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前妻已嫁他人,老丈人离世,作为前夫应该参加葬礼吗?
这种事情不好办,如果去了碰见前妻真的不好意思,毕竟离了婚,成了陌路人,遇见前妻还好受一点,要是碰上她现在的老公,很尴尬啊。
去与不去,没有人会责怪你,老丈人也知道你和他女儿离了婚,会体谅的,如果你和前妻有了孩子,平常和老丈夫交情不错,带着孩子去给老丈人跪拜磕三个响头,上三支香,然后尽你的能力给点人情钱,不用送上山,就可以回家了。
在我们这里,没有这种习惯,夫妻离了婚,和岳父母家就没有关系了,但孩子可以去寻他们的外公外婆,毕竟血浓于水,现在离婚的人,大多数人与岳父母家或多或少都有意见,因为离婚是夫妻产生矛盾的结果,有些外家人还掺与进来,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激化,因此,一旦离婚,基本不往来,即使是老丈人,老丈母去世也不参加。
当然,地方风俗不同,按理说,夫妻离婚,与老丈人没有多大关系,但现实中往往都会护短,即使女儿有错,也会帮自己的女儿说话,甚至是女儿背叛女婿出轨,也不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算了吧,死人己去,活人还要活,不要为此事烦恼,去与不去,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民间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去了是你的孝心,不去是你的理由。
离婚后前妻已嫁他人,老丈人离世,作为前夫应该参加葬礼吗?
离了婚,前妻已改嫁,前老丈人去世,作为前女婿应不应该去送最后一程,这得看你有没有孩子,或者是老丈人生前对你好不好,才能做出决定了。
照常理说,夫妻离婚就属于陌路人,就应该快刀斩乱麻,把所有的情丝斩得干干净净。藕断丝连,难免就会有瓜田李下的嫌疑。特别是当对方再嫁,不打扰对方,才是明智之举,符合适宜。但是特殊情况除外,该礼尚往来的事情,就得礼尚往来,否则,别人会说你不明世故,不通情达理。
如果你有孩子,你和前老丈人就有牵连。孩子得管前老丈人叫外公,外公外婆从小肯定带过孩子,或者是现在孩子都还跟着外公外婆生活,无论是看在孩子的份上,还是作为丈义男人,都应该去悼念前老丈人,送前老丈人最后一程。
如果你和前妻在婚姻期间内,前老丈人很心痛你,你们的关系相处的很融洽。而且你与他l女儿离婚,前老丈人总是站在你这一边,反对女儿和你离婚的。作为恩怨分明的大丈夫,就应该有情有义前去送前老丈人最后一程。
如果你没有孩子,前老丈人和你相处得不着边际,离婚就是因为前老丈人和前岳母娘掺和进小两口的矛盾,导致分崩离析的。要前往参加前老丈人的悼念仪式,送前老丈人最后一程,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离婚后前妻已嫁他人,老丈人离世,作为前夫应该参加葬礼吗?
你似乎好糊涂。你家过日子。遇到事会经常这样蒙圈吗?
有人说,如果你有孩子,老丈人当时对你还很好。你应该念旧情。应该去。
我持反对态度。假设你去了。前妻在那儿吊丧。是夫妻两个人。说明人家离开你。很成功。很快又找到一个。
你到那儿去。孤零零的一个人。看到你那个接班人。多尴尬。这一家人对你也一定很有成见。叫你什么?怎样接待,摆明了你是一个非常不受欢迎的人。少了你。老丈人就不死了吗?自找没趣。去干什么?
如果有孩子,他们可以去。原来的关系没有改变。全在情理中。
小伙子。悲哀呀!我好像知道你们为什么离婚了。
离婚后前妻已嫁他人,老丈人离世,作为前夫应该参加葬礼吗?
绝对不应该去。对你前妻而言,她已经结婚了,她有老公。你以什么身份,什么脸面去。何必要去自取其辱呢。就算你和前妻有孩子吧,那要看她外公外婆有没有带过外孙子。你们离婚他外公外婆是在那边劝呢?还是在中间搅和要你们离婚呢?像我和我前妻离婚,都是他爸妈在中间挑拨搞事搞出来的。十多年了我前妻,既不抚养孩子,也不看孩子。所以说我既不欠他人情,我又不是他的女婿,我可以不去。俺的儿女也不是他的女儿抚养长大的,他外公外婆也没抱过,我凭什么要去啊?凭什么要我的儿女去给他那个外公外婆披麻戴孝呢?就算你去了人家还以为你去那里示威的呢。做人不欠你前岳父岳母的恩情你就不要去了,去了也是犯贱。
离婚后前妻已嫁他人,老丈人离世,作为前夫应该参加葬礼吗?
离婚后前妻已嫁他人,老丈人离世,作为前夫应该参加葬礼吗?
按理说,前妻已经嫁给他人,自己就与前妻的娘家没有什么关系了,再往来对双方都是添堵,不如不去的好。
人不去可以理解,怕多事可以理解,但人情费还是少不了的,不出力出点钱买个好名声很重要哟。
作为人之常情,前老丈人的离世 ,你可以不闻不问,但是若是你和前妻之间有孩子,而且孩子又是跟着你,那么你就得考虑一下了。
你是与前妻没有关系了,可是你孩子与前妻总还有关系吧,你的前岳父是你孩子的外公,你不去可以,你孩子也不去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他们之间仍然有血缘关系。
我是这样主张的,要是你孩子有行为能力了,不管他(她)是否还对母亲有感情 ,对于这种事,去悼念是应该的,就算前妻后来的老公再吃醋,也不应该吃到孩子头上。
假如你的孩子还小,建议你以孩子的名义托人送一份人情,既显示你的大度,又让你前妻一家不觉得你是无情无义的人。
在中囯的习俗是死者为大,作为避嫌你可以和前妻一家不相往来,免得让他们觉得你还另有所图,而作为曾经的一家人,在她老人去世时,多少还有一丝情份吧。
况且就把曾经作为一段回忆,那怕当作朋友在这个时候你也必须有所行动的,只是方式方法一定要把握好,既使自己不尴尬,又做得非常有人情味,这才是你所持的态度。
作为从前的伴侣,一方的离去伤害是难免的,是你的错还是她的错在这个时候都不重要了,尊重长辈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本德。
只要你方法选择对了,没有给自己落下让别人病诟的话柄,你也问心无愧了,而且你这样做,也给后人留下了好的印象,让他们对你刮目相看。
失婚失妻不失男子汉的本色,任何时候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相信你把曾经的岳父之事处理好,现在你的另一半,也会对你赞许有佳的。
中国人最讲究一个情字,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亲情友情,邻里之间对于死人的事都会不计前嫌,更何况曾经你们还是一家人。
就算你十分不愿意去搅前妻娘家这趟水,那区区份额的人情费对你也无伤大雅,不如卖个顺水人情,使得自己心安, 别人也高看自己,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要再犹豫了,照我说的办,没有错的,请相信我!
离婚后前妻已嫁他人,老丈人离世,作为前夫应该参加葬礼吗?
离婚后前妻已嫁人,老丈人离世,作为前夫绝大多数是不会参加葬礼的,但是,凡事有例外,我现在就讲讲我知道的一个例外。
我曾参加过一个朋友父亲的70大寿,地点是一条县级公路边上一幢气派的农家大院,据说这里曾有一个隶属于县供销社系统的两间平房的供销社,是周围十里八乡的贸易中心,朋友的父亲曾是供销社主任,虽然旧貌几无可寻,但从当地人对老寿星的恭敬态度,可以看出他在这一方算个人物。
前来祝寿的客人都到的差不多了,酒菜都摆上桌了,还不开席,从别人的口中得知好象在等谁,“谁这么重要?”我问我朋友。朋友说:“等我姐夫!”“你不是说你姐姐姐夫不来参加祝寿吗?”我有点意外。朋友说:“是我的前姐夫,和我姐离婚10多年了,和我们的关系跟以前一样,特别是老爷子,根本不认我姐的现任,只认这个前姐夫。”我们说话的时候,老爷子正站在公路边向远处眺望,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站在那里了…
朋友的姐姐我在城里见过,虽不算特别漂亮,但气质确实不错。朋友说,姐姐曾在乡下当过民班老师,追求者很多,其中一个在镇文化站工作的同村人,也是姐姐的同学,彼此倾慕很久,但她自己作不了主,嫁给第一任姐夫完全是父亲的意思。说话的时候,朋友从衣柜里拿出一个影集,里面有他姐姐结婚前的照片,说实话,照片上的那个一双温和的眼睛配着一条独辫儿的女孩子真是清新脱俗。
朋友告诉我,前姐夫以前在这条路上开大车,工作是把磷矿石从矿区拉到市里的火车站,再由火车运到土地缺磷的东北。那时候交通不便,乡下人出趟远门都是搭便车,有能力帮谁蹲个矿车是好大的人情,父亲和前姐夫的关系就是在这种情况开始的。“那时候这里虽然只有两间平房,却是十里八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人们说赶场去,基本就是指这里。”朋友的语气颇有些自豪。
朋友直言,除了司机的工作,前姐夫没有一样配得上他姐姐,粗鄙,没文化,不懂修饰,更令姐姐不能接受的是他那地包天的牙齿。“就是这么一个糙人,对我姐姐很仔细,送自行车,送手表,送高跟鞋…”朋友一一道来如数家珍:“但是,他送的东西我姐都没正眼看过,我小时候骑的自行车戴、戴的手表,都他送给我姐姐的…”我暗暗感叹,那些东西在那个时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都是凭票供应的。
“更厉害的是,前姐夫对老爷子做的滴水不漏,不说别的,就现在这栋楼,是政策放开了老爷子承包了老供销社再翻新的,从设计、备料到人工再到资金,没有一样不是姐夫的心血。记得有次下预制板,姐夫的脚被钢筋扎了个透穿,他都没让老爷子知道,还是别人告诉我父亲的。”说到这里,朋友的眼睛有点湿润:“姐夫这人吧,表面上木讷,但他对人好却是实实在在的,他把义气看得很重。”
我恰恰认为,朋友前姐夫这种怀柔方式于他姐姐是不公平的,有逼人就范的意思,因为她们之间差了最重要的成分-—爱情。朋友说,姐姐的内心是抗拒的,但不敢违拗父亲的意志,姐姐曾想辞了教书的工作去外地打工,但房子建成,新供销社以全新面貌开业时,父亲欲以他的膝盖向女儿下跪,女儿选择了妥协…
我说:“他们最终还是没有走到底,不还是离婚了!”朋友说:“如果姐姐不去县城接父亲的班,他们是要一起生活一辈子的,姐姐去县里一年多就向姐夫提出了离婚,姐夫没怎么让她为难,答应的很爽快,姐姐问姐夫有什么要求,姐夫说他唯一的要求就是离婚的事尽量瞒着父亲,不要让他伤心。虽然后来姐夫在称呼上从未改口,年节都和以前一样上门看望父亲,但这种情况想永远瞒着也不现实,父亲最终还是知道了,姐姐带着文化站那个人回来看望父亲时,父亲只差把他们的礼物扔出去…”
我翻着影集,意图从中找到一张朋友前姐夫的照片,居然一张都没有。朋友说:“姐姐和他走在路上,都隔着一点点距离,我们都知道是她故意的,他们没有合照,也没有孩子,唯有这些令人不是滋味的故事…不过,你一会儿就见着我这个前姐夫…”
外面在嚷嚷着开席了,朋友说应该是姐夫到了。我们迎到屋外,一辆拖矿石的卡车停在路边,驾驶室里出来一个穿劳保皮鞋的人,他一边脱手套一边向我朋友打招呼,朋友叫他哥哥,他嘱咐朋友帮忙把车上的一箱酒搬下来,老爷子站在门口迎着他,他自自然然过去叫了一声“爸”,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双手递了过去,说声“生日快乐”,然后伸手搀着老爷子跨上门口的台阶…
我在心里面想,朋友这前姐夫除了形象糙点,牙齿有点龅而外,也不是那么木讷,一切都还很到位。
那次见朋友的前姐夫,已经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中间在城里,偶尔也会见到朋友的姐姐和她的现任。她本人气质还是那么好,不同的是毕竟岁月不饶人,沧桑了不少…
再见朋友的前姐夫,是在他父亲的葬礼上。老人家80岁寿终正寑,在乡下有条件热热闹闹土葬。前女婿自然也请了一个响器班子,鞭炮齐鸣伴着锣鼓唢呐的混奏,一个身穿孝服、头发花白胡子拉渣的半老男子一膝跪在棺材前,连连磕头,他献的花圈绶带上写着:孝男xxx…
朋友的姐姐和现任姐夫也回来奔丧了,他们献的花圈上分别写着孝女、贤婿,朋友献的花圏写着孝男,前女婿既不是女婿也不是儿子,却也写着孝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