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儿子家再宽,没有亲妈一张床!女儿家再窄也有妈的房?

老妈拿着6000元退休金,在老哥家住得战战兢兢![笑哭]我哥三处房,老妈贴补了他几十万,没给我一分钱!她却想住在我家!老妈哽咽着说,“实在不行,给你租金”!晕!我能要吗?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我老妈好赖也是个小知识分子,小学高级教师,却是重男轻女的典范,心偏到天边了。

老妈脾气暴躁,性格乖戾,我和老哥打小过得战战兢兢。每天不是劈头盖脸一顿骂,就是“竹笋炒肉”,一顿打。

当然,挨打挨骂的几乎都是我。老哥是儿子,老妈舍不得。再加上老哥眼皮子活,跑得快。我呢,死犟死犟的,打死都不跑。

于是,老哥养成了讨好型人格。我养成了叛逆型人格。

老哥小时候的嘴可甜了,哄得老妈笑逐颜开。我却是锯嘴的葫芦,半句好听的话也不会说。

所以,老妈看老哥就比较顺眼,好吃的都偷偷给老哥留着。但是,老哥后来似乎也不买账。

老妈看我横竖不顺眼,对我恶狠狠地说,“你都是跟你后奶奶(我爸的继母)学得臭德性”!

我6岁之前,曾寄养在后奶奶家三年。老妈跟亲爷爷、后奶奶水火不相容。这是迁怒于我。

我家虽住在村里,但爸妈都有工作,吃的是商品粮。我妈说了,我家没有田地,考不上大学,就讨饭去。我和老哥信以为真!

吓得我俩拼命学习。所以,我和老哥成绩都不错。老哥考上了大学,老妈全心全意供他!老哥上的是医科大学,一共5年。

我呢?我的成绩比老哥还好,老妈却不想供我上大学,她撇撇嘴说,“一个丫头片子,将来嫁人得了”!

我据理力争,赢得了老爸的支持。老妈心不甘情不愿地给我交了学费。

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一毕业,就远走他乡。我想离开老妈,离得越远越好。

老哥上大学花钱!他比我多上一年大学!我读研究生,是自己花的钱。

老哥结婚花钱!他在老家热热闹闹地举办了婚礼,老妈满面红光,觉得完成了人生的大事儿。

老哥买房子花钱!2000年,爸妈给他买了婚房,当时9万元,顶现在90万。

这处房子后来拆迁了,老哥又买了两处房,老妈前前后后,贴补几十万。

我呢?除了大学4年,花了老妈的钱。结婚,买房,生娃,老妈没有给一分钱。

我在大学4年,花的钱非常有限,因为那会儿的学费很低,我一直在勤工俭学,还做着家教,基本能养活自己。

说来可笑,老妈却拿了一个小本儿,给我记着账,一笔一笔记得非常清楚。

弄得我心里哇凉哇凉的,感觉自己就像是后妈生的。

我和老哥分别成家立业。因为我出了车祸,老爸老妈在我家待了6年,帮我看女儿。我家老房子,3室2厅,足够住。

但是呢,老妈必须要生活费和看护费,每月2000元。她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这是给你婆家帮忙”!

后来,大侄女儿上初中,老爸老妈给孙女儿做饭,既出力,又出钱。

大侄女比小侄子大18岁,嫂子给老妈添了大胖孙子,老妈乐得找不到北!

嫂子坚持要请育儿嫂,老妈慷慨地掏了每月9000元的育儿费。

老哥最早的楼房要拆迁,没地方住,他又买了一处96平米的小房子,2室1厅。老妈贴补20万。

这一处房子太小,老哥又买了另一处132平的大房子,3室2厅,老妈贴补了30万。

加上那处拆迁的房子,老哥没要钱,也要了房,120平。烂尾了10来年,终于要竣工了。

算一算,老哥一共三处房!

因为是大儿子的房子,所以,老妈理直气壮地住了进去。从此,鸡飞狗跳,没有一天安宁。

老妈跟嫂子有仇!因为嫂子生了大侄女,老妈比较嫌弃她生了个闺女,处处找茬,嫂子得了产后抑郁症。

老妈在嫂子家处处想做主,嫂子娇娇弱弱的,也不是省油的灯,拿老妈当空气。老哥听嫂子的,把老妈气个半死。

巧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老妈拿着6000元退休金,想留着老本儿。嫂子只挣4000元,只想买漂亮衣服和化妆品。

老妈和嫂子都是抠门鬼,都想让对方花钱,都不想掏生活费!天天为谁买菜,买馒头,买肉,买鸡蛋,买卫生纸怄气。

有时候,老妈气急了,直接给我哥翻旧账,说她怎么省吃俭用,供我老哥上大学,给他找工作,娶媳妇,买房子。让我老哥还钱!

老哥也没什么钱,虽然他是个医生,还是位专家!但花销大呀,嫂子是个合同工,不挣什么钱,还养着两个孩子。

因此,老妈住在老哥家,老哥看见老妈就不耐烦。老妈一说话,老哥就打断,“别说了,让我歇歇”!

老哥一天24小时,没闲的时候,医院医院忙,家里家里忙。还夹在老妈和嫂子中间,两头受气,也是不容易。

老妈整天一肚子话,无处诉说,差点憋出内伤,每天窝心不已,闷闷不乐。

她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买自己的房子。农村家的老房子,长久没人居住,已经破败不堪,无法住人。

我有事没事就给老妈微信语音,陪她聊天,听她唠唠叨叨,说老哥的不是,嫂子的不是,我只能劝解。老妈发泄完,心情就好多了。

为啥没住在我家呢?因为丈夫卖了我家的老房子,我家现在的房子93平,只有2室1厅,特别不方便。

我和丈夫一个屋,闺女自己一个小屋。老妈过来后,要么跟我住一个屋,让丈夫睡客厅!要么她睡客厅。老妈都不干!

我家134平的大房子快装修好了。老妈很开心。她在我老哥家快憋疯了。

今天,老妈哽咽着对我说,“我喜欢自己住,你搬到大房子去,我住到你小房子里吧。实在不行,我给你掏租金”。

晕,自己的亲妈,我能要租金吗?老妈是超级抠门鬼,她根本就不想花钱,如果想租房,早就租了。

但是,老妈把他大半辈子的积蓄,都给了老哥,老哥三处房。一处房子出租,一处房子正住着,第三处房子即将交工。

大家说,老妈在老哥家呆不下去,要住到我家,合适吗?

题主问,为什么说儿子家再宽,也没有亲妈的床,女儿家再窄,也有老妈的房?

一般来说,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比较贴心,女婿是男人,大部分都大大咧咧,比儿媳好相处。

男人有一部分是“妻管严”,女主人管家也比较多。妈妈在女儿家,相对自在一点,婆婆在儿媳家,就有些拘束。

凡事没有绝对,有些儿子也很孝顺,有些女儿也很不孝。子不教,父之过。这与儿女接受的教育和家庭环境有关系。

妈妈如果慈爱温柔,教子有方,儿女往往也会孝敬父母,内心充满温暖。妈妈住在儿子家和女儿家,都一样,都会有自己的房!

相反,妈妈如果非常刻薄寡恩,儿女往往也会斤斤计较。我老妈就是一个教育失败的例子,我老哥小时候刻意奉迎,并不是发自真心。

老哥讨好性人格,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旦翅膀硬了,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了!

老妈不受老哥待见,是因为老妈处处求回报,还对嫂子不太好,让老哥很反感,当然,老哥做的也不对。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的亲妈。

我对老妈,其实也很有怨言。自从跟国学先生学习孝道,内心才豁然开朗。老妈给了我神圣的生命,血浓于水,我又何必耿耿于怀呢?

亲情不是做买卖,你对我好几分,我就回报你几分。这样的话,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都觉得自己吃亏,哪里还有温暖可言?

孝道背后是天道,我们从孝顺父母开始,使我们的人性更加圆满,内心无比柔软畅快!

所以,我欢迎老妈来住,别提什么房租。希望老妈身体康健,心情愉悦,幸福温暖!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如果喜欢我的作品,欢迎评论,点赞,转发@杯水明月。

为什么现在儿子家再宽,没有亲妈一张床!女儿家再窄也有妈的房?

其实这种说法也不是很普遍,它是一种狭隘的思想。

无论儿子还是女儿,他家的床、房宽与窄好像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我们摆正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儿子家的床再宽我们也不想去住,女儿家房子再窄我们也不想去挤。

中国长时间一些封建思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是留有余毒的,认为无论自己的家,还是孩子的家都是自己的,因为孩子都是自己的,他们都家自然就是。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包括我们自己,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活在社会中,无论是经济还是生活状态,要看到父母与已婚子女的的必然联系和相应的独立性。

孩子过度依靠父母是错误的,我们不能纵容, 父母过度地依赖子女,躺平,理所当然也是令人厌恶的!

如果仅仅考虑儿子女儿家床、房的宽窄问题,说明没有跳出狭隘的小圈子,我们应当更多地去考虑如何处理父母与已婚子女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现在儿子家再宽,没有亲妈一张床!女儿家再窄也有妈的房?

我大哥大嫂是典型的重男轻女的父母。

他们有一双儿女,但在对待儿子和闺女态度上,却有天壤之别。

记得我大哥送女儿参加高考的那天,站在考场外,郑重其事的对他女儿说:“我告诉你啊,就这一次机会,如果考不中了,就回来帮你妈种地!”

侄女本来那几天就感冒不舒服,面对她爸送考前的言辞,虽然心生不满,但也忍气吞声的进考场了!

可想而知考试的结果。由于发挥失常,一直优秀的侄女以20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

侄女落榜后心灰意冷,躺在床上好几天不吃不喝。

但忙于干活的大哥大嫂对女儿没有一句知心的问候,更别说安慰她重振旗鼓,再复习一年了,甚至害怕、回避,就担心侄女跟他们提出来想去复读。

还是我70多岁的母亲,每天坐在孙女的床边嘘寒问暖,怕她想不开。

大哥是个恨活的人,眼看几亩地的棉花杂草又长了,大嫂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对女儿说:“你这么大人,也不能一天到晚躺着让别人养活你吧?赶紧起来,扛着锄头除草去!”

而面对只比女儿小四岁的儿子,此时正摇着纸扇,敲着二郎腿,躺在椅子上悠哉悠哉的看电视,他们两口子一句怨言没有。

后来侄女的班主任让人捎信,说给侄女的座位都留好了,让她去复读。

大哥大嫂两口子听到消息后,都一言不发,闷着头只顾吃饭,把来人弄得还挺尴尬。

侄女知道她父母的内心想法,所以直接跟来人说:“替我谢谢班主任,我不准备复习了,我要去打工!”

后来因为我们母校正缺代课教师,大哥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她在侄女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跟校长说,让侄女去当代课教师。

侄女就算赶鸭子上架,做了两年代课老师。但每个月领工资的时候,大哥直接把父女俩的工资都一并领了,揣进自己口兜,侄女想买件衣服,还得伸手找他爸要。

后来由于一些琐事的缘故,侄女主动辞去代课教师,在我母亲的介绍下,去合肥给我表兄打工,卖早点。

侄女是个顾家懂事的孩子,她也知道父母收入小,家里还有个弟弟在读书,将来要给他娶妻安家的,还不知道需要多少钱呢。

所以在合肥打工的那几年,每个月侄女都会把工资存上,过年回去从锅碗瓢盆,到肉类蔬菜,都是她一并采买,然后连同攒下的工资,都带回去交给父母。

每次我们夸侄女懂事的时候,大哥大嫂也就呵呵一笑,没做过多的表示。

侄女一直到30岁那年,才跟比他小5岁的男友阿浩结婚。

因为婆家对她比阿浩大5岁而耿耿于怀,一直不情不愿,所以她和阿浩结婚的时候,还是租的房,彩礼只给了4000,买了一枚戒指,及其简单。

而我们老家在给闺女陪嫁的时候有个风俗,就是在箱子四个角都会放几十甚至几百块钱,称作“压箱底”钱。

侄女在新婚之夜,兴高采烈的将箱子打开,当着阿浩的面,想看看她父母给她放了多少压箱底子钱。

谁知道把箱子里面几件布料抖搂出来后,每个拉锁拉开,没有发现一毛钱。

侄女不太相信,又把这个小皮箱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翻了个遍,还是没有。

侄女后来自嘲道:“当时我真恨不得地上有个裂缝窝钻进去,太让我没面子了!”

我赶忙替大哥大嫂解释道:“肯定是你爸妈忙,然后把这事儿忘了!”

结果侄女三天回门时,我偷偷的问大嫂:“你们是不是忘了放压箱底子钱啊?”

谁知道大嫂给我来一句:“她婆家就给了4000块钱彩礼,我招待家里这些客人,不需要钱啊!”

我晕!幸亏大嫂这话没有当着侄女的面说,否则多寒心啊!

就这样,侄女出嫁的时候,大哥大嫂就给了她四床被子。

后来侄女自己准备做生意,盘下了一个花店,给人家要预交一年的房租,所以手头比较紧。

当侄女小心翼翼的跟他爸妈商量,看能不能援助点资金,等她周转过来再还。

大哥听了,端着水杯坐在旁边没说话,大嫂在一旁慢悠悠的说道:“我们家修滨湖大道的钱还没着落呢。”

就这样,侄女在娘家无功而返。

没过两年,侄子女朋友谈好了,他老丈人要求他在镇上买房。

当时我们得到这个消息后,都替大哥捏把汗,因为侄子老丈人要求买的是上下三层楼房,一共六间,怎么着也得20多万。

当时20多万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数目,我和侄女商量着,不行都给大哥凑点。

谁知道那一天我们回去,大哥当着我们的面,从柜顶上取下来一只木头箱子,笑嘻嘻的对我们说:“买房的钱我早就给他攒差不多了!”

说完揭开报纸,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花花绿绿的钞票,同时散发着墨香味和霉气味。

侄女故意嗔怒道:“这一箱子钱攒了多少年啊?我看五块十块的都有,为啥我当初开店时找你们借钱,你们说没有钱呢?就是偏心眼!”

侄女当年说这话的时候,也是故意跟他爸妈翻翻旧账,其实她那时候生意已经步入正轨了。

不过我大哥抗打击力强,他淡定的对我们几个说道:“儿子闺女肯定是不一样看待,儿子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闺女儿就看父母的经济条件,如果有给也行,没有也不能怪我们!”

侄女被她父亲这个理直气壮的理由,说的哭笑不得。

大哥倒是坦坦荡荡、正大光明的偏袒儿子。

侄子两口子就在镇上教书,离父母家开车也就6分钟的路,但轻易不回去,每次一提,就是一个字:忙!

其实他们忙什么呢?忙睡懒觉,忙玩麻将,忙各种应酬。

不过有次大嫂说实话了:“他们不回来更好,回来就是要钱的,无事不登三宝殿。”

原来这几年侄子两口子先后在市里买了两套住房,镇上除了结婚时那三层楼房外,还有一套门脸房。

侄媳有眼光,买的都是学区房,但房价高,所以每次一有投资,首先回来找公婆哭穷,然后大哥慷慨解囊,少则三五万,多则十万、八万。

甚至他们在买小汽车时,侄子还笑着跟他爸说:“老爸,把你的工资卡拿出来,怎么着也得给我小车装修装修吧?”

大哥美滋滋的再次投钱!至于小汽车他们老两口坐了几趟,估计扳着手指也能数过来。

因为学区房好出租,侄子两口子除了是双职工外,每个月还有三套房租收,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但从没有提出把父母接到他们那一起生活。

不过大哥大嫂明确的说:“只要我们一天能动弹,哪都不去。”

而侄女呢,这么多年虽然父母对她一毛不拔,但她从不计较,有时候就是跟我吐吐槽而已,该孝顺孝顺,一点不含糊。

大哥现在退休金也有8000多,但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攒钱。所以侄女对他们老两口的吃穿住行,事无巨细全部考虑周到。

侄女在装修她家那套跃式楼房时,特意在一楼弄了一个大房间,说专门留着给他父母将来住的。

侄女说现在父母身体都还可以,两个人相互照顾着在老家也挺好,自己时不时回老家看看。但再恩爱的夫妻,总归是有一个先走,有一个后走的。

侄女说,到那个时候,这副单子她准备全部挑过来,指靠弟弟他们肯定不行。

总之,自己爸妈苦了、累了一辈子,一定要让他们晚年幸福!

我真替大哥大嫂庆幸,此生有这样孝顺的女儿,夫复何求?

大家好,如果喜欢我的分享,请关注@白鹭湖姑娘!谢谢您的支持!

为什么现在儿子家再宽,没有亲妈一张床!女儿家再窄也有妈的房?

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有好儿子,不如有好儿媳,儿媳好,就有婆婆一张床。

女儿吗,也得有个好姑爷,如果姑爷不同意,也是枉然,

所以说:人老了,必须有自己的住处,靠谁都靠不住。

为什么现在儿子家再宽,没有亲妈一张床!女儿家再窄也有妈的房?

这回王奶奶可真生气了,见到我母亲就叨叨没完,原来王奶奶从儿子家回来,先跑到我母亲家来,向我母亲诉说了,在儿子家没有地方住的情景。

当时把我母亲听得莫名其妙,王奶奶在儿子家怎么没有地方住呢?难道连张床都没有吗?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王奶奶今年80岁,就这么一个儿子,儿子还是比较优秀的,经济条件也不错,新买了一套140平方的大房子,三室两厅。

当王奶奶知道儿子买了新房子的时候,特别的开心,马上和儿子通了电话,儿子告诉自己的妈说,老娘啊!你儿媳妇说了,特意买个大的,三室的房子,带出你的一间,房子装完老妈就上我们家来住吧!

王奶奶听到这里,美得心花怒放,逢人就和老邻居们说,过些天我要去儿子家住了,儿子为我特意安排了一间屋,你们说我老了是不是有福气呀?

看到王奶奶这么高兴,左邻右居的人们都说王奶奶有福气,王奶奶又乐的马上就给我母亲打了电话,我母亲也为她高兴,并祝福了她几句。

这一天,王奶奶闲着没事打了一个出租,就跑去儿家看新房了,因为她听孙女说,这两天爸爸给新房子装完了,正在通风放味,还说过些日子就能搬进去了。

王奶奶一高兴,想看看自己那一间房装的啥样?她也没通过儿子和媳妇的同意,自己就跑去新家了。

结果到了新房子,王奶奶一看,三室两厅在哪儿呢?看来看去怎么就两间卧室啊,那一间哪去了?

这时候,王奶奶就给儿子打了电话,儿子急急忙忙跑来了,一看母亲在生气,就连忙解释说,你儿媳妇儿说了,把这两件小卧室打通合并一间大卧室,你和孙女住在一起,互相方便照顾啊!

王奶奶又不傻,和孙女住在一起方便个啥呀?孩子要复习功课,我也不能睡觉,我有一点动静就会影响孩子休息,分明是你们不想要我在这儿住,故意把两间卧室打通一间。

王奶奶又说,祖孙两人住在一起,那才是不方便呢,哪个年轻人愿意和一个老太婆住一屋啊?

王奶奶越想越生气,也不和儿子说话,就跑到我母亲家来,一直说了好几个小时,并且还掉了眼泪,看着王奶奶那么伤心,我母亲劝了半天。

后来王奶奶就在老房子里住下了,儿子媳妇怎么劝她都不去,因为她看出来了,儿子媳妇不喜欢她。

大家说说,王奶奶的儿子和媳妇,这叫办的啥事儿啊?既然不想让母亲去住,干嘛先骗她呀?让她白欢喜一场。

人老了,真的不容易,都说养儿防老,王奶奶本以为上儿子家千秋万代,有个养老的地方,结果呢,连奶奶一张床都没有。

所以说人老了,别老想着上儿子家,上女儿家,尤其是现在的社会,哪都不能去,除非你摊上个好儿媳,不然去了也受气。

我要老了就自己过自己的,窝是不能丢,就住自己家,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为什么现在儿子家再宽,没有亲妈一张床!女儿家再窄也有妈的房?

因为婆婆们都说没义务给带孩子,丈母娘心疼女儿要上班,没办法不得不去帮忙带孩子,大城市百分之八十都是姥姥带孩子,当然要给姥姥留间房。最不要脸的就是有些婆婆不愿意帮忙带孩子,但是又嫉妒丈母娘能跟孩子住一起,有机会就要来挑三拣四、挑拨离间一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