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30回合战平纪灵,而张飞10个回合一矛刺死纪灵,难道张飞武艺在二哥之上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先说结论,两场单挑形式不同,纪灵对阵关羽时拥兵十万,军势正盛,而对阵张飞时,赶了几个月的路又累又饿,张飞则以逸待劳,此时袁术军连袁术都喝不上蜜水,更别说纪灵了。纪灵这种人困马乏速败的战例在演义中其实不少,比如川中名将泠苞,一战人马乏困魏延三十合不分胜负,二战魏延慌忙情况下数合被擒。因此,纪灵和张飞这一战根本不能算做正常单挑。

当然,小编也不认同关羽打纪灵放水,是不想得罪袁术的说法,根本毫无依据的,袁术和刘备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已经结怨,刘备奉诏讨伐袁术更是彻底撕破脸皮,哪有是情面可言,换句话说,袁术对刘备的好感度本来就是零,再杀一个纪灵也无非是降到负数,没多大区别。此外,嘉靖本纪灵和关羽打了二十合,就大叫少歇,毛本增加到三十合,所以如果正常单挑,纪灵应该是三四十合左右才会被关羽、张飞所杀。

关羽30回合战平纪灵,而张飞10个回合一矛刺死纪灵,难道张飞武艺在二哥之上吗?

关羽和张飞两个人在《三国演义》里应该是差不多水平的存在,就算有高低之分,差距也不会太明显,在和纪灵对战时表现差距这么大,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我们必须注意一点,在《三国演义》里武将的武力水平发挥是根据场合、个人状态、对手特点表现不同的,所以在通过第三人做比较时会有一定偏差。虽然在对纪灵时张飞表现优于关羽,但是其他对比这个结果又倒了过来。

像许褚曾经战平马超,而马超战平张飞,在下邳之战时,关羽先是和夏侯惇打了一会,然后追了二十里地再遭遇许褚和徐晃,结果是体力消耗不少的关羽依然将二人杀退,关羽的表现要优于张飞和马超,综合来看,两个人各有优劣。所以在对纪灵是两个人表现不同,应该是另有原因。

关羽三十回合战平纪灵,是在曹操想跳动刘备和吕布火并失败以后,又想出诡计,伪造诏书命刘备去讨伐袁术,让刘袁吕三方互相争斗渔利。刘备接到诏书以后,糜竺已经知道这是曹操的诡计,关羽肯定也想到了,所以战斗时自然有些兴趣缺缺,影响了发挥。

而且关羽身长九尺,人高马大,所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又重达八十二斤,明显是一个力量型的选手。巧的很,纪灵用的三尖两刃刀重有五十斤,也是一个力量型的选手,所以在面对关羽时还能打上一会。不过三十个回合以后纪灵就大喊“少歇”,之后纪灵也是避而不,可见此时已经他已经吃不消了,也没有再打的把握。

而张飞十合杀死纪灵则是刘备奉命拦截袁术之时,此时袁术已经穷途末路,刘备正要报当年之仇,张飞出手自然是毫不留情。而且张飞所用的武器是丈八点钢矛,以灵活为主要特点,纪灵力气虽然大,但是显然面对这样的对手时有点不适应。

而且关羽和张飞在许昌之时每日没事就是习武,彼此之间肯定也没少交流,很可能和张飞交流了纪灵的武艺特点和弱点。

纪灵武艺本来就比张飞差,这次又是随着袁术逃亡,想来状态也不是很好,张飞又是有备而来,才十个回合就被杀死也就不奇怪了,其实就算是面对关羽,他这次也是凶多吉少。

关羽30回合战平纪灵,而张飞10个回合一矛刺死纪灵,难道张飞武艺在二哥之上吗?

纪灵是袁术手下的头号大将,三国演义中纪灵的单挑记录只有两次,一次是跟关羽,两人战了30回合,不分胜负,另一次是跟张飞,被张飞10个回合刺于马下,注意是刺落马下,三国演义原文并没有说张飞刺死了纪灵,也许只是受了伤并没有死。

《三国演义》:张飞首先冲出,直取纪灵,斗无十合,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败军奔走。

也就是说张飞也只是刺伤了纪灵,如果以纪灵为参照物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关羽战纪灵与张飞战纪灵有很大的区别,而纪灵这个人前后并没有变,张飞和关羽的武艺也没有变,那么是什么变了,导致前后战绩相差如此之大呢?

关羽

首先来分析一下纪灵这个人,除了与关羽和张飞两位一流武将单挑过,纪灵还被吕布像小孩子一样提了起来,那是吕布为了调解纪灵与刘备的战事,而以辕门射戟进行调解,当时纪灵一看到刘备在,就想逃,结果被身高2.31米的吕布给提了回来。

作为一个成年武将,而且还是袁术手下头号大将的纪灵,居然被吕布给提了起来,这要传出来,纪灵还有脸面在江湖上混呢?纪灵能被吕布给提起来,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吕布力大无比,同时又身高体壮,即使提一个成年人,而且还是一员大将,吕布也毫不费力,这是吕布的作用。

纪灵

第两个原因就是纪灵本人的问题,要么纪灵体重较轻,要么纪灵身高不高,无论是体重,还是身高,都显示出纪灵并不出众。

但是纪灵在袁术手下却是非常受重用,盱眙之战,纪灵起兵50万攻刘备的徐州,小沛之战,纪灵起兵数万攻打刘备,袁术与吕布大战时,纪灵又是七路都救应使,可见袁术是多么信任和重用纪灵,如果没有出身和武艺,尤其是出身,能让袁术受重用吗?

纪灵的武艺其实并不弱,能扛住关羽30个回合,和张飞10个回合的武将,也算得上二流武将了,但纵观整个三国演义,纪灵的武艺应该比关羽和张飞低了一个档次。

吕布辕门射戟

虎牢关之战,关羽以弓马手想出战华雄,袁术都看不起关羽,能让袁术受重用的,一定是一个好出身,所以纪灵出身应该是不错,至于武艺如何,就得看纪灵的表现了。

纪灵与关羽对战时,是在辕门射戟之前,当时关羽没有见过纪灵,如果关羽当时有能力杀纪灵的话,以关羽的脾气来说,他一定会杀的,就如果当年他杀华雄一样,但很明显关羽当时杀不了纪灵,两个的单挑就是平手,但是30回合后,纪灵主动叫停,并退出单挑不再出战,而是把自己的副将送出去战关羽而送死。

也就是说纪灵30回合之后已经落了下风,如果再打下去,纪灵可能小命不保,这是关羽第一次与纪灵交战,纪灵身后还有50万大军呢,关羽和刘备其实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至少刘备手下的兵非常少,连纪灵手下的一半人都没有,完全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张飞

问题的关键不是关羽能不能打赢纪灵,而是刘备势力这一方能不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如果杀了纪灵能赢了战争的话,相信关羽会这么做的,但最终两人是平手,只能是纪灵有强大的兵力产生较大的自信,同时战场上巨大的压力导致关羽武力下降,关羽没能杀了纪灵,但是也接近要击败纪灵了。

但纪灵很聪明,偏偏在这个节骨眼逃了,虽然纪灵武艺比关羽和张飞低,但并不代表关羽和张飞能在很短的时候内就斩了纪灵,毕竟战场上单挑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武力发挥的,关羽曾经跟夏侯惇10个回合战平,关羽跟庞德150回合战平,关羽跟徐晃80回合战平,能说关羽和他们的武艺一样吗?

关羽、张飞

当然不能,不分胜负并不代表两人武艺相同,只是没有分出胜负而已,如果死战不退的话,胜负迟早会分出的,那就是关羽会斩了纪灵,这是没有疑问的,张飞能在10个回合刺纪灵于马上,固然有张飞武艺高于纪灵的原因,同时还有纪灵一方毫无士气的原因。

因为当时纪灵的主公袁术已经是丧家之犬了,只有逃命的心情,而没有迎战的心理,这自然会影响手下武将武艺的发挥,所以纪灵完全失控,无心迎战,如果是正常情况下,纪灵与张飞打30个回合应该没有问题,但现在临场形势对纪灵不利,所以武力大打折扣,10个回合被张飞刺于马下。

纪灵

所以,关羽30回合战平纪灵,张飞10个回合刺落纪灵,并不是关羽不如张飞,而是这两场单挑时存在的临场形势不同,关羽战纪灵,纪灵是有优势的,一有兵力优势和实力优势,二是关羽临场发挥失利,但关羽依靠武力高强还是击败了纪灵。

张飞战纪灵,这个时候纪灵已经完全没有优势,只有劣势了,一是时势倒过来了,兵力优势和实力优势已经在刘备这边了,二是纪灵临场发挥失利,同时又有张飞武艺高于纪灵,所以纪灵不到十个回合就被张飞刺于马下。

张飞的武艺自然在关羽之下,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是如此,虽然张飞曾经两次与吕布战平,但让关羽战吕布同样不会输,关羽的武艺只是比张飞强一点点而已,并不是太多。

关羽30回合战平纪灵,而张飞10个回合一矛刺死纪灵,难道张飞武艺在二哥之上吗?

仅凭这一战,无法证明张飞的实力在关羽之上;

事实上,类似的问题,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武力值榜单前几位,除了吕布强点,其他的硬实力差距都不是很大;只看一战,无法对比其实力强弱;

因为我平时看的是嘉靖版,跟毛版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这里的关羽战纪灵,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其实是毛宗岗父子改的;在嘉靖版中,关羽与纪灵并没有打成平手,也没有打到三十回合;先看一下原文

关公大喝曰:“有吾在此!”骤马与纪灵大战二十合。纪灵稍歇,关公回阵立马久等。
  • 所以,这边纪灵并没有打平关羽,二十回合后,就气力不佳回阵了;之后关羽回阵立马久等,纪灵始终不肯出战,只叫副将出马送死;
  • 纪灵为什么不敢出阵,显然他清楚自己的实力,经过二十合之后,已经体力耗尽严重,无法抵挡关羽;再战的话,随时都有丧命的可能;所以关羽杀纪灵,顶多在二十几合;
而且纪灵的实力,我之前也分析过几次,顶多在二流水平;单挑张飞,被十合刺死;在辕门宴上耍脾气,被吕布一只手“如提童稚”;综合他这三战的表现,顶多在二流水平,与关羽三十合打平,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就算纪灵真能与关羽三十合打平,仅凭这一战,也无法证明张飞强于关羽;比如张飞战张郃,先斗五十合,再斗百余合,胜负难分;马超、赵云击败张郃就非常轻松;所以,能从这一战看出张飞不如马超、赵云吗?而且张飞与吕布有一百合打平的记录,难道张郃战吕布也能一百合打平吗?

显然不科学,要比较两大顶级高手的武艺,必须从多方面战绩考量,不能只看一战;

参考——嘉靖版《三国志通俗演义》

关羽30回合战平纪灵,而张飞10个回合一矛刺死纪灵,难道张飞武艺在二哥之上吗?

演义中,关羽和张飞两人,武力值是在伯仲之间,都是真正属于“能敌万人”的角色。

可正如题中所问,关羽战纪灵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而张飞不到十回合刺死纪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要了解这情况,就必须从演义中的一些细节来说明

首先,纪灵和关羽大战于盱眙,起因是因为曹操谋士荀彧所献的“驱虎吞狼”之计,令袁术和刘备两方势力相斗,曹操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玄德分付了当,乃统马步军三万,离徐州望南阳进发。袁术大怒,乃使上将纪灵起兵十万,杀弃徐州,两军会于盱眙”。

在刘备出军之前,麋竺就已经告诉刘备这是曹操的计谋,要袁术和刘备互相残杀,这刘备心知肚明,不过曹操是以皇帝昭令,要求自己出兵的。刘备一定要去,可难保他不留个心眼。

在纪灵和关羽相遇,并大战三十回合后,纪灵是“大叫少歇”,关羽“便拨马回阵,立于阵前候之”。可见纪灵已是气力不继,于是“高挂免战牌”,可两军对垒,生死存亡一线之间,这时候放敌人休息!不是很蠢的吗?要么关羽就是信心爆炸,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而纵观整本演义,能在关羽手下走三十回合不出五个人,纪灵能和关羽打三十回合不分胜负,难道还不足以让关羽忌惮吗?所以关羽是别有用心的,刘备在出征前一定和关羽打过招呼:不杀纪灵,只退敌兵,保留实力。而到了张飞大战纪灵的时候,其实这已经不算是光明正大的单打独斗了,而是埋伏大战。

袁术称帝失败,被吕布、曹操赶得无路可走,只好收拾家当去投奔哥哥袁绍,途中是一定要经过徐州的。而刘备得了曹操的五万兵马和朱灵、路昭等人,抢先一步进入徐州,挡住了袁术的去路。

“玄德知袁术将至,乃引关、张、朱灵、路昭五万军出,正迎着先锋纪灵至。张飞更不打话,直取纪灵。斗无十合,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

张飞对纪灵其实是一场埋伏战,纪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才会被张飞刺死于马下的。这一点和关羽斩颜良的情况差不多。

所以张飞十回合杀纪灵,和关羽三十回合战不败纪灵,并不是就说这两兄弟的武力值有高低之分,而是要结合演义中的细节来说明情况。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关羽30回合战平纪灵,而张飞10个回合一矛刺死纪灵,难道张飞武艺在二哥之上吗?

关羽三十合战平纪灵,张飞只十合干翻纪灵,难道张飞武力在二哥之吗?(流誉原创 抄袭必究)

对于这个问题,应从三方面加以说明 : 第一,关羽、张飞战纪灵囧然不同的大背景。关羽战纪灵在前,看《三国志.吕布传》:【 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一]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于术”。布曰:“不然” 】当时,吕布偷袭徐州,把刘备赶下台,自称徐州刺史,刘备走投无路时,吕布又把刘备接回,安排在小沛。这时,纪灵奉袁术之命,带领三万大军来打刘备l当时刘备只有数千人马。吕布的将领建议,乘这机会,借手袁术除掉刘备,但吕布综合考虑后,否定这个提议。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辕门射戟》,关羽战纪灵,并非单纯的武力较量,而是包括实力、回旋交涉等诸多因素。这才给吕布作为“和事老”,留下讲和成功的余地,如果当时凭血气之勇,光图一时显摆,就可能把事情闹僵,无法收场。而张飞战纪灵在后,这时候的袁术,看《三国志.董二袁刘传》:【术……用河内张朇之符命,遂僭号……士卒冻馁……人民相食。术前为吕布所破,后为太祖所败,奔其部曲雷薄、陈兰……复为所拒……发病道死 】

瞧,主子袁术僭号称帝,当时“士卒冻馁,人民相食”,这种倒行逆施,激犯众怒,先被吕布打烂,接着又被曹操狂虐,投奔反叛的自己原部下,也被拒绝……真正是众叛亲离、走头无路。袁术都快死了,纪灵绝对更狼狈,张飞战纪灵,那就是秋风扫落叶,刀破残竹,势不可挡!

第二,关羽战纪灵细节。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战纪灵三十合时,有个细节,就是纪灵曾经大叫 : “少歇”!,就是纪灵已经气力不加,有所怂逼,关羽在以上诸考虑因素下,给纪灵面子,收刀罢战,这往往被忽略。

第三,相关猛将记载分析。《三国志》中名将、以武力著称的,立有传记最多的是吴国,魏、蜀两国相对较少,第一猛将只有吕布一传。主要有《蜀书》的【关张马黄赵传】、【蒋琬费祎姜维传】,《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吴书》【孙破虏传】、【程黄蒋韩周传】、【刘瑶太史慈传】等,分别记载蜀国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多国战乱时的吕布;魏国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吴国孙坚、孙策、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徐盛、丁奉、太史慈等将军的事迹。不属魏、蜀、吴三国的猛将,只有吕布一位。

而经常提到的猛将,如颜良、文丑、华雄、庞德等,都没有传记,只散见于其他传记。以上几位,主要在《武帝纪》、《关张马黄赵传》、《董二袁刘传》等篇目中。需要特别提及的 : 一是记载纪灵主子--袁术的《董二袁刘传》,归类在《魏书》;二是在记述袁术时,只提到孙坚、孙策、张勋、桥蕤等将军,没有一字写纪灵,这说明纪灵即使在袁术那里,也算不上是啥猛将。

对于提问涉及的关羽、张飞则在《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张飞篇》特别说到 :【 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而对吕布的武力,也不过在《三国志魏书.吕布张邈传》简单抽象的说 :【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 】两相比较,关羽、张飞的“万人敌”,更具体,更容易理解。 【 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 】从霍去病封冠军候来看,这与现在的冠军、亚军是一致的。说明这里的“亚於”,就是指张飞的武力略次于关羽的意思。

在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将中,所谓四庭柱,实际应该包括另一位韩猛,总称是四庭一柱。这些猛将,只有张郃有传记,而张郃之所以立传,是因为后来投曹操,为曹魏打天下,侍奉曹家曹操、曹丕、曹睿祖孙三代,立下汗马功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