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农村许多毕业大学生的艰难处境?
一、一般院校的大学生现在都不实行分配制度了,除非是985、211的优质学生,用人单位直接要走了,不太优质的找工作相对而言也容易的多。
二、农村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大部分是普通院校的学生,又没多少人脉、资源,家庭背景更谈不上,
三、如果想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不太容易,个别运气好的除外。命运本来就不公平,同样的能力,用别人不用你。
四、现实生活中,许多农村大学生都选择回老家创业,与其在大城市打工消耗青春,干着不如意的工作混饭吃,还不如回农村因地制宜搞创业。
五、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商、物流都是前景不错的选择,许多偏僻的地方还是空白,很有发展空间。
六、另外,种植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选择些希缺、有市场前景的经济作物。当然,各地的气候、经济发展情况不同,选择的种类自然有别。
七、比如中原地区,豫西、豫南地区的金银花、白芍、白术等;豫中、豫东、豫北地区的地黄、山药、菊花等,都是发展前景不错的种植项目。
八、路,是人走出来的,农村大学生,虽没背景、缺资源、少人脉,但只要不自暴自弃、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一样可以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活出精彩的人生。
如何看待农村许多毕业大学生的艰难处境?
1995年,国家取消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后,除过少数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城市站稳了脚跟,大多人混得并不好,甚至非常艰难。为什么很多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城市如此艰难呢?
第一、学业原因。
城市家庭大都是一个孩子,家里有钱的可以上民办学校,家里一般的可以上公办学校。有钱家庭可以找家教一对一辅导,一般家庭可以上补习班辅导。城市很多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对孩子的遗传和教育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农村家庭大多都有两三个孩子,现在农村学校大都撤并,乡镇学校生源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滑。一些家长不得不把孩子转到县城或市里,但是没有公办学校学区户口,只能让孩子上民办学校。一年学费按照两万算,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12年就得二十四万,两个孩子就是48万,这还不算孩子和大人吃饭、生病、租房和孩子上高中的花费。一个农民哪有这么多钱,哪还有钱给孩子找家教或上辅导班?
孩子学习不光是智力的竞争,也是财力的较量。农村孩子父母大都没上过大学,无论从智力遗传还是孩子教育都与城里孩子有很大差距,大多孩子从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城市的孩子。
第二、事业原因。
现在,无论是央企还是500强民企,招聘大多只要双一流大学毕业。要想找到好工作,必须上个好大学。农村孩子上大学虽然很多,但是上名牌大学非常少。
据有关部门统计,北大清华农村生源不到20%,民办大学农村生源占60%,而且大多家庭并不富裕,依靠生源地贷款和助学金才能完成学业。
由于大多农村孩子上的大学很普通,所以毕业找的工作也一般,除过少数家境好的或考上名牌大学的事业顺利,大多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压力山大,事业艰难。
第三、婚业(姻)原因。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有三次,一是出生,二是考学,三是婚姻。
城市的孩子大都比较有钱,很多家里都是好几套房。很多孩子一边上学一边享受爱情,大学毕业就可以直接结婚。农村孩子少数非常有钱,大多并不富裕,特别是那些贷款上学的。别人谈恋爱,他不敢,即使遇到心仪之人也只能望仪兴叹,因为没有钱。等大学毕业还完贷款,早失去机会。别人事业早已经起步,自己才从零开始。
现在农村,上好大学的孩子工作好找混得都不错,上普通大学家境好的也混得不错。家境不好又没上好大学的是最惨的,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没房、没车、没钱,没媳妇,甚至连几十万的彩礼都拿不出来多的是。
如何看待农村许多毕业大学生的艰难处境?
是高房价造成的!特别是来自农村的男性大学生,在城市没有人脉关系,家境也较差,工作不稳定,买房困难或者背负了承重的房贷,生活压力大,处境艰难。
如何看待农村许多毕业大学生的艰难处境?
不要当农民工,
如何看待农村许多毕业大学生的艰难处境?
一、城市与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共性
1、普通大学生严重供大于求,就业、发展都难了;
2、现行教育培养体制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3、家庭教育两极端趋势明显――过度溺爱与过度教养两极端现象导致孩子综合素质低下。
二、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的特性
1、吃苦的优良传统几乎丧失殆尽,整体都还不如城市的孩子更能吃苦;
2、社会发展的代价,或者叫牺牲品:留守儿童的成材率可能不足千分之一;
3、知识、眼界、环境的封闭,导致农村毕业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
4、家庭资源极其有限,不仅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工作、生活,还间接影响人的胆量魄力、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等。
三、农村孩子的建议
1、走务实的职业教育才是当务之急,江西大部分二本批次招生的高校的就业是比不了深圳职院、南京工业职院的;
2、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孩子,只是考上低层次的学校,建议不要去读,有很大概率会越读越穷,所有民办类高学费的本专科都不建议条件一般的农村孩子去读;
3、农村的家庭教育……急需扭转提高,人家城里的家庭教育正在“步步高升”,而农村的家庭教育一直在“越陷越深”,已经在地平线之下的负分很多很多了。
如何看待农村许多毕业大学生的艰难处境?
迂腐的面子心态害了他们,本来就没有面子,怎么叫放不下面子?逻辑矛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