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后期,张郃已死,魏延被斩,天下武艺谁第一?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魏延死后的三国历史还很长,可以分成好几个阶段

魏延死后——淮南二叛:姜维、邓艾

这个阶段,文鸯、邓忠、诸葛尚等不是年幼就是未出生,徐质演义里未介绍年龄,不知道在哪里打秋风,因此这个阶段姜维和邓艾是绝世双骄。

姜维首秀是不数合令中计的老赵云大惊,赵云夸奖姜维枪法,与他人大不同。而在后三国时期姜维总共有六次单挑胜绩:不三合败以逸待劳的陈泰、败军中三合击败司马师、未三合大败王颀、不一合败杨欣、接箭反射杀郭淮、独战王经麾下四将、三四十合平邓忠后计败之,在冲阵方面亦有上佳表现,在嘉靖本,姜维于洮水击败王经后,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杀死无数牙将,这表现不亚于文鸯杀退百名魏将,是后三国时代战绩最彪炳的武将。

邓艾又和姜维平手,所以并列为第一。

淮南二叛——淮南三叛:文鸯、徐质

文鸯和其父文钦随同毋丘俭讨伐司马师,一人率军从三更时分(子时)冲杀司马师大营,文鸯左冲右突,无人敢挡,把司马师眼珠都惊得迸了出来,一直打到天明才突围。人困马乏之下遇到邓艾,又打了五十回合(应该是邓艾处下风)才单人单骑冲杀出去,这还不算,后面追来的数百魏将又被他几次杀退。由于文鸯在演义到三叛后就没出场过,故只算到这。

徐质是后三国时代容易被忽视猛将,单从战绩而言,是后三国时代第一猛将的有力竞争者,不数合败廖化、不数合败张翼,被姜维评价为“徐质勇甚”,不过和文丑一样,心理素质较差,在中计人困马乏时,大惊无措被姜维刺倒马落地被乱军砍死。

淮南三叛——绵竹之战:诸葛尚

诸葛尚是诸葛亮孙儿、诸葛瞻的儿子,很多人或许对他并不熟悉,但就战绩而言,他可以称得上后三国第一猛将,邓忠、师纂被诸葛尚单枪匹马杀败,要知道邓忠可是曾和姜维战成平手的,诸葛尚武力强于姜维、邓艾,甚至比文鸯还强。

绵竹之战后,虽然三国演义还有三回,但基本没什么单挑了。

《三国演义》后期,张郃已死,魏延被斩,天下武艺谁第一?

事实上,三国演义后期的第一猛将,乃是一个被低估的小将!此人武艺天下第一,可力压文鸯,吊打姜维邓艾,你知道他是谁吗?

说起三国猛将,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人,其中吕布被公认为天下第一猛将!不过事实上,三国演义的跨度非常大,吕布、关羽这些人,也只是在三国演义的前中期非常出名,到了三国演义后期,他们都已经渐渐的淡出众人视野了,尤其是当张郃被杀,魏延被斩以后,我们耳熟能详的猛将,几乎都消失殆尽了!以至于大家对三国演义后期的猛将都非常陌生!那么三国演义后期,天下第一猛将究竟是谁呢?谁的武功能够被评为天下第一呢?

事实上,在网友们的心目中,能够被评为三国后期第一猛将的人选,主要有三个,他们分别是姜维、邓艾、文鸯!不过在本文看来,这三人都不能被评为武功第一,真正的三国后期第一猛将,足以吊打此三人!

姜维

姜维的出场,非常惊艳!在演义中,诸葛亮号称算无遗策,多智近妖,他的计谋,几乎无人可破,聪明如曹操、司马懿,仍然数次败于诸葛亮之手,然而在蜀军进攻陇右时期,却有一少年两次识破诸葛亮的计谋,而且还将计就计击败诸葛亮,令人大跌眼镜!此人便是姜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率军进攻陇右地区,当时诸葛亮命人假扮魏军,去骗出天水郡的魏军,然后趁机攻城。结果此计谋被姜维识破,而且姜维还将计就计,围困了前来偷袭的赵云,差点将赵云活捉。之后姜维又算准了诸葛亮必定会趁机再次进攻,于是他又设下计谋,成功地伏击了诸葛亮,并且把诸葛亮打得非常狼狈!

原文:只见城上亦鼓噪呐喊相应,蜀兵乱窜。孔明急上马,有关兴;张苞二将保护,杀出重围。

诸葛亮给人的感觉都是非常稳重的,一向都是坐着四轮车指挥作战的,然而这一次面对姜维的伏击,诸葛亮却顾不上面子了,抛下了四轮车,立即骑着战马逃跑,可见他是多么的狼狈!通过这两次作战,我们也可以看到姜维的智谋是多么的强!而除了超强的智谋,姜维的武功也非常不错!

就在伏击赵云时,姜维曾和赵云打了个不分胜负,而且还得到了赵云的好评!

原文: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赵云又夸奖姜维的枪法,与其他人大不同。

赵云一生征战天下,碰到了无数强敌,他何曾夸赞过其他人?然而这一次他却对姜维大夸,可见姜维的武艺是多么的厉害!而在之后的作战中,姜维也确实表现出了超强的武力,在三国演义后期,姜维的武功,完全可以排在前几名!

邓艾

邓艾是姜维的老对手了,两人交手数次,互有胜负,算是棋逢对手!在武功上,姜维和邓艾曾经有过交手,打了个不分胜负,算是平手。不过考虑到姜维的发挥不是特别稳定,厉害的时候,他完全可以硬刚邓艾,但不厉害的时候,他甚至被小将追着跑,所以说总的来看,邓艾的武功,还是要略微强于姜维的!

除了在武功上比姜维厉害一点,邓艾在军事上的成就,也远超姜维!蜀汉末年,魏国兵分三路伐蜀,钟会大军攻破汉中,直逼蜀汉腹地,幸亏姜维牢牢地挡住了剑阁,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大战即将告一段落之际,邓艾却兵行险着,率领大军从阴平小道挺进,最终竟成功的杀入了蜀汉腹地,迫降刘禅,令天下大惊!

可以说,魏国灭蜀,邓艾居首功!若无邓艾的兵行险着,蜀汉根本不至于快速灭亡!而此战也充分证明了邓艾的军事能力,他比姜维更为厉害!不过邓艾虽然厉害,但他也不能算是三国后期的第一猛将,因为文鸯比邓艾还要厉害

文鸯

文鸯的出场时间非常晚,以至于不少人都忽略了他。然而事实上,文鸯的战斗力和军事能力非常突出,他完全可以力压邓艾!

自从司马懿击败曹爽,掌控曹魏大权以后,淮南军队一直不满,想要为曹家尽忠,于是司马懿死后,司马师亲率大军前去征讨,当时的文鸯,便属于司马家的敌对一方!面对司马家率领的魏国大军,文鸯丝毫不惧,他和父亲商量兵分两路,趁夜袭击司马师大营。此战术应用得非常漂亮,直接打了魏军一个措手不及,要不是因为文鸯的父亲文钦迷路了,来得太晚了,文鸯完全有机会冲进司马师的中军大营,干掉司马师!

文鸯率军趁夜突袭,打了司马师一个措手不及,将司马师的眼珠都吓得掉了出来,令人惊讶,而且在发现援军迟迟不来的情况下,文鸯选择撤退,那么多的魏军,竟然留不下文鸯,可见文鸯是多么的厉害!

“七进七出”这四个字,估计大家都听过,这四个字被用来形容赵云的强悍!然而事实上,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并没有七进七出,根据三国演义原著来看,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只进出了两三次,真正做到“七进七出”的人,乃是文鸯!

原文: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缓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

数百魏将追击文鸯,结果被文鸯一人杀退,魏将面子挂不住,认为那是巧合,于是数次追击,于是文鸯数次返身迎战,数次将魏将击溃,打得魏将再也不敢追击,令人惊叹!注意,这些人是魏将,而不是魏兵,这些人都是将军级别的人物,武力不可小觑,结果他们却被文鸯数次杀退,可见文鸯是多么的厉害,怪不得不少网友认为,文鸯乃是三国后期的第一猛将呢!

不过事实上,在本文看来,文鸯还算不上是三国后期第一猛将,真正的第一猛将,乃是此人!

诸葛尚

提起诸葛尚的名字,估计很多人都没啥印象,因为他出场时间实在太晚了,而且他的阵亡时间也非常快,以至于很多人直接忽略他了,然而事实上,通过分析他的武功,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战斗力远超众人想象

诸葛尚是诸葛亮的孙子,他的父亲乃是诸葛瞻!蜀汉末年,邓艾率军走阴平小道杀入了蜀汉腹地,诸葛瞻临危受命,率军抵挡邓艾,当时年仅十九岁的诸葛尚,也参与了此次行动!诸葛瞻使用计谋,抬出诸葛亮的神像,把魏军吓得一愣一愣的,直接被打了个大败。之后邓艾率军前来,稳住阵脚,命令师纂、邓忠再次进攻,并威胁如果再败,就要军法从事!

原文:艾怒曰:“纵使孔明更生,我何惧哉!汝等轻退,以致于败,宜速斩以正军法!”

邓艾孤军深入蜀汉腹地,属于背水一战,所以他给师纂、邓忠二人下了死命令,绝对不能再退,要死战到底。结果面对诸葛尚的攻击,师纂、邓忠二人再次被打得大败

原文:艾闻之,谓师纂、邓忠曰:“成败之机,在此一举。汝二人再不取胜,必当斩首!”师、邓二人又引一万兵来战。诸葛尚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二人。师纂、邓忠中伤而逃。

师纂、邓忠拼死力战,拿出了自己最强的实力,结果仍然被诸葛尚打得大败,甚至被击伤,可见诸葛尚的实力之强!很多人对师纂、邓忠的实力不是太了解,所以不理解诸葛尚的恐怖,接下来我们便分析一下师纂、邓忠的实力!

邓忠是邓艾的儿子,在武功上深得邓艾的真传,他曾和姜维大战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负,把姜维唬得一愣一愣的,以为遇到了邓艾。由此可见,邓忠的武力应该是和邓艾差不多的。邓艾用兵,每次都让师纂和邓忠一起,而且师纂每次都排名在邓忠之前,可见师纂的实力,至少也是和邓忠差不多的,也就是说,两个邓忠都打不赢诸葛尚!而姜维和邓艾都只能相当于一个邓忠,他们又怎么可能是诸葛尚的对手呢?

另外,在文鸯偷袭司马师的作战中,他也曾和邓艾打了个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虽然当时的文鸯,并非满血状态,但从他后续展示的实力来看,他前期也并未耗费多大体力,所以说,满血的文鸯,也不可能击败两个邓艾!也就是说,文鸯也不是诸葛尚的对手!

说白了,邓艾孤军深入,需要速战速决,所以他给师纂、邓忠下了死命令,师纂、邓忠二人必定会全力进攻,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两人仍然被诸葛尚给击败了,可见诸葛尚是多么的厉害,他绝对是妥妥的三国后期第一猛将!而且在师纂、邓忠惨败之后,邓艾也不敢再强攻诸葛瞻了,只能使用计谋作战,可见邓艾对诸葛尚也非常忌惮,这也间接证明了诸葛尚的战斗力!

结语

后三国时代,张郃已死,魏延被斩,谁才是新任的天下第一猛将?此人既非姜维邓艾,也非文鸯,而是诸葛尚!诸葛尚大败师纂和邓忠二人,师纂和邓忠是同一档次,而邓忠和邓艾、姜维的武功又差不多,可见诸葛尚的武功,完全强于邓艾和姜维!同理,文鸯曾和邓艾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诸葛尚能打赢两个邓艾,文鸯自然也不是诸葛尚的对手了!所以说,真正的三国后期第一猛将,乃是诸葛尚,他完全可以吊打姜维、邓艾、文鸯三人!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后期,张郃已死,魏延被斩,天下武艺谁第一?

三国后期自从那位敢说:“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的魏延被杀之后,似乎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大将了。但是其实不然,像钟会、邓艾、羊祜、陆抗、姜维、丁奉等人都是历史级别的名将。在这里呢,我们不考虑这些因素,只谈一谈三国后期武艺高的将领有哪些。

三国后期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大将,叫做文鸯。

《三国演义》是这么记载文鸯的战绩的:原来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颇有当年赵子龙当阳长坂坡的风采对不对?更恐怖地是: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

注意!文鸯打的可是曹营的将军们啊,魏将百员呐!这可不是士兵,都是些可以以一敌十甚至以一敌百的将军!被文鸯一个人杀退了!这样的战绩整个三国能与知匹敌的或许也就只有赵子龙七进七出曹营了!

另外一个人,是曹魏集团的将领,叫做徐质,兵器使开山大斧。一看开山斧,再姓徐,诸位是不是想到了个人?没错!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中的大将徐晃使得也是开山斧。但是,史料上,两人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三国演义》这么记载徐质的战绩:徐质出马,使开山大斧。蜀阵中巾廖化出迎,战不数合,化拖刀败回。张翼纵马挺枪而迎,战不数合,又败入阵。廖化、张翼可以后期蜀汉能拿的出手的将军了,廖化还是蜀国先锋大将呢!而且早年还跟随过关二爷,受过关二爷的点拨。武艺绝对绝对不低,但是两人在徐质面前皆撑不到十招就败。足以显见徐质的武艺。

第三个厉害的,很让人诧异,这个人叫诸葛尚,竟然是诸葛亮的亲孙子!诸葛亮治国理政之才天下无双,孙子改学武艺了?没错!不仅学了武,而且武学天分还非常高,在十九岁的时候,就参加了一场大战!师、邓二人又引一万兵来战。诸葛尚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二人……诸葛师纂、邓忠中伤而逃。师纂和邓忠联手愣是没有打过诸葛尚。邓忠(邓艾之子)是个什么水平呢?邓忠可是曾经四五十回合打平了姜维的,实力很强。但是在诸葛尚面前依然挂了彩。

其他的还有邓艾(平姜维)、姜维(平老年赵云)王双(被魏延所杀)都是武艺很高的。

值得一提地是,以上列举的几位,年龄都不高,文鸯单骑闯曹营才18岁,诸葛尚打邓忠才19岁。英雄出少年啊!

《三国演义》后期,张郃已死,魏延被斩,天下武艺谁第一?

魏延死于公元234年,而三国结束是在公元280年,这中坚整整有46年的时间跨度,所以在不同时期武艺最强的人不同。

第一时期最强的是姜维和邓艾。

姜维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才出场,不过刚一出场就表现不俗,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并大战赵云。虽然姜维和赵云打的时间不长,但是事后赵云对姜维的评价极高,可见姜维的武艺还是不错的。

从诸葛亮死后魏延起兵反叛时,姜维和魏延两人都对对方有所忌惮看,两人的武艺差距不大。即使姜维稍逊一筹,也相差的很有限,这个水平即使放在三国前期也算武艺不错了,在名将凋零的三国后期更是难得。

而邓艾和姜维年龄相仿,两人在姜维北伐期间曾经多次交手,都是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可见邓艾的武艺和姜维也基本相当。

考虑到魏延死前,关兴、张苞等人都已经陆续去世,王平等人又不如姜维,所以在魏延被杀死后不久的这一时期,姜维和邓艾的武艺应该是最强的。

第二时期最强的则是诸葛尚。

在姜维北伐时期,此时新生代的武将里又出了徐质、邓忠、文鸯、诸葛尚等武力比较出色的武将。

其中徐质曾经数合击败廖化、张翼,这个表现也可以说非常好了。不过他后来中计被姜维秒杀,因此总体评价不高。

而邓艾的儿子邓忠曾经和姜维打过,两人打了三十十合战平,姜维发现对方枪法毫无破绽,最后用诈败计才将对方击败,可见邓忠的武艺和姜维差距也不大。

文鸯则以夜袭司马师大营出名,最后更是和赶来救援的邓艾打了五十合平手,显然他的武艺至少也和姜维、邓艾等人相当。

不过表现更耀眼的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蜀汉灭亡时他还仅有十七岁,不过已经武艺出众。在绵竹之战时,诸葛尚单枪匹马就击败邓忠、师纂两人。他的武艺明显要强于邓忠,自然也要强于文鸯、姜维、邓艾等人。

所以在此时,武艺第一的就要属诸葛尚了,其次是文鸯、姜维、邓艾、邓忠等人。

《三国演义》后期,张郃已死,魏延被斩,天下武艺谁第一?

赵云之死,代表着蜀汉五虎将的时代落下帷幕;张郃之死,代表着曹魏五子良将的时代也退出舞台;而魏延之死,则代表了三国猛将如云的时代彻底终结!魏延死后,姜维时代来临;在姜维时代,魏、蜀、吴三方的猛将已经寥寥无几,能够与姜维相提并论的,仅仅三五人而已。

在这些后期猛将中,谁的武艺堪称天下第一呢?

第五:徐质

徐质善使一把开山大斧,官居魏国的辅国将军,深受司马懿的赏识,被其赞誉为“魏之猛将也”。姜维北伐,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而魏国司马昭为大都督,徐质为先锋。

陇西之战,双方在董亭列成阵势。徐质出马搦战,廖化纵马舞刀而出,“战不数合,化拖刀败回”;张翼接力战,纵马挺枪上前,“战不数合,又败入阵”。徐质挥巨斧驱兵掩杀,廖化、张翼败退三十余里。

但徐质的智谋较低,在抢劫姜维的木牛流马时,遭遇埋伏和火攻,被廖化、张翼带兵合围后杀败。徐质冒烟突火而逃,正奔走之间,姜维忽然从斜刺里杀出。徐质惊慌无措,被姜维一枪刺死了战马,翻身落地。姜维率兵士一哄而上,将徐质乱刀砍死。

徐质能够在十合内接连战败廖化、张翼,这种武力,在三国后期已经是前五的水平了。

第四:邓艾

邓艾智勇双全,是姜维宿命中的苦手。人生就是竞争,人生就是对抗,而与姜维竞争对抗的,正是邓艾。在姜维的征战生涯中,遇到过很多强敌,但均非姜维的敌手,很难阻挡姜维的步伐;邓艾却是一位棋逢对手的劲敌,姜维奋力拼搏甚至终其一生,始终难以战而胜之。

邓艾使一柄镔铁砍刀,第一次出场,就与文鸯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邓艾与姜维第一次隔空交手,就以计谋取得大捷,派出邓忠、师篡、陈泰三路夹击,把姜维杀到狼狈败退;在这一战中,姜维差点被魏兵围困至死,幸亏被夏侯霸、张嶷带兵舍命相救,姜维才得以突围,而张嶷则被乱箭射死了。

邓艾与姜维以武力直接交手两次。

侯河之战,二人在阵前单挑,数十合不分胜负。

沓中之战,姜维三合杀败了天水太守王颀,追杀二十余里,又杀败了陇西太守牵弘,追杀十余里,遇到了邓艾的部队,“二将战有十余合,维精神抖擞”,但此后蜀军营寨遭劫,姜维只好引兵回援。

从上面两战中可以看出,姜维、邓艾的武力,基本在伯仲之间;但姜维连败二将、追杀三十余里,体力明显受损,在与邓艾厮杀时,仍然精神抖擞,因此可认为,姜维的爆发力比邓艾更加突出一些。

第三:姜维

姜维是蜀汉后期的擎天柱,作为三军统帅,姜维很多时候还要亲自下场单挑,可见蜀汉后期的人才确实寥寥无几了。

姜维在牛头山三合速败陈泰,在洮水三合速败司马师,在天水又三合速败王颀,面对这些实力较低的武将,姜维基本是三合之内取胜。但姜维的武力发挥并不稳定,打法也比较另类,甚至经常会以险取胜。

姜维单挑徐质,一枪刺死了对方坐骑,然后斩之,这种战斗方式,在前期未尝一见;姜维单挑邓忠,三四十合难以取胜,就诈败后突发冷箭,在被对方躲过后,姜维竟然用胳膊夹住了对方的枪,迫使对方拨马而逃,这种战斗方式,在前期更是闻所未闻。

姜维的临机应变能力比较突出,疆川口之战,姜维曾经马失前蹄,在杨欣挺枪来刺时,姜维爆喝一声跳起来,刺中了对方的马头,把杨欣吓到抱头鼠窜。最能反映姜维的应急能力的,当属铁笼山一战中与郭淮的追逐战,姜维在手中只有空弓的情况下,以超强的防箭能力和箭术,上演了最为精彩的逆袭反杀,这场箭术对决,不亚于前期那些超一流武将之间的热血单挑。

姜维就是后三国时期衡量武将强弱的一个标杆,几乎所有武将的实力都能以他来进行对比分析。

其实,在后期的斗争中,姜维已经年近六十,又鞠躬尽瘁,武力值早已衰退,却还要和邓忠那些青壮年小伙子拼命,实在有点力不从心。遥想当年姜维刚出道时,单挑老年赵云,“精神倍长”,让一生未逢败绩的赵云大吃一惊,差点阴沟翻船,还对姜维的枪法赞叹连连。青年姜维的实力,绝非邓艾父子、徐质等人可比。

第二:诸葛尚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虽然不太成器,但孙子诸葛尚还算比较勇猛。

诸葛尚年方十九,使一支亮银枪。绵竹之战,邓艾派邓忠、师纂攻城,两军阵前,诸葛尚挺枪而出,“抖擞精神,战退二人”。诸葛瞻指挥蜀兵冲杀,魏兵大败,诸葛尚直撞入魏阵中,“左冲右突,往来杀有数十番”,邓忠二人受伤而逃。

以邓忠的武力,可以在姜维枪法下支撑三四十合,甚至迫使姜维弄险才能取胜,但邓忠与师纂双战诸葛尚,竟然惨败,对比之下,诸葛尚应当强于姜维。

但诸葛瞻犯了低级战略失误,绵竹最终失守,诸葛尚看到父亲战死后,也冲入乱军中,战至力竭而死,一同战死的,还有张飞之孙张遵。

第一:文鸯

文鸯年方十八,勇冠三军,善使一支长枪,再辅以一只金鞭。

乐嘉城一战,文鸯率十余位骑兵冲入司马师寨中,击鼓喧闹,大叫着“诛杀司马氏”,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司马师被惊吓到眼珠爆出,此后不久就嗝屁了。文鸯在敌营中往来冲突,奋勇而战,一直杀到天明。

文鸯冲杀到只剩下单枪匹马时,准备撤退,遇到了邓艾拦截,“鸯大怒,挺枪迎之“,双方大战五十合,难分难解,此后文鸯轻松抽身撤退。这一场单挑,虽然战平,但文鸯已经折腾了大半夜,体能下降明显,而邓艾却是率大部队有备而来,因此,文鸯的武力,绝对远在邓艾之上。

在遭遇数百员魏将追击时,文鸯停在乐嘉桥边,看到追兵将近,竟然反身杀入魏将阵中,但见”钢鞭起处,魏将纷纷落马,各各倒退”。

文鸯再次撤退后,数百员魏将又来追赶,文鸯再次杀回,鞭打枪戳,瞬间打死数人,然后又走。如此往复五六次,魏兵再也不敢追赶,调头回去了。

文鸯这一场杀,与赵云长坂坡遥相呼应,因此被称为“小赵云”。文鸯称得上三国后期第一猛将,深受众多粉丝喜爱,甚至被抬爱到超一流武将的行列!

《三国演义》后期,张郃已死,魏延被斩,天下武艺谁第一?

三国时期,名将辈出,前期有人中吕布、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东吴十二虎臣以及典韦、许褚、孙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渊、庞德、魏延、张绣、颜良、文丑、文聘等,从中期开始名将陨落,星光逐渐黯淡。

按《三国演义》的描述,魏延可算是三国中期第一武将,他死前所说的“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虽有些狂妄,但并非全无道理,在当时的蜀汉,五虎将皆已去世,魏延确实无人可及,而曹魏方面,随曹操起兵的那批元老大将相继老死战死,堪与魏延相提并论的也寥寥无几,东吴方面也是如此。

不过魏延死后,仍有几颗战星明亮耀眼,且不说袭斩魏延的马岱,蜀汉后期成长起来的还有姜维和诸葛尚,东吴还有老将丁奉和朱桓,魏晋的名将则更多,单就武艺而言至少有邓艾、邓忠父子以及徐质、文鸯、周旨等不逊前人。

在后期的名将中,文鸯、姜维、诸葛尚、丁奉和周旨可算是武艺最高强的五人:

一、文鸳:

三国后期只有文鸯和姜维被排入三国二十四名将,文鸳在正史中名为文俶,为名将文钦之子,演义中,文鸯夜袭司马师军营,在寨中左冲右突,无人可挡,直杀到天明,又与邓艾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而后单骑独战百员魏将,用鞭打死数人,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演义对文鸳评价甚高,引后人诗曰:

“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 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二、姜维:

姜维在诸葛亮北伐时就已出现,当时曾大战老年赵云,战不数合,胜负不分,姜维仍精神倍长,赵云大惊,可见再打下去,姜维或可取胜,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继承其遗志,在北伐中曾与邓艾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又以一箭射死魏国大将郭淮,三合杀败司马师,战绩辉煌。

三、诸葛尚:

就战绩而言,邓艾和邓忠父子并不算差,他们都曾与姜维对阵数十回合不分胜败,但如同下象棋一样,善和只能说明不弱,不等于极强,邓忠曾和师簒二人进攻锦竹时被诸葛尚匹马单枪战退,这说明邓忠还算不上顶级战将,也说明诸葛尚武艺极其高强,可惜最后救兵不至,在诸葛瞻战自刎而死后,诸葛尚遂策马杀出,也死于阵中。

四、丁奉:

丁奉是一个开挂的老将,他在前期和中期曾多次与徐盛搭档出战,但并不显眼,仅有的亮点是用箭射死了张辽,但后期东吴人才凋零,丁奉于是成了顶梁柱,耀眼异常,在“雪中奋短兵”中,丁奉仅带三千人突袭魏营,一刀砍死魏将韩综,又飞刀击中桓嘉后用枪刺死,如此战绩,前期赵云、张绣、甘宁、太史慈、张辽等均可做到,但后期只有文鸳可比。

五、周旨:

周旨出场很晚,但他在西晋灭吴之战中表现极其亮眼,在演义中他担任杜预的部将,引水手八百人夜袭乐乡,一合就将孙歆斩于马下,而后又杀吴将沈莹,在三国后期,秒杀敌将的场面并不多见,虽无其他战绩说明周旨的厉害,但参照关云长关老爷,我们大体可以想象周旨的彪悍当不亚三国前期猛将。

以上三国后期最厉害的五位武将,不知您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