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甚至比现代人都聪明?

莫非人停止进化了,人从哪来?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首先,《三国演义》有其戏说的成分,不过大抵还属于“真实系”,没有频繁出现“管理乱神”。其次,不可否认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智者。

简言之,作为三国时期顶尖人物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无论在进化、营养、知识等方面都至少不逊于现代普通人,比一般意义的“现代人”聪明,此乃自然之理。

下面从现实角度就该问题展开阐述:

1、物种进化视角的短短一瞬:三国时期虽然距今已1700+年,但以物种进化角度,却只是短短一瞬,不足以产生显著变化。

现在的黄种人和白种人,都来源于5万年前走出非洲的一支200人左右的晚期智人种群。根据考古发现,5万年前的晚期智人的平均脑容量甚至比现代人类还大一点(虽然脑容量不等同于智力),基因也几乎相同。人虽然没有停止进化,但安安稳稳的1700年确实不足以使人类智力产生显著变化。

2、营养充足:士族阶层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从小并不缺吃穿。

比起基因,一个人摄取的营养(特别是童年时期),起到更大的作用,这一点从日益升高的青少年平均身高就可以看出。

不过,诸葛亮和司马懿从小到大并不缺营养。

诸葛亮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到父亲这一代还是能做郡丞级别的中小士族,而且诸葛亮“身长八尺”,按当时度量衡换算,诸葛亮身高在185cm以上,可见从小并不缺乏营养。司马懿更是出身“世二千石”高官家族,兄弟八人都是贤才,更不缺营养。

3、古人的智慧结晶不可小觑: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接受了当时一流的教育。

诸葛亮躬耕之时,“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平日一起交游,阅读经典学习知识。陈寅恪先生根据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和后期施政纲领推断,诸葛亮不仅学习儒家经典,还学习了法家理论。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儒家著作和《管子》《商君书》《韩非子》等法家诸子著作,在今天看来仍然发人深省,仍有其指导意义。其中蕴含的治国领军的道理,不经一番刻苦学习,现代人是很难领会的。而司马懿也是“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4、或许有故作高深莫测之行

  • 德国社会学家马斯克·韦伯将支配权威分为三种:

  • 魅力型权威:宗教等神秘主义。传统型权威:父权、君权为代表的封建制度。
  • 法理型权威:近现代法律、近现代国家与官僚体系。

作为领导者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为了强化其权威,或许会有故作高深莫测的举动,将自己附魅,使属下拜服。

5、当然仍有时代局限性:科学是短板

诸葛亮和司马懿虽然是三国人物,但《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所以书中所述自然是也叠加了明代的知识。

譬如说《三国演义》六出祁山时的“火烧上方谷”,正“值暑天”,几番交战时间恐怕已到正午或午后,这种情况下我国内地的山谷地区本就容易发生短时强对流降水。从气象学角度讲,这种降水前也有若干特征,如闷热酷暑持续几天却无雨。诸葛亮能掐准时辰“借东风”,却不能预测短时强对流降水,这就是明朝人欠缺科学知识所致了。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甚至比现代人都聪明?

这个命题不能成立。二者没有可比性。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甚至比现代人都聪明?

觉得诸葛亮、司马懿等人比现代人聪明,一是把文学形象当成现实人物有失客观,二是有厚古薄今的嫌疑。

诸葛亮、司马懿等人虽然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更是名垂千古,可题主这里说的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和司马懿。要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并非立足于史实的史书,与真实的历史是有出入的。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为了情节的精彩,或者刻画人物形象,少不了用夸张的手法甚至用虚构情节,来放大人物身上的优点或缺点。鲁迅在评价《三国演义》时,就说过这样的话:“孔明之智近乎妖”。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呛得东吴重臣无话可说,上通天文、呼风唤雨可用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让周瑜归了西天老家等。这样看来,诸葛亮果然聪明非凡,似乎谁也比不上,现在的人很难到达这种程度。但实际上这些情节都属于虚构,或者移花接木等,与史实相去甚远。

当然,这并非否定诸葛亮的智慧。实际上,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没有这些事迹,可是《隆中对》的确是他的手笔;刘备在世时,他在后方提供了足够的后勤保障;刘备驾崩后他又稳住了蜀汉的大局,并有一次南征、五次北伐的战果。这样的诸葛亮才像一个真正的人,而非小说中“近乎妖”的形象。

另一方面,古人并没有比现代人聪明,也没有相关研究表明现代人的智商有下降趋势。

诸葛亮、司马懿等人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显示出非凡的才华与能力,而且都被史书记载下来,让人们感受到他们的聪明智慧。但他们只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人物,数量并没有多少,绝大多数都只是普通人,这些人没有诸葛亮这样的聪明才智,也不会翻出多大浪花来,也不会有人去记载他们的事迹,然而这才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真实状态。除了生活的时代不一样,思想不一样,生活条件不同,他们与今天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并无两样。要把普通人与诸葛亮相互比较,显然普通人是会被碾压的。

清代的赵翼有句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也就是说,每个人时代都有出色的人物,在自己的时代里乃至与自己相近的时代里引领时代。

如今与三国时期一样,依然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比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

在上次抗击非典过程中,钟南山院士是总指挥。在他的带领下,全国抗击非典取得了成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已经84岁高龄的他于1月18日傍晚,挤在高铁上的餐车上,从广州逆行到武汉,到现在已经两个月多了。

翻开钟南山的履历发现,他不仅在医学方面建树很高,而且在别的方面非常厉害。1956年他代表北京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院)参加北京市高效运动化,一举夺得400米的冠军,而且到现在还有几项他创下的记录无人打破。1958年他又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测验中,以54秒2的成绩打破当时54秒6的400米栏全国纪录。

还有李兰娟院士,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当时她提出一个大胆超前而又极易引起非议的决定:立即将确诊病人的亲属和所有接触者全部实施隔离观察。后来事实证明,这种防控手段是非常有效的。

而这次新冠肺炎,她又大胆地向国家建议,对武汉进行封城。现在的事实也证明,如果当时武汉不封城,那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除了钟南山和李兰娟等医学领域的人物,其他领域也有杰出的人物。比如通讯领域的任正非,电商领域的马云等,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表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另外,我们觉得现代人没有古人聪明,还有一点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在三国时期已经离我们远去,所以我们能够站在高处全面地看那个时代,所以诸葛亮、司马懿这些人物的聪明才智,才能看得清清楚楚。而对于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就难以有这个能力,因此也就很难看清这个时代人们的聪明智慧。但如果等到很多年后,当人们回望现在的历史时,就会发现我们这个时代也是人杰辈出的。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甚至比现代人都聪明?

冷兵器时代,生产力和科技并不发达,武器火力都不会相差太远,所以更要在谋略上做文章。当然还有作者的艺术加工,很多谋略和功劳是作者罗贯中自己加上去的,小说就是半真半假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甚至比现代人都聪明?

奇人异士每个年代都有,能在那个位置上的都不简单。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甚至比现代人都聪明?

什么叫甚至比现代人都聪明?难道现代人比我们的祖先都聪明吗?自以为是的现代人站在所谓的科学的楼顶上引以为豪的同时,却忘记了高的一层都是以低的一层为基础的,这种叠加是存在一种层次递进关系的。一本《易经》,《孙子兵法》要有多少学术团体来研究?更不要说《奇门遁甲》了。就智慧而言,个人认为:祖辈先人的聪明智慧远超我们这些现代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