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演唱者陈力的演唱水平能达到什么级别或成就?
87版《红楼梦》是1987年夏季开始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当时才还在少年阶段,那个时候农村还没有多少彩电,个别家庭条件好的才有,记得那时候放假在家看的。很多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小伙伴和村民都搬个小凳子把家里座的满满的,连下脚的空都没有。听说首播的时候街上也是万人空巷,可见87版《红楼梦》的影响力有多大了!
虽然那时候基本上都是处于看热闹的状态,没什么太深的感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中年再重看一遍,感觉确实是最贴近原著的经典之作!特别是电视剧主题曲演唱者陈力老师,那天籁之音简直把《红楼梦》里的剧中人物演绎的淋漓尽致。仿佛剧中人物都是从原著一个一个走出来似的,太到位了!不论从服装设计、演员演技、外景选择、主题音乐和新版《红楼梦》都是天壤之别!
张国立评价87版《红楼梦》就说,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但是演员选的好,服装设计的好,场景选的好,而且主题曲唱的更好。当时导演王立平选陈力唱主题曲的时候,她还处在刚失去丈夫巨大悲痛之中,可以说是用自己的伤痛之情再加上她那略带沙哑的天籁之音才把《红楼梦》的主题曲演绎的那么完美那么到位。
所以,我认为陈力老师的演唱水平已不是歌手水平了,应该是歌唱歌、艺术家的顶级水平了!很多的女歌唱演员如于文华等也演唱过《红楼梦》主题曲,但听起来感觉还是没有陈力的原唱经典到位。
《红楼梦》演唱者陈力的演唱水平能达到什么级别或成就?
不管什么水平,什么等级,陈力演唱的《红楼梦》插曲无人能比,不可替代。
《红楼梦》演唱者陈力的演唱水平能达到什么级别或成就?
我曾经看过一篇介绍关于陈力演唱《红楼梦》插曲的文章,有些情况我看网上也没有介绍,根据回忆给大家说说。可能记忆有误,大家留言更正!
王立平老师接受《红楼梦》全部作曲的工作以后,目标定的很高,那就创作的《红楼梦》的乐曲包括歌曲,要达到最高峰,要树立一个高高的标尺,让后来的其他人不敢随随便便涉足。现在看来,王立平老师的这个目标的的确确是达到了。
但乐曲的创作开始以后,大约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创作,可是找了很多歌曲演唱者,王立平老师都不满意。原因是这些演唱者大多经过了专业的训练,没有那种“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就和我们对老《西游记》的印象一样,后来的其他演员怎么演嫦娥,都没有老《西游记》里嫦娥的那种“仙气”。
这时王立平老师想起了陈力,陈力当时是长春汽车厂的工人,参加一次演出被王老师记住了嗓音,后来专门找陈力为王老师的一部纪录片配过插曲,王立平老师拍板,并且说服了剧组,让陈力担任《红楼梦》歌曲的演唱者。
由于陈力并不是专业演员,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这即是欠缺,但也许正是优势,陈力没有专业演员那种条条框框,于是王立平老师全身心的指导陈力的演唱,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辅导,而陈力也虚心的刻苦学习。在王立平老师和陈力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圆满并且成功的完成了《红楼梦》歌曲的创作演唱任务。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我相信全部剧组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是为了名利二字参加剧组的,都是抱着要把《红楼梦》这部文学经典拍成电视剧经典的态度参加剧组的。所以才有了服装道具这些细节的认真,才有了主要演员的空前绝后,才有了前后三年才能完成的电视剧经典。
而王立平老师花了四年才完成的作曲,和陈力老师跨了两个年头才完成的演唱,更加为电视剧锦上添花。不但乐曲和歌曲,包括演唱,都与《红楼梦》全剧一起,不用谦虚,都成为文学经典改编电视剧的最高峰!
有人说为什么陈力在演唱《红楼梦》插曲后不再唱歌,也没有借此调到专业院团工作?
除了陈力个人的原因之外,我个人的看法,道理很简单,不是不能为,而是不去为。
陈晓旭演完林妹妹,再也演不了也演不好其他角色,陈力演唱完《枉凝眉》,相信再唱其它歌曲永远没有那种激情。这就是非专业演员和专业演员之间的差别。
因为第一次太成功,于是第一次就爬上了高峰的峰顶。如果第一次爬的是山丘,那么高峰还在前头。
对于第一次就爬上高峰的非专业演员,要再爬另一座更高的高峰,这太难太难。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陈冲。当年她也是非专业演员第二次拍电影《小花》,结果就大获成功,并且获得百花奖,结果后头没办法再进步了,就出国留学从头再开始。也是同样的道理。
《红楼梦》演唱者陈力的演唱水平能达到什么级别或成就?
陈力的演唱水平属于最高水平之一。她演唱的红楼梦里的所有曲目属于天籁之音,她才称得上是天后!
《红楼梦》演唱者陈力的演唱水平能达到什么级别或成就?
一、我个人认为:陈力演唱的《红楼梦》歌曲,达到了流行音乐的顶级了。
很简单,如果这些《红楼梦》歌曲是我创作的,我找到陈力来唱,我会百分之百满意。
二、如果让专业的歌手、乐手、编曲、声乐演唱老师来评价,他们大多数人会说:陈力?业余水平!不入流!
并不是他们说假话,他们内心里,真是这么想的。
为什么呢?
这样的“专业人士”,我接触过不少,他们往往是半桶水,甚至是四分之一桶、十分之一桶,还有99分之一桶的呢。别笑,还有不少是负桶的水平,他们比普通老百姓还不如。
因为这些“专业人士”有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凡是没去音乐学院读过书的,都是业余的,都是不值一听的。
可惜,他们的音乐天份很低,甚至是负分。他们以为自己上过音乐学院,就是专业人士了,就要比没上过音乐学院的音乐天才要专业几百倍上万倍。
这样的“音乐专业人士”我见得太多了,我很震惊,想不到中国的音乐学院教育,居然如此恐怖。
真是毁人不倦呀。
三、有些“音乐专业人才”确实是相当专业,不过他们的音乐适应面很窄,窄到你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所以,当他们不擅长欣赏和演唱《红楼梦》歌曲时,他们对陈力的演唱的评价,就根本没必要听了。
比如,龚琳娜演唱《小河淌水》《满庭芳》等歌曲,那真是天籁之音呀,超级打动人。但是,当她演唱张学友《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我很伤心。当她演唱孙楠的《拯救》,我真希望直播现场的电工能拯救一下她,直接拉闸停电。
所以,如果让龚琳娜老师评价民歌的演唱,那绝对是找对人了。找她评价流行歌曲的演唱,那真是自已找死。
四、老百姓对陈力演唱的《红楼梦》歌曲的评价,那是空前的肯定。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希望华语乐坛,能多一些陈力。
真正的高手在民间,这句话没错。
因为我们的民间是14亿人的民间,这个体量太震憾了。
那些专业音乐人,多学一下王立平老师。
当你们的水平还超不过王立平老师的时候,请收起你们的专业傲慢心。
《红楼梦》演唱者陈力的演唱水平能达到什么级别或成就?
陈晓旭版的《红楼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良心之作,无论是导演、演员、作词、作曲还是演唱者纯粹属于天作之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一起打造了一部流芳百世的精品力作。我想如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老先生泉下有知的话一定会对这部同名电视剧感到非常满意的。
其实像《红楼梦》这样已经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水平的电视剧是不需要再次翻拍的,因为上天只能允许有一部这样的精品就够了,再翻拍不但极大浪费资源而且会徒增笑料的。事实证明后来有不服者果然又重拍了一部电视剧《红楼梦》,结果是令人贻笑大方。
老版《红楼梦》的歌曲对整部剧的意义是巨大的,绝不是绿叶仅仅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在恰当的场景里配上恰当的歌曲无疑对渲染深化整部剧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陈力恰恰是演绎《红楼梦》歌曲的最佳人选,陈力当年籍籍无名既不是当红歌星又不是专业歌手,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陈力能够击败众多对手成为《红楼梦》歌曲的主唱是应该感谢作曲大师王立平老先生的。王老先生是《红楼梦》的曲作者,他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歌者才能完美演绎自己的歌曲,体现出《红楼梦》的精神来。
王老先生慧眼如炬是陈力的伯乐和恩师,是他在大浪淘沙中选择了陈力这块璞玉。陈力也不负众望,她充满空灵、充满深情的天籁之音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枉凝眉》《葬花吟》这两首《红楼梦》的代表歌曲被陈力演绎得百转千愁、肝肠寸断,把宝黛的爱情悲剧通过歌声完美呈现出来。
在中华大地上陈力的唱功不敢说是顶级的,但是仅就演绎《红楼梦》的歌曲来说能够超过陈力的歌手还没出现。实际上自从《红楼梦》开播几十年来,翻唱《红楼梦》歌曲的大有人在,既有所谓国家队的名家又有民间草根歌手,或许他们在演唱技巧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是在情感的把握上比起陈力来似乎总欠缺那么一点。无论怎么比较依然还是觉得陈力的歌声才是最具红楼梦色彩的。
当然了陈力完美演绎《红楼梦》歌曲也是花费了苦功夫的,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心血。在一些访谈节目中陈力也提到作曲大师王立平老先生对她的在演唱方面的指导,有《红楼梦》原创作曲家作曲家亲自指导再加上自身努力,成功显然是水到渠成的。值得一提的是陈力在《红楼梦》中还饰演了柳嫂这一角色,能够亲身参与到《红楼梦》的角色中去这对陈力把握原著精髓也是大有帮助的。
其他歌手为什么没有陈力唱的哀婉动人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当时她在唱《红楼梦》歌曲的时候自己的爱人刚刚去世不久,带着真实的隐忍的悲痛情绪来演绎《葬花吟》当然是无人能够匹敌的,也许在她唱《葬花吟》时就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林黛玉了吧!
总之陈力演唱其他歌曲效果怎么样不得而知,但是在演唱《红楼梦》歌曲时陈力的水平是最高的,唱得最动听的,没有之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