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沙僧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为什么最后不能成佛?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不需要任何阴谋论,原著中的如来很公平,能否成佛很简单,就是看你的功绩够不够。如来给沙僧功绩的最终定性是登山牵马有功,这种功劳不够成佛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骂?
我们看取经组中成佛的两位,首先是唐僧
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
唐僧发愿发誓取得真经,并且经过一路险阻,历经整整81难,逢魔头就捆,遇妖王就吊,甚至下界时候浪费了一粒米都得重病受折磨三天三夜。同时唐僧作为取经团体得领导,无论功绩和地位,成佛理所当然。
然后是孙悟空
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如来给孙悟空功劳定性,“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一句话如来认为整个西天路上,一降妖伏魔的功劳基本就是孙悟空得,请无视网文阴谋论,原著多次说八戒沙僧没什么本事,在奎木狼剧情中,作者直接定位,二十个八戒沙僧也不是奎木狼得对手。
再有全终全始四字,一路上再怎么难,孙悟空没有闹过散伙吧?相反沙僧虽然也没有提过散伙,但在猪八戒提到散伙时,沙僧是随波逐流的。
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论功绩,沙僧其实还不如猪八戒,因为降妖方面,西天路上的降妖功劳如果说孙悟空占了七成,那猪八戒多次帮孙悟空打下手大概可以有两成,沙僧至多不过一成,首先是能力方面,如果说猪八戒偶然确实有几处爆发表现,比如打平银角、打败豹子精,协助孙悟空打败跟孙悟空大战一天的牛魔王,沙僧就是从头到尾的菜了,八九回合被银角生擒的实力。也因此,很多时候,八戒去帮悟空降妖,沙僧就在那里看行李。
所以说如来给沙僧的定性登山牵马有功,是很中肯的评价,这个就是沙僧的主要功劳,牵马的成佛岂不可笑。
西游记中,沙僧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为什么最后不能成佛?
西游记里,佛祖在评价沙僧时说:“沙悟净,汝本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琉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一是身为卷帘大将的沙僧在瑶池王母的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惹怒了玉帝被贬下天庭。他是有过失,而弥补过失的,被加封成佛的话,玉帝面子上过不去。二是沙僧被贬到人间后,不知悔改而心生怨气,伤害了许多无辜者的性命,此即杀生太多。三是取经时可谓任劳任怨,但他只是个配角,而提不上修炼心性的高度。归纳起来,沙僧出身低,不如唐僧是金蝉子转世。伤害了无数生命,毫无修善之心,修心的程度,都只能达到罗汉的层次。
西游记中,沙僧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为什么最后不能成佛?
《西游记》中,师徒4人花了十七年的时间,历经各种磨难,取得真经,并得到相应的地位,唐僧和孙悟空成佛,八戒是净坛使者,沙僧是金身罗汉,白马封为八部天龙。
八戒与沙僧,都未成佛,一定是有原因的。沙僧原本是玉帝护卫,官拜卷帘大将,手使一条降妖宝杖,镇守南天门,护卫着天宫的安全。《西游记》中描述不多,这支宝杖非同小可,乃是太阴星上,梭罗树的一节枝干,由天庭器神,鲁班先生精心琢磨,在里边镶了一条金趁心,外边贴了万道珠丝玠,与悟空的金箍棒一样,是如件意神器,可变大变小,威能无双。
可见,沙僧他并非等闲之辈,加上个性憨厚,忠心耿耿,深得玉帝喜爱。只因一时大意,打破了玉帝的心爱之物--琉璃盏,被贬凡间。因对天庭心中不愤,接连吃掉了朝庭,派往西天取经的多位使者,并将头骨制成项链挂脖子上,唐僧也差一点成为盘中物,只是唐僧道痕太深,没有成功。
唐僧何须人也,乃是金蝉子转世俯体之人,金蝉子是谁?佛祖如来二徒弟,金蝉长老是也。沙僧的这份罪孽,注定他不能成佛了。只是后来,经观音菩萨点化,做了唐僧徒弟,派去往西天取经,他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终成正果。
《西游记》里面,佛祖如来手下菩萨众多,尊者更多,但是关于佛的描写并不多,出现最多菩萨,是观世音。从被旅游部门尊为佛教名山分别是,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分别是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工作的地方。可见菩萨也不多。估计一个雷音寺,差不多全搁得下。
指标实在是有限,能进到菩萨的行列,也是相当不错了,号称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也不过如此。唐僧封佛,指标内定,悟空不是建制中人,何况不是盏省油灯,万一使起性子来,大家都不好看,佛祖也没有面子,只能封佛。八戒生喜吃,就让他终身受用吧,沙僧被被封“南无八宝金身罗汉,属于菩萨位,与观音同级,只是位置靠后罢了。
总之,其结局是符合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团圆大欢喜的审美观念的,建国后《西游记》,被列入四大名著,恐怕也有这个原因。
西游记中,沙僧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为什么最后不能成佛?
沙僧的地位和在西游记中起的作用决定了他的最终结局。
卷帘大将是个什么职位?说是什么大将,不过是贴身伺候玉帝的奴仆而已。或者是太监,或者是贴身侍卫一级。所谓太监(侍卫)不带长,放屁也不响的尴尬身份。
孙悟空大闹天宫打到灵霄宝殿门外的时候,一个王灵官都知道奋力抵挡不让他前进一步,沙僧在哪里?估计不是请假了,就是在玉帝身边等着下令。
下令干什么?记得陈佩斯与朱时茂两位艺术大咖曾经演出过一段背皇帝出宫的小品,就是皇帝逃跑的时候赶紧撩起帘子防备他被挂倒吧~~这有些戏说了,玉帝并非影视剧中那么狼狈害怕哈。
反正就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人物,玉帝家奴的档次。当然宰相门前还三品官呢,所以沙僧这卷帘大将做的还挺知足的。
但是身份低微也就决定了他性命的低贱,所以只因为犯了一个失手打碎琉璃盏的小错,就要被玉帝大怒杀头,还幸亏赤脚大仙说情才被贬到流沙河,忍饥挨饿不说,并且要每七天受一次飞剑穿胸百十次的痛苦折磨。
而整个西行取经过程中,他的主要角色也只是负责牵马坠镫看行李、贴身护卫唐三藏。而且所谓贴身护卫,每次妖怪闪过老猪和悟空的时候,他都没有保住过唐僧。
后来如来论功行赏,加升他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这已经比他曾经所谓卷帘大将高出了许多了,他还有什么怨言和奢望。
我是勇评书话,以上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直言赐教,拿熘砖使劲拍~~~
西游记中,沙僧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为什么最后不能成佛?
取经虽然看似凶险,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危险。取经十四年对神仙来说也只不过是十四天而已。取一趟经文就封四个佛,当佛是什么?大白菜吗?
修行时间更长,功劳更大的观音菩萨,号称“七佛之师”(取经完成后升级为“九佛之师”),也只不过是个菩萨的果位,刚入佛教十四年(对神仙来说只是十四天),只不多跑了几年路就想超越菩萨,当菩萨们是什么呢?
实际上取经工程在立项的时候,就定下一个佛位,那就是取经负责人唐僧,唐僧原来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为了这个传经大业轮回十世,辛苦倒是其次,在南赡部洲吸收了教众,这样的功劳再加上以前的救助、拥立佛祖的功劳,足以拿到一个佛位的职称。这是前功和现功的综合评价。
其他人(徒弟们)按照计划应该是菩萨、罗汉级别的,事实上猪八戒就封了菩萨,沙和尚封了罗汉,孙悟空是个特列。
孙悟空其实是个有心计的人,他为了能够在最后封赏的时候拿到一个不错的职称,非常的卖力:
1、他包揽了最赚功果的降妖除魔的任务,只有在自己不方便的时候(比如受伤或者对付水中妖怪)才会让猪八戒沙僧插手。
2、积极主动的扫除西牛贺洲的道教势力(甚至有些势力并没有惹他们,孙悟空都要主动挑衅一下),树立佛教的地位,这一点让佛祖非常的满意。在发展南赡部洲的前提下,扫平西牛贺洲,可谓意外之喜。这一点孙悟空的功劳是相当突出的。
3、他用计策使得身份合法化,唐僧收徒只不过是个口头上的收徒,并没有文书,佛教可以承认也可以不承认,所以孙悟空在西梁女国的时候,让唐僧和女王假结婚,他们三人代劳取经,让西梁女国在通关文牒上注册上了他们三人的名字。白纸黑字,谁也赖不掉。
4、巩固地位后假辞职。真假美猴王一难,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搞出来的,目的就是让佛祖承认他的功劳,他这个节点拿捏的非常好,取经已经进行到了一半,弄了一出二次遭贬的戏码,还让假的悟空打了唐僧,如来佛祖如果戳破,就得辞退孙悟空再找一个厉害的妖王。后面能如孙悟空这么上道的很难找。所以佛祖也不点破,许了他一个佛位。
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这个佛位是如来佛祖经过综合考量才许给孙悟空的,是现功(挤掉西牛贺洲的道教)和未来功(以后专属降妖除魔)的综合评价。
像猪八戒尤其是沙僧这样的自知不可能成佛,也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努力,甚至沙僧取经路上态度非常消极(只打死过花果山假冒他的猴精,多次在他看护唐僧时被妖怪焯去)。
诸位说说凭什么沙僧能授一个佛位。
西游记中,沙僧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为什么最后不能成佛?
西游记中,沙僧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为什么最后不能成佛?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成功,是大造化,最后都得到了分封,但是只有唐僧和孙悟空成佛,猪八戒和沙和尚并没有成佛,这是有原因的。
原因之一:“论资排辈”轮不上他取经队伍取得成功,获得奖励,不可能实行平均主义,论功行赏,首先是队伍的领头人,然后再排序的话,按照功劳大小来说,孙悟空当之无愧,最后才能轮得上猪八戒和沙和尚。比较猪八戒和沙和尚二者,八戒油嘴滑舌、好吃懒做,但是善于公关,和领导关系好;而沙和尚天生木讷,因为一个卷帘子的失误,就被罚下天庭,可见其属于“只会低头拉磨,不会抬头看路”。所以,成佛的顺序应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只有4个名额的话,沙和尚才有可能成佛。
原因之二:“杀孽太重”轮不上他沙和尚性格不好,被玉帝发下天庭之后,流落到流沙河,七日一次飞剑穿胸,结果不仅没有受难反思,反而兴起了吃人之心。结果是吃了九个取经人,把骷髅穿在一起,这是把唐僧的前几世都吃了,算是个大杀生。整个西游记妖怪们都在惦记的金蝉子转生的长生不老之肉,沙僧是早就尝过了,这样的杀孽之重之人,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帮助师傅取得真经,但离成佛还有差距,所以成不了佛。
原因之三:“论功行赏”轮不上他要说四人功劳,唐僧是领导,把握方向;孙悟空是发动机,斩妖除魔所向披靡;猪八戒是开心果,是团队的润滑剂,为枯燥的取经之路带来乐趣;沙和尚就是个兢兢业业的后勤部长了,不显山不漏水,做的都是基本的杂活累活,属于不容易出成绩的角色。简单点说,就是可有可无,他的工作太普通,基数含量不高,不属于不可替代的角色,所以很容易被领导抛弃,论功行赏很难考虑到他。
综上,沙僧只能封为金身罗汉,不过他也应该没有怨言,你看连猪八戒封个净坛使者,都高兴坏了,直夸佛祖没有亏待他,给了个肥差事。老实八交的沙和尚也自然不会有其他怨言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