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
李渊的母亲和杨广的母亲乃是“亲姐妹”,因此这两人乃是表兄弟关系。
都说北周、隋、唐这三朝乃是“亲戚王朝”,看似改朝换代,实际上核心的统治集团还是这么几家人,数百年都没有变过。
比如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也没想到,他们那么疼爱的“外甥”李渊,后来竟然造他们杨家的反。
而关于杨家和李家的“关系”,又得先从“独孤家”说起,说起了独孤家,就不得不提一个被后世人戏称为“史上最强岳父”的独孤信,因为他的三个女儿,都是“皇后”。
武川六镇,独孤猛人。北魏初年,北魏政权为了抵御北方柔然的入侵,在北方设立了“六镇”(又称为武川六镇),这六镇乃是北魏的军事重地,世代以武为生的世家都搬到了这里,他们不停地练兵,同时又联姻、繁衍后代,这让六镇之中的胡汉关系变得十分融洽。
但随着后来柔然对北魏的入侵减少,武川六镇的存在渐渐成为了一种“畸形”的存在。
这里拥有着当时堪称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可是在待遇方面,却因为朝廷的轻视变得很低很卑微,因此在北魏后期,武川六镇爆发了“起义”,这场起义,让北魏的末年变得混乱起来,同样的,也多出了很多人才。
孤独信,就是其中的一个。
作为鲜卑族人,独孤信有着强大的武力和军事能力,在武川起义中不断展现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才能,最终他与另外几家(关陇贵族的前身)形成了以贺拔岳为首的军事贵族集团:关陇贵族。
不过一开始跟随着贺拔岳,孤独信并没有太高的地位,真正让独孤信改变地位的,乃是他的同乡好友,同样也是鲜卑族的宇文泰。
在贺拔岳去世后,宇文泰成为了这个军事贵族集团的第二代首领,而宇文泰则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鲜卑人,他改革了“兵制”,建立了“府兵”,在北魏那样纷乱的环境中,宇文泰以改革的特色将自己的关陇集团打造成一个极其强大的势力,这也是后来北魏孝武帝在诛灭高欢失败后,逃到宇文泰这里的根本原因。
但北魏孝武帝避开高欢,投奔宇文泰又何曾不是“自投罗网”,于是乎宇文泰除掉了北魏孝武帝,又立了元宝炬为皇帝,这个时候北魏彻底一分为二,宇文泰摄政的这部分叫西魏,高欢那部分叫东魏。
而新的“朝廷”建立,这是宇文泰为了给自己人谋求利益的做法,独孤信、李虎、杨忠等人自然是清楚,所以他们在西魏建立之后,更加卖命地攻克外敌,建立功劳,用双手继续去耕耘命运。
西魏的大统十四年,独孤信被封为“柱国大将军”,他也是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属于当时中原最顶尖的人物,而在西魏被宇文家的“北周”取代后,独孤信继续被加封地位,位迁太保,爵迁卫国公,正是因为孤独信和宇文家同为鲜卑血统,所以独孤信的地位,要比绝大部分汉人大臣还要高。
独孤嫁女,联姻界的“股神”。西魏的成立,本质上意味着一个新的“政治集团”的崛起,表面上来看,西魏还是尊拓跋家为帝,可在实际上,却是形成了以宇文家为核心,其余几大军事家族分管兵权的新军事勋贵集团,所以西魏的存在,可以视为一次“分封”。
孤独信、李虎、杨忠等人的地位就此确立,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良好,既是朋友,又是政治伙伴,于是乎,他们开始了“内部联姻”。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独孤信是一个人格魅力十足的人,他有着鲜卑人豪爽的个性,后来也深谙中原汉人的亲近之道,所以独孤信在给自己家族安排联姻的时候,他的眼光极其“毒辣”。
在独孤信的心里,联姻就是看对方的家世和潜力。
如果把嫁女儿当作一场投资,那么独孤信将是自古以来最成功的“投资者”。
独孤信的大女儿独孤氏,被独孤信安排嫁给了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
宇文毓本来一开始不是皇帝,在宇文泰还在世时,他和西魏的几大权臣商讨立下继承人(表面上继承宇文泰的爵位,实质上是安排好了继承人,等他去世后,顺势篡位称帝),而宇文泰倾向于自己的嫡子宇文觉,但是宇文毓才是孤独信的女婿,独孤信还表露出支持宇文毓的态度,后来因为被人威胁,才无奈支持宇文觉。
可惜宇文觉后来即便是当了皇帝,也没有摆脱宇文护的“束缚”,还被宇文护设计杀害,而在涉及了宇文护的政变中,独孤信也因为反对宇文护而暴露,无奈自杀。
宇文觉去世后,宇文护又安排了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成为新的皇帝,而宇文毓也因此顺势立了妻子独孤氏为皇后,因此这才有了孤独信的第一个“皇后女儿”。
独孤信将第四女嫁给了李虎第三子李昞,后来生下李渊,乃是唐高祖的生母。
虽然宇文家势大,但政治联姻,也不可能只“投资”一家,所以除了鲜卑族的宇文家后,独孤信又安排了自己的第四女和汉族的李家联姻,联姻的对象就是同为“八柱国”之一的李虎之子,李昞。
独孤氏和李昞成婚后,繁衍的子女不少,生下了四子一女,其中最有出息的一脉,就是李渊一脉。
李渊后来与儿子李世民在山西起事,在隋末乱世中迎战群雄,建立政权,最终夺得天下,李渊追封爷爷李虎为唐太祖,父亲李昞为唐世祖,母亲独孤氏为“元贞皇后”。
独孤信将第七女独孤伽罗嫁给大将军杨忠之子杨坚,杨坚后来和独孤伽罗携手开辟隋朝,这是独孤信所有才华能力的一个女儿。
独孤伽罗乃是独孤信的第七女,她在少女时期便嫁给了杨坚,杨坚自小性格内向木讷,独孤伽罗开朗的个性给予了杨坚很多的帮助。
后来杨坚和独孤伽罗生儿育女,两人非常恩爱,杨坚也遵守和独孤伽罗的“誓言”,一生只与她一人生育子女,二人的一生不仅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史,还是一部励志的夫妻奋斗史。
因为杨坚在北周后期被女婿北周宣帝“宇文赟”猜忌,多次被宇文赟针对,差点丢掉性命,其中还夹杂了独孤伽罗为了给丈夫、女儿求情,磕头血染皇宫的故事,这一系列事情过后,独孤伽罗支持丈夫杨坚“改朝换代”。
有了妻子的多番鼓励,杨坚最终“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而杨坚立即封独孤伽罗为皇后,除此之外,还让独孤伽罗一同“议政”,临朝称为“二圣”,所以独孤伽罗的地位,要比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后地位高得多。
这也是独孤信最有出息的一个女儿。
三女都是皇后,这种“殊荣”可以说是自古以来鲜有,而假若把嫁女当成一种“投资”,独孤信的确算得上是一代“股神”,不说投资必中,但回报肯定是他的最大。
从独孤信的三女儿来看,明明是三姐妹,为何身边的男人却开辟三个王朝。从结果中看,独孤信确实是历史最强“岳父”,但问题又来了,他的三个女儿成为皇后,却不是同一个朝代的皇后,而是“三个朝代”的皇后。
要知道,每一个朝代和另一个朝代之间,几乎都是“敌对”关系,那么这就意味着,假如独孤信的三个皇后女儿在本质上,也是“敌对关系”的。
其实,这种现象的问题,就是出在了“关陇贵族”这个集团身上。
关陇集团的“联姻关系”本就是为了保障各个家族之间的利益才建立的,可这种看似保障的关系,到了危机时刻,却又会成为隐患,一个亲戚忽然崛起,把皇位取而代之,实在是很正常的现象。
皇朝的君主是谁,这只能说哪一个家族暂时占据了上风,可在共同利益上,皇家却不能抛弃其他的关陇贵族而不顾,如果发生了冲突,那么关陇贵族一样会把皇家给赶下来,重新选择新的“君主”到台前。
宇文家的北周王朝,本来在宇文邕的带领下渐渐变得强大,大家也都服宇文邕,可惜后来宇文赟登基,做的错事蠢事太多,而且为人还特别残暴,这就导致关陇集团对宇文家十分失望,恰好这个时候杨坚在政治集团中崛起,依靠“国丈”的身份拿到更多的权力,后来就借势登基。
而独孤伽罗,也丝毫没有因为姐姐乃是北周的皇后而犹豫篡位之事,在她们这些政治家族的眼中来看,家族的利益是家族的利益,政治的表面是政治的表面,是完全可以分开来看待的。
所以在隋朝末年,隋炀帝昏庸导致天下大乱后,曾经被独孤伽罗“疼爱”无比的李渊也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从山西带着兵马就前往长安,这可不是保护皇帝,乃是实实在在地趁机“改朝换代”。
李渊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是因为他的表兄弟杨广太过于残暴了,导致关陇集团对杨广十分失望,所以在李渊称帝的时候,李渊的政治班子、支持的力量大多数都是关陇集团的力量,其中就包括了“弘农杨氏”。
隋朝的皇族是弘农杨氏,但他们丝毫不忌讳李渊改朝换代,反而还有弘农杨氏的族人在唐朝担任宰相,这便是前面说到的,关陇贵族已经做到了“政治的表面归表面”,“家族的利益是家族的利益”,两者并不会混为一谈。
独孤信:“我还是史上最强外公”。说独孤信是联姻界的“股神”,这只是一个玩笑话,因为独孤信连自己的女婿宇文毓的“继承”之事都控制不了,又怎么可能判断出其他的两个女儿,未来不是当了皇后,就是被追封为皇后呢。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独孤信是笃定自己的女儿未来是不会差的。
就拿北魏变迁为西魏而言,这其中的改变,就是让关陇集团正式站上台面的关键过程,但众人不可能永远尊宇文泰为主的,这一点连宇文泰自己都知道,所以他也只能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继续慑服众人,成为领袖。
都说风水轮流转,天才不可能永远出在一家,皇家迟早会遇到一个庸才,运气不好就会成为昏庸的皇帝,而其他的贵族也会等来一个天才,将昏庸的皇帝取而代之,这就是关陇内部的默契,大家的底线就是,不管哪一家做皇帝,家族的利益一定要被保全。
所以隋朝建立了,宇文家没有灭,唐朝建立了,宇文家和杨家没有灭。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独孤信从关陇八族中选择其他的家族来联姻,除开他自己的独孤家以外,即便假设他只出嫁三个女儿,那么他成为“皇帝岳父”甚至是“皇帝外公”的几率就是七分之三,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概率了,所以这看似“投资”,本质上就是一种必然。
杨广和李渊互为表兄弟,也是这个原因,在后世人看来,这似乎很巧,这两位皇帝竟然是表兄弟,而且外公都是同一个人,这就意味着李渊看到了杨广的母亲,杨广看到了李渊的母亲,都要开口叫“姨”。
也是因为这个出发点,李渊拿走了杨家的江山,也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可事实上,从关陇的建立及其底层逻辑,这种事情再正常不过了,乃是很符合那个特殊的时代的规律。
独孤信看懂了这个规律,自然就能让家族变得繁盛,即便他自己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而被迫自尽,但他还是不失为史上最强的“外公”,他的外孙杨广、李渊,这二人都是人杰,乃是鼎鼎大名的中原皇帝,拿到后世来说,独孤信比皇帝本人都还要有面子。
结语:独孤一家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中,是一个十分鲜明的特色,他代表了胡汉联姻的一个极高境界,也是中原王朝统治“主体”变化的一个象征,因为这个阶段,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身上已经有了以汉族血统为主,胡人血脉为伴的特点。
而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也仍旧推崇汉文化,以自身带有“胡汉“血统的身份传播汉文化,最终令胡人也开始接受汉文化,渐渐成为汉文化的圈子,这为唐朝后来的繁荣盛世、万族来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唐朝乃是这种胡汉交融的集大成者,那也是古代封建历史中最开放、最璀璨的一个时代。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
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是姨表兄弟的关系,他们两个的母亲是亲姐妹。
首先,要提到一个人,北周将领独孤信。独孤信原名为独孤如愿,因政绩卓著被宇文泰赐名独孤信。宇文泰子宇文觉建立北周之后,独孤信晋封为卫国公。公元557年,楚国公赵贵因对宇文护不满而密谋将其诛杀,事情败露后被宇文护处死。独孤信受此牵连被免职,后被逼自尽。
独孤信的女儿中有三位后来成为了皇后分别是长女“明敬皇后”、四女“元贞皇后”和七女“文献皇后”。
独孤信的长女独孤氏嫁给了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公元557年九月,孝闵帝宇文觉被宇文护废黜,改离宇文毓为王,因而独孤氏便成为了王后。公元558年,独孤氏去世,后被追封为敬皇后。宇文毓去世后的谥号为“明皇帝”,因而独孤氏史称“明敬皇后”。独孤信的四女独孤氏嫁给了唐国公李昞为妻,其子就是后来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史称唐高祖。李渊在登基后便追封其母独孤氏为“元贞皇后”。
独孤信的七女独孤伽罗,独孤伽罗十四岁时便嫁给了隋国公杨忠的嫡长子杨坚,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定国号为“隋”,后册封独孤伽罗为皇后。公元602年独孤伽罗崩逝于永安宫,谥号为“文献皇后”。文献皇后与隋文帝共育有五子五女,其中嫡长子杨勇本为太子,被废后改立嫡次子杨广为太子。公元604年,杨广即位,史称隋炀帝。公元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害。同年,李渊逼迫隋恭帝杨侑禅位,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唐”。
值得补充的是,隋炀帝杨广的一个女儿后来嫁给了李渊嫡次子唐太宗李世民为妃,生吴王李恪与蜀王李愔。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期间,大手笔的政绩工程搞了不少,如修建运河、迁都洛阳等;而他又频频发动战争,穷兵黩武,最终激起民变,失去江山。隋朝的掘墓人正是唐高祖李渊,但杨广和李渊的关系并非只是故主和篡臣这么简单,今天我们来捋一捋他们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
首先,从血缘方面来讲,李渊和杨广是姨家表兄弟,也就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外祖父。他们的外祖父就是西魏、北周时的牛人、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他随同宇文泰、李弼南征北战,官至柱国大将军。然而最牛的是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嫁入北周、隋朝、唐朝皇族成为皇后。
独孤信的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明敬皇后;四女便是李渊的生母元贞皇后,李渊称帝后,于武德元年追谥其母为元贞皇后。独孤信的七女独孤伽罗,她在十四岁时嫁给大将军杨忠嫡子杨坚。杨坚称帝后,独孤伽罗成为开国皇后,而独孤伽罗便是杨广的生母。
因为李渊年长杨广三岁,所以李渊是杨广四姨母家的表兄。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渊和杨广有同一个外祖父,但他们的外祖母并不是同一人。李渊的外祖母是独孤信的妻子郭氏,郭氏是明敬皇后和元贞皇后的生母。而杨广的外祖母则是独孤信的妻子崔氏,她生下了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从官职方面讲,杨广和李渊曾是君臣关系。
李渊的祖上也曾是无上风光的。他的爷爷李虎与文宇泰、李弼、独孤信等同为西魏八柱国,而此时杨广的爷爷杨忠还只是个将军。但随着李渊的父亲李昞的早逝,这一切都改变了。李昞也是柱国大将军,但在三十六岁时就去世了,当时李渊只有七岁。
而此时杨广杨家的势力却在急速上升。先是杨广的姐姐被立为北周皇后,老爹杨坚荣升柱国大将军。581年,杨坚干脆坐上了帝位,建立隋朝。杨坚是李渊的小姨父,杨坚称帝后,李渊的小姨独孤伽罗就让外甥李渊做了个千牛备身,也就是杨坚的随身侍卫。不久,李渊被外放至地方,历任谯州、陇州、岐州刺史。
杨广即位后,初期对表哥李渊还是比较信任的。李渊被调任荥阳、楼烦等地做地方大员。但随后杨广对李渊渐生猜忌,就把李渊上调回朝廷,在皇宫内安排了个虚头巴脑的闲差。
杨玄感反隋后,杨广又开始重新起用表哥李渊。李渊被任命为弘化留守,这是很重要的位子,因为弘化的辖区很大,有十三个郡之多。但李渊在任期间,广交各路英雄,又引起杨广的猜忌,又被上调回宫。杨广有个妃子是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杨广竟对王氏说盼望李渊病死。此后,李渊呼酒买醉,故作无所事事以求自保。
两年后,杨广又起用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次年又升李渊为右骁卫将军抗击突厥。
617年,李渊升任太原留守。韬光养晦的李渊终于长剑出鞘,发动了晋阳起兵,敲响了隋亡的丧钟,要拿下他姨家的江山。一年后的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而他的表弟杨广已在两个月之前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从姻亲方面讲,李渊与杨广还是亲家。李世民的杨妃就是杨广的女儿,她就是《隋唐英雄》中如意公主的原型。她给李世民诞下二子,分别是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
另外,李渊有个同母姊妹同安公主,她下嫁隋州刺史王裕,其女王氏后入宫成为杨广的妃子。也就是说李渊的外甥女嫁给了杨广,如此说来,李渊还是杨广的舅岳父,到这儿,辈份又乱了。
李渊和杨广的关系是不是有点错综复杂?其实抽丝剥茧,所有盘根错节的关系背后只有两个字:利益。封建各大家族通过联姻,结成联盟扩充势力。在温情的背后,其实是利益的博弈。当利益矛盾激化时,温情的面纱便会毫不留情地撕掉,只剩下赤裸裸的撕杀。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外戚世家颇多,如西汉王家、东汉梁家等,但是没有哪一个世家比得上西魏的独孤世家,在北周、隋、唐接连替代的三个朝代,都是外戚,一个家族在两个朝代都是外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是三个朝代,而且这三个朝代是先后接替,而非同时并立的。
独孤信是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因战功卓著,官至宰辅,他生有六子七女,大女儿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为明敬皇后,生下宣帝宇文赟,四女儿是独孤信与正房郭氏所生,嫁给李渊的父亲李昞,生下李渊,被李渊追封为元贞皇后,七女儿独孤伽罗是独孤信与小妾崔氏所生,嫁给杨坚,为文献皇后,生下杨广。
因此说杨广与李渊就是姨表兄弟。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所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她嫁给杨坚后,为隋朝的政治经济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她帮助隋文帝巩固政权,开取了隋朝的繁盛局面,是一位贤明的皇后。
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嫁给李昞,李昞的父亲李虎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李昞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的才干,李昞早年去世,家里的大小事都落在了独孤氏的身上,独孤氏一面打理家事,一面振兴家族,是一位贤惠的贤内助。
杨广与李渊不仅仅是表兄弟关系,还有其他的姻缘关系,李渊把他妹妹的女儿嫁给杨广为妃,所以本来是表兄弟,现在杨广又得管李渊叫舅舅了。
杨广投桃报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世民,这还不算,还把自己的两个侄女也同时嫁给了李世民,这种关系太乱了扯不清了。
亲情是亲情,但是政治斗争就管不了那么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杨广继位以后,还是很有作为的,只是到了后期就变得非常残暴,到了隋朝末年,全国上下都流传着“杨花落、李花开”这么一句歌谣,说的是会有李姓之人来取代杨家的隋朝,杨广又是一个喜怒无常的暴君,对于这样的传言自然是抱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态度,一时间不管是朝中的李姓贵族还是民间的李姓人士,都是人心惶惶,生怕一个不小心便引来杀身之祸。
在杨广的不懈努力之下,朝中李姓贵族的势力确实被打压下去了,就连曾经帮助隋文帝登基的开国第一功臣李穆,其后人都被杨广以莫须有的罪名给满门抄斩了。
令杨广没有想到的是“杨花落、李花开”这句谶语最终却被李渊实现了,为什么连开国功臣都能狠下杀手的杨广却没有料到会是李渊夺得隋朝的江山呢?
这一切要从很久之前说起,西魏之时,皇帝分封了宇文泰、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八人为柱国大将军,即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八柱国,这八大柱国之间相互联姻,关系错综复杂,李虎也就是李渊的祖父,他手握重兵,是关陇军事集团的领袖,而此时杨坚的父亲杨忠还只是李虎手下的一个将军而已,只是后来同为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将其中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李渊的父亲李昞和杨广的父亲杨坚。
有了李家和独孤家的这层关系,杨家的实力越来越大,在贵族集团中也有了发言权,李家无愧是杨家的恩人,不幸的是李昞在李渊七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随后没过几年,杨坚便夺取政权建立了隋朝,为了报恩,杨坚对李渊十分亲近,不但给他加官进爵,李家也慢慢的恢复了实力。
等到杨广继位后,因为一句歌谣杀了很多李姓之人,关陇的军事集团已经有了分崩离析的迹象,为了消除这种隐患,杨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世民做侧室,还让李渊到太原担任山西留守使,太原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历来号称是中原的北大门,当时突厥是隋朝北部的心腹大患,必须派亲信将领统帅大军在此驻守,可见杨广对李渊还是比较信任的,这也是李渊掌握兵权的由来。
此时李家还是坚决捍卫杨广的统治的,两家又是亲戚关系,杨广就疏忽了,没有足够的警惕,使得李渊就这么躲过了杀身之祸。
此时隋朝由于修建大运河,以及杨广高调奢华四次巡游江南,百姓不堪重负,各地起义不断,李渊很聪明,他担心在这样的乱世中,难以自保,于是先下手为强,于公元617年起兵反隋。
李渊策划很周密,先是在后方结交了突厥,,这才后顾无忧,向南进军,趁着瓦岗寨起义军和朝廷激战正酣,取了关中,紧接着他占领长安,立了杨广的一个小孙子为皇帝,改年号为义宁,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到了公元618年,李渊眼看天下那么乱,干脆废了小皇帝,自己称帝了,改国号为唐,就这样隋朝灭亡了。
李渊之所以灭了隋朝,是因为隋朝气数已尽,他不得不自立为帝,其实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都在杨广身上,李家不过是顺应天命而已,广义的说,唐朝就是隋朝的延续罢了。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
唐高祖李渊的母亲,为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所以李渊与杨广的关系,应该是姨表兄弟。公元589年,年仅二十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起进攻,并完成了统一。
李渊先后担任刺史、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尉抚大使;公元617年,拜为太原留守。
隋炀帝西巡张掖时,所做的《饮马长城窟行》成为了千古名篇。他修通运河、三游江都、三驾辽东,营建东都、迁都洛阳。
太想建立伟业了,导致用民过重、急功近利,造成隋末的天下大乱。李渊则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隋恭帝禅让,建立了唐朝。同为关陇贵族的隋炀帝、唐高祖,他们还应该是外甥女婿与舅舅的关系。杨广有一妃嫔王氏,其母亲是李渊的亲外甥女。
还有,杨广的女儿嫁给了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李渊妹妹的女儿是杨广的妃子,李渊很是喜欢杨广的宫女张婕妤、尹徳妃。尽管他们关系复杂,但如果没有杨氏父子的大隋伟业,也就没有大唐的盛世。隋朝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还有三省六部一直被沿袭,以及琉球群岛归降隋朝。
只是唐王朝的李氏一家,自唐太宗李世民杀兄李建成、杀弟李元吉算起,父子兄弟骨肉相残,人伦礼节荡然无存,代代有之。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
要论李世民与杨广的关系,两人肯定是亲戚毋庸置疑,但要是彻底理清楚他们的关系还是有些麻烦,因为南北朝、隋唐期间关陇门阀势力强大,各家族为了巩固势力,不断的与其他门阀势力联姻,加上古人喜欢亲上加亲,所以后代的关系论起来有些复杂。
杨广是李世民表叔
杨广的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李世民的祖母(即李渊生母)元贞皇后独孤氏,两位独孤氏皇后都是北周名将独孤信之女。
北周年间,孤独信四女嫁给唐国公李眪,生子李渊,孙子李世民,独孤信七女嫁给隋文帝杨坚,生子杨广。就是说,李眪与杨坚是连襟,李渊与杨广是表兄弟,所以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
下面分享一张关系图,相信各位一看就能明白了
杨广是李世民岳父
隋朝灭亡后,李世民纳了杨广女儿为妃,生了儿子李恪、李愔。这个杨氏在后宫地位不高,不为太宗所喜,从唐太宗对待李恪的态度上可见一二,想来太宗还是不喜欢她隋朝公主的身份吧。唐太宗甚至想要修改史书抹去杨氏身份,不想认杨广做岳父,但是这也不是他想不认就能赖掉的!
杨广是李世民表姐夫
《新唐书》里记载:高祖有甥王氏在后宫。即李渊的姐姐李氏与隋州刺史王裕所生的女儿王氏,嫁给了杨广为妃,这个王氏就是李世民表姐,所以杨广是李世民表姐夫。
皇家氏族联姻,互相嫁娶都符合传统,但是令人无语的这两人先后娶了同一个女人,或者说李世民捡了杨广的破鞋,给杨广带了绿帽子。这个女人也是个传奇人物,她就是杨广的萧皇后,美艳动人,隋朝灭亡后她先后成了宇文化及的萧淑妃、窦建德的小妾、两任突厥可汗的妾室、李世民的昭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