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常无常,双树枯荣”枯荣大师的实力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后的第一人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在我看来枯荣的武功是典型的被高估的存在,他的武功比段延庆、段正明强一些,但并没有太大的档次差距,未必就在玄慈、游坦之之上,或者说存在不如这二人的可能。
单从气场上,枯荣却是气场满满,作为本字辈的师叔,修炼枯荣禅功,将一张脸练得一半骷髅一半婴儿,可谓是带足了隐世高手的范儿。也正是这份气场,让很多人将枯荣视作绝顶高手对待,哪怕是他却当真败给了鸠摩智,仍然给枯荣找各自借口开脱,这里就来论证下,枯荣当真当得起绝顶高手吗?
未知鸠摩智武功便欲围攻,毫无绝顶高手风范鸠摩智在外的名声更多是以佛法闻名,在武功上其实名声并不大,枯荣等人只是根据鸠摩智佛法源深,学武也必然非同小可,推测鸠摩智很强。
而枯荣竟然仅仅凭借此推测,就提前就准备好要六个打一个的围攻鸠摩智。真要是绝顶高手,哪个不是眼高过顶?第二次华山论剑洪七公对战欧阳锋,黄药师在旁口头相助,就这样二人都心生惭愧,而在枯荣竟然在事先就预定好要六打一,这岂是绝顶高手所为?
以六敌一,不敌鸠摩智天龙寺一战,以武功而言,鸠摩智就是胜利者:
本因等均是精研一阳指的高手,一见黑烟,便知缘由,【心想师叔宁为玉碎,不肯瓦全】,甘心将这镇寺之宝毁去,决不让之落入敌手。
他天生睿智,自少年时起便迭逢奇缘,由密教宁玛派上师授以"火焰刀"凌虚发劲的神功,在大理国天龙寺中【连胜枯荣、本因、本相等高手】,其后更因缘际会,取得小无相功秘笈。
或许有人会提到此战并不公平,鸠摩智有吐蕃国师的身份,并且先礼后兵的讨要六脉神剑,五本一枯必须以六脉神剑战胜鸠摩智,这样才能证明六脉神剑却非浪得虚名,才有理由不把六脉与鸠摩智交换。
的确,这个分析是有道理的,仅仅看这里,的确得不出鸠摩智强于用一阳指的六人,但鸠摩智突袭擒住了段正明后,四本和枯荣仍然认为对上鸠摩智无取胜把握。
保定帝脉门受扣,已成听由宰割之势,无可抗拒。天龙众僧若合力进攻,一来投鼠忌器,【二来也无取胜把握】。本因等兀自犹豫,保定帝是大理国一国之主,如何能让敌人挟持而去?
之后,鸠摩智又捉住了段誉,五本一枯以一阳指跟鸠摩智对战,依旧看不出任何上风的迹象。
保定帝等各以一阳指气功向外急冲,一时之间却攻不破他的无形刀网。保定帝、本因、本观等纵前想要夺人,均遭他这连环五刀封住,无法抢上。
所以说,这里已经很明白了,枯荣远不是跟鸠摩智在一个档次,比四本强是强,但也未必有多大的档次差距。
枯荣在与段延庆同龄时疑似不及段延庆在新修版中,大约在主线剧情的二十年前,鸠摩智和慕容博在交流武功时,提到了一阳指和火焰刀的比较
慕容博用心记忆,不觉天色已明。慕容博道:"大师这"火焰刀"神功,果然奇妙无方,以在下所知,或许只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可资匹敌。但据闻"一阳指"运劲缓慢,远不及"火焰刀"之动念即至。"鸠摩智道:"这该是运功之人功力有别。"
慕容博认为或许只有一阳指可以匹敌火焰刀,但是一阳指的出手速度远不及火焰刀,鸠摩智主张这是运功之人的功力问题,而不是武功定位高下。那么至少在此时慕容博的认知里,大理段氏没有人把一阳指练到了动念即的境界。枯荣是段延庆的亲叔叔,从年纪上看,此时的枯荣应该和二十年后段延庆大概是同龄人。
而二十年后的段延庆,毫无疑问的达到了一阳指动念既至的境界。
段正淳吃了一惊:"他调运内息如此快法,直似意到即至,这一阳指的造诣,可比我深得多了。"当即运指还出,只是他慢了瞬息,身子便晃了一下。
就是说,可以认为同龄的情况下,段延庆的功力很可能还在枯荣之上,也就是说,枯荣像是再老二十岁的段延庆的话,考虑到段延庆年纪不小,纵然让他再练二十年,想来也不会有脱胎换骨的进步了。
因此,枯荣的武功同样是跟四绝差距极大,并没有证据说一定能坐稳所谓四绝之下第一人的位子。
“有常无常,双树枯荣”枯荣大师的实力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后的第一人吗?
达到“半枯半荣”之境的枯荣大师一只脚已经踏进“先天大圆满之境,如果枯荣大师完全进入了“非枯非荣”之境估计也只有扫地僧能够匹敌了吧!
除了扫地僧与后期虚竹、段誉之外,不见得有人在武技上能够超过枯荣大师,强如扫地僧都需要隐藏在少林寺藏经阁以佛法祛除武学戾气,而枯荣大师已经练到了“半枯半荣”之境,就算是在佛法修为上,半路出家的扫地僧估计都得逊色一些。
枯荣大师与扫地僧很相似,仅有的两次出手就完全力压鸠摩智,而鸠摩智作为“四绝”之一,你认为枯荣大师只能排在“四绝”之后吗?
这个位置很显然是低了,也小看了枯荣大师。
枯荣大师曾经说过如今的武林已经到了“武学末世”,我们很难想象得出以乔峰为首的四绝功力如此出色都被定义为“武学末世”,那么“武学盛世”又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景呢?
关于这一点枯荣大师到也有幸见到过!或者说他出生的年代正处于“武学盛世”的末期,与枯荣大师一个时代的还有四人,这四人分别是扫地僧、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
在他们五人之前还存在一个波澜壮阔的武林时代,此时武林高手如慕容龙城、段思平、以及逍遥派的创始人逍遥子等人。
可能有朋友要问了,枯荣大师真的是与扫地僧、无崖子等人是一个时代的吗?
这当然是!
你可别把枯荣大师与少林寺玄字辈看做是一代人,玄字辈的应该是与萧远山、慕容博并列一个时代。
少林寺往上一个辈分是“灵字辈”,这也是天山童姥经常说的灵门大师,而在大理无量山时无崖子就曾经询问过虚竹枯荣大师的名讳,这里我们注意一点,以逍遥派的高傲程度如果不是枯荣大师的水准极高,无崖子会对其尊称“大师”吗?
这就可能如同天山童姥说少林寺玄字辈的“小僧”吧!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当初无崖子与李秋水离开天山缥缈峰来到大理无量山时,两人肯定与枯荣大师拜访,亦或者交过手。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场景,且说在童姥修炼“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时,正在收功的紧要关头,门外突然传来李秋水的入耳传音。
本来童姥修炼这“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就很不易,要是平时到也罢了,但此时恰恰是童姥三十一岁“一转”还功时,是千万千万不能被打扰的,这李秋水在门外这么一捣乱,顿时真气倒转逆流,一下子竟然让童姥陷入魔境。
当初逍遥子传童姥“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时就特别交代过这功法需要“三转”成功,这一转需要三十一岁,二转需要六十三岁,三转需要九十六岁,却没想这关键点被李秋水暗自记了下来。
这下子可害了童姥永远停留在孩童时期了,虽然这并不是最要紧的,但童姥需要恢复得等到六十三岁“二转”时,这几十年对于童姥来说可等不起了。
而门外李秋水暗自窃喜,这下子就没有人可以与自己争夺师哥了。
为了彻底避开童姥李秋水带着无崖子一起离开了天山缥缈峰,一路南下来到了大理无量山,这外人入主大理肯定要与当地主人打招呼是吧?
当然!起初以李秋水的性格是不会如此轻易撇下身段的,大理国来了这么两位高手天龙寺会不知道吗?
这自然不可能,自无崖子与李秋水来大理无量山时天龙寺已经知道了,为了解决这两个不稳定的因素,枯荣大师代表天龙寺与李秋水、无崖子来了一次挑战。
其实说挑战也不过是与李秋水、无崖子两人一个下马威,让两人不插手大理国的事情,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也是天龙寺一直以来对段氏的维护。
在这次的较量中,枯荣大师很有可能取得了胜利!要不然无崖子与李秋水也不会枯坐琅嬛福地隐居这么多年,在后来李秋水联合丁春秋偷袭打伤无崖子之后两人都逃往西域,两人并没有在大理制造混乱,李秋水成为了西夏王妃,丁春秋独创门派也情有可原了。
毕竟枯荣大师不是摆设!
从无崖子对枯荣大师的态度尊称可见端倪。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枯荣大师对鸠摩智的出手都没有赢,为何说是力压呢?
这一点大家可能有一个误解,枯荣大师对付鸠摩智完全就是放水的,要真的动起手来鸠摩智的火焰刀根本就不敌一脉“少商剑”,更何况枯荣大师还有最厉害的“枯荣婵功”还没有亮相呢?
这枯荣禅功有多厉害?
我估计到目前为止也只有扫地僧能够扛下来,枯荣禅功也是段思平所创,是段氏一族的家传武技,是与六脉神剑同样是一等一的功法秘籍。
枯荣大师修炼这六脉神剑或许有些吃力,枯坐多年就只练的一脉“少商剑”,但大家不要忘记了,枯荣大师是依靠自己独立自主领悟了“少商剑”并且完整施展出来的。
这一点就是段誉也比不上,段誉的六脉神剑还是在枯荣大师的指导下修炼而成,并且在段誉已经拥有庞大内力的情况下都断断续续,时灵时不灵,从这里就可知这六脉神剑修炼之难,且需要的内力有多么强大了。
六脉神剑虽说是“剑”,当实则是以内力凝凝成为剑气从手指激发而出,这种“剑气”与传统剑气还是有些区别的,它需要使用者内力深厚且能够不停凝练,扫地僧能够以内力化作三尺气墙,而枯荣大师却能够以内力化为剑气,做到“有物无物”之境也是不简单的。
在《天龙八部》中剑神卓不凡能够以内力附着在剑上产生剑芒,这已经很不凡了,要不是遇到了虚竹的天山折梅手,我估计当时在场的也没有几人能够超过卓不凡。
而枯荣大师却能够摆脱“实物”就能够单独激发内力化为剑气,这等能力可不是单纯的内力外放,这对内力的把控程度已经与扫地僧这种“以气化墙”差不多了。
在天龙寺枯荣大师之所以没有彻底解决鸠摩智更多的还是出于对大理国的考虑,也是他的身份所限制。
作为段氏一族的人,枯荣大师的所作所为必须对大理国负责,如果他真的把鸠摩智留在大理,那么接下来面对大理的将是邻国吐蕃的怒火,这一点并不是枯荣大师想看到的。
鸠摩智是为六脉神剑而来,一切的起因也是因为六脉神剑,既然事不能改,那么就改变事情的起因,枯荣大师毁掉六脉神剑也算是断了鸠摩智的念想。
原本想传功段誉能够保住六脉神剑,却没想到鸠摩智的执念如此之深。
并且自段誉这里开始六脉神剑也算是断了传承,自百年后一灯大师时,就连六脉神剑基础版一阳指都没办法突破到一品,那是连修炼六脉神剑的资格都没有了。
枯荣大师的来历枯荣大师无不在感叹!今世武学凋零之下这六脉神剑竟无法修炼成功,想当初先辈不仅独创这六脉神剑,还完全把这六脉神剑修炼成功了,六脉齐聚天下谁与争锋?
可惜到如今后辈竟无一人能够触摸到门槛?
惜之、叹之!
枯荣大师出生在大理段氏,本是段氏皇室族亲,本名段素林,出家天龙寺之后得法号枯荣。
大理段氏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禅让”的传统,包括段素林也是一样。
在《天龙八部》中有明确记载,自段延庆父亲因杨义贞内乱而离世之后,段延庆又下落不明,只得以段延庆的族兄段寿辉来担任这个皇帝,此时还得请天龙寺内上一辈来主持登基典礼,天龙寺里辈分高于段寿辉的是本因大师。
可是后来给主持登基的为什么又不是本因大师呢?
这完全是因为天龙寺还存在一位比本因还要老辈分的枯荣大师,枯荣大师的辈分是段正淳爷爷辈的存在了,到了段誉这里差不多是老祖辈。
段素林年轻时天资过人,本来也该他继承段氏皇位的,可惜段素林心不在此处,也就无心做这大理皇帝的位置,年仅二十五岁的段素林“禅让皇位”,出家天龙寺为僧。
不过话说回来,段氏一族的佛法悟性真的很高,基本上每一代都会有高僧出现,自开国皇帝段思平开始,这段家的皇位就一直在段思平的几位族兄后辈中轮流替换,其余的基本上都去天龙寺了。
段素林出家天龙寺时江湖武林已经处于“武学盛世”末期,段素林虽然也是天资过人,但先辈留下来的六脉神剑段素林也修得一脉“少商剑”。
除了这少商剑之外,枯荣大师的“枯荣禅功”也是了得。
记得之前扫地僧对萧远山与慕容博说了些什么吗?
想要把武学修炼到高深境界,须得不停化解因修炼产生的戾气,如果戾气太重而不能化解,最终只会走火入魔害了自己。
而化解戾气最好的方法就是修炼佛法,扫地僧自己就是半路出家在少林寺藏经阁待了四十三年,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佛法化解自己的戾气。
他来到藏经阁的时间比萧远山、慕容博还要早十三年之久。
枯荣大师则不一样了,出家很早的枯荣大师在佛法上成就很高,这其中还是得益于“枯荣禅功”的加持,枯荣大师离禅功最高境界“非枯非荣”也差不了多少了,在这一点上就算是扫地僧可能也要逊色一些。
结语:枯荣大师的武功到底有多高深莫测是比较神秘的,从“天龙八部”各种细节描写来看差不多与三老是一个层次,在某些方面也不次于扫地僧,只是细节描写太少得到的信息有限,与鸠摩智的过招完全不能作为参考标准,只能说枯荣大师更多的是为了段氏考虑,当真要出手我不认为鸠摩智的火焰刀真的能够胜过一脉少商剑,更何况枯荣大师还有“枯荣禅功”没有亮相呢!这一枯一荣之境实属不简单,鸠摩智是挡不住的。
图:均来自网络
“有常无常,双树枯荣”枯荣大师的实力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后的第一人吗?
枯荣大师是个被低估的高手。
在《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大理段氏威震天南,是武林举足轻重的力量,以六脉神剑和一阳指驰名武林,武林中谁也不敢小嘘。
段誉积蓄了震古烁今的内力,以六脉神剑打得慕容复狼狈不堪,就是乔峰也不是段誉六脉神剑的对手。南帝一灯大师一阳指媲美降龙十八掌,他位列五绝之一,是武林绝顶高手。
在《天龙八部》中,大理段氏的高手有本因,本相,本参,本观,段正明,段正淳,段延庆,枯荣大师和段誉等人。
段誉毫无疑问是是武林绝顶高手,武功仅次于通天彻地,高深莫测的扫地僧。其余段氏高手,武功都是一流高手水平,而枯荣大师武功在段氏家族中,仅次于段誉。
枯荣大师佛学修为深湛,面壁修炼神功多年,武功到底是何境界,武林中知之甚少。
鸠摩智以少林七十二绝技相诱,意欲换去六脉神剑剑谱。段氏高手思想动摇,关键时刻,枯荣大师出言阻止。
本因道:“师叔指点甚是,咱们自己的一阳指尚自修习不得周全,要旁人的武学奇技作甚?”—《天龙八部》。可见,大理段氏高手才把一阳指练到第四品,武功已是一流高手之列。而枯荣大师自己的一阳指练到第几品了?
枯荣师叔所参枯禅神功,是本寺的另外一路神功,也当再假时日,方克大成。—《天龙八部》。枯荣大师的武功主要是一阳指和枯禅神功,而段氏其他高手(除去段誉)武功大都是一阳指。枯荣大师之所以修炼枯禅神功,就是因为他把一阳指练到了第一品,苦于武学衰微之世,内力达不到雄厚强劲,震古烁今的地步,练不成六脉神剑,因此才另辟蹊径,修炼枯禅神功。
鸠摩智大战天龙寺段氏高手,以一敌五不落下风,枯荣大师出手少商剑,两剑齐出,打得鸠摩智个措手不及。
很多人认为鸠摩智一人挑战天龙寺段氏高手,枯荣大师集众人之力也奈他不得,其实是枯荣大师没有竭尽全力。
鸠摩智是吐蕃高僧,地位尊崇,对吐蕃国家大政方针都有影响力。大理地少人稀,兵弱势微,无力抵御吐蕃大军入侵。
枯荣大师一方面要保存天龙寺和大理国的尊严,另一方面又不能让局势太僵,避免两国兵戎相见。因此采取了完全之策,一方面让鸠摩智得了面子,另一方面又没让他得到六脉神剑。其实,枯荣大师对自己的武功非常自信,他手掌提起,段正明满头乌发尽落,令本因,本观和本相等人惊讶不已。
誉儿,你左在我身前,那大轮明王再厉害,也不能伤了你一根寒毛。—《天龙八部》。枯荣大师之所以自信,是因为他是成名已久的江湖高手。他的武功和武学见识都是高人一等。
段誉吸人内力,真气在胸内鼓荡,保定帝误以为是邪毒所致。鸠摩智甚至认为段誉会化功大法。只有枯荣大师看出来段誉会北冥神功,意识到段誉有可能修炼成六脉神剑,因此才在有意无意之间让“自观自学,不违祖训”。
天下高手,十之六七都已到了。大理天龙寺的枯荣大师没来么……近年来武林中听说有个人名叫乔峰,甚是了得,他没来吗?—《天龙八部》。无崖子并没有见过乔峰,只是听说。枯荣大师和无崖子交往,也能看出枯荣大师的武功和武林地位。也正是因为他了解逍遥派武学,才知道段誉修炼了北冥神功。
枯荣大师一心修炼枯禅神功,自然是佛学修为高深,追求“无常,无乐,无我,无静”,不屑于武林人士争夺天下虚名,他是被低估的高手,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后第一人。
《天龙八部》本是武侠小说,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欢迎讨论,不喜勿喷!
“有常无常,双树枯荣”枯荣大师的实力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后的第一人吗?
论武功,枯荣大师绝对算“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后的第一人,甚至还远超四绝。
枯荣大师有多厉害?先说一下,“一僧二挂三老四绝”都是谁?
一僧指的肯定是扫地僧。二挂就是虚竹和段誉,三老是逍遥派的无崖子、李秋水和天山童姥,四绝就是萧峰、萧远山、慕容博和鸠摩智。
这些人的武功,已臻化境,相差不多。可以列为一流高手行列。
但是这位枯荣大师,论实力应该仅次于扫地僧。逍遥三老和天龙四绝,不一定是枯荣大师的对手。
枯荣大师出场就那么一段,看起来像打酱油的存在。但是他的武功,却没他本人那么低调。
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一共有九品,至高境界是第一品,练成第四品,就足以笑傲江湖。而这位枯荣大师,不仅练成了第一品的一阳指。
还另辟蹊径,练成了枯荣禅功,他随手一指,就将鸠摩智的武功打断,可见其功力的深厚。
除此之外,枯荣大师还练成了六脉神剑中的少商剑。武学天赋,称得上是段氏中的佼佼者。
当日对战鸠摩智,如果他用一阳指或者枯荣禅功,鸠摩智绝对不是对手。只是鸠摩智耍了点手段,说要见识一下六脉神剑。
而天龙寺的高僧,包括枯荣禅师,都是没练多久,又遇到他的成名绝技火焰刀,才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其实论功力,枯荣大师比鸠摩智厉害多了。
“有常无常,双树枯荣”枯荣大师的实力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后的第一人吗?
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修习枯荣禅功的枯荣大师的实力在《天龙八部》中绝对算得上是顶尖高手,甚至不会比四绝差多少。很多人都被天龙寺之战中六人对战鸠摩智一人以及对鸠摩智成功擒获本尘,而枯荣禅师未能拦下的表相所迷惑,觉得枯荣禅师几十枯禅修下来也不过如此,却不知枯荣大师的真实实力其实足以名列天龙前十。
枯荣大师
枯荣大师成名极早,修炼功夫神秘,是大理天龙寺的底牌所在枯荣大师的年龄不好推测,但从他是保定帝等人的师叔,段延庆在杨义贞事变后去天龙寺找枯荣大师主持公道可以看出他成名极早,又在双树院中坐数十年枯禅,年龄在天龙开局时应该至少也有近七十岁。
在虚竹等人破苏星河所设的珍珑棋局时,苏星河首先问的就是枯荣大师和乔峰有没有前来,可见在苏星河的心目中,枯荣大师是和乔峰是同一个等级的高手。
枯荣大师
大理段氏以武立国,天龙寺是大理的护国寺庙,是大理的根本所在。枯荣禅师主持天龙寺,武功高明,是大理的巅峰高手。几十年前就开始闭关修炼枯荣禅功,从不见见人,以至于不至只是武林人士,连段家中人都以为他已经过世。枯荣禅功是一门来源于佛门的武功,十分的玄奥神奇。
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槃觉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天龙八部》 第十章 剑气碧烟横
金庸武功有一个特点,越是来历玄奥,入门或修炼难度大的威力越是大,比如《易筋经》。枯荣大师的枯荣禅功已经修炼到了半枯半荣的程度,离最高境界亦枯亦荣只有一步之遥。原著中对他的容貌有过描写,一边脸如同婴儿般细嫩,一边脸如同老树,皮包着骨头,样子看着极是古怪。
枯荣大师的武功表现极为惊人在本明、本因等人欲为段誉耗费内力治疗内伤时,枯荣大师以狮子吼阻止了几人,这门功夫非内力深厚之人不能修炼。因为鸠摩智点明了要挑战六脉神剑,而天龙寺中诸人的内力都未达到修炼六脉神剑的程度,因此只有取巧以六人组合,各修炼一脉的方式来应对。但段正明等人只能修炼一路,只有枯荣大师可以做到修炼两路,可以两剑同使。
在给段正明剃度时,枯荣大师也露了一手极为高明的功夫。
保定帝走上前去,跪在他身后。段誉见伯父要剃度为僧,心下暗暗惊异,只见枯荣大师伸出右手,反过来按在保定帝头上,手掌上似无半点肌肉,皮肤之下包着的便是骨头。枯荣大师仍不转身,说偈道:“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尘亦不增,于一普现难思刹。”手掌提起,保定帝满头乌发尽数落下,头顶光秃秃的更无一根头发,便是用剃刀来剃亦没这等干净。段誉固大为惊讶,保定帝、本观、本因等也无不钦佩:“枯荣大师参修枯禅,功力竟已到如此高深境界。”
能以内力将满头乌发尽数剃掉,不伤头皮一丝,足见枯荣大师对内力的的控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精准至极的程度。
对鸠摩智,枯荣大师其实并没有多少畏惧之心。为了段誉的安危,枯荣大师道:“誉儿,你坐在我身前,那大轮明王再厉害,也不能伤了你一根寒毛。”他声音仍冷冰冰的,但语意中颇有傲意,可见对自己的实力极有信心。如果不是正修炼枯荣禅功移动不便,导致限制了枯荣大师的发挥,鸠摩智也未必讨得了好。
枯荣大师
在在鸠摩智的比拼过程中,其他五位段家中人都没占到便宜,甚至表现还大大不如鸠摩智,只有枯荣大师完全不落下风。
枯荣大师反过手来,双手拇指同时捺出,嗤嗤两声急响,分袭鸠摩智右胸左肩。他竟不挡敌人来侵,另遣两路奇兵急袭反攻。他料得鸠摩智的火焰刀内力上蓄势缓进,真要伤到自己,尚有片刻,倘若后发先至,当可打他个措手不及。鸠摩智思虑周详,早有一路掌力伏在胸前,但他料到的只是一着攻势凌厉的少商剑,却没料到枯荣大师双剑齐出,分袭两处。鸠摩智手掌扬处,挡住了刺向自己右胸而来的一剑,跟着右足一点,向后急射而出,但他退得再快,总不及剑气来如电闪,一声轻响过去,肩头僧衣已破,迸出鲜血。枯荣双指回转,剑气缩回,六根藏香齐腰折断。本因、保定帝等也各收指停剑。各人久战无功,早在暗暗担忧,这时方始放心。
两手同使一脉六脉神剑,轻易地将鸠摩智打伤。鸠摩智察觉占不到便宜,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才改变策略,将本尘挟持。枯荣大师修行多年,对一切早已经看淡,对本尘的身份并不在意。只是他未能料到,到了鸠摩智这种身份地位,还能做出挟持人这种极为丢高手脸面的事来,自己又因为修炼的功法原因无法移动,才让鸠摩智得逞。
鸠摩智在《天龙八部》中的武功修为已经到了极高的境界,在原著中他前往中原地区挑战各路高手,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极少遇到对手。除了在继承了逍遥三老内力的虚竹和扫地僧面前吃过瘪,唯一的一次受伤也是在枯荣大师这儿。
枯荣大师和扫地僧
鸠摩智之所以在挑战天龙寺的时候占尽了上风,关键还在于天龙寺一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人为地给自己加上了枷锁。为了不让鸠摩智小瞧了天龙寺的六脉神剑,即使己方无人修炼得了,宁可采用一人练一路的折衷方式,鸠摩智面对的也只是自缚手脚的天龙寺众高手而已,再加上天龙寺一方投鼠忌器,毕竟大理国力弱小,而鸠摩智又代表了吐蕃,不便过分得罪。特别是枯荣大师,只是以并不熟练的六脉神剑对敌,就打伤了鸠摩智。如果以自己擅长的功法枯荣禅功来对敌,即使没有达到最高境界,战胜鸠摩智都有可能。
所以说枯荣大师的实力不只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下的第一人,甚至有可能挤进前十名,不逊色于四绝中的个别人。
“有常无常,双树枯荣”枯荣大师的实力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后的第一人吗?
《天龙八部》中对枯荣大师的武功描写,主要集中在鸠摩智意欲夺取《六脉神剑剑谱》的一战。由于他与天龙寺五本,以六敌一对阵鸠摩智,末了烧毁剑谱,还只能任由鸠摩智掳走段誉,因而他的武功一直备受读者诟病,认为他的实力远在鸠摩智之下。实际上,只要细读小说,我们就会发现,枯荣的武功是被严重低估了,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鸠摩智一战看似占尽上风,却是由于天龙寺诸僧的自我设限之故。至于枯荣不救段誉,那是他根本就没义务去保证段誉的安全。天龙寺一战,枯荣等人是以己之短去对阵鸠摩智之长,并不能用此直接去诟病他的实力。
鸠摩智到天龙寺意欲夺取《六脉神剑剑谱》一行,事先明显是做足了准备的。他连天龙寺中有几名高手,都摸得一清二楚,一看到本尘,就马上能断定他乃是大理段氏的俗家第一高手保定帝段正明。这些准备,让他料定天龙寺中,并无人能够独力练成“六脉神剑”。因为他当年与慕容博谈论“六脉神剑”之时,略知剑法之意,纯系以内力使无形剑气,都觉不论剑法如何神奇高明,但以一人内力而同时运使六脉剑气,谅非人力所能企及。也因这些,让他有恃无恐,自信能以一人之力挑战天龙寺所谓的“六脉神剑”。
鸠摩智此番乃有备而来,于大理段氏及天龙寺僧俗名家的形貌年纪,都已查得清清楚楚,各人的脾气习性、武功造诣,也已琢磨了十之八九。他知天龙寺中除枯荣大师外,尚有四位高手,现下忽然多了个“本尘”出来,这人的名字从未听过,而内力之强,丝毫不逊于其余“本”字辈四僧,但看他雍容威严,神色间全是富贵尊荣之气,便猜到他是保定帝了。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十章》正如鸠摩智所料,修练“六脉神剑”,需汇聚浑厚强劲的内力,天龙寺中,包括武功最高的枯荣大师在内,确实没人能单独练成“六脉神剑”,能一人使出六路剑气。鸠摩智名言为取《六脉神剑剑谱》而来,天龙寺的百年威名面临被毁,剑谱面临被抢之危,天龙寺诸僧只能临时抱佛脚,以六人之力,枯荣大师和五本(因、观、参、相、尘)各练一路剑气,合练成“六脉神剑”。一是为了能够以此剑法御敌,保住天龙寺威名,二是为了能够合各人之力记下剑谱,免去剑谱被夺的后顾之忧。然而天龙寺诸僧,无疑却因此变成自我设限,而进入了鸠摩智的圈套。
鸠摩智非常清楚枯荣大师的实力,一见面就道出他所修炼的“枯荣禅功”之来历。因而他并不敢直接与枯荣大师叫嚣去与之交手,而是通过讽刺天龙寺中没人能练成“六脉神剑”,甚至是否定此门绝学的威力,以此来迫使天龙寺诸僧只能使用他们并不擅长的“六脉神剑”,来与他交手。如此一来,枯荣大师等人,假如不能用“六脉神剑”打败他,那就是自认“六脉神剑”徒有虚名,而假如是动用自己的看家本领,胜了他鸠摩智,那同样是说明天龙寺中无人练成“六脉神剑”,剑谱即便存在天龙寺,也是毫无意义,天龙寺百年威名就此毁于一旦。
鸠摩智长叹一声,说道:“都是小僧当年多嘴的不好,否则慕容先生人都不在了,这《六脉神剑经》求不求得到手,又有何分别?小僧今日狂妄,说一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言语,这六脉神剑的剑法,要是真如慕容先生所说的那么精奥,只怕贵寺虽有图谱,却也无人得能练成。倘若有人练成,那么这路剑法,未必便如慕容先生所猜想的神妙。”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十章》因此,枯荣大师等人与鸠摩智的一战,其实是舍己之长而用己之短,自我设限,被迫舍去“一阳指”和“枯荣禅功”等,用他们刚刚修练不久,未必能融会贯通的“六脉神剑”,去与鸠摩智的看家本领“火焰刀”对抗。但便是如此,枯荣大师也是用左右手各出一路“少商剑”,打伤了鸠摩智。此举让鸠摩智措手不及,他虽有防备,但根本想不到枯荣大师竟能双剑齐出,同样也能看出枯荣大师的功力是何等高深。
其实枯荣大师与鸠摩智的功力对比,从鸠摩智并非以内力点燃那六支藏香,乃是以内力磨擦火药,使之烧着香头,而枯荣大师却能用“一阳指”指力,直接点燃剑谱烧毁,就能看出两人功力的高低。在鸠摩智未练“小无相功”之前,倘若枯荣大师以自身的看家本领对阵鸠摩智,鸠摩智难有胜算,以他用“六脉神剑”对阵鸠摩智一战,来评估他的实力不如鸠摩智,是有失偏颇。羽菱君个人认为,枯荣大师绝对有实力与鸠摩智等人并列,合称“天龙五绝”。
至于枯荣大师为何任由鸠摩智掳走段誉一事,其实不是他惧怕鸠摩智,而是他根本就没义务和责任去保护段誉。段誉虽然是镇南王世子,潜在的大理国储君人选,但能不能做皇帝,还不一定。这是因为他们大理国的皇位,从来就不是一定要嫡传的。就像段誉的伯父段正明的皇位,本来就是段延庆的,段正明能继位,怕是他自己也想不到。当年杨义贞叛乱,杀了段延庆的父亲上德帝段廉义篡位,得天龙寺会同忠臣高智昇靖难平乱,由于延庆太子不知所踪,继而拥立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为帝。同年段寿辉以天变为由,遂禅位于他的堂兄弟段正明,是为保定帝。
而且在大理的历史上,这样禅位没有嫡传的事情还是不止一次的发生。因而在他们的观念里,便是现任皇帝没有子嗣,他日也能从其近枝皇室中寻找贤德的段氏子孙继承皇位。枯荣大师为首的天龙寺诸僧,虽有护国的重任,却没有去保证任何一人皇位的义务,他们的责任就只有一个,便是保住大理国的根基,不让大理段氏的政权落入旁人之手,至于段氏子孙中谁做皇帝,与他们无关。因此,像段延庆即便是枯荣大师的亲侄子,枯荣对他的皇位也毫不关心,对他的下落更是不闻不问。
可以说,任何大理段氏的子孙,包括现任皇帝段正明在内,在枯荣的眼里,都比不上《六脉神剑剑谱》的重要。因为剑谱代表着天龙寺至高无上的武功秘籍,乃是天龙寺的根本,而天龙寺稳镇京畿,才使得大理国社稷不堕,天龙有警,与社稷遇危一般无二,触动天龙寺的根本就等于是动摇了大理国的根基,保住天龙寺才能保住他们段氏的江山。也是这样,在面临鸠摩智夺取剑谱的硬战之时,枯荣才会阻止原来的四本加段正明为段誉接邪毒,才会命令段正明即刻出家,合练“六脉神剑”。
猛听得“呜哗——”一声大喝,各人耳中均震得嗡嗡作响。保定帝知道这是佛门中一门极上乘的功夫,叫做“狮子吼”,一声断喝中蕴蓄深厚内力,大有摄敌警友之效。只听那面壁而坐的僧人说道:“强敌日内便至,天龙寺百年威名,摇摇欲坠,这黄口乳子中毒也罢,着邪也罢,这当口值得为他白损功力吗?”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十章》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现任皇帝段正明这样身份的人被鸠摩智挟制,枯荣也只是淡淡地叫段正明跟鸠摩智去一趟吐蕃国,就更不要提只是世子的段誉了。天龙寺藏有《六脉神剑经》一事,纵是段氏的俗家子弟亦不得知,但慕容博和鸠摩智之流却虎视眈眈,经此一役,世上不知道尚有多少人会打《六脉神剑剑谱》的主意。为了保存实力对付这些潜在的威胁,枯荣又哪会为了救一个段誉去自耗功力呢?强行与鸠摩智一战,甚至还会引起吐蕃兴兵进攻大理,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还有枯荣烧毁剑谱一事,其实也并不是他怕鸠摩智,他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彻底断了鸠摩智夺经的念头,二是为了在道义上反将鸠摩智一军,让他知难而退。枯荣知道鸠摩智不夺剑谱誓不罢休,剑谱一毁,他自然难有借口再居留天龙寺。更重要的是,烧毁剑谱,让鸠摩智背上了一个逼人毁去传世绝学的罪名。剑谱一毁等于是让鸠摩智变成跟天龙寺成功结仇,更是与大理国为敌。鸠摩智再如何猖狂,也不敢以一人之力对付一国之力,他能走出天龙寺也不一定能走出大理国。这也是鸠摩智为何要抓住段正明做人质的原因,为的便是能让自己平安离开大理。
与鸠摩智的一战,天龙寺无输无赢,但却成功退去鸠摩智,保下了《六脉神剑剑谱》,鸠摩智离去之后,各人再默写下来便是,也保住了天龙寺的百年威名,更免去了大理与吐蕃两国的兵戎相见。至于段誉的安危,就只能看他个人的造化了。因而并不能以此战,来诟病枯荣的实力,说他不如鸠摩智。实际上,为了能让段誉成功进入中原武林,去开启他的武林传奇,枯荣大师在这一战也不可能有太多的作为,因而金庸先生用天龙诸僧自我设限的设定,去写天龙寺一战,既保全了枯荣大师的高人形象,又促成了段誉的中原之行,可谓一举两得。(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