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对于锻炼身体来说,经常跑10公里就差不多够了,为什么那么多业余选手要跑半马、全马、甚至超马呢?

【跑步,对于锻炼身体来说,经常跑10公里就差不多了,为什么那么多业余选手要跑半马、全马甚至超马呢】

梦想,有机会总是想实现的。

小时候谁还没有个梦想,有的小朋友还有好多个梦想哩,可既然是梦里的“理想”,长大后真正能实现的并不多。

而跑一场正规的马拉松比赛相信曾经是许多孩子的梦想,长大后机缘巧合之下爱上了跑步,而且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什么不把少年时的梦想变成现实呢?

一入跑圈深似海。

工作忙了、压力大了,下定决心开始跑步改善身体状况。可一不小心加入了跑团之后,虽然学到了许多跑步的知识,结识了志同道合的跑友,可是,也在不知不觉中装备换新了,跑步的距离越来越长了,花在跑步上的时间更多了......

于是,在跑友的怂恿下,糊里糊涂的就报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比赛,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了......

方兴未艾的“跑步热”是助燃剂。

2012年以来,中国的“跑步热”持续升温,经济效益和城市名片宣传效应使得全国各地争办马拉松比赛。以2019年为例,全年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所有地域共举办规模赛事1828 场,累计参赛人次712.56万,再加上醒悟过来的商家们搭借“跑步经济”的兴起推波助澜,让“跑步热”变成了最时尚的运动、社交方式,引得无数跑步爱好者、佛性跑者入坑马拉松比赛,以至于报名马拉松赛事“一签难求”!

跑步虽好,但不要伤身。

全马伤身,半马怡情,十公里才是真爱!

  • 业余跑者每年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的次数最好不要超过5次,否则不仅起不到健身作用反而会导致膝关节损伤及各种筋膜劳损。
  • 赛前做好充分训练和准备。马拉松比赛毕竟是一项长距离的极限运动,对参赛人员身体的肌肉、血液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要求极高,没有系统工程训练不建议参加比赛。
  • 不要盲目的追求比赛成绩。要根据自身的训练情况,合理调配速度,不要攀比成绩,要知道赛场上总有跑得比你快的人,避免发生抽筋、扭伤的伤痛发生。
  • 对大多数跑步爱好者来说,跑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健身,每天坚持5~10公里慢跑就好,偶尔参加比赛也只是怡情!

跑步,对于锻炼身体来说,经常跑10公里就差不多够了,为什么那么多业余选手要跑半马、全马、甚至超马呢?

男,52岁,临界高血压,每天吃一颗药💊,今年都跑了第5年了,一般每周跑5~6天,配速4~6分,早上5.30开跑,科学跑步,十公里起步,每个月总跑量300公里左右,每周一个半马以上42以下的长距离跑,跑完冲凉吃饭赶紧上班挣钱。还没有比赛过。

跑步,对于锻炼身体来说,经常跑10公里就差不多够了,为什么那么多业余选手要跑半马、全马、甚至超马呢?

你的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跑者来说,真的是说到点子上了,确实是普遍存在的、共性的实际情况。

其实绝大多数跑者心里也都明白,跑步运动是为了健身和健康,每天跑个5到10公里是完全可以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

人们的兴趣爱好不同,运动锻炼也是一样。有的人喜欢和热爱跑步,视跑步为生活的一部分。有的人厌倦跑步,感到跑步是枯燥乏味自找苦吃的运动。

对于喜欢和热爱跑步的人来说,每天跑多远、多少配速,也是有既定目标的。但时常就有跑着跑着就煞不住闸的时候,控制不住跑步距离。跑着跑着就跑毛了的时候,控制不住配速。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运动中大脑产生内啡肽的作用吧,也可能是人们常说的跑步会上瘾。真的是越跑越兴奋,越跑越轻松,这只有跑者自身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的。

很多跑者经常十几公里跑,跑着跑着就想挑战一下半马、全民。挑战成功后,还想挑战配速,总是力争速度快些、再快些,也会有一种成就感。

其实这都是跑者经过长时间锻炼,培养的兴趣、能力所致,每次长跑都是一次自我挑战、自我提高、自我陶醉的过程。爱好、兴趣、能力也促进了跑者更加喜欢和热爱跑步,跑步又促进和提高了跑者的身体健康素质。

跑步,对于锻炼身体来说,经常跑10公里就差不多够了,为什么那么多业余选手要跑半马、全马、甚至超马呢?

说两句 我就一跑渣 佛系跑者 从5公里跑起 跑过了10公里 后来顺路挑战了一下半马 不太费劲 又挑战了一下全马😂😂😂当然成绩就别提 完成就好 平时也就跑5-10公里就算了 挑战过就行了 [捂脸][捂脸][捂脸]

跑步,对于锻炼身体来说,经常跑10公里就差不多够了,为什么那么多业余选手要跑半马、全马、甚至超马呢?

有句话“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用此话来回答这问题甚好,这话并不是鄙视谁,只是用来比喻志向目标不同。

每个人跑步的目标不一样,有人为瘦身,有人为健康,有人为跑马。目标不一样,行动自然就不一样了。

的确,如你所说,对于锻炼身体来说,经常跑10km就差不多够了。若有半年左右的跑步积累,每次跑个10km应该不在话下。

然而人的梦想是不断的被激发出来的。我刚开始跑步的时候,其实根本就没有想到要跑马拉松。随着跑步时间的积累,也认识了一些跑步大神,他们中间很多人都经历马拉松的洗礼。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无形之间也放大了我跑步的梦想。

我有幸参加了全程马拉松比赛,但并不是一个狂热的马拉松参赛者。只是觉得人这一生一定要去体验一下马拉松赛场的氛围。这个我做到了,2019年我参加了第一场马拉松赛事,是襄阳马拉松赛。首场马拉松我跑出了332的全马成绩。

虽然现在不怎么去跑马,但我在不断地进行跑步训练。几乎每周都会跑一次半马以上的距离。这样练习的目的就是让自己保持随时可以参加马拉松的状态。

记得伟人毛泽东曾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我想在后面加一句,与自己斗,其乐无穷。

那些平时跑半马跑全马,甚至跑超马的人,他们的跑步目标肯定是比每次跑10km的人要远大。我觉得还有一种心理就是要与自己斗,要死磕自己。在跑步中战胜自己,战胜困难,磨炼意志。

回答完毕,我并不是鄙视10 km也非恭维跑全马超马的人。目标不一样,所以行动不一样,你的行动与目标相匹配就ok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是祥168,一位热衷跑步并不断学习践行的跑者,一位喜欢阅读分享文字的70后,欢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一起交流,共同学习成长。

跑步,对于锻炼身体来说,经常跑10公里就差不多够了,为什么那么多业余选手要跑半马、全马、甚至超马呢?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大家会有两种目的去跑长距离,但跑长距离之前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我们跑步的初衷都是为了强身健体,让疾病远离我们,让自己变得乐观开朗,使自己活得更加精彩。

正如你所说。

大多数人每次跑步10㎞左右,用时会在一个小时上下。这样的跑步时间,已经完全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了。

再继续跑下去的话。

如果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经过长期科学系统的训练,身体不足够强。

你的体能会跟不上,运动能力也不够,身体可能会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质来为肌肉功能,造成宝贵肌肉的流失,这肯定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由于体能不足,你的跑姿会发生变形的情况。我们知道,哪怕你的跑姿发生一些轻微的变化,也会对你的肌肉和骨骼带来伤病的风险。何况,身体内其他部位也会因超负荷运动而受到损伤。

因此,平时锻炼慢跑10㎞左右就足够了。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大众业余选手热衷于跑半马,全马甚至超马呢?

1.一部分人足够强大的人就是冲着跑长距离去的。

他们都是具备一定的跑龄,有着足够强大的有氧基础,也经过系统的训练,他们现有的运动能力已经能够支撑起这么长的距离。

而且他们每次都会有备赛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非常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赛前准备以及赛后恢复工作。

尽管跑一次长距离或多或少地会对身体有伤害,但他们跑步时心率不会开飞机,这些伤害就显得不那么大了。

而且,他们的跑步能力反而会得到提高。不是经常有人以赛代练么?就是这个道理。

2.一部分人是为了挑战自我。

不可否认,大部分人都会有挑战自我的心态,要不断地探索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要充分挖掘自己的跑步潜能。

每天周而复始地跑10㎞,路线也就那么固定的几条,这都会使他们感到厌倦。

于是,他们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地从10㎞,半马,全马,直至去跑超马。

不过,这其中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跑者们,他们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地一路走来,受伤的人也有,但也是极少的一部分。

一种是凭着一股冲劲盲目去挑战长距离,结果弄得自己遍体鳞伤,有的人就此退出了跑步行列。

综上所述。

不管我们出于什么目的去跑长距离。都必须建立在自己有着强大的有氧基础,心肺能力足够强,耐力足够好。做好了极其充分的准备,给自己留够恢复的时间,才能循序渐进地去挑战长距离。

决定自己跑长距离之前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要量力而行。

这也是我一再反复强调的。

所以,就你提出的问题,我的回答是:

【大家会有两种目的去跑长距离,但跑长距离之前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我是山水之墨白,一位跑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