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K都能盈利的人在交易境界上是怎样的一种高度?
裸k,只看k线就能盈利的高人,一定有,虽然我是看中基本面,不重视k线的,但我相信。适合自己的,可以稳定盈利的一定是好的。他既然能,仅仅凭借k线一个指标系统,能持续赢利,一定是对k线和价格走势,高度敏感,高度自律的人。好比围棋高手,最少打到6-7段水平吧。为什么这么说?
仅仅一个技术操作规程,就可以盈利。是熟悉系统规律,研究透彻,知道对方,从过去到现在,判断未来走势,这个人格局不小。这点我们学习专一。
有此看来,我们也的专一,学习他,我们未来一定也可以成功的盈利!我说的对吗?
裸K都能盈利的人在交易境界上是怎样的一种高度?
裸K都能盈利的人,在交易境界上是怎样的一种高度?其实这不是高度的问题,对于国内市场散户交易裸K不多,在国外是主流,裸K盈利不奇怪。现在A股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快,国外资金流入A股市场越来越多,未来国际化大势所趋。裸K交易,是我们必需要学会的交易技术。
裸K不加任何附加指标,只用K线本身进行判断和交易。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裸K的基础内容。
一、确定那些是重要K线。K线涨跌幅是从-10%至10%,任何一段K线图中,都有重要K线和辅助K线,我们一般把3%以上的K线叫做重要K线,小于3%的K线叫做辅助K线。
重要K线有什么作用呢?如果重要K线后面的辅助K线收盘价能够站在重要K线的收盘价之上,那样就确定了重要K线的有效性,说明这个是一个有效的买点。
我们一起看看下图,详细了解一下重要K线的作用。
图中重要K线有4根,前面3次重要K线后面的辅助K线收盘价跌破了重要K线的开盘价说明这3个买点都不是一个有效的买点,只有第四次,后面的辅助K线都在重要K线上方运行,确认这是一个有效的买点。
那么在下跌的时候,重要K线又是怎么打压股价的呢?
上图中重要K线有5个阴线,它是怎么引导K线下跌的?图中可以看到,重要K线后面的辅助K线,前两次没有站在重要K线的收盘价之上,可以说是非常若的走势;第三次勉强站在重要K线的收盘价之上几天,但是连开盘价都没有碰到就破了收盘价了;第四、五次K线有尝试突破重要K线的开盘价,但是失败了,最后还是破了这个K线的收盘价,股价继续往下跌。
从上面2个图解,我们可以看出,大K线支撑着小K线,大K线管着小K线的。在裸K上,K线趋势有没有扭转,就要看重要K线是否被确定。
二、先阴后阳的两根K线谁是主导,价格高的管价格低的。前面我们讲到重要K线和辅助K线,我们主要是以重要K线为标准,那是单根K线的作用,那么如果有两根K线实体都比较大,谁才是比较重要的呢?我们看看下面几种不同的情况。
1、前面阴线后面一个低开高走的阳线原本下跌的趋势,在大阴线后面出现低开高走的阳线,股价趋势是否会扭转?反弹怎么才算有效呢?在上图中可以看到,阴线的开盘价一直都没有突破,股价趋势没有得到扭转。
在上图中可以看奥,大阴线后面是出现过反弹,但是开始一直没有能突破阴线的开盘价,后面震荡了近两周,开出现的突破,这时候才是确定K线趋势出现有效的扭转。
2、前面一根大阴线后面一根阴线实体内的阳线在上图中,图1没有突破阴线开盘价,而且很快跌破了阴线的收盘价,下跌趋势没有改变;图2,中没有跌破阴线收盘价,但这并不是买入机会,在突破了阴线的开盘价,确定了趋势扭转才是。
3、反包K线图中可以看到,阳线反包了前面的阴线,但是这根反包的阳线也是需要确认有效性的,后面收盘突破这根K线的收盘价,才是确认反包向上攻了。
从上面阴线在前阳线在后的3个不同的两根K线的组合可以看到,最后决定是否有效的还是要看价格高的那根K线是否被有效突破。
三、阳线在前阴线在后的两根K线又是谁在主导前面我们讲了阴线在前阳线在后的两根K线如何判断,接下来我们讲一下阳线在前阴线在后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1、大阳线后一根高开阴线且阴线实体有进入阳线实体价格区间
这种形态我们叫做跌破穿透,而上一根阳线的收盘价就是一个止盈位置,昨天或者跟早买入的筹码,今天不能损失更多。而后面想要再次突破向上,应该是阴线的开盘价被突破后,才是有效的突破。
2、阴线实体在前一天阳线的实体范围内,也同样叫做孕线孕线,阳线后一根在阳线实体内的阴线实体,也就是好的里面有一些坏的东西,说明风险已经在孕育了。一般我们会用阳线的收盘价作为止盈点,而突破阳线收盘价时可以作为阶段分仓止盈位置,进行逐步减仓的操作。
3、阴线开盘在阳线实体内,收盘跌破阳线图中这个K线形态,有阴线反包的意思,潜在很大的下跌风险的。
总结:阴线在前,阳线在后的,上涨居多;阳线在前,阴线在后,下跌居多;后面一根K线起决定性。K线交易一直都比较重要,所以有必要花费时间进行完整学习。
裸K都能盈利的人在交易境界上是怎样的一种高度?
我一开始做交易用技术指标,后来学习新方法之后开始用裸K,并一直到现在,哪怕现在做A股也是用裸K。
以前用均线和MACD,现在即便用裸K,因为做了很久的交易,已经能在脑海里大概画出常用周期均线以及MACD的大概情况和走势了,只不过没有真实的均线等技术指标那么直观而已。
其实裸K没有传说的那么神乎其神,仅仅只是个人习惯而已。理论上说,K线也是技术指标(关于技术指标的使用和意义可以参考我的文章纯干货:深度分析技术分析在股票交易中的应用 ),但K线和其他的指标不一样的是他反应的价格更真实,没有经过数学公式的计算和分类——这就意味着裸K的真正优势在于纯粹。同时,也正是因为没有其他的技术指标干扰,图中只有裸K,那么就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分析和体会K线本身以及K线组合的意义中去,而少了对技术指标等的多余的分析,促使你更加专注。
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K线图就是一部进口电影,裸K就相当于原声电影,最多加了字幕,而带技术指标的K线图就相当于国语版。看原声电影,可以更好地体会国外原汁原味的文化和内涵,而国语版的电影却可以更轻松地明白电影要讲的故事。
具体选哪个,无非就是看你的个人习惯了和想要通过电影知道什么了。
随手点赞,手有余香,你们的点赞和关注就是我的动力。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给你职业交易员的分析视角、交易理念和交易方法。
裸K都能盈利的人在交易境界上是怎样的一种高度?
炒股就像过去的武林一样,百花其放,任何一套方法只要你严格操作都会成功,刚开始不懂的时候总觉得还有什么没有学到,从技术到基本面,一个10年股民实战下来,说实话谈起股票那不是一般的专业,没有不懂的,但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慢慢的沉淀下来后,你发现其实不用那么复杂,你只要按一个简单的规律执行就可以,就像游泳,刚开始不会的时候无论你多么使劲,你发现就是浮不起来,然后开始系统化的学,最后学会后你发现在水里怎么游,乱游都不会掉下去。
所以说就用一个K线都可以,最早电脑没有普及的时候,早一批的老股民都是自己用笔在纸上画K线来分析,当然这个时候一般都只有画K线其他都不用。一般老的分析师这个都是基本功。
只有现在电脑方便了各种分析工具已多了,但其实还是没有改变的是只有少数是赚钱的,因为这个是一个规律,除非股票只涨不跌,否则肯定是只有一部分人是赚的,多数是亏的,因为这个游戏规则本来就是有人卖你才能买进,所以必须一进一出,那一卖一买自然就会有人在低位有人在高位,那高位就亏啦,否则钱从哪里来赚谁的钱,都是赚的钱没地方来了,不可能每年都新增资金进入来拉高。
其实当你把规律看懂了,自然就不需要那么的复杂的交易,随便一个指标只要你用到了极致都是可以的。
裸K都能盈利的人在交易境界上是怎样的一种高度?
K 线太乱,用折线图试试!
裸K都能盈利的人在交易境界上是怎样的一种高度?
[祈祷]高手只看裸K。即纯K线,不加任何指标。
1,从本质上讲,k线本身也是一种指标,只不过是最简单的价格标记、不加演绎。在裸k者看来,任何其它指标都是在价格变化的基础上经过对已经成交的数据加以运算或归纳而得出的,所以都是滞后于行情发展的,只能总结过去,而不能预测未来。
2,裸K者的分析不借助外部指标,只从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确定阻力小的方向。简单,却是根本。
3,裸K者,图表上仅有K线矣。
1)穷人穷得只剩下图表了,所以小资金获利手段是分析图表,基本面分析那是大机构的干活。
2)消息总是消化于图表中,大机构分析基本面而且有画短期图表的能力,既然他们把这个活干了,俺看着他怎么干然后跟着市场走就好了。
3)价格是最真实直观的图形分析对象,所有指标和均线都是对它的复述,研究真迹比复制品更直观有效。而K线包含开收盘价和最高最低价四个主要的价格因素,组合的K线形态更是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所以K线对于价格的表述是较为合理全面的。
4)我的裸K判断趋势的方法,打开任一周期K线图,然后拿把直尺比照图上的全部K线,尺是平的是盘整市,向上的是多头,向下则是空头。
4,综上所述,俺使用裸K判断趋势是简单有效的
站在当下看着左边的K线谁也不能确实右边的K线会怎么走,不同的走法配以不同的操作,这个展开了讲要从交易系统讲起,因为不同的市况要匹配不同的策略,而且所有这些策略就组成了个人的交易系统或者交易规则。
5,用技术指标也好,用基本面也好,用裸k也好,或者几种结合,都是用之前或者当下的信息去合理的“猜”,市场并不是有效的,而且市场是非常无效的,因为人类的天性(亏钱比赚钱反应更敏感)和情绪多变,对市场走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市场反应的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景,和经济数据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既然是愿景,都是每个人在场内外“点鼠标”造成的走势波动起伏,所以交易方法与你是不是用裸k没有什么关系,也不能说用裸k就说明境界高,用裸k说明内心一定程度上已经返璞归真,接受价格才是最有用的信息,但依然不能说明你的盈利能力。
6,真正的盈利能力在于:你不管用什么策略,均线也好,macd也好,裸k也好,甚至投骰子,在错误的时候你的持仓是最轻的,正确的时候你的持仓是最重的,这才是高手应有的境界,当然这只是一部分,悟道还是要靠你自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