要拥有卓绝的法力,但是明清小说里,门面高手往往是佛道两家的第一高手,如如来、老君,而玉帝的实力几乎都不强。

《后西游记》:面对孙履真,玉帝再次选择请如来

玉帝大惊道:"似此奈何?"因降敕命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与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带领十万天兵,去擒拿孙小圣。李天王与众星官闻命,只得出班奏道:"天帝有命,敢不奉行!但当年孙大圣大闹天宫时,微臣与众神苦力血战,未曾捉获;今闻孙小圣神通本事又在孙大圣之上,恐捉拿不住,有损天威,故敢奏闻。"玉帝道:"卿奏甚是有理。记得当年收伏孙大圣,亏了我佛如来;今天将既不能成功,须仍到西天请我佛。"

《南游记》:华光大闹天宫,玉帝欲尽出天兵

却说百加圣母母子被华光收去火鸦,反被火鸦啄走,回转天曹,奏说华光神通。玉帝闻奏大怒,即向众臣曰:"华光那贼,如此神通,难以拿获,中界何日得安。不若尽起天曹之兵捉住此贼,以消朕恨。"众臣奏曰:"陛下不可轻动,此人原是灵山寺如来面前一盏灯的灯花,堆积日久,后来如来念动真言,咒成华光。华光乃佛家弟子,故此神通广大,若要收此人,除非请得如来到中界,方可收得此人,其余之人仍不是华光对手。"玉帝闻奏,即命金枪太子去灵山,请如来到殿。

《八仙得道传》:玉帝直接被两条龙赶得逃走

玉帝听了,慌说:"妖龙已至,快宣把守天门各将,挡住关口,一面召朕甥二郎,速带天兵前来降妖。"李长庚忙又奉旨到灌口去召二郎,这里有邓、辛、张、陶四将,各执兵器来打二龙。二龙大怒,使出浑身神力,头撞殿庭,尾击天门,身子一扭,早把四将摔去几千百里。慌得玉帝和许多仙官,赶紧退入后殿。但听得天崩地塌的一声,两龙早把一座殿角,打得坍将下来。把殿上许多陈设的器具,打得七坍八倒,四分五裂。那两龙口口声声,仍要找那老头出去送死。

《北游记》:玉帝为了接近七宝妙树甘愿分身转生臣属家

玉帝闻奏,大怒言曰:"吾为一天之主,倒不及刘天君家有此树,能生七宝,光现照人,妙不可言。"又问众臣曰:"其树要何人常得享用?"众臣奏曰:"此树惟有刘天君家子孙方得管理享用。"帝闻奏。忽然失声叹曰"如何能得到他家做个子孙,得享用此物,孤心足矣!"众臣听罢玉帝之言,个个大惊,出班奏曰:"圣人不乱言。圣上既出此言,必当改位投胎。"

《说唐三传》: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降服不得

恼了孙行者,手举金箍棒,喝声:"齐天大圣在此,吃我一棒!"教主、道符听说齐天大圣,唬得魂不附体,晓得闹天宫,玉帝也降他不得。回身化二道金光而去。

《老残游记》:阿修罗当道,玉帝失势

玙姑道:"我也常听父亲说起,现在玉帝失权,阿修罗当道。然则这北拳南革都是阿修罗部下的妖魔鬼怪了?"黄龙子道:"那是自然,圣贤仙佛,谁肯做这些事呢?"

其余的玉帝,大多数是虽然地位极高,却没有什么实力表现。便是《封神演义》这种明确玉帝拥有顶级战力的作品,也是昊天上帝与玉皇大帝的二合一。因此,完全可以说道藏中的玉帝再强也不关明清小说创作什么事,大多数的明清小说里,玉帝或无战力表现,或明确战力低微。

西游记原著中玉帝的实力?

玉皇大帝作为天庭的主宰实力能差得了吗?如果没有雄才大略没有超强的法力,没有极高的威望是坐不了那个龙椅上的。孙悟空厉害不?会七十二变又会筋斗云但是当他想把玉帝拉下马由他当一回皇帝瘾的时候没有一个神仙同意。所以玉皇大帝能够得到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满天神佛的支持,甘愿在他面前俯首称臣,本身就已经证明了他的超强实力。

电视剧里的玉皇大帝显得懦弱无能尤其是钻到桌子底下惊慌失措高喊快去请如来佛祖的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个经典画面让人们对玉皇大帝产生了极大的误会,误以为他是个碌碌之辈。

电视剧进行这样的改编其实是为了突出孙悟空的神勇,玉皇大帝成为了刻意突出孙悟空的背景墙。但是电视剧的改编完全背离了《西游记》原著的情节,原著中玉皇大帝可没钻过桌子,他始终都是保持着大天尊应有的威严,玉皇大帝是非常从容不迫的命人到西天请如来佛祖前来降服孙悟空。

一般来说一个神仙能修行数千年的时间就可以达到金仙的级别了,就可以具备相当高的法力水平了,比如《封神演义》中的阐教十二金仙基本都是修行了几千年的时间。作为神仙来说修行的时间越长法力就越高这是常识。那么玉皇大帝修行了多少年呢?《西游记》中有明确的记载,孙悟空想要过把皇帝瘾,如来佛祖给他算了一笔账,这笔账就是玉皇大帝的修行时间问题。

如来佛祖亲口对孙悟空说:“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有好事者曾经计算了一下玉帝的修行时间居然达到了令人咋舌的两亿两千六百八十万年。这个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了,金仙在他面前简直就是轻如鸿毛了,在《西游记》中估计也只有三清的修行年限高过玉帝,连如来佛都自愧弗如,都要称玉帝一声大天尊。

既然法力跟修行年限成正比,可想而知玉帝的法力简直就是深不可测,只要玉帝愿意他可以分分钟秒杀孙悟空。不过玉帝毕竟是天界至尊,打打杀杀的事儿不需要他来做,这就是为什么玉帝从来不出手的原因。手下有那么多大神还需要皇上亲自动手吗?如果啥事儿都要皇上亲力亲为,逮只猴子也要皇上动手那还要大臣啥用?

结语:尽管玉帝的法力极高但是由于身份地位太高,他没有出手的机会。如果因为玉帝不出手就误以为他没能耐那纯粹是太肤浅的认知了。可以这么说论法力玉帝是仅次于三清的存在。

西游记原著中玉帝的实力?

西游记原著中,玉皇大帝的实力很强,可以排在第四名。

原著第一回就讲道:“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而在第七回中,又亲口从如来佛祖的口中说道:“他自幼修持,苦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这里的他,指的就是玉皇大帝。

结合这两处的描写,我们可得知两个信息

第一:天地每129600年,经历一次轮回

第二:玉帝每渡劫一次,需要129600年,而且玉帝经历了1750比的劫难,才拥有了做玉皇大帝的资格。

所以,玉帝能排在第四位,是妥妥的没问题。那问题来了,排在玉帝的前三位指的是谁呢?

原著第五回中,王母宴请诛仙参加蟠桃大会时,首先请来的就是三清。而三清,指的就是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和太清道德天尊。

那有的人可能就有疑问了,这三位中,谁的实力能排第一?最后一位又是谁呢?

原著第四十四回中,车迟国三位国师——虎力、羊力和鹿力大仙在三清殿做法时,供奉的三清神像中,最中间的是原始天尊,左边的是灵宝道君,右边的是太上老君。

所以原始天尊的实力排第一、太上老君排第二、灵宝道君排行第三。

西游记原著中玉帝的实力?

《西游记》原著中玉帝就是文臣的形象,没有太大实力,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他是真的怕了孙悟空。

小时候看86版《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帝被吓得钻入桌子底下,当时就觉得很解气。后来看了原著才发现这个情节是86版《西游记》改编,原著中玉帝是没有这么窝囊的,尽管原著中玉帝没有钻入桌子底下,但当时情况也差不多。

我们先来看看原著中玉帝的情况,他实力到底强不强,能不能打的过孙悟空,害不害怕孙悟空!

大闹蟠桃会

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从大闹蟠桃盛会开始,当时玉帝让托塔李天王父子带领十万天兵天将去捉拿他,但一一被孙悟空打败。

面对这种情况玉帝很是烦恼,随后观音菩萨向他推荐了二郎神,在推荐二郎神前观音还曾派木吒去打探军情,也就是说在观音眼中此时能降住孙悟空的就只有二郎小圣了。

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

早有四大天师、赤脚大仙等众,俱在此迎着菩萨,即道玉帝【烦恼】。

二郎神不负众望,在梅山兄弟的帮忙将孙悟空围住,但始终还是拿不住他,此时观音和太上老君都有意偷袭来帮忙,后二郎神在太上老君的帮忙下擒拿了孙悟空。

玉帝一开始不把孙悟空放在眼里,后来十万天兵败给孙悟空玉帝就烦起来,不敢小看他,等到孙悟空被抓后,众刑罚都对他无效,玉帝就直接吓得结巴了。

那大力鬼王与众启奏道:“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

后太上老君建议用八卦炉来炼孙悟空,但终被孙悟空逃脱,随后孙悟空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

孙悟空从兜率宫的八卦炉中出来,被憋了49天的他,没吃没喝,狂暴值达到顶峰,一出来就掀了八卦炉,将太上老君捽个倒栽葱。

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晃一晃,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对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形,作者旁白写的很清楚:无一神可挡。也就是说当时在天庭的神仙都挡不住他。

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有人肯定要抠字眼说作者只描写了孙悟空打败九曜星和四天王,所以他大闹天宫实际上没打什么大神,只打了四大天王和九曜星君。

这里要强调的是,“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这句话是古文常用的借代修辞手法,为了让语句对称常用部分事物来代表整体,这里九曜星和四天王就代表了天庭众将。这也与后文中“无一神可挡”及如来佛祖所说的“概天神将俱莫能降伏”相照应。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

所以,当时天庭在场的神将们都被孙悟空打败了,孙悟空从兜率宫一路直打到了通明殿,随后才遇到了王灵官。

对于王灵官的出场,作者的描写是“直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值殿”。

一个“幸”字就说明了王灵官的重要性,简而言之就是说还好有这个大神在,否则孙悟空直接就打进灵霄殿了。

一个“幸”字更加说明了此前的神将都是不如王灵官的,都没能挡下孙悟空。

再来看看王灵官是谁,作者为什么要对王灵官评价这么高。

王灵官是道教护第一护法大神,是500灵元之首。他还有一个称号是“太乙雷声应化尊”,这个称呼听起来就有档次多了,他也是天尊级别的神将!尤其是王灵官在明朝时名气不亚于三清,他是护国军神,明成祖朱棣还专门为他建庙,受尽全国君臣上下朝拜!也正是如此,所以在成书于明朝的《西游记》中他被设定成了天庭最后的屏障!

当然,王灵官是根本打不赢孙悟空的,后来佑圣真君调来三十六雷将帮忙。

这三十六雷将也是天庭一流实力战将,雷部三十六神都是民间传说中关羽等武神大将死后的神位,都是一流实力。

三十六雷将和王灵官围攻孙悟空,孙悟空用了三头六臂,打得他们难以近身……

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那大圣全无一毫惧色,使一条如意棒,左遮右挡,后架前迎。一时,见那众雷将的刀枪剑戟、鞭简挝锤、钺斧金瓜、旄镰月铲,来的甚紧,他即摇身一变,变做三头六臂;把如意棒晃一晃,变作三条;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儿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里飞舞,众雷神莫能相近。

注意,孙悟空在这时才开始使用神通的,也就是说之前王灵官挡了孙悟空几十回合时孙悟空只是用纯武力普攻;后三十六雷将加入战斗,孙悟空使用神通后,这些神将们根本近不了他的身。

此时天庭是什么情况,作者的评论是“事态紧急,特请如来救驾”。

注意,找如来是【救驾】!

君王找人救驾是要找怎样的人?当然是找实力最强,能明显压制叛乱者的人。

所以玉帝就找了顶级实力的如来佛祖。

玉帝是和众神打交道最多的人,也是最清楚众神实力的人,玉帝没有找别人来救驾,可见在玉帝眼中,除了如来佛祖没有谁能压制孙悟空,其中就包括什么三清、四御等人,甚至包括此前擒过孙悟空的二郎神。

为什么没有请二郎神?因为孙悟空从八卦炉出来后实力明显比之前更强。

为了表现当时天庭的紧急和危难,作者还从侧面给了描写,那就是如来佛祖降伏孙悟空后,天庭对他的感激之情。

首先就是玉帝和王母亲自来留他做客。

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

玉帝是三界之主,对于如来用的是“多蒙”这些卑微的词,足以说明玉帝对佛祖的感激之情。

随后安天大会上,三清、四御等神仙们献礼拜谢如来,可见如来对大家恩情之重。

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炁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

假如这些所谓大佬能降伏孙悟空,又何必表现得这么卑微,把功劳让给如来,还要拜谢他呢?

也就是说,孙悟空大闹天宫真的让玉帝天庭众神畏惧了,他们对如来佛祖降伏感激得涕泗横流。

实际上孙悟空大闹天宫让天庭众神包括玉帝害怕了500多年。

500年后天庭对孙悟空的态度。

1.玉帝再见孙悟空表现出对他的放纵和畏惧!

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

马元帅同张、葛、许、邱四天师奏道:“下界有一般两个孙悟空,打进天门,口称见王。”说不了,两个直嚷将进来,唬得那玉帝即降立宝殿

2.守门的元帅对孙悟空哈腰弯背。

好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门里,唬得个庞刘苟毕躬身,马赵温关控背,俱道:“不好了!不好了!那闹天宫icon的主子又来了!”

那大圣一时忍不住怒发,攥着铁棒,打个筋斗,只跳到南天门上。慌得那庞刘苟毕、张陶邓辛等众,两边躬身控背,不敢拦阻,让他打入天门。

好大圣,执着这牌位香炉,将身一纵,驾祥云直至南天门外。时有把天门的大力天王与护国天王见了行者,一个个都控背躬身,不敢拦阻,让他进去。

3.奎木狼500年后依然害怕孙悟空。

他原来是孙大圣大闹天宫时打怕了的神将,闪在那山涧里潜灾,被水气隐住妖云,所以不曾看见他。他听得本部星员念咒,方敢出头,随众上界。

4.太上老君依然怕孙悟空偷丹。

才入门只见那太上老君正坐在那丹房中,与众仙童执芭蕉扇扇火炼丹哩。他见行者来时,即吩咐看丹的童儿:“各要仔细。偷丹的贼又来也!”

5.李靖记恨孙悟空当年打败自己。

又见行者跟入,天王即又作怒。你道他作怒为何?当年行者大闹天宫时,玉帝曾封天王为降魔大元帅,封哪吒太子为三坛海会之神,帅领天兵,收降行者,屡战不能取胜。还是五百年前败阵的仇气,有些恼他,故此作怒。

所以说,《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帝虽然没有吓得钻入桌子底下,但也畏惧了500年!

《西游记》天庭的设定和古代朝廷相似,玉皇大帝就是君主,他的地位最高,但并不一定实力最强。

比如刘备打得过关羽和张飞吗,书中的那些小国如乌鸡国、女儿国哪个国的国王很能打?

历劫多、修炼长并不能代表实力强

《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最大的吹点就是如来佛祖对孙悟空所说的他修炼的时间长,才坐上玉帝宝座。

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佛祖说玉帝修行这么久,历了这么多劫才享这无极大道,在佛祖看来玉帝能坐此位是通过修行得来的,然而修行就是修行法术吗?唐僧也修行,他能打吗?

再看孙悟空怎么说的:

“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孙悟空说坐这帝位要靠实力,而非修行年限。

实际上玉帝历了那么多劫修的“无极大道”在书中并不算得特别,要说修行,《西游记》中修行第一人是玉兔精,天地未开便在修行;而那“无极之法”实际上唐僧在凌云渡时就已修成。

三藏才转身,轻轻的跳上彼岸。有诗为证,诗曰:

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此诚所谓广大智慧,【登彼岸无极之法】。

请问“无极之法”相比“无极大道”如何,唐僧和修炼那么长的玉兔实力如何?

玉帝历劫多、长生不老,但孙悟空与他比起来犹甚。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

亿万年不老长生客

清浊几番随运转,辟开数劫任西东。逍遥万亿年无计,一点神光永注空。此诗暗合孙大圣的道妙。

玉帝虽然活的时间久,历的劫多,但相比孙悟空的“万劫千番”“万劫不老长生”“万年不老长生之客”又如何?

所以,历劫多、修炼时间长并不能说明玉帝就实力强,《西游记》中玉帝实力很一般。

西游记原著中玉帝的实力?

首先说结论:《西游记》原著中的玉帝有两亿多年的修为,还在天庭拥有绝对的权威,其实力是深不可测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从如来的口中,我们大致知道了玉帝的修为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从如来的话中,我们大概知道了玉帝的修为应该在两亿多年,而孙悟空才修行多少年?可能都不到一千年,而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貌似也就十万八千年,可见玉帝修为的高深了。

而在猴子引以为傲的大闹天宫,在原著的描写中实际上是连灵霄殿都没打到的,只是在通明殿里,离着玉帝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呢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

基本上就是在灵霄殿外被侍卫副队长给拦住了,孙悟空就和王灵官一直在缠斗,然后为了保险起见佑圣真君又调了三十六员雷将压阵,其实根本没闹到玉帝跟前,只是他们吵吵闹闹的被玉帝听见了,然后玉帝看出了孙悟空的真身是摩尼珠,就找佛教老大自己来收拾残局了,并没有像电视剧中躲到桌子底下那么不堪

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

当时众神把大圣攒在一处,却不能近身,乱嚷乱斗,早惊动玉帝。遂传旨着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

其实这样看来,孙悟空引以为傲的大闹天宫,其实在玉帝眼中就像小孩子闹脾气一样,纯粹就是玩闹了,天界实力决定地位,如来反手之间镇压猴子,看起来法力无边,但其实在玉帝面前还是规规矩矩的守着臣子的本分

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阿傩、迦叶同转西方极乐世界。时有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佛祖闻言,回首瞻仰。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玉帝传旨,即着雷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又命四大天师、九天仙女,大开玉京金阙、太玄宝宫、洞阳玉馆,请如来高座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坐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

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跂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如来领众神之托曰:“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各仙老异口同声,俱道:“好个‘安天大会’!好个‘安天大会’!”

看看,不仅仅是如来要老实的听命于玉帝,就连道教祖师三清也是要给玉帝面子的,由此可见玉帝的实力多么强大了。

另外一点,在《西游记》小说中实际上还有一次是玉帝展示了自己的法力,就是凤仙郡求雨时的米山、面山,一方面表现出的是玉帝”言出法随“的超级技能,另一方面是玉帝对天庭众臣的绝对权威,定的规矩无人敢违逆,可见玉帝的厉害了。

天师道:“那厮触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直等鸡嗛了米尽,狗餂得面尽,灯焰燎断锁梃,那方才该下雨哩。”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走出殿,满面含羞。四大天师笑道:“大圣不必烦恼,这事只宜作善可解。若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那米、面山即时就倒,锁梃即时就断。你去劝他归善,福自来矣。”

综上,玉帝有两亿多年的修为,还在天庭拥有绝对的权威,其实力是深不可测的。

西游记原著中玉帝的实力?

在《西游记》中,一个神仙的法力基本是和他的修行年限相挂钩的,修行年限越长,法力就越深厚。

如来佛祖在收拾孙悟空的时候,给他算过,说玉帝修行经历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加起来就是两亿两千六百八十万年。按地址年代来算,大概是处于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交接时代,也就是三叠纪时期。那会儿恐龙才刚刚出现,比侏罗纪都早。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也只不过修行了几百年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除了修行年限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天才地宝、药物能够增加一个神仙的修为,比如太上老君炼制的九转金丹、王母娘娘的蟠桃、镇元子的人参果。孙悟空修行年限不长,战斗力强悍,除了他本身是五彩仙石所化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他吃了很多的宝物,提升了修为。

当然,有些人会说,多吃点这一类的宝物,那不就可以打破修行年限越长,法力越深厚的定律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西游记》里的神仙都是要经历三灾九劫的,如果法力不够深厚,那三灾九劫怎么渡过去。所以说,活得越久,那就意味着,他渡过的劫难越多,法力自然也就是越深厚的了。

更何况蟠桃本身就是王母娘娘种的,玉帝还担心吃不到吗?九转金丹是太上老君炼制的,那不经常送几颗?人参果是地仙之祖镇元子的,每次成熟的时候,不得送几颗上去给玉帝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所以,不管是靠自己修炼,还是靠吃天才地宝,玉帝的修为在《西游记》里肯定都是顶尖的那一批。

在电视剧中,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玉皇大帝吓得蹲在桌子底下,大呼“快去请如来佛祖”。实际上,原著里面,玉皇大帝是很淡定地叫人去召如来的。在原著里,如来最多只能算是天庭统辖下的封疆大吏之一而已。玉帝一口诏令,他敢不来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更何况,孙悟空在天庭里,实力也只是居中而已。从八卦炉中跑出来后,孙悟空怒气冲冲地杀向凌霄宝殿。但实际上,他打到通明殿的时候,就被道教的护教神将王灵官给挡住了。之后,雷部的三十六将过来,把孙悟空团团围住。直到后面如来佛祖才晃晃悠悠地过来把孙悟空给降服了。

可见,如果要拿下孙悟空,天庭里有的是人,更不需要玉帝亲自动手。至于玉帝为什么不用天庭的人马,反而派人跑到西天去找如来佛祖,那就很耐人寻味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