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觉得:无论子女多孝顺,自己必须留点钱给自己”怎么看?

人一生都要有忧患意识,不管任何时候,多大年龄,手中有钱心不慌,有钱就是底气,关键时候能拿出钱,自己的人生才不会被动。

我爸妈的邻居张大爷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张大爷今年72岁,年轻的时候自己经商,很有生意头脑,赚了不少钱,张大爷一直努力的做生意,辛苦了大半辈子,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赚的钱就往银行存,他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从小到大培养也花了不少钱,孩子们结婚成家,他都出钱为每个孩子购买了房子,全部是现款付清,没找银行贷一分钱,儿子,女儿都非常轻松,没有贷款,三个孩子也觉得张大爷有钱,帮他们买房是理所当然的。

张大爷做生意是赚了不少钱,可是也没有儿女们想象中的那么多,都是靠他多年不断的积累,除了自己住的一套房外,存款连本带息也就400多万,因为是在二线城市,房价还不算太高,两个儿子,一人一套100多平方的房子,花了300多万,女儿的一套100平方,花了快120万,买完三套房子,张大爷手头只留了几万元自己用, 张大爷老伴前几年因为癌症已经去世,张大爷想着自己一个人,用不了多少钱,能帮儿女的就帮吧。

张大爷当时帮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全款买房的时候,他的老朋友提醒他说:“老张,你现在年纪大了,帮儿女买房可以,你付一部分首付,剩下的让他们贷款自己还,你自己还是要留点钱吧,等你老了,到处都要用钱,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

“都是自己的孩子,以后老了,我还要靠他们三个呢,刚好现在手上有钱,帮他们全部付了吧,以后没钱我再找他们要,他们肯定会孝顺我的,现在买房还贷款利息太高了,不划算”,张大爷说道。

就这样,张大爷没听朋友的劝告,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给三个孩子买了房子,张大爷单独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也还算自在,三个孩子结婚成家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房子也没贷款,生活也沒多大压力。

张大爷原本身体一直健康,今年感觉腰疼,腿疼就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让人很意外,说是长了一个肿瘤,需要赶快做手术,张大爷就通知两个儿子和女儿,自己要住院做手术了,住院押金也是张大爷自己交的,两个儿子和女儿也到了医院签了字,然后商量好找一个护工,全天照顾张大爷,让张大爷自己出钱,还好,张大爷的手术很成功,肿瘤切除以后做了病理检查,还好是良性的,住了半个多月医院以后 ,张大爷出院了,这次做手术加上护工费,各种医院里吃饭的费用,张大爷留着自己花的那点钱,全部还不够支付,还差几千块钱,大儿子先帮他垫付了,张大爷也就出院回家休养。

这个时候张大爷已经花光了全部的积蓄,还有几千块是大儿子帮着垫付的,出院到家,大儿子就问张大爷:“爸,你以前做生意赚了那么多钱,都去哪了?出院的费用,你给我的那张卡上钱全部付完,还不够,你应该还有别的存款吧?我帮你垫付的几千块钱,等你好一点去取了还给我,我们还要供孩子上学,媳妇又没工作,现在物价又高,你一个人也花不了多少钱,你自己的就够了”。

“我哪里还有钱?所有的钱都在那张卡上,以前帮你们兄妹三人买房全部都是现款,几乎花光了我全部的存款,我以前赚的钱都帮你们买房了,你以为我有多少存款呀?

“爸,不可能吧!你怎么可能只有这点钱?”儿子说道。

听到这话,张大爷气的只想冒火,气不打一处来,只是现在他没办法,自己又生病了,手上的钱也花完了,只能示弱,张大爷说到:当初我用全部钱帮你们买房,想着你们会孝顺我,现在我的钱花完了,以后还要靠你们三兄妹资助,我现在也70多岁,没几年活头,听到这话,兄妹三人,你看我,我看你,面露难色,都觉得张大爷是在骗他们,就各回各家了。

后来听说张大爷还是一个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因为手上的钱已经花光,让三个孩子每人每月给他300元做生活费,就因为这300块钱,儿子,女儿对他意见很大,总是拖欠他,他还要低三下四的求着孩子们,看他们的脸色,之后,张大爷悔不当初呀,如果听朋友的话,就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只用帮孩子付首付,不用全款买房,自己手上拿着一大笔钱养老,也不用看儿女的脸色。也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动。

写在事后:

养儿不一定防老,自己养老最安全,年轻时候赚了钱多存银行,为老了做好准备,不要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儿女身上,花出去容易,要回来难,只有自己财务自由,才会有高质量的养老生活,和有尊严的生存,对于老人来说,也才有安全感,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现在孝顺的子女也不少,如果老人能经济独立,肯定是最好的,手心向上的日子不好过,儿女再孝顺,要钱真难开口,钱是个敏感的东西,容易引发矛盾。所以,任何时候,任何年龄,手里紧紧捏着钱,心才不慌。

“有些老人觉得:无论子女多孝顺,自己必须留点钱给自己”怎么看?

不说是否指望子女,当儿女们都成家立业后,基本上在家庭单位这个概念上大家几乎算平等了,不同的是在亲情的维系下能够遇事时风雨同舟,抱团取暖,平时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扰是最好。总不能有什么事情总开口给子女要吧?

“有些老人觉得:无论子女多孝顺,自己必须留点钱给自己”怎么看?

老人也有自己的迎来送往,不可能事事都找孩子拿钱吧[偷笑]。

再说了孩子再孝顺,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待在父母身边。孩子们也有工作去做,也有自己的小家要养。

老人手心向下,心里踏实,顾忌也少点。

“有些老人觉得:无论子女多孝顺,自己必须留点钱给自己”怎么看?

"有些老人觉得:无论子女多孝顺,自已必须留点钱给自己″怎么看?谢邀。

其实这话也话也是有一定道理,假如说退休老人,每个月能领几千块钱的退休金花着,如果说老人和儿女们每月要哪么多钱,他们能愿意,也能高兴的给吗。

现实很骨感,儿女们一个个压力山大,一个个眼巴巴的指望父母帮衬他们些,现如今钱虽说不是万能的,但人上岁数也真的离不开钱,不能埋怨儿女不孝顺,也许他们也有难处,也可能顾不上。

老妈没糊涂时有句口头禅,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俩个口家之间还要伸伸手,这才证明钱的重要性。

有钱留些钱是正道为将来N年后老后养老用,如果说没钱到老时,儿女们也要照样,来孝敬老人,中华民族孝敬老人传统美德不能忘,每个人都有老的时侯,老也是每个人生必经之路,有钱时,一定不能乱花,好似好天防雨天,一定精打细算以免老时受不该受的难为,别像有些老年人似的陷入营养品不能自拔,每个月领的退休金花着还不够,有时还要儿女们来资助,我认为题主说的也有些道理,有些老年人也许看破红尘,不想给儿女们添更多的麻烦,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些老人觉得:无论子女多孝顺,自己必须留点钱给自己”怎么看?

沒错,人无论活在哪个年龄阶段,自己留点钱还是对的。手中有钱,心中不慌!都要保持财务自由,这是尊严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自由的需要。自己手里有钱,花着也方便。儿女再孝顺,给他们要,总是不舒服,要钱容易,开口难。[捂脸][捂脸]

“有些老人觉得:无论子女多孝顺,自己必须留点钱给自己”怎么看?

这个观点我支持,必须留点钱。

子女孝顺和老人留点钱是两码事儿:先来说孝顺。子女孝顺是作为老人对子女教育非常成功的一方面,这是好事情。大家看孝顺孝顺,这个孝字是排在前面的,后面才是顺,很多年轻人不懂这个道理!孝是非常孝,但是这个顺就做得不够。顺就是要顺着老人的意思,不能杵逆,就是老人有想法,有意愿,你就应该顺着老人的去做,这才叫顺,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老人身上,这才叫孝顺,人老了,子女关键还是要在意这个顺字;再说孝顺这和留点钱没有关系。老人身边留点钱,自己方便!比如人情世故、往来、是需要钱的,还有孙儿、孙女,过节过年,包点钱也是老人的心意,再就是生病、儿女不在身边,自己身边有钱,就医买药就方便,还有就是总不能什么事都找儿女要钱?有很多儿女不在身边,急用钱,怎么办?

总之文字边上认为,子女再孝顺,自己还是要留钱在身边,这样既方便自己,也省去了给子女添麻烦;再说子女再孝顺,终归经常要讨钱用,也不是个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